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积寺与杜公祠: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香积寺与杜公祠: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积寺,是佛教净土宗第二祖庭,全国重点佛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公祠是我国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祠堂,坐落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原半山坡上,背靠少陵原,面临风景优美的樊川,与牛头禅寺、杨虎城将军陵园紧连。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修了杜公祠,195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积寺与杜公祠:历史文化名城研究

樊川位于少陵原和神禾原之间,西北起于韦曲镇塔坡,东南止于终南山北麓王莽乡江村,是一处长约15公里的平川,系纵贯其间的潏河长期冲刷、淤积而成的一道冲积平原。这里土肥水美,交通方便。汉武帝曾来此游览止宿。其间文物古迹、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古村落星罗棋布。

樊川是长安城的著名风景区,汉高祖刘邦将这条川道封为武将樊哙的食邑,樊川由此得名。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桃红柳绿,芳草茂盛,风光优美,因此从汉代起就是达官贵人营造庄园别墅之地。贵族杜、韦二氏就世居于此,朝中其他贵族、文人名仕也相继在潏河两岸广建别业和闲居。见于唐代诗文的有韦曲韦安石别墅、韦中伯别墅、塔坡村何将军山林、申店李氏园亭和刘希古别墅、韩店韩愈送子读书处,以及岑参、郎士元、元稹等人的别墅,韩愈的城南庄,北宋时犹存。

唐代有名的佛教诸宗都在樊川建寺、译经、布道。当时大小寺院和道观就有四五十处,其中“樊川八大佛寺”最为有名。分布在少陵原西坡的有牛头寺、华严寺、兴国寺、兴教寺四座,分布在神禾原东坡的有法幢寺、禅定寺、洪福寺、观音寺四座。

牛头寺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是慧融和尚创立的禅宗七派之一的“牛头宗”之宗庙。牛头寺现有佛殿五间、金刚殿三间、西廊房五间,寺内现存的“唐乾符六年(879年)陀罗民经幢”颇具宗教文物价值,寺内原有塔院明清以前已毁。

华严寺是佛教华严宗的祖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是汉传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华严宗经杜顺(557—640年)、智严(602—668年)、法藏(643—712年)、澄观(738—839年)、宗密(780—841年)先后五代法师在此弘扬“和谐圆融,圆融无碍”的佛教思想。华严宗对后世佛教影响极为深远,信徒遍及海内外,尤以海外华侨日本韩国为最。华严寺唐时规模宏大。塔林原有宗师塔五座,现仅存两座,即初祖杜顺的真如七级方形椎体阁楼式砖塔,高21米;四祖清凉国师灵塔为七级六角砖塔,高约16米。

兴国寺是唐三藏的香火院。兴教寺又名“护国兴教寺”,是佛教法相宗的祖庭,为唐樊川八大寺之首。该寺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法师(602—664年)的遗骨迁葬地,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幢寺原名云栖寺,位于申店乡瓜州村西北神禾原北坡下,与少陵原畔牛头寺对峙相望,因有义井乡普贤寺移来的“陀罗尼幢”,因而寺称法幢寺。禅经寺位于樊川乡小江村神禾原北崖,与少陵原畔华严寺相对。洪福寺位于樊川乡西樊村南神禾原北崖,与少陵原畔兴国寺相对,寺以诸神普降洪福得名。观音寺位于樊川乡南樊一村南神禾原畔,与少陵原兴教寺遥遥相对,因祀奉观音菩萨而得名。

香积寺,是佛教净土宗第二祖庭,全国重点佛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潏河和滈河交汇处,地处郭杜镇香积寺村神禾原西畔,因唐时寺旁有香积堰水流入长安城,故名香积寺。

杜公祠是我国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祠堂,坐落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原半山坡上,背靠少陵原,面临风景优美的樊川,与牛头禅寺、杨虎城将军陵园紧连。据《关中两朝文钞》记载,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康熙五年(1666年)、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年间曾三次修葺。乾隆末年毁于大火。嘉庆九年(1804年)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修了杜公祠,195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公祠布局为扁方形横院,由仪门、享堂、庑舍、仓房、游廊组成,建筑均为清代小式,院内有腊梅紫荆紫薇等名贵花木。祠内尚存有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时杜甫写的《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石碑的拓本,这是国内现存杜甫的唯一的墨迹。

杨虎城将军陵园是纪念西安事变发动者和领导者之一的杨虎城将军,1949年惨遭国民党杀害。1950年元月烈士灵柩运抵西安,安葬于少陵原畔双竹村,随后多年增建形成现存的陵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院内“九龙泉”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慈禧的御用泉水。(www.xing528.com)

神禾原的西南隅还有常宁宫、绝龙岭太师洞、总城隍庙、张学良官邸、郭氏民宅等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常宁宫——唐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窦氏在此避难后建成“常宁宫”镇之,后改为“常宁宫”,蒋介石曾于1943—1946年间3次来陕在此居住。总城隍庙——位于王曲镇北堡青石村,始建于西汉高祖年间,相传纪信替汉高祖死,高祖功成后封纪信为天下十三省会的总城隍。据有关资料记载,其建庙时间约在大明嘉靖年间,清代同治年间重修,占地4公顷(60余亩),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气势宏大,闻名全国。王曲镇北堡寨绝龙岭太师洞,位于神禾原南坡,相传商朝末年周、商交兵时,太师闻仲兵败于此而自绝身亡,后人哀其忠烈在此修太师洞,绝龙岭由张学良将军改名为“青龙岭”,此地尚存一洞名曰“太师洞”。张学良官邸,始建于1935年,是抗日战争初期,张学良奉蒋介石之命由东北调入关中,张学良在长安的官邸。马厂郭氏宅馆,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堡子村的最南端,坐北朝南,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东侧两个两进院落为主人居住、生活、待客、祭祀等用房;西面是庄园服务人员的居住场所。

该区域还分布大量的传统古镇古村。杜曲镇、王曲镇以及桃溪堡、瓜州村、鱼包头村是该区域最具代表性的古村镇。

杜曲镇位于长安区南部,潏河之滨,樊川腹地,北依少陵原。是古代杜氏家族的居第,其甲第里巷,园林别墅,使这里成为唐代京城的游览圣地。据现场踏勘得知,位于少陵原头道原上的杜曲堡子建造在先,与原下樊川的杜曲共同组成现在的杜曲。杜曲堡一条正街贯通南北,东西排列着美、赵、陈三条街巷,还有富贵人家的马道,堡子的正街北端有一座关帝庙。关帝庙为明清两进院形制,里面彩绘壁画还有保存,木制架构也基本完整,但因年久失修,如今已破败不堪,急需修缮和保护。堡内还有七座庙宇遗址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时此处曾是樊川重要的集市——北市,与樊川的南市相对。杜曲堡子环境优美,百年以上的古树较多。

王曲镇位于神禾原西畔,滈水岸边,南望终南群峰,背依神禾原,远山近水、风景如画。历史悠久,历经汉、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国,代代有佳话传颂。王曲一名的来源,传说与汉代修御宿苑离宫有关。汉武帝修离宫时,筑渠一条称为王渠,后谐音为王曲,一直沿用至今(事见《史记》《汉书》《游城南记》《类编长安志·陕西通志》《长安县地名志》等)。桃溪堡村位于杜曲洋桥的北少陵原坡下,是樊川的中心地带。这里风景秀丽,盛产蜜桃

每年阳春三月,沿村小溪被落花覆盖,只见桃花不见水,故名桃溪。此地以唐朝诗人的一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文而名扬天下。

瓜洲村,位于长安区东南的神禾原下、潏河南岸。瓜洲村建于唐代前,是晚唐大诗人杜牧及其祖父杜佑的出生地,曾有晚唐诗人徐浑题诗《和淮南相公与宾僚同游瓜洲村别业》赠予杜佑。

区域内众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典故,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古樊川,被誉为“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号称“城南第一名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