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顿交响乐的创作特征

海顿交响乐的创作特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顿创作的交响曲,第一乐章多由快速的奏鸣曲式构成。海顿在交响曲中运用的“小步舞曲”已脱离宫廷舞曲的韵味,更多赋予奥地利民间舞蹈中连德勒舞曲的特征。海顿的交响乐创作处于十八世纪后半期,在当时欧洲进步思潮的影响下,作曲家已运用这种大型音乐体裁,以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海顿被人尊为“交响乐之父”。因此,海顿依然是交响世界中的一个“巨人”。

海顿交响乐的创作特征

曼海姆乐派创作时代,交响乐由三个乐章过渡到四个乐章。海顿的交响乐创作实践却真正将这一大型音乐体裁的结构确定与固定下来,达到定型化、规范化,为古典交响乐风格的形成和后来莫扎特贝多芬等人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顿创作的交响曲,第一乐章多由快速的奏鸣曲式构成。开篇之始往往有一段庄严深沉、速度徐缓的引子。尔后,奏出与引子形成强烈对比的第一主题,又叫主部主题。这个主题往往比较欢快明朗。然后是抒情性的第二主题,又叫副部主题。这两个主题形成奏鸣曲式的呈示部,由两个对比性主题埋下矛盾冲突的“种子”,在发展部进行“萌发”,展开,使音乐充满力度与戏剧性。最后再回归到呈示部,这就是奏鸣曲式最后的一部分再现部的到来。第一乐章已奠定了交响曲的“交响性”的基础。

第二乐章一般是慢速度的慢板乐章,与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形成对比。这个乐章有时用变奏曲形式写成,有时用复三部曲式写成。这个乐章优美抒情的气质,使海顿创作的许多交响曲均以第二乐章而著称于世,如“惊愕”交响曲、“时钟”交响曲、“军队”交响曲等。

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乐章。“小步舞曲”原是法国的民间土风舞,十七世纪传入宫廷,衍化为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贵族社交场所的舞曲,已丧失了原来三拍子舞曲的明快风格。十七、十八世纪它成为古钢琴组曲和交响套曲中的一个乐章。海顿在交响曲中运用的“小步舞曲”已脱离宫廷舞曲的韵味,更多赋予奥地利民间舞蹈中连德勒舞曲的特征。

第四乐章,终曲乐章。往往采用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曲式构成。这是一个快速度的充满欢乐、热烈气氛的结尾乐章。不但以其热烈的情绪与高潮的音乐为全曲作了终结,而且还对明快生动的第一乐章作了回顾与再现。

海顿的交响乐创作处于十八世纪后半期,在当时欧洲进步思潮的影响下,作曲家已运用这种大型音乐体裁,以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内心世界情感。从海顿的交响曲中,特别在其后期的作品中,我们还鲜明地感触到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主要源于他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与运用。

“交响曲从剧院里走到音乐会里,并没有脱去它的戏装,它仍然带着在意大利原有的那种肤浅夸张性质。海顿把它从这种势力里解放出来,使它随了他自己内心的倾向,他是想要把交响曲建立在民间音乐的主题上的。因此交响曲带上了德奥的乡土之音”(卡尔·聂夫)。综观海顿的交响曲,那些生动的旋律大多取自于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等欧洲各国丰富多采的民歌与民间音乐。海顿的这一创作特征不仅使其交响曲纯朴清新,而且也深刻地体现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所倡导的平民意识与“民主因素”,从而达到一种“平易和高度思想性……紧紧地结为一个整体,'单纯'和'崇高'是统一的”效果(哈里·哥德施密特)。

海顿出生在离维也纳不远的一个村庄里,对优美恬静的大自然风光有着深深的偏爱,即使生活在埃斯特哈齐公爵豪华的宫墙大院中,也阻隔不了他对故土的眷恋。海顿的交响曲既透出一种纯朴乐观的格调,又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情。他那抒情的牧歌风旋律、明快的音响效果以及简洁的配器手法,显示出了自然天成的朴素情致,体现出作曲家的农民血统和德奥农民的精神气质。

为了在自己的音乐中营造出乐观明快的氛围,反映崇尚自然以及与乡村、农民的血缘关系,海顿的百余首交响曲大多采用明亮的大调写成。只是在受到“狂飚运动”影响的七十年代中,他写出d小调、g小调、e小调、升f小调、f小调和c小调等一批交响曲,以反映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在他发高烧患病期间,他曾要求把e小调《悼念交响曲》中的慢乐章在他去世的葬礼上演奏。(www.xing528.com)

大调的基调显示出作曲家乐观的天性,铸就了轻松明快的音乐风格。但海顿也依然在简洁的音乐构筑中,去探索复杂的富于戏剧性的交响性。

海顿的传记作家卡尔帕尼记述过作曲家的一个交响构思。他想在一部交响曲中描述一个家中人口多而收入少的朋友去美国经商的曲折历程。据说,交响曲的内容包括: “冒险家上船—开船时正好顺风——离别时家人的悲伤与岸上朋友的祝福——海上一帆风顺——到达异国他乡——异国的声音、舞蹈(交响曲的中间乐章)——有了获得丰厚收入的交易——然后启航归来——顺风而行(交响曲开始动机的再现)——可怕的风浪袭来(混乱的音响与和弦)——旅客的惊呼、大海的咆哮、风啸从半音阶进行变为凄厉撼人的旋律——狼狈的旅客在恐惧与焦虑中(增减和弦、半音转调)——终于,风浪归于平静—回到向往的故土——快乐地与家人、亲友团聚—皆大欢喜的结尾。”与其说这是海顿交响戏剧化技法上的尝试,不如说是他试图运用交响乐这一大型音乐体裁来反映当时资本家向海外扩大贸易活动的社会现象,是他让社会生活、时代变革走入交响乐,拓宽原有困囿封闭思路的一种探索。

当然,综观海顿交响“全书”,那种古典形式上的均衡匀称,田园牧歌式的闲适情调,明快欢愉、轻松幽默的性格,纯朴简洁的音乐手法,宫廷式的略有豪华气息的精雕细琢,依然表现出海顿的交响作品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

德国作家、音乐家E·T·A·霍夫曼曾写道,聆听海顿的交响曲就像在乡间散步,有一种注定让你今天莞尔一笑的情趣

德国音乐大师瓦格纳进一步分析道,“因为海顿曾经当过宫廷仆人,并以一个作曲家的身份为那些阔绰的领主们写了许多嬉游曲。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尊敬的地位”,所以他的音乐中充满一种闲适轻快的基调。

海顿被人尊为“交响乐之父”。但也有音乐学者认为,“交响乐并不是海顿创始的。早在1744年,海顿只有十二岁的时候,这种音乐形式在巴黎就十分流行。第二年,交响。,乐由三个乐章组成。几年以后,小步舞曲才被用作第四乐章。在海顿成年的时候,欧洲几个主要的音乐中心已经上演过几百部交响乐曲。因此,海顿的成就不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而是把一种比较老的、比较粗糙的音乐形式发展到新的、美的高度”(亨利·托马斯)。

因此,海顿依然是交响世界中的一个“巨人”。“如果说他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那是因为他对古典奏鸣曲与交响乐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保·朗多米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