首页 理论教育 孟加拉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成果

孟加拉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加拉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仍处于起步阶段。1972年孟加拉建国后,伊斯拉姆移居孟加拉国,于1976年逝世,孟加拉国为其举行了国葬。艾尔沙德先后作过两次孟加拉国总统,早年毕业于达卡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是当代孟加拉国著名诗人。2005年,孟加拉裔英国女作家莫妮卡·阿里的代表作《砖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中国著名翻译家蒲隆。

孟加拉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成果

孟加拉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仍处于起步阶段。

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黄宝生、石真合译的《伊斯拉姆诗选》。卡兹·努兹鲁尔·伊斯拉姆(1899—1976)是孟加拉语著名爱国诗人。1921年,伊斯拉姆在《穆斯林印度》月刊上发表长诗《叛逆者》该诗使其一举成名。这首诗也充分代表了伊斯拉姆诗歌的创作倾向:即书写“叛逆者”形象,歌颂反抗压迫的斗争,因此,伊斯拉姆也被称为“叛逆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燃烧的弦琴》出版于1922年,延续了《叛逆者》一诗反帝反封的战斗风格。1929年以后,他主要从事歌曲创作,前后创作的题材多样、曲调丰富的歌曲达3000多首。另创作有《火烈鸟》《毁灭的火焰》《歌曲的花环》等诗集。在其进行诗歌与歌曲创作的同时,伊斯拉姆还写有小说和剧作,有短篇小说集《贫困的悲哀》等,长篇小说《不爱束缚的人》等及剧本《百叶窗》等众多种题材作品问世。另外,他还是第一个将《国际歌》译成孟加拉语的人。1972年孟加拉建国后,伊斯拉姆移居孟加拉国,于1976年逝世,孟加拉国为其举行了国葬

1979年,《伊斯拉姆诗选》的中译本出版,这是中国译介孟加拉国文学的开端。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卡齐·纳兹鲁尔·伊斯拉姆诗歌选》,这个译本分为上下两册,由中国著名的孟加拉语文学研究专家白开元领衔译出,该译本相较于1979年的译本有很大程度的丰富,对中国读者了解和研究伊斯拉姆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孟加拉国总统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的诗集《燃起金色的希望》,译者为陶国臣。艾尔沙德先后作过两次孟加拉国总统,早年毕业于达卡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是当代孟加拉国著名诗人。

1988年,《国外文学》杂志第4期上刊载了由白开元翻译的《孟加拉诗选译》。其中包括4位孟加拉诗人的6首诗。其中,麦格尔·姆杜苏坦·达德两首:《卡帕达伽河》和《瓦榻上的因陀罗耆》;萨登特罗纳陀·达德一首:《山泉》;女诗人鲁吉娅·莎卡瓦德·侯赛因一首:《问月》;吉帕纳南德·达斯两首:《昼夜》和《裸露骨的寂寞的手》。译者对每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这几位诗人都生活在孟加拉国建国之前,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在我们介绍的范围之内,但这4位诗人都对后来的孟加拉国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麦格尔·姆杜苏坦·达德系孟加拉现代诗创始人,他成功地把西方诗体移植到孟加拉诗苑,创造了十四音节无韵体诗。

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诗歌精品》收录了伊斯拉姆的两首诗《我的歌》和《晚星》,译者分别为顾子欣和白开元。

1981年祁连休编辑的《外国民间故事选》(第1集)收录了孟加拉民间故事《鳄鱼和胡狼》,译者为刘寿康;1983年出版的《外国民间故事选》(第2集)又收录了孟加拉民间故事《七弟兄和一个妹妹》与《吉尔纳·玛拉》,译者分别为刘明正和周志宽;2008年,谢国先、马翀炜、张琳等编的《东方民间故事》收录了4篇孟加拉民间故事,分别为《两个小偷》《三个聪明的王子》《七个母亲养大的孩子》《生命的秘密》。(www.xing528.com)

《名作欣赏》杂志1982年第1期刊载了孟加拉当代杰出小说家阿布·罗萨德(全称阿布·罗萨德·玛丁乌廷)的小说《纱丽·住宅·汽车》,译者为石贞。小说描写了两对青年夫妻的生活态度和日常生活状态及社会关系。通过简单的故事,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空虚感,揭示了当时社会,特别是孟加拉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和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译文后附有吴晓铃的介绍性短文《给〈纱丽·住宅·汽车〉加个尾巴》吴晓铃在该文介绍了阿布·罗萨德的基本情况,认为他“洞悉孟加拉国上层社会生活,擅长用敏锐的笔触,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上层社会各式各样人士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他的主要作品有《首都风暴》《前途远大》”。该文称“这篇小说很可能是在我国文艺书刊中第一次介绍当代孟加拉国作家的作品,至少它是从孟加拉语直接翻译出来的第一篇小说”[1]

1989年第1期《国外文学》杂志刊载了由白开元翻译的孟加拉国著名作家阿拉乌汀·阿勒·阿查德(1932— )的短篇小说《请给我一朵花》。该小说译自1981年3月27日出版的《缤纷》周刊。小说主人公奥玛尔是一位孟加拉国游击队战士,战场上他身中枪伤,朋友认为他已阵亡孟加拉国成立后,他在回家途中从朋友处得知,家人都认为其已于两年前阵亡,妻子已改嫁给他的弟弟。奥玛尔乔装打扮归家,一切果然如其朋友所说,所有本该属于他的幸福生活都成了他弟弟所有。在父母、妻子、女儿、弟弟面前,他强忍悲痛,装作陌生人,最后从自己女儿手里要了一朵花(那束花是弟弟送给妻子的),动情地在女儿脸蛋上亲了一下,“一瘸一跛地离开这座平房,一瘸一跛地消失在黄昏街道的人流中”。原本为国负伤的英雄却失去了一切,独立一年零三个月的孟加拉仍枪声不绝,小说暗示:革命的意义何在变得值得怀疑。“含蓄地反映了对独立站争结果的相当普遍的一种看法。”[2]

这篇小说虽情节简单,却具有一种戏剧式的悬念。其中精准的心理刻画,特别是对奥玛尔回家途中及其面对家人时的心理书写,含蓄而又不失深刻,对人物塑造和小说主题的表达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小说介绍者白开元介绍,阿查德1954年毕业于达卡大学孟语系,曾任达卡学院院长,孟加拉国驻苏联使馆文化参赞,政府高级官员。他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其中描写画家查赫特坚忍不拔进行艺术探索的《第二十三号油画》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艺创作奖。还写有多部诗集和短篇小说集。其作品“题材广泛,在心理刻画、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独到之处”[3]

2005年,孟加拉裔英国女作家莫妮卡·阿里的代表作《砖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中国著名翻译家蒲隆。[4]莫妮卡·阿里,1967年出生于东巴基斯坦的达卡,1971年因巴基斯坦内战离开家人,去了英国。她在英国波士顿长大,曾在牛津大学瓦德海姆学院接受政治哲学经济教育。2003年,阿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砖巷》出版,随即好评如潮,被认为是当代西方移民作家,甚至是整个当代英国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出版当年,阿里即在《格兰塔》杂志十年一度的评选活动中被誉为2003年20位最佳英国年轻小说家之一。《砖巷》也先后荣获2003年国家图书评论、2003年布克奖提名及2004年大英图书奖。

《砖巷》描述了孟加拉人(包括生于孟加拉的英国移民后代)在英国的生活状态。小说女主人公纳兹奈恩生于传统的孟加拉家庭,受母亲“一切都要顺从命运”的传统观念影响很深,婚后随丈夫到英国居住,住在孟加拉人聚居的村落里,并生了两个女儿。在与社会及朋友、情人的接触过程中,纳兹奈恩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独立意识增强。当其身为孟加拉英国移民的丈夫查努无法适应英国生活,并准备带全家离开时,她却决定带两个女儿留在英国,融入这个社会中。“这部小说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哲学的玄思,有的只是对人物多侧面的耐心刻画和絮絮叨叨、俭朴有趣的语言呈现。但正是这样一种具体的描绘,使得孟加拉移民的世界得以全面显露。在这显露中,作者有批判有同情,有认可有否定。对英国社会的文化环境也是同样的态度。这恰恰是小说在文化冲突相关态度上的意义所在。”[5]可以说,这部小说揭示的是在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具有移民和“第二性”双重身份的传统女性走向觉醒的道路,严格意义上来说,《砖巷是一部典型的西方后殖民小说,因作家的女性身份,其主题虽更多关注女性主人公的命运,但整部小说却最终落脚于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书写及面对西方文化的冲突,东方民族(包括东方移民)的文化抉择。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译者蒲隆认为这部小说,对于同处东方文化,同样面对西方文化之冲击的中国读者而言,“将会从中看到更多的‘同’,而不是‘异’”[6]《砖巷》中译本的出版,有助于中国读者与研究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孟加拉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孟加拉流散文学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