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沈阳电影院历史发展与演变

沈阳电影院历史发展与演变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沈阳电影院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它不仅仅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文化场所,更背负着太多的社会、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责任。然而,这些电影院最初的经营和发展无不与中国的传统戏曲“结缘”。这一时期,沈阳的大多数电影院都是按照这种供片方式放映各国影片的。目前看,这是沈阳最早的影片发行机构。它是以促进电影业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特殊会社。

沈阳电影院历史发展与演变

钟晓光 徐 秋

清朝末年(1907年1月23日),电影作为一种“新奇的玩意儿”传入沈阳,不但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欣赏形式,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在这社会巨变过程中的视野。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电影放映不再是临时性的、依附于戏曲的“杂耍”,而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展现在沈阳社会的各个阶层之中。于是,电影放映的固定场所——电影院便应运而生了。100多年来,电影院从诞生—发展—消亡,再出现,再发展,循环往复,直至今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餐厅”。从沈阳电影院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它不仅仅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文化场所,更背负着太多的社会、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责任。它不仅诉说着电影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更重要的是真实再现了沈阳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历史风貌。

本文力图以沈阳地区电影院发展变迁的历史为线索,采取以不同时期电影院发展概况为横向,以单个电影院历史脉络为纵向的纵横结合方法,依据沈阳现存的地方文献、报刊资料以及前人大量研究成果和观点,通过史话形式展现百年来沈阳电影院演变发展的历史,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幅幅沈阳社会、文化、民俗和历史画卷。

一、电影传入与电影院出现(20世纪20年代)

从电影传入沈阳,到第一家专门以放映电影为谋生手段的电影院在沈阳出现,这中间大概有近2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露天临时(“撂地摊”),到茶社戏园的垫场(“垫脚石”),再到与戏曲分庭抗礼,直至专业电影院的独立经营,这一过程恰恰是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开始呈现在20年代沈阳主流社会的面前。电影成为当时人们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电影院便是城市最受人们青睐的娱乐场所之一。

(一)从露天到室内——最初电影院的“戏曲情缘”

清朝末年,当电影作为“一种新奇的玩意儿”传入沈阳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专业电影院放映电影。初期,主要是在城内利用闲置空场“围席搭棚”临时放映。后期,开始在一些茶社戏园中利用空闲时间来放映一两部影片(更准确地说是一两个片段)。加之,当时影片的来源无保障等原因,电影放映一直是属于临时性的。至民国初年,虽然电影还是在一些茶社、戏园临时放映,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已与戏剧、书曲、杂耍等“相向而行”,并相对固定了下来。而当时所放映的影片,也大部分来自日本、欧美等国家,放映人员也几乎是外国人。这一时期,电影主要活动在沈阳老城内外的天仙、会仙、庆丰、鸣盛等部分茶园(见本文附表1)。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沈阳最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院就是城内小北门里路西的会仙茶园。整个20年代,沈阳的各家电影院陆续“粉墨登场”。然而,这些电影院最初的经营和发展无不与中国的传统戏曲“结缘”。一是“出身”于戏曲。也就是从戏园子中走出,并曾与戏曲“共患难”。二是电影院大都是由戏园子改建而成(如会仙、庆丰两家电影院),或建电影院的同时就兼备演戏功能(如东北大戏院)。三是电影院的经营和宣传鼓动模式(甚至经营者本人),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戏园子移植过来的(如宣传板“水牌子”)等。

早期沈阳的这种电影院模式是中国独有的,这对于在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欧美西方国家的电影院是不可想象的。

(二)“席地而坐”——奉天驿内的日式小电影院

1905年的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以胜利者的姿态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东三省事宜正约》。随即便堂而皇之地在南满铁路沿线霸占了大片土地,开辟出其所谓的“附属地”。1910年后,日本电影院如同雨后春笋般在附属地(现在的沈阳站、太原街一带)的各个地方钻了出来,这其中就包括由日本人前田等开设的奉天座(曾经的民族电影院西侧)、长谷弥十郎开设的弥生座(现北四马路西)以及1915年7月右田广爱建办的奉天馆(曾经的沈阳文艺厅)。早期日式电影院和普通的电影院相比,规模小很多,仅容纳一二百人。而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小影院的放映场内并不设座席,而是按照日本人特有的风俗习惯,铺有草垫和布垫(或者是榻榻米)。门口设有服务台、存鞋处,日本人走进来前先得将鞋脱下,存到服务台里。入场后便“席地而坐”,观看电影,观影完毕再取鞋退场。当时,这些电影院仅受“占领区”日本人节制,而不接受中国地方政府管理。

二、独立艺术形式确立与电影院发展(20世纪30年代)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电影放映已经成为经营者营利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一批新建和改建的电影院陆续出现在沈阳城内外以及南北市场。至30年代初期,随着国内外大批影片的涌入和有声电影的出现,沈阳电影市场的雏形已开始逐渐显现。这一时期,电影放映在沈阳已经完成它在传入初期那种种稚嫩的活动,开始逐渐迈入成熟期。电影院几乎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放映活动,如会仙电影院有时每天可以放映两场以上。从电影院的分布和数量来看,电影放映场所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内的几家戏园和附属地的一两个日式小电影院,而是已开始扩展到商埠地和南、北市场。截止到30年代初期,沈阳地区的电影院已有14家(见本文附表2)。

早在20年代中期,大连就成为国际电影片的集散地。当时设在大连的电影发行机构特别多,这些影片公司开始陆续与东北各大城市的电影院分别签订了配片合同,确立配映关系。凡签订合同的电影公司便在各大城市建立起本公司的映出基地,形成按系统配片制度。这一时期,沈阳的大多数电影院都是按照这种供片方式放映各国影片的。

1929年5月,中国新生活影片公司在奉天成立。目前看,这是沈阳最早的影片发行机构。其经营的范围主要是代理上海各大影片公司影片出租和贩卖业务,兼营各国电影机附属零件,代售上海电影日报《银幕》。

三、半殖民化电影院的经营与管理(20世纪40年代)

1937年8月14日,由伪满洲国政府以第248号敕令正式颁布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法》,并从当年的11月1日正式公布实施。《满洲映画法》从根本上确定了“满映”是伪满洲国以“电影国策”为基础,统一指导“全国”制作、影片输出输入、配给(即发行)而建立起来的“独自国策遂行之机关”。它是以促进电影业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特殊会社。至40年代中期,“满映”逐步控制和垄断了沈阳的电影市场。

(一)政治性地域划分——电影院分布的半殖民化色彩

30年代中后期(“满映”成立之前),沈阳电影市场的繁荣几乎达到了“顶峰”。除了各类中外影片的蜂拥而至并占领沈阳的电影市场外,各家电影院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宣传和推介各自上映的影片。每次新片上映时就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并在电影院、大戏院门口刊出巨幅电影海报。致使电影院观众的上座率和票房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一些有眼光的中外商人开始在一些黄金地段建造新的电影院,从事电影行业的经营。

中国商人开始在更广泛的地域新建和改扩建电影院。这些新建的电影院虽然在建筑规模、样式上都各自不同,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在设计和建设之初,完全是按照专业电影院规划的,几乎没有考虑到其他用途;设施设备也都是按照当时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标准规划的。此外,在选择地点和环境上,视野更加开阔并更具有商业眼光。

日本商人在占领地(今沈阳站、太原街一带)筹建电影院。同时,原有的一些日式电影院如奉天剧场(此时已更名为电影院)、奉天馆等也开始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并完全对中国人开放,真正开始进入沈阳电影市场。当时的《满洲映画年鉴》中“关于事变对电影的影响”的记载:“侨居的日本人上升到事变前的五倍,这个结果:一时间几乎是隐身藏影的日本电影,又像洪水般侵入,相继建立了上映日本电影的专门电影院,就连向来上映中国电影的专门电影院或外国电影院或外国人经营的电影院,也上映日本电影了。”

总之,30年代中后期新建的电影院的分布仍旧体现着浓郁的殖民地色彩。中国人新建的电影院主要分布在城里以及南北市场的商业区,而日本人新建的电影院仍坐落在附属地内(今沈阳站、太原街一带)。

(二)严格查禁和残酷镇压——“满映”电影垄断地位确立

根据《映画法》的规定,沈阳成立了奉天市电影协会。这个协会主要就是负责奉天市由中国人建办的电影院相关事务。《映画法》公布以后,电影的放映特别严格,如果你想要放映一部影片,在未上映之前,你要先将第一本影片和脚本送到税务机关检查,然后再拿着片子到市公署警务处、保安科、司法科检验,这些都合格了,给你盖章了,这才顺利放映。当局对电影院内部的检查也很严格,那时,在观众厅后边要设治安席,根据伪满政府治安部第22号令《营业临监视查纲要规定》:“警察对电影院每天必须检查一次以上。”到1937年底,奉天市政府开始对各个电影院进行全面检查、重新登记并颁发营业许可执照。

“满映”成立前,沈阳一共有14家电影院。其中日本人经营的有6家,中国人经营的有8家。此时,中国人尚能与日本人平分市场,日本人还不能完全垄断市场。于是,从1938年开始,“满映”就开始轰轰烈烈在沈城各地兴建电影院。此外,“满映”还在沈阳先后建立了一些直营电影院。1941年战事正处于紧张阶段,为了使电影院成为日本战时体制宣传工具,“满映”也更注重对电影院的管理,规定如果是中国人经营的电影院要委派日本人任经理,对电影院进一步加以严控。1942年,伪满政府命令各地将电影院建立和管理权让给“满映”,使“满映”控制下的电影院建设速度增快。到1943年,沈阳的电影院已达到24家。其中有日本人经营的或“满映”直营的已达到13家,而此时有中国人经营的电影院仅9家(见本文附表3),如当时“满映”就有奉天地区事务所,专门负责对沈阳电影放映的检査和发行管理。实行统一排片,禁止自租和购买外国影片(包括外国和中国内地影片)。1944年3月,伪满“建国”十周年时,各电影院的名称一律改为国民会馆,以“满映”为代表的伪满反动政府完全垄断了沈阳的电影事业。

(三)抢夺、围剿和封锁——国民党对电影院宣传舆论的管控

1946年初,国民党进入沈阳,全面接管了电影行业。可是由于战后东北地区的特殊复杂情况等因素,沈阳电影市场混乱情况还是非常严重的。部分电影院不再对老百姓开放了,国民党省市党团或地方机关所占用影剧院现象特别严重。如平安座(今沈阳市文化宫)被划拨给三青团使用,改名为青年馆,主要用于党团活动。新富座(今解放电影院)为国民党沈阳党部所占,1947年初国民党52军曾强占;国民党军的四维剧校擅自占领光陆电影院一年多。不仅如此,各种名目繁多的劳军、慰问也特别多。在此期间,由于社会极其混乱,哄抢偷窃事件屡有发生,使电影院设施、设备遭到严重破坏(见本文附表4)。

四、企业化管理实施与发展(20世纪50—60年代)

1948年底沈阳解放初期,中共中央东北局就作出《关于电影院统一管理的决定》,明确指示:“电影事业应集中统一管理,逐渐走向企业化。”因此,在沈阳最初的电影市场开发中始终遵循着这一原则。沈阳的电影事业是从接收敌伪电影院、清除国内外消极旧影片和引进苏联进步影片开始的,在实践中不断对电影发行放映机制、市场结构进行调整:在沈阳逐步形成了建立以电影放映服务为主,统一发行影片,统一计划排片、划分发行区域,进行放映单位登记,建立中心电影院(示范)。电影院划分等级供片,放映网合理布局,发展俱乐部和农村电影放映队,适应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条件,制定合理的影片租价和票价(团体票、包场、优待票等),宣传组织观众,引导消费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影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使电影院真正成为人民电影发行放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实行民主管理——电影院开始走入常态化经营模式

1949年1月22日,东北影片经理公司(简称“东影公司”)在沈阳接管的第一家电影院是军人电影院。并于当年的5月9日,将其正式更名为东北电影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维修,新鲜出炉的东北电影院成为当时沈阳市具有标志性、示范性、标准化的中心影院。并规定了实现标准化电影院五个方面的具体项目:即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电影院管理委员会,订立直营电影院员工守则,建立与改进电影院工作制度12项,建立直营影院统一规定制度11项,改进服务工作3项。在东北电影院整顿完善之后,东影公司又逐步对沈阳市的8家直营电影院进行了整顿。1949年6月1日,为了使电影院逐步走向正规化,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决定:在沈阳的8家直营电影院一律实行分场放映制度。为加强电影院的企业化管理,从1950年开始,在沈阳的各个电影院实行标准定额预算制。把电影院分为一、二、三等,根据各项经常性开支,规定各等级电影院的标准开支定额,按定额标准进行预决算。到1954年,开始在各个电影院采取多种新措施,加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管理。制订了收入、支出、利润财务计划,影院成本核算计划,每部影片映出计划以及全月经营计划的各项计划指标等。

(二)管理模式转换——从“私人商号”向国营企业发展之路

1950年9月10日,东北影片经理公司在沈阳召开了沈阳市各公私营影院座谈会。主要试图解决“经理公司对各公私影院之间,各公私影院及片商与经理公司之间的公私关系均有做得不够的地方。若干影院还存在着单纯的营业观点”等问题,“为了适当调整与解决公私关系,达到争取进步片在市场上占优势的目的”。

电影院的业务计划是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基础。而这种计划的各种指标是紧紧围绕着影片供应的正常化程度而逐渐形成的。1950年,经过几次国产新片的集中编映之后,在1951年的国产新片展览月中,对全市电影院明确提出每部影片的上映日期、场次、人次、上座率等项指标;又经过1952年的苏联影片展览月,电影院业务计划的各项指标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一段实践过程。到了1953年在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加强企业管理的要求下,电影院从制订每部影片上映计划到月份上映计划,开始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综合性的年度业务计划。包括:全年的工作日、放映总场次、观众总人次以及上座率、日均场等五项业务计划,又包括放映总收入、发行收入、平均票价三项经济计划指标。此外,在电影院的劳动组织、人员编制、服务质量上,都开始得到逐步的规范和完善。在此期间,根据党的“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先后成立了儿童、民族、文艺、新闻等专业电影院。

1953年12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和电影工业的决定》(政务院199次会议通过)。指出:“为使电影适应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更大地发挥其对广大人民的教育作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影事业,以逐渐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电影放映网。”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做出决定,明确了电影作为一项国家发展事业,要全面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经过近三年的调整、改革和完善,沈阳的各个电影院的企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截止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前,电影院已完成了由过去的商业网点式的个体经营业户向国营企业化的完整过渡。

(三)彩色、宽银幕、立体等——电影“绝活”让你流连忘返

1954年的夏天,沈阳各大电影院陆续开始上映了我国第一部彩色舞台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沈阳人第一次看到如此美妙的彩色影片。彩色电影的诞生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对世界电影的巨大贡献。

1958年7月1日,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东北宽银幕电影院(今东北电影院)对外正式开业。先后放映了中苏合拍的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风从东方来》和第一部国产宽银幕影片《老兵新传》。东北宽银幕电影院开业之时,尽管票价很贵(当时是5角钱,比普通银幕贵了一倍以上),观众还是争先恐后地前来排队买票。

1964年4月,辽宁省文化厅批复了沈阳市文化局《关于群众电影院改为立体电影院的请求报告》。经过技术改造的群众电影院开始放映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

五、从“宣传工具”到企业化管理与改革的转化(20世纪70—90年代)

“文革”十年,沈阳的各家电影院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舆论工具。从全面停业整顿,到放映“文化大革命成果”影片的宣传阵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院被单纯作为宣传和教育工具来使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沈阳电影放映管理体系已经得到基本巩固和完善。全市电影放映单位达到了1212家(见本文附录5、6、7、8、9)。然而,专业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的主体,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市场发展新形势,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理念的变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特殊年代电影院职能的单一性

“文革”初期,沈阳电影的发行和放映活动几乎处于停顿状态。1966年下半年至1969年上半年三年间,各个电影院始终处于半瘫痪状态,全市的各个放映单位仅仅上映新闻纪录片和几部允许上映的故事片。从1970年下半年开始,沈阳陆续上映革命样板戏影片。此后多年,沈阳电影的发行放映进入到样板戏影片垄断银幕的时代。1974年4月24日至5月25日,由辽宁省多家部门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联合举办“革命样板戏汇映月”。

1974年春节前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火红的年代》开始在沈阳的各大影院上映。这标志着真正结束了自1966年“文革”以来,中国的电影院中只有《新闻简报》放映,而没有故事片的一段历史。

(二)全面实施经营承包制和观映环境的改善

1987年6月,沈阳市电影公司与所属12家电影院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拉开了电影院经营机制改革的大幕。从1986年4月光陆电影院翻建至1987年3月东北、解放、大东电影院改造、扩建,沈阳市电影公司采用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共投资865万元。经过改造的电影院,由原来的单一功能变为多种功能,融电影、录像、游艺、饮食、商业及各种服务设施为一体,两个效益显著提高。1999年初,沈阳市东北等7家电影院的第二轮改造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在全市所有的电影院先后开展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活动。到90年代初期,各个电影院兴办了多种经营项目约100多项,极大地缓解了电影院由于电影市场出现的震动,影响自身的收入所带来的问题。

(三)实现城市电影院精品战略的转换

从1990年初,开始利用一些中心电影院的空余部分,又改建了4座“宝石系列”小型电影厅,(光陆电影院的“红宝石”电影厅、东北电影院的“蓝宝石”、铁西电影院的“绿宝石”、群众电影院的“宝石花”等)。“新星”“宝石系列”小厅的建立,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规模小、档次高、具有新特色的影院改造道路。基本实现了电影院的“小型化、高层次、高效益、新模式”的经营转型目标。在经营管理的模式上也首创全国电影院经营管理的新形式,即影片特轮,票价实行最高限价内的浮动,这在全国电影界是独创,所以被全国的同行称为“引人注目的沈阳电影现象”。

与此同时,在“宝石系列”的新型电影场所率先尝试和实施了“小姐服务”的模式。所谓小姐服务模式,是学习、借鉴民航中小姐服务而创立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当时,从沈阳的各个影院中集中选调了一批相貌姣好的年轻女服务员,经过短期的严格培训,开始在刚刚经过改造电影院中的“宝石系列”小厅为观众实施“优质、文明、规范”服务。“小姐服务”具有吸引力、亲切感、约束力和魅力作用,通过她们热情、礼貌、周到、耐心的服务,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把服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境界。

六、电影院线制度的出现与发展(21世纪之初)

世纪之交,沈阳电影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经过近20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电影院经历了从低谷向新发展的全面转换。如今,随着电影运行机制的深入变革,新型院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电影院这种传统的为观众提供电影欣赏服务的场所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整体上升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一)“一张票包场”现象的人前与幕后

20世纪末,沈阳的电影院曾经出现过“一张票包场”的怪事。电影院“转行”、俱乐部“歇业”的现象比比皆是,沈阳的电影市场似乎走到了谷底。

1998年,随着《泰坦尼克号》的上映,中国人刷新了对“美国大片”的印象,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进入沈阳的电影院。流水线一般让人们应接不暇。而中国本土电影,虽然在努力地求得一线生机,但在人们疯狂追捧大片的时候,愈加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这时的沈阳人还没有真正感觉到,“好莱坞的时代”正在咄咄逼近,我们的文化生活即将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到了20世纪末沈阳的电影市场开始出现滑坡的迹象,至2000年前后,已接近谷底。进入21世纪最初的几年,沈阳的各家电影放映场所开始出现某种“崩盘”的迹象。原有的63家对公众开放的电影院、影剧院、俱乐部等电影放映场所,或转行、或倒闭、或靠“多种经营”来勉强维系,大部分已经停止了电影的放映活动。而原有的250多家企事业对内放映电影的俱乐部,绝大部分处于荒废或变成仓库闲置。究其原因:一是电影市场转换,由传统供片向院线过渡,对传统电影院的重新认定;二是传统电影院建筑老化,普遍存在着消防检查不合格,多数面临被停业的尴尬状态;三是此时正值沈阳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到来,这些原本占据地利优势的电影放映场所很快成为被开发的“优良资产”。如沈阳原有电影放映主体的16家电影院(截止到2011年11月民族电影院被拆),有13家与房地产开发有关联。至此,传统的电影院在沈阳的社会中似乎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二)电影院线的建立与转制后的有限公司

2001年4月,辽宁北方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向电影院线制大步迈进。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完成改革,经营范围涉及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部分地区及山东等地,首次实行跨地区经营模式。

2005年6月30日,沈阳市电影公司成为沈阳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正式挂牌为“沈阳电影有限公司”。标志着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文化单位(事业单位按企业管理性质),成功完成事转企的改革任务。新改制的沈阳电影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先进管理经营理念,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把投资目光放在影院扩建和开发上,促进了影院规模更加符合市场要求。

(三)沈阳最早走进商业领域的新东北影城

2005年的3月21日,以“东北”命名的新东北影城在太原街沈阳中兴大厦七楼开始试营业。到6月份,正式对外接待观众。一时间观众盈门,人们怀着好奇又向往的心情走进沈阳第一家进入商场的电影院——“新东北”。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新东北影城是以高起点、高要求、高品质精心打造的国际化影院,并成为融娱乐、休闲、饮食等于一体的现代时尚影院。目前,影城的经营面积达1127平方米,共设有四个电影厅和一个数字投影厅,座位总数达647个,其中一号豪华数码大厅338个座位,二号厅113个座位,三号、四号厅各86个座位,五号厅(数字投影)24个座位。

(四)第一个敲开沈阳电影市场大门的永乐电影城

2003年11月15日,在古老的沈阳中街的东侧刚开业不时传来阵阵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新玛特永乐电影城在举办开业庆典,这是第一家由外埠院线在沈阳经营的电影院。这是由上海联合院线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与当时东北地区的大商集团共同打造新院线电影院。也就是说,这家电影院的开业,标志着地域性垄断电影市场50年的时代已经结束,电影的院线制正式登场。

(五)沈阳电影院线的螺旋式发展

2015年,沈阳电影市场迎来了最辉煌的一年,电影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历史的最好水平。沈阳人已经把影院观影看作是一种和洗浴、撸串齐名的休闲项目了。只要是一到节假日或是休息时间,各大影院大厅便人头攒动,放映厅内更是座无虚席。这一年中,电影票房收入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5.96亿元,比上一年的4.23亿元增长40.9%。票房收入在全国大城市排行第15位,与上一年持平,仍居东北地区大城市首位。观众人次达到1888万,比上一年的1348万元增长40.05%;按照沈阳市800万人口计算(实际常住人口720万左右),全年观影率达到2.36次/年/人。放映场次达到67.58万,比上一年的61.28万增长10.28%。

截至2017年底,沈阳市已有院线20条。共有影城72家,比2016年增加了9家,同比增长14.3%。全市影城总银幕数为494块,较上一年增加了56块,同比增长12.7%。按照每10万人拥有银幕数的国际标准口径统计,沈阳市每10万人平均拥有银幕数为6.1块(按常住人口810万人计算),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见本文附表10)。2017年,全年电影票房实现5.67亿元,同比增长8.2%,观影人次达到1915万,同比增长9.5%,全年观影率达到2.36次/年/人(按照沈阳市810万人口计算);放映场次达到94.3万,同比增长21%。

沈阳百年电影院简介

会仙茶园——沈阳最早的电影院

1908年(光绪三十二年)2月,一个叫文俊峰的商人在奉天省城小北门里路西开设了会仙茶园(初称之为聚宾楼),聘请一些闲散艺人与小戏班在此说书、唱戏。据《盛京时报》记载,从1912年起文俊峰就开始在茶园中放映。当时报道:“有人从日本东京携来东亚洋电光影戏片若干,于九月初九晚在奉天小北门里会仙茶园开演。”1913年10月21日,《盛京时报》刊载会仙茶园广告“电光影戏开演”三日,并首次将电影分为写真(时事)、正剧(故事)和滑稽之类罗列在报纸上。

然而,由于片源没有保证,时演时停,这既限制了放映的时间,又影响了放映的质量。1924年1月,由于经营不善,文俊峰将茶园租给了一个叫作兰比利斯的法国人,开设了中法电影公司(或兰比利斯电影园),专门放映电影。这样,沈阳最早的电影院便应运而生了。同年9月,由于第一次直奉战争的影响,市井萧条,电影院也被迫停业。11月22日,文俊峰收回茶园,自营开设会仙第一台“已邀妥津埠名班”在此演戏。直到1926年2月,雄心未泯的兰比利斯重新在此开设会仙电影院。开业之初,以上映故事片为主。如先后映出《冯大少爷》《将军之女》《米顿不知情理》《上帝之人》等中外影片。可能是由于兰比利斯与中法烟草公司的密切关系,开办初期,除了每天在电影海报上为这家烟草公司刊登广告外,还以缴纳中法烟草公司生产的“升官牌”香烟的空烟盒来换取电影票。当时的电影海报是这样记载的:“空烟盒看电影”“包厢空烟盒四十六个,正面楼座空烟盒十二个,池座通常空烟盒八个,廊内外及男女散座烟盒五个”。每至开演前,兰比利斯从各地请来一些吹鼓手在门前吹吹打打以造声势,招揽生意。据说,还特意雇用两个外国大力士在此助威。另外,兰比利斯曾以《中法通商条约》相威胁,拒绝按中国捐税法向地方政府缴纳正常的戏剧捐税,遭到当时沈阳地方政府的严厉驳斥。

清朝末年的鼓楼,距此向北不足百米路西便是会仙茶园的所在地。

会仙茶园的电影小广告

1930年4月29日,奉天小北门里的会仙电影院开始放映有声电影。前来的观众皆是因为看到其刊登在《盛京时报》上的广告“系德国新到之片,仅在奉留演5日”慕名而来的。虽然票价还很“昂贵”:“楼座票价1元5角,池座票价1元”,但是“观者如潮汹涌,络绎不绝”。大屏幕上出现的“战舰、飞机以及歌谣、音乐、人之哭笑、犬吠、牛鸣、刮风、下雨、流水声音极其逼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这是有声电影第一次进入电影院公映,标志着有声电影开始进入沈阳社会。

30年代初期,会仙电影院的经营日趋衰落,屡次易主,最后终于在伪满初年的一场大火中消失了。

明星电影院——与“火”结缘的“回民之家”

1928年9月,一个叫作韦耀先的商人在“回回营”旁边原第一商场(后来的亚洲电影院对面省百货公司仓库)院内建成了一座电影院,取名真光电影院。该电影院完全是木结构建筑,安全设备及其他条件极差,勉强被批准开业。由于韦耀先是一个回族人,一心想打造一个本民族自己的电影院。于是,新电影院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由回族人担任。后来,在经营过程中屡出事故,几次被勒令停业修缮。1930年3月,正值市政当局颁发取缔木板建筑布告,真光电影院由于各种设施均不符合要求,终于在当年的4月11日被勒令关门停映。这时的韦耀先再也无力经营了,只得将电影院租与杨进之。杨进之等人将影院承租下来,后更名为“明星电影院”。但是由于资金的问题,电影院仍旧极其简陋,全部是木板结构,座席700多个。电影院有两层楼,座位不固定,价格低,有军警“压席”。当时的影片主要是从上海电影制片厂租来的,均为无声黑白影片。开业之初,由于明星电影院设施差,来这看电影的人并不多,影院濒临倒闭。就在经营者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部《火烧红莲寺》横空出世了。这部电影像是一服灵药一般,让明星电影院回春转暖,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30年代初期沈阳市电影票房较高的电影院之一。

民国年间的小西边门,明星电影院坐落在距此不远的工业区第一商场院内。

明星电影院刊登在《盛京时报》上的电影广告。

影片《火烧红莲寺》的剧照

但是由于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市政当局也无暇顾及娱乐场所的安全问题,更加上明星电影院的设施设备问题始终没有彻底改善。1946年1月6日凌晨,天未亮。由于附近一家鞋铺烧炕,不慎引起火灾。当时的第一商场院内木板房连成一片,造成火势蔓延迅速。明星电影院由于年久失修,木板干裂,又正处在这些木板房的包围之中,很快就烧了起来。据说,当时市内仅有的几辆消防车全部出动灭火,也无济于事。第一商场院内一片火海,仅半个多小时,十几家大小商号、几十户民房便被火连成了一片。而明星电影院也在这次大火中变成了废墟。庆幸的是时值清晨,无人观顾,才没有造成人身伤亡。而电影院的经营者却由此破产,员工失业,明星电影院也从此不复存在了。

奉天馆——早期的日式小电影院

开业初期的奉天馆

1915年7月(民国四年七月),日本人右田广爱在当时的附属地春日町10号(今和平区太原街10号),投资兴建奉天馆(曾经的沈阳文艺厅)。初期规模很小,仅容纳一二百人。放映场内并不设座席,按照日本人特有的风俗习惯,铺有草垫和布垫(或者是榻榻米)。门口设有服务台、存鞋处,日本人走进来前先得将鞋脱下,存到服务台里,入场后“席地而坐”,观看电影,观影完毕再取鞋退场。

20世纪30年代初期,奉天馆开始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增设座席,面向中国社会。当时建筑面积为690平方米,二层楼房,木质结构,座席651个,由日本人吉川乙松负责经营。1945年1月,佐伯长太郎承租,改名为大和国民会馆。抗日战争胜利后,佐伯委托郭凤高经营,改为华乐电影院。1946年2月,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特派员办公处接管。同年5月,对外招标出租。高宇文以2.7万元的价格中标承租。改名为沈阳大戏院,开始兼营电影。但因电源断绝,未能营业,经营合同于6月份废除。1946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接管沈阳大戏院。同年11月,将其招标出租。孙静波中标承租,更名为中山电影院。到1948年8月,又有王一杰承租,改名为东北影戏院。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最初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接收,改名为沈阳电影院。1950年交由东北文协管理,并进行维修,改名大众曲艺社,以演曲艺为主。1952年,交由沈阳市管理,改为文艺剧场。不久,改为文艺电影院。同时,又对电影院进行了维修,座席增至760个。1954年10月,改名为儿童电影院,专门放映儿童影片。增设儿童辅导室,成为沈阳市第一家专业儿童电影院。1955年末,又改为文艺电影院。主要上映各国名著改编的翻译影片,如《红与黑》《奥赛罗》等,有时还上映外国原版影片。1965年改为科技电影院,以放映科技影片为主。1966年改为延安电影院。1968年改为文艺电影院。

20世纪80年代的沈阳文艺厅

1972年开始对文艺电影院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改建,变木质结构为钢筋水泥结构,座席730个。1980年,文艺电影院交给沈阳市演出公司管理,改名沈阳小剧场,以演文艺节目为主,兼放映电影。1986年11月,改名为沈阳文艺厅。并对剧场进行整体改造,由过去演映电影的单一功能,改造成为高档次、多功能、综合性的影剧演映厅、录像厅、舞厅、西餐厅等8个经营项目的文化娱乐场所。

因为,“沈阳小剧场”的冠名时间最长,所以市民都习惯称之为“小剧场”。2011年,在太原街改造过程中,小剧场被拆迁。

沈阳艺术宫——民国年间达官显贵的“文化乐园”

1929年,由张学良投资在今和平区四经街一段迎宾里8号(七纬路14号),兴建仅供自家使用的文娱场所,当时名为同泽俱乐部。

20世纪30年代初的沈阳电影院

早在1925年,少帅张学良就以“与子同泽”精神,创办了同泽俱乐部。当时,同泽俱乐部以“联络感情,砥砺学行,协济缓急,裨益家邦”为宗旨,是相互团结、增进福利的群众性组织,在军界、政界、学术界均有会员。据说,当时的同泽俱乐部内不仅设有电影场、台球房、书报室,还增辟了网球场、野球场,并于园林树木之间,设置了环境幽雅的茶座。那时,每逢周末、星期天晚上,同泽俱乐部院内除了放映电影之外,还组织京剧清唱、西乐演奏、说大鼓、演杂耍等娱乐项目。而在当时所售出的票被称为“联儿票”,包括电影、餐饮和歌舞娱乐。附近的市民麇集于此,边纳凉、边休闲,其乐融融,直到深夜。同泽俱乐部在当时相当有名气,社会上的人要是接到“同泽”的请柬,都觉得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沈阳电影院在《盛京时报》上刊登电影广告

九一八事变后,同泽俱乐部开始放映电影,并逐渐对外开放。随着其更名为沈阳有声电影院,开始放映带有故事情节的国产有声电影。从1932年至1937年五年多的时间里,沈阳电影院一度成为引领沈阳电影市场的“晴雨表”。影片最新、票价最贵、观影环境最舒适的沈阳电影院,在30年代上半期仍然成为沈阳达官显贵经常出没的“好去处”。《歌女红牡丹》被当时誉为“中国第一次全部有声对白歌唱巨片”,最早在沈阳的首映地点就是沈阳电影院。后来的《雨过天晴》《四郎探母》《渔光曲》《啼笑因缘》等多部中国“第一”的影片,也陆续在这里放映。这种势头直至1937年初,才告一段落。1937年3月3日,《盛京时报》在电影广告栏内一块不起眼的地方,刊登了沈阳电影院一则启事:“敬启者敝院内部修饰,自本月二日起暂时停演,一俟完竣再行公报延期。此启。”这是沈阳电影院最后见之报端,尔后再无消息。据一些老人回忆,从伪满末期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一直成为仓库。

恢复“同泽俱乐部”名称后的建筑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沈阳电影院由东北总工会接管。1950年由国家投资对剧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建。新设舞台后台、化妆室、服装室、演员休息室;场内新增添座席1200个,并更名为劳动宫。1953年移交沈阳市文化局管理,1954年改名红领巾电影院。1959年改为沈阳艺术宫,以演戏为主,兼映电影。1966年“文革”期间,改为延安电影院,专门演电影。1977年恢复艺术宫原名,又以演戏为主,兼营电影。

进入20世纪90年代,沈阳艺术宫一度被改造为游戏厅和酒店。2006年5月,恢复“同泽俱乐部”名称。2009年,同泽俱乐部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艺术剧场——几经沉浮的东北大戏院

20世纪80年代的辽宁艺术剧场

1920年,资本家孟亚新在现在的和平区大西路6段31号建成带转台的新式剧场,定名为奉天大舞台。1927年由李相三承租经营,改名东北大戏院,以演戏和放映电影为主。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有“东北”字样,不合乎伪满“建国方针”,其主持人李相三于伪康德二年,遵照伪奉天省公署的指令,被迫易名为东安电影院,仍旧以影剧兼营为主。至伪康德五年十月,伪东省实业株式会社,在日本势力的支持下,购买了东安电影院的房产权,将李相三逐出,转租与日本人山本熊太郎。山本投资重新翻建,于伪康德八年(1941年)开业,更名国际剧场,以放映“满映”电影为主。当时剧场不仅上映电影,一些日本剧团的艺人也前来演。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李冠群经营,更名为上海大戏院,以放映电影为主。

1948年11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政治部接收,年底交由东北文协管理,定名文协俱乐部。1949年又改为文化俱乐部。1951年,交东北人艺领导,更名东北人民艺术剧院。1954年,改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1966年“文革”期间,改名工农兵剧场。1978年,改为辽宁艺术剧场,隶属于辽宁省演出公司。解放以来国家几次投资对剧场进行维修改建。1954年新建了后楼演员休息室、化妆室,更换了舞台台板;1955年改建了后楼的三楼。1979年翻修,加固前厅正门,观众座席1369个;院内东侧新建三楼,增设观众休息室。经过几次维修改建,剧场面貌一新,增添了现代化设备,使之成为设备条件较好的大型剧场。1992年,随着和平区南市地区改造被拆除。

“文革”期间,更名为“工农兵剧场”的电影票

20世纪70—80年代的辽宁艺术剧场

沈阳文化宫剧场(平安座)

1932年6月,由日本人佐伯常太郎投资在平安町一八(今和平区民主路)兴建平安座(电影院),专门放映电影。40年代初期,佐伯常太郎在原平安座的基础上重新营建了新的平安座大楼(其中一部分是电影院)。新建筑从1937年开始设计,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外罩墨绿色马赛克,地上6层(局部4层和8层)地下一层的舰型建筑。其结构为捣筑式(框架式)是当时奉天最高的建筑。门窗均采用木质并漆红色,该建筑共设五门。如此大体量建筑其通风设计巧妙,在建筑中心部位设了一个筒型拔风天井,解放后因其功能不能满足需要,扩大空间通风天井设窗处均封闭。

20世纪90年代还在放映电影的沈阳文化宫剧场。

据说,日本人在建筑之初为了不影响放映电影,没有拆掉老平安座,而是围绕影院周围盖起来的,一直到将要盖时才将原来的老建筑逐步拆掉,从旧平安座停映到新平安座开始上映仅用了三个月。1941年10月,正式开业。其中,新电影院面积5190平方米,设有座席2300个,成为当时沈阳较大的专业电影院之一。此时,正值伪满统治末期,电影已经开始出现不景气的现象。因此,新平安座几经短暂的繁荣,便迅速地没落了。国民党统治初期,由国民党三青团占用,更名为“青年馆”。1946年初,由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接收。更名为“大光明电影院”,成为国民党在沈阳地区直营电影院(官办)。并且,一度在沈阳成为专门放映美国好莱坞影片的专业电影院。

21世纪初,经过整体设施改造的沈阳文化宫大厦。

沈阳解放后,初期由苏中友协经营,更名为“宏大电影院”。主要放映苏联等东欧优秀影片,以补充沈阳解放初期新中国影片不足的局面。1949年1月22日,在沈阳宏大电影院(今文化宫)放映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后来,陆续放映了多部新中国“第一”的影片。1951年1月,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接收,经营。50年代中期,伴随着全国各地的文化宫纷纷建立,1956年初宏大电影院改名“沈阳市文化宫”,成为市总工会所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2007年,旧址大楼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缮和改建,原来1704个座席减少至600个左右。改建后的沈阳文化宫恢复了纯公益性的功能。

群众电影院(保安)

20世纪80年代的沈阳群众电影院

1938年,曾经是平安座电影放映员的韩庆发租得北市场西侧,紧邻“平康里”(窑子、妓院集中之地)的保安茶社。在这个不足两百平方米完全是用油毡纸搭建的木板大棚中,韩庆发从平安座老板佐伯那里租借了一部被淘汰的手摇放映机和几部老旧影片,开始不定时地放映电影。不久,又合股在茶社的基础上盖了一个小影院,专演电影并命名为保安电影院。时值3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武侠影片《火烧红莲寺》的上映,使保安电影院在北市场的西北角立住了脚。然而,也正是由于这部影片带来“火爆”生意的影响,在一次上映《火烧红莲寺》时不慎失火,使“小保安”毁于一旦。

40年代初期,由于拓展马路,保安电影院的原址被占用。他们不得不另选新址重新开始筹建,于是就选中了现在的地址——和平区皇寺路二段56号。1942年初,由韩庆发、任昆山、蔡文礼等人合资,开始重建新保安电影院。1943年1月的春节前,保安电影院正式开业,由韩庆发任经理。新电影院是一幢二层楼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81平方米,座席838个。开业之初,电影院的经营情况比较好,由于新影院的设施设备都比较好,再加上经营者千方百计引进一些新影片,吸引观众前往观映,一时间,保安电影院前门庭若市,人们蜂拥而至。然而,由于此时的伪满洲国随着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已出现风雨飘摇的颓势。由于社会环境恶劣的影响,电影观众的大幅度减少,使电影院的经营状况也开始每况愈下,直至难以维持生计。

沈阳解放初期至1956年间,保安电影院始终是韩庆发等人的私产。1956年开始实行公私合营,保安电影院归由沈阳市文化局直接领导。同时,更名为群众电影院。改公方经理邓铭友,私方经理仍为韩庆发。从1958年开始先后两次交和平区人民政府领导。1964年初,辽宁省文化厅以(64)辽文电王字第47号文通知:“已经我厅(64)文电张字第20号批文,经征得沈阳市统战部同意,请通知该院‘沈阳市公私合营群众电影院’改为‘沈阳市群众立体电影院’。”从此,群众电影院成为沈阳市第一家国营立体电影院。同年4月24日,经过技术改造的群众电影院开始放映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同时,作为加演片还上映了立体纪录片《北京的春天》。

20世纪90年代经过整体改造后的群众电影院

1990年初,沈阳市电影公司适应电影市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继1988年成功改造新闻电影院(即新星电影院)之后,又改建4座“宝石系列”小型电影厅,其中在群众电影院利用一部分场地通过改建和扩建形成了一个高档小型的“宝石花”小型电影厅。结束了群众电影院近50年单靠一个放映大厅放映电影的历史,为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002年6月,由于经营不善,群众电影院停止了电影的放映,改演二人转。2011年9月,伴随着北市地区整体改造的步伐,群众电影院被拆除。

天光电影院(“天灵之光”)

20世纪80年代的天光电影院

1935年2月,由法国人鲍克苏在大西关五斗居附近(现址是沈河区大西路六段天光里14号)筹建的一座电影院落成。二层楼房建筑(坐东朝西),座席为1000个,均为西式靠椅。早在电影院建成之前,鲍克苏就从日本进口了一套“罗亚鲁”电影放映机,并聘请了一个叫沙德拉夫的白俄人为放映技师。为了讨好教会,鲍克苏将新电影院命名为天光——寓意“天灵之光”。在开业的广告中,描述了新影院的特点:“采用一九三五年最新式放映机声光清晰,装置西式靠椅座位舒适无比,侍者皆已久经训练熟手招待周到,泗汀开放院内气度温暖如春,建筑伟大堂皇富丽,专营各国有声无声第一轮巨片。”为了及早开业,鲍克苏多次向奉天市政当局请求许可。但当时的日伪统治者为全面控制和垄断文化宣传阵地,不许非“日满”商人经营娱乐场所。因此,对鲍克苏的申请迟迟未予批准。无奈的鲍克苏不得不聘请当时同德堂药店(今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旧址)的经理沈仲三出面。经过一段协商,双方很快谈妥,以沈仲三的名义请领许可证经营电影院,鲍克苏每年拿出经营收入中的一股作为薪金给他。

天光电影院原打算在1935年的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一)开业,但由于连日停电,一直拖到2月7日(初四),才勉强开业。当天的《盛京时报》上刊登了天光电影院开业的大半版宣传广告,同时电影院上映了由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摄制的有声影片《纫珠》。

20世纪30年代初天光电影院开业时在《盛京时报》上刊登广告

沈阳大西路上的天光电影院标识

天光电影院开业初期,由于当时沈阳的电影院极少,仅有五六家,加之有声电影这种新艺术形式很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一时生意兴隆。在30年代中后期,成为当时沈阳比较重要的电影院之一。至伪满末期,天光电影院逐渐衰落。不久鲍克苏携妻子儿女逃到日本。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电影院由路敏生、郑达三等人经营管理。但此时的电影院已是每况愈下,濒于倒闭。

1948年沈阳解放后,天光电影院仍由郑达三等人负责经营。至1952年由沈阳市财政局接收。1954年由沈阳市文化局正式接管,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第一任经理周文。从1958年先后两次交沈河区人民政府领导。

“文革”期间,天光电影院更名为工农兵电影院。

从1979年开始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建筑面积为1257平方米,座席为1244个。80年代末期,伴随着沈阳城市电影院设施的多轮改造更新,一批设施完备、服务一流的多功能电影院开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沈阳市民。而此时的天光电影院却悄然无声,犹如局外看客。现在看来,至少有两个因素影响了当时天光电影院的改造步伐。一是地理位置的制约:三轮电影院设施改造主要是集中在沈阳当时的三大商业区,即中街、太原街和北市场(当时主要还是考虑到票房和上座率等问题);二是改造价值的制约:天光“太老了”,是当时沈阳最老的电影院(建成已近60年),用当时的话说:已经没有改造价值了。然而,到了90年代初期,天光电影院突然峰回路转了。沈阳电影中心要建在这里,一时间“天光”似乎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中心。1991年10月,天光电影院正式歇业,不久便被拆除了。原计划的电影中心也不知所终,家属楼及附近回迁户却得到了实惠,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楼。2000年8月,在剩余那块电影中心的楼盘上,升起现在的天光大厦。从此,这里再无天光电影院的立足之地了。

在原天光电影院原址上新建的天光大厦

东北电影院——东亚“第一大剧场”

1937年(伪康德四年)5月,一个叫作滨口嘉太的日本人筹集资本金100万元,在当时的住吉町四(后来的和平区太原街二段十五里2号,今沈阳商贸酒店的所在地)开始建设一座新的电影院。至1938年12月底,建成并对外营业。据说,新电影院是仿照当时日本东京银座最大的电影院建造的。四层楼房(坐西朝东)建筑总面积为4365平方米,可容观众2166人(开业之初,建筑面积为3839平方米,可容观众2400人)。场内铺有地毯并有冷暖设备,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设备水平都是当时最好的,号称东亚“第一大剧场”,由此得名——大陆剧场。开业之初,新电影院仍旧以接待日本人为主。除了上映“满映”的一些影片外,主要上映日本原版影片。

刚刚竣工不久的大陆剧场 

20世纪40年代电影院门前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短期进驻该院并将其更名为莫斯科电影院,专为苏军放映电影和演出歌舞。1946年初,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特派员办公处接收东北地区“敌伪财产”时,成立东北电影服务社接收管理该影院,改名为南京大戏院,成为东北电影服务社直营(官办)电影院。任命李炳森为经理,有从业人员30多名。上映的影片主要是从上海等地输入的中外影片,特别是上映美国影片较多。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初期由“四野”电影团接管,改名为军人电影院。1949年1月22日,“东影”沈阳办事处第一个接管了军人电影院。3月,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成立后,为了加强对电影院的科学管理,提出了在这里建设标准化电影院方案。于是,在当年的5月9日,沈阳军人电影院正式更名为东北电影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维修,成为当时沈阳市具有标志性、示范性、标准化的中心影院。同时,规定了实现标准化电影院五个方面的具体项目:即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电影院管理委员会,订立直营电影院员工守则,建立与改进电影院工作制度12项,建立直营影院统一规定制度11项,改进服务工作3项。

从此,东北电影院开始成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专业电影院,第一任经理董兴三。1950年3月26日至4月3日,在东北影片经理公司第二届行政会议上,东北、光陆两家电影院被确定为一等电影院。同时,还规定了电影院的人员定额编制为19人。1953年初,交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一直为沈阳市属国营专业电影院。在1950年9月的献礼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1951年3月8日开始举办“国营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新中国首次举办的两项大型电影活动中,东北电影院在组织观众、宣传影片和放映收入的几项指标上,都名列全东北第一和全国前列。

20世纪80年代的东北电影院

1958年7月1日,经过改造,东北电影院成为全东北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开幕当时,放映了中苏合拍的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影片《风从东方来》。后陆续放映了一些苏联彩色宽银幕片,如《大马戏团》《革命的前奏》,还上映《魔术师的奇遇》等优秀国产彩色宽幕片。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东北宽银幕电影院上映国产大型宽银幕彩色纪录片《祖国颂》。那时,还先后上映了一些未经翻译的宽幕原版片,如英国的《红菱艳》、印度的《章西女皇》、日本的《米》等。由于宽片的片源少,同时也上映普通影片。

“文革”初期,东北电影院被冠以红旗电影院。直到1969年11月“东北”的名称才得以恢复。

1979年初,随着一批老电影在沈阳的恢复公映,标志着“文革”电影时代的基本结束。同年10月,沈阳市在东北电影院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新片展览”开幕式。影片《吉鸿昌》剧组的导演及演员应邀专程来到沈阳参加在东北电影院举办的开幕式,并与沈阳观众见面,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由于国产新影片的集中公映和“文革”前影片的大量恢复上映,再加上沈阳广大观众热情地“追捧”,带来的是沈阳电影放映各项指标的骄人业绩。电影院观众上座率平均达到84.6%,达到沈阳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一时间,出现了“人们争相购票、传唱电影插曲”的喜人局面。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改造城市电影院、改善群众观映环境已成为当时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1985年沈阳市投资50万元将东北电影院地下室扩建成“小百花”舞厅。1987年3月,又投资110万元进行总体改造,于当年七一竣工,仅用89天。改造后的东北电影院,引进了英国CP200型杜比立体声还音处理装置,又安装了国产5507型70mm/35mm放映机。电影厅设1460个沙发软席(其中有雅座294个)。除了电影厅和舞厅外,还增设了录像厅、电子游艺厅、台球室、彩色扩印部、酒店餐厅、百货商店、装饰材料商店、球幕电影等服务项目。改造后仅半年放映收入达106万元,超过改造前1986年的年放映收入总和。月平均放映收入17.7万元,为改造前月平均的206.4%。月均实现利润10.5万元,为改造前的8.29倍,年创利(税)超过100万元。

经过整体改造后的东北电影院场内

“创办小百花舞厅为我们电影院开拓了新路。”这是已故原东北电影院经理董贵平当年在一次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发言的一句话。不想这句话却成为那个年代电影院转变经营方式,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发展的最有价值的一句名言。到80年代末期,小百花舞厅已经成为全市知名的文化娱乐场所。在小百花舞厅的引领下,东北电影院的多种经营项目与日俱增。1988年实现利润总额115万元,影院的人均创利由1986年的6258元,上升到1988年的9834元,比1986年提高57%。1990年初,在东北电影院内经过部分改建形成了新的放映空间——蓝宝石小型电影厅。

20世纪90年代东北电影院的小百花舞厅

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东北电影院

1999年初,为迎接第六届中国戏剧节和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沈阳市举行,对包括东北电影院在内的7家电影院进行了第二轮设施设备改造,东北电影院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JBL扬声器双组合配制使用的巨型数码立体声电影院。除了已有的蓝宝石高级电影厅,又增加了白昼高级电影厅和绿色电影厅以及牡丹、茉莉、玫瑰影视厅等。各厅条件一流,座席舒适,视觉效果好,不仅体现了一院多厅,大中小不同规模,高中低不同档次,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多节目、多厅映出选择影片的空间,方便了广大观众的需求,使人们体验到高档观映场所的舒适,感受到数码电影的魅力。在电影节期间建设的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金鸡厅”,就设置在东北电影院。

从1987年6月,东北电影院实行承包经营开始,到1992年5月,东北电影院被确定为全市首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改革试点单位。从1990年开始,通过学习、借鉴民航中小姐服务模式,率先在东北电影院创立新型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就是从电影院中集中选调一批相貌姣好的年轻女服务员,经过短期的严格培训,开始在刚刚经过改造的“宝石”系列小厅为观众实施“优质、文明、规范”服务。解放以来,东北电影院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先后获得辽宁省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称号,成为沈阳市“文明影剧院”之一。数据显示,2002年,东北电影院的票房突破300万,占据沈阳电影市场总份额的四分之一。

东北电影院内的壁画作为文物已迁至沈阳建筑博物馆。

2004年3月,当东北电影院最后一任经理孔亚琴应邀为最后一场电影票签字时,标志着这个沈阳的“电影王朝”的最后谢幕。弹指之间,已整整过去了66年。虽然新东北影城已悄然呈现于世人面前,然而,那过去的沧桑岁月,那曾经的辉煌年代,尤其是电影院兴建时保存下来映前三声钟声,那沉重的历史精神和文化象征等,都将不复存在。也许,这就是那座曾经给沈阳人带来新奇、欢乐、痛苦和迷茫“大厦”的所谓文化遗产吧。

光陆电影院(“光怪陆离”)

1937年2月3日(农历丙子年腊月二十二),《盛京时报》以“新筑影院,今日开幕”为题,刊登了光陆电影院正式开业上映新片的广告。在广告中详细地介绍了新电影院的设施设备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开业当天上映了由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清明时节》。这部影片由当时著名的戏剧家欧阳予倩导演,黎明晖、赵丹、舒绣文主演。是当时“奉天首次,公演佳片”。由于“电光活动影戏”的刚刚出现,被人们称之为“新奇玩意儿”,给人们以奇异多的感觉,便以“光怪陆离”这个形容词缩写为“光陆”二字,作为新建电影院的名称而载入史册。

20世纪30年代光陆电影院开业时在《盛京时报》上刊登电影广告。

光陆电影院地处现在的沈河区中央路二段68号,二层楼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为3066平方米,座席1740个。据说,清末这里曾是双德合丝坊。民国初年,由当时的财政厅厅长王明宇开设东北银行,至伪满前夕由商人马启建办凝香榭茶社。1935年(伪康德二年)秋,由吴泰勋出资、冯兴久经办兴建电影院。翌年夏建成,座席1053个,是当时沈阳由中国人建筑的规模最大的电影院。从开业时在报纸刊登广告内容中,至少能让我们获得这样一些信息:一是新电影院的建筑风格是德式,是由“德国著名工程师设计,材料坚固,形式新颖”。二是新电影院的设备和装潢包括有声电影放映机、冷暖气机、吸音墙壁等都是“德国新形”。而“银幕镜头,标准新配合;电光高照,远近一式。”“座位舒适,座椅宽阔,斜形低角度;排列齐整,前后当空。”三是新电影院所在的位置优良,“地点适中,奉天城内,商业中心点;百业繁盛,万户冠桓。交通便利,往来车马,步道总会枢;四通八达,远近咸宜”。四是新电影院所放映的影片,“选片严格,上海明星,制片各影厂;最新映画,名贵珍品”。(www.xing528.com)

光陆电影院于1936年(伪康德三年)6月7日,经伪奉天省长批复许可正式对外营业。最初,由李永贵任经理。开业初期的光陆电影院主要是以放映上海各大制片厂和“满映”生产的影片为主,经营情况良好。

随着伪满洲国的衰落和消亡,社会的混乱使电影院“朝不保夕,每况愈下”。至1943年(伪康德十年)6月,伪奉天司法辅翼协会在日本势力的支持下,强行收买了光陆电影院。并设电影课管理电影院事务,由日本人柴田辉二任课长兼光陆电影院经理,于同年11月另行开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光陆由当时沈阳市影业联合维持会主持,责成该院原放映技师何景田任经理,以维持电影院的正常营业。翌年4月,国民党207师政治部的四维剧校占据了光陆电影院,在此演出话剧《江汉渔歌》等。同年7月,撤出。6月,由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与国民党司法行政部沈阳监所协进会先后接收并达成协议,共同经营使用,由双方各派经理刘哲(司法)、王与培(电影)管理电影院的业务。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光陆电影院由人民政府接管。翌年4月,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正式接收。从此,光陆成为全民所有制专业电影院,付炳文为第一任经理。1953年3月交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管理,1958年由沈河区人民政府领导,1961年收回,一直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

1966年“文革”期间,光陆电影院也与沈阳其他影院一样更名为东方红电影院。到1969年11月,大部分电影院恢复了原有的名称。而“东方红”的名称却始终未改,直至1972年2月,才最后恢复了原有的名称——光陆。

20世纪80年代的光陆电影院

共和国成立后,光陆电影院先后进行了五次大修,扩大了休息室,翻建了放映室、舞台等。1983年又安装了冷暖风设备。解放以来光陆电影院还多次邀请中外著名演员与观众见面,举行电影首映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光陆电影院每年放映收入约40万元,占全市16家国营专业电影院放映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是全市获利润最高的电影院。多年来,光陆电影院连续被评为辽宁省及沈阳市的先进单位。1983年光陆成为“辽宁省精神文明”的窗口。

1984年7月10日,光陆电影院由于天棚电路老化,又疏于维修,发生短路,酿成火灾(按消防部门的最后认定),除休息厅和办公室外全部烧毁。经过三年多的紧张施工,1987年10月4日,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4300平方米的新光陆重新开业。新光陆电影院,安装了美国世纪牌70mm/35mm放映设备及立体声环音处理装置,在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990年初,在总结新星电影院小型、高档、高票价、高效益经验的基础上,一些电影院也开始利用原有部分空间,有计划地改造和重新装饰,形成新的小型电影放映厅。光陆电影院率先推出了红宝石电影厅,小型电影厅大都是70至80个座席。沙发雅座、环境高雅,不仅在沈阳电影市场是首创,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是首开先河。

1987年重建后的光陆电影院

1999年,为了迎接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沈阳举行,对光陆电影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装修。光陆电影院实行多厅放映格局,并设有中央空调和以电影“百花奖”命名的观众休息厅。按国际数码立体声影院技术标准装修并申请THX认证,采用的是有世界一流水平的SRD、DTS、SDDS三种制式数码立体声设备和EX背环绕设置,达到国内电影同行先进水平。

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的光陆电影院

新世纪的光陆电影院

2006年9月14日,附属兴隆—光陆影城对外开业。

2015年,光陆影城票房收入达1630万元,平均上座率为31%。2017年2月,光陆电影院迎来建院80周年。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光陆——这座老牌电影院也必将重新焕发青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解放电影院(新富座)

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电影院

1932年初,由日本人吉富万一出资,滨口嘉太主持,将青叶町六番地(和平区太原街四段11号)的共同茶园翻建成电影院,名为新富座。二层楼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为852平方米,座席707个。由滨口嘉太任经理。1933年(伪大同二年)10月,正式对外开业。初期演戏,后开始上映电影。从1938年的一则广告看,当时新富座具有最新型的电影放映设备和美国西电公司出产的全新音响系统。同时,它还是日本的东宝日活的院线电影院,主要上映美国和日本电影。

20世纪30年代“新富座”的商业广告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电影院停映,成为日本“难民”的收容所。翌年1月,国民党市政府接收,并采用投标出租的办法,崔德厚中标承租,改名为兴华剧场。尚未开业,就被国民党五十二军政治部强行占领。同年9月,由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接收,孙桂林与徐公谨共同承租经营,改名为长安电影院。

整体拆迁前的解放电影院

1948年沈阳解放后不久,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接管,改名为解放电影院,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第一任经理周静安。1953年1月,交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管理。从1958年开始,先后两次交和平区人民政府领导。1979年始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1987年,对电影院主体部分实施改造,基本改善了观影环境。并于第二年首次尝试在电影院实行个人承包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2年初,由于经营不善,解放电影院停止了电影放映。2006年11月,随着太原街整体改造动迁,解放电影院被拆除。

亚洲电影院

1937年(伪康德四年)初,由经营妓院、浴池、旅馆的董世德(外号“董六”)出资在小西关电车路南(后来的市府大路六段5号)建亚洲电影院。二层楼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座席1108个。1938年(伪康德五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业。当天上映的是由上海新华影业公司最新出品的恐怖影片《夜半歌声》。初期,电影院由其侄董兴三任经理。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刘慕韩承租经营。1950年初,由东北文化部接管。同年11月,交沈阳市文联。1953年正式交给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管理,成为市属国营专业电影院。从1958年,先后两次交沈河区人民政府管理。1966年“文革”期间,曾改名为东风电影院,1972年复称亚洲电影院。1979年始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1999年10月15日,电影院不慎失火,随即电影院停映。2001年初,随着当地动迁,被拆除。

20世纪30年代亚洲电影院开业时在《盛京时报》上刊登广告

20世纪80年代的亚洲电影院

20世纪末失火前的亚洲电影院

新闻电影院(“News”)

1936年(伪康德三年),由日本人山本熊太郎出资,在当时的住吉町三号(和平区太原街三段九里4号)建设新电影院。二层楼房(坐东朝西、南侧门),建筑面积为1145平方米,座席685个。由广濑市郎任经理。初称银映馆(银映剧场),主要上映各国新闻影片。1945年后,山本将电影院租予在华日人艺术协会使用。至1946年初,由中苏友谊联谊社接管,改名为胜利剧场,委派牛本初为经理。同年5月,由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接管,改名为建国堂。开始上映中外影片。翌年11月,又由东北电影服务社收回“直营”,改名为大华电影院,毕影任经理。1948年11月,沈阳解放。翌年2月23日,由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接管。不久,又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正式接收,改名为人民电影院,刘慕韩为第一任经理。1953年交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1955年改名为新闻电影院,成为放映新闻纪录片的专业电影院。从1970年开始,放映故事片和其他影片。后隶属沈阳市电影公司领导。

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电影院

20世纪90年代在新星电影院试行的“小姐微笑服务”模式

1989年10月初,经过近6个月的紧张施工,这个已有50年历史的小影院顺利地完成了自身的“脱胎换骨”。一颗“新星”代替了原有的“新闻”。改造后的新星电影院一楼是集卡拉OK夜总会为一体的百乐厅;二楼是设有400个座席,全部是沙发软席,墙壁软装饰,设有空调,环境高雅,设备先进的高级小电影厅。新星电影院的开业在沈阳的电影行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传统电影院的单一经营模式开始被打破。2002年2月,由于消防检查不合格,新星电影院停止了电影的放映。2004年3月,在太原街整体改造过程中,新星电影院被拆除。

人民电影院(云阁)

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电影院

1937年9月18日(伪康德四年),《盛京时报》刊登了“云阁电影院开幕大贡献”的广告。其实早在1936年11月16日,奉天城内鸿增祥丝房股东李云阁就在今天的和平区北市场街东彬里6号,投资10万元,新建一处电影院。二层楼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为612平方米,座席1200个。并以“云阁”二字为电影院的新名称——云阁电影院。

在云阁电影院开业前,北市场几乎被各式剧场茶园所占领,如大观茶园、共益舞台、中央大戏院等。仅在北市场的西北角有一座小的简易电影院,是由韩庆发等人于30年代初改建而成。而此时,也因火灾被迫停业。因此,云阁电影院的建成开业,无疑为这一商贾云集的闹市区增添了一股现代文化气息。正像云阁开业广告启事中所云:“迳启者,电影有补助文化教育又增智见闻之益。故本主人兴工建设影院,今已竣工开幕。场内宽阔、空气新鲜,设有暖气、冷气,无冬寒夏热之弊。座位非常舒适,并购到德国本年度新式摄影机。光线真确,发音明朗。”

20世纪30年代云阁电影院开业时在《盛京时报》上刊登广告

开业当天,李云阁特意从上海购得一部有声影片《摇钱树》,“特选奉市向未演过有声新片”作为“开幕大贡献”“连演五天”。影片主要描写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一普通人家悲欢离合的故事。用云阁电影院当天广告上所描述的“此片是社会苦闷夏之清凉剂,此片是醉生梦死者的当头棒”,是“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的伟构”。由于这部影片直面底层百姓,再加上新影院的新环境、新设施,受到沈阳人的欢迎,因此,就有了“本院自开幕以来,颇蒙各界赐光荣幸之至,因而每日场场客满。想招待定有不周之处,请为原谅。希早临是荷”。

云阁电影院开业之初,由陈执中任经理,当时有从业人员20多名。每天电影放映时间为“午后一点开至午后十点半止”,并“循环开演,随时入座”。票价为“楼上三角、楼下二角,学生减半”。此时,正值伪满统治对电影开始严格控制时期,“满映”影片开始出现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

1945年9月,在日本投降后不久,李云阁之子李益纯继承父业,开始经营电影院。然而,此时电影院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难以为继。此间,私营的大中影业社曾在楼上发行中外影片。到1948年初,为避战乱,李益纯举家迁居北京。一时间,电影院处于无人管理状况。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电影院暂由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代管营业。翌年初,李益纯回沈阳后还其自营。1956年公司合营后,电影院归沈阳市文化局直接领导。由公私方各派经理:公方经理,栗江山,私方经理仍是李益存。同年,将电影院改名为人民电影院。从1958年开始,先后两次交和平区人民政府管 理。后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1977年后,归属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成为市属甲级电影院。1988年沈阳市将改造位于北市场的人民电影院,安装CP55四声道还音立体声装置。

20世纪90年代的人民电影院招牌

21世纪初即将被拆除的人民电影院

进入21世纪后,2001年2月人民电影院因设施陈旧、消防检查不合格而停业,整个建筑成危楼。2010年9月,和平区政府在人民电影院原址上投资3000万元进行改扩建。2012年6月18日,老北市剧场正式对外开业。

民族电影院(奉天座)

20世纪初的日本式小电影院——奉天座

1910年前后,由日本人前田等,在十间房一带(今民族电影院西侧,市府大路三段)筹资兴建了一座小电影院——奉天座。此电影院可容纳一二百人,专供附属地内的日本人观映,上映的影片大都是日语原版片,中国人很少进入。场内不设座席,入场后脱鞋,“席地而坐”。据《老北市编年纪事》记载:1918年7月(日本大正七年六月五日),由原业主兴业物产股份有限公司改建为奉天剧场(又称奉天座、奉天堂等),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该股份公司以资金5万元经营,代表人是日本人三浦梅太郎。主要上映日本电影及上演日本话剧,专为日本人服务。1941年旧建筑因失火,由日本人水口隆司、高桥正泰等人,移地敷岛区康泰街(和平区市府大路二段6—1号)重建电影院。二层楼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906平方米,座席为750个。并改名为富士映画馆(富士剧场),以放映电影为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电影院作为“敌伪财产”,由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接管。并招标将该院出租,由李荫堂承租,改名为乐群电影院。1946年初,电影服务社将电影院收回直营,改名为北平电影院。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不久,由沈阳市政府社教科接管,改名为群乐电影院,第一任经理是董连民。1949年3月15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电影事业的统一管理,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接管。1956年初,根据党的加强民族大团结的指示精神,设立专映少数民族影片的电影院,改名为民族电影院。从1958年开始先后两次交和平区人民政府领导。“文革”期间,改名为前进电影院。

从80年代初期,民族电影院一直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建筑面积为906平方米,座席为948个。有业务、服务人员是30余名。这一时期,是民族电影院和沈阳电影市场的发展到达了鼎盛时期,包括民族电影院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影院上座率的黄金阶段。进入90年代,民族电影院上座率以每年10%的幅度递减。2000年7月,民族电影院失火,至2002年2月停止放映电影。2012年1月10日,已经有百年历史的民族电影院拆迁。

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电影院

天乐电影院(儿童)

20世纪80年代的天乐电影院

1939年,由哈尔滨国泰影业公司经理朱安东出资在城内钟楼南灰市胡同(沈河区中央路大众里23号)修建一座电影院,名曰“国泰”。开业正值1940年春节之际,当时电影院正在上映《洞房花烛夜》的影片。一时间,观众盈门。不料,由于顶棚的电源线短路,造成火灾。结果这“洞房花烛夜”却把一座好端端的电影院给烧毁了。而经营者不得不再行修建,并于1941年初重新开业,改名为“天乐”。新电影院三层楼房(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1463平方米,座席1047个。于杰陈任经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由朱安东经营。至1947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朱安东又将天乐转租给原电影院职工杨旭东等人经营,并由杨旭东任经理。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不久电影院被政府没收(据说,朱安东在“镇反”中被镇压)。后由东北教育部接管并改名为大众俱乐部,第一任经理于乔。1953年交沈阳市电影管理委员会领导,改名为大众电影院,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从1958年开始先后两次交区人民政府管理。1964年改名为儿童电影院,为青少年专场放映。1966年8月,一度更名为红后代电影院。至1979年始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

1981年恢复天乐电影院,同时更换设备,放映立体影片,成为沈阳市第二家立体电影院。1998年12月,伴随着中街地区整体改造,被拆迁。

铁西电影院

1938年,日本人山本熊太郎在铁西区兴顺街的小六路租建办兴亚电影院。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坐北朝南),座席1067个。不久成为“满映”直营电影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山本将电影院租与商人莫凤舞。翌年3月,由国民党中宣部东北电影服务社接收,先后租给牛本初、孙合普经营,改名为兴华电影院。

20世纪80年代的铁西电影院

铁西电影院的门票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由沈阳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职工电影院,第一任经理杨志成。1949年3月,正式交东北影片经理公司管理,改名为铁西电影院,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1953年1月,交给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管理。1958年以后,曾先后两次交铁西区人民政府领导,1966年8月,一度更名为红卫兵电影院。1979年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2002年4月,由于消防检查不合格,电影院停业后被拆迁。

利群电影院

1937年(伪康德四年)11月,由为日本人梁赖泉房管理地产的程自牧联合数人在当时的皇姑区大宝街(皇姑区华山路亚明里2号)新建戏院。二层楼房,场内设有长条凳、楼上设有包厢。约容纳600多人,初称沈阳大戏院。1941年秋,杨维新等人承租了这座戏院。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增添放映设备,于1942年新年之际开业,称沈阳电影院,开始上映电影。

20世纪80年代经过重新翻建的利群电影院

沈阳解放后,1949年3月由东北影片经理公司接收,改为利群电影院。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第一任经理是于冠群。1953年交沈阳市电影事业管理委员会,从1958年先后两次交皇姑区人民政府管理。1966年8月一度更名为长征电影院。从1979年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1983年奉上级指示拆除重建。1983年5月各方集资92万元,始建新影院。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施工,新利群电影院于1985年8月10日正式开业。三层楼房(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1979平方米,座席1217个。有业务、服务人员35名。

经过改建的新利群电影院,是当时沈阳市唯一一家有近五百平方米前厅的电影院,观众厅采用了最新的设计方法:从两侧将一、二楼连通,在场内可以直接从一楼上到二楼,有效利用空间,使二楼座席多于一楼,再加上新影院舞台不设台口,在场内无论任何角度都可有较好的视野观映,并为进一步安装新设备奠定良好基础。电影院壁墙装置了防火的矿棉板,采用了新式龙骨钢屋架,使整幢楼既轻又防火。并安装了先进的电影放映机,在场内装置了立体音响设备。

2001年1月停业。2003年初改为市场。

大东电影院

1957年11月,由国家投资28.3万元在大东区小东路四段26号兴建的大东电影院开业。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座席1004个。这是沈阳解放后第一家新建电影院。第—任经理是张景峰。从1958年先后两次交大东区人民政府领导。1966年8月,一度更名为革命电影院。从1979年始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

20世纪80年代的大东电影院

2001年1月,为筹建沈阳市群众艺术馆大厦,将大东电影院拆除。

胜利电影院

1954年,由李树范等人筹资,在小南旧市场用旧木板兴建一座仅有925个座席的小剧场,以上演地方戏为主,称为共同剧场。1956年公私合营,改为共同电影院,开始上映电影。

20世纪80年代的胜利电影院

1965年12月,国家投资16.7万元移至原大南关药王庙旧址(沈河区大南街三段34号)重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坐西朝东),座席900个。改名为胜利电影院,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第一任经理是薛昌。从1962年先后两次交大东区人民政府领导,1979年始由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

2000年1月,胜利电影院被拆除。

光明电影院

20世纪80年代的光明电影院

1955年,由赵兰享、李殿环等十五人合资开设明廉小剧场。有500座席,上演地方戏。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上映电影,并改名为光明电影院。1963年由国家投资20万元,移地在皇姑区明廉街1号重建新光明电影院。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坐北朝南),座席710个。至1965年1月1日开业,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第一任经理于步和。1971年交皇姑区人民政府领导。1966年8月,一度更名为雷锋电影院。从1979年始归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2001年停业,后被拆迁。

北陵电影院(特别军事法庭)

1954年,建成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俱乐部。地址为皇姑区宁山路一段18号(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建筑面积为1340平方米(坐东朝西),座席为1000个。

1955年经过扩建并更新,俱乐部由对内开放转为对外开放。1956年6月9日,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在北陵电影院庄严开庭,审判九一八事变以来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在此接受审判的日本战犯36名。

20世纪80年代的北陵电影院

1957年初,沈阳特别军事法庭完成历史使命之后,沈阳市文化局正式接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俱乐部,更名为利群电影院分院,成为国营专业电影院。白薇任经理。同年8月16日,又更名为北陵电影院。1971年交皇姑区人民政府管理。1966年8月,一度更名为红卫电影院。1979年始由沈阳市电影公司管理。据工作人员说,北陵电影院是一座斜檐闷顶式二层小楼,自1956年以来进行过两次大改动。但是外观和六十多年前相比基本没有改变,像四根红柱子、月亮门、月亮窗,还有上面的琉璃瓦都是原来的。它在建筑设计上沿袭了苏联风格,又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这是为了配合昭陵的建筑风格而精心设计的。这种中西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在沈阳现存的老建筑中并不多见。

北陵电影院曾有过辉煌期,被评为甲级电影院,拥有影片的首轮放映权。1999年,这里曾经作为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分会场,现在北陵电影院牌子旁的两幅大型壁画也是那时修建的,上面的图案是金鸡和百花。2002年3月,北陵电影院由于消防检查不合格,被迫停止营业。

1996年6月9日,那次审判40周年之际,沈阳市政府确立北陵电影院为特别军事法庭旧址;同年7月,北陵电影院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纪念沈阳公开审判在押日本战犯50周年的时候,沈阳市有关部门已将北陵电影院隶属关系并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市政府计划将其改造为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

北陵电影院被确立为“特别军事法庭”旧址

2014年5月18日,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

和平影剧院

20世纪90年代的和平影剧院

1953年3月,由国家投资和平影剧院在铁西区兴华街四段三号建成,翌年11月开始营业。影剧两用。有座席1400个。隶属沈阳市演出公司。建筑面积为3780平方米,三层楼。场内设舞台、乐池、化妆室、灯光室、放映室、前厅、观众休息室等。主要用于演戏,兼演电影。1954年开业时名为和平电影院,由沈阳市文化局领导。1963年改为和平影剧院,后又改为和平大戏院。1969年改为长征电影院。1972年又改为和平影剧院,由沈阳市电影公司领导。1978年由市演出公司领导。

2006年9月27日,和平影剧院被拆迁。新玛特铁西店于2007年10月份正式开业,就建在原铁西和平影剧院旧址上。

中华剧场

20世纪70年代的中华剧场

1969年,辽宁省文化厅投资兴建中华剧场。建筑面积2074平方米,座席2074个。1971年建成,是当时沈阳市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场所。由于临近中华路,因而得名“中华剧场”。1971年6月28日,中华剧场正式对外营业。首场演出的是舞剧《红色娘子军》。紧接着,中外各大院团纷纷来此演出。其中朝鲜大型歌剧《血海》《卖花姑娘》在此演出时,曾引起轰动。

中华剧场开始使用时是由辽宁省革委会办事组直接领导,主要用于省市会议、放映电影、剧团招待晚会,很少对外。1977年移交辽宁省文化厅领导,开始对外营业。

21世纪初经过改造的中华剧场

2007年,中华剧场开始进行内部装修改造。2009年被划拨给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之后,中华剧场正式成为话剧的新阵地,结束了辽宁人艺没有独立的演出场所的历史。2009年2月18日重新开业,《远山的月亮》成为剧场的开业戏。此外,还陆续上演《父亲》《凌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安徒生》等一大批辽艺的经典剧目。

南湖剧场

南湖剧场地址在和平区三好街。于1984年5月建成。建筑结构是钢筋水泥两层楼。内设有观众大厅、演奏乐池、演员休息室、化妆室、服装道具室、电影放映室等。场内设有冷热风设备,观众座席1720个。最初名为南湖电影院,后更名为南湖影剧院,直至更名为南湖剧场,是影剧两用的剧场。由沈阳市文化局直接领导。

20世纪80年代的南湖剧场

该剧场是沈阳市投资兴建的大型剧场,设备比较先进。1984年5月3日举行开幕式,由沈阳市副市长艾廷隽剪彩,沈阳京剧院、评剧院、歌舞团、杂技团演出精彩节目以示庆祝。近年来接待了许多著名剧团来场演出,先后有延边艺术团、辽宁芭蕾舞团、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前进杂技团等。北影乐团的著名歌唱家吴国松和演员李秀明也曾来此演出。土耳其总统府交响乐团在此进行过公演。1984年9月25日至10月20日,剧场曾作为沈阳首届艺术节演出场地之一,参加演出的单位有沈阳话剧团、沈阳歌舞团和业余剧团。沈阳话剧团演出《烛光曲》《男人的风格》和《少帅蒙难记》。艺术节闭幕后,沈阳话剧团对外公演《少帅蒙难记》23场,观众34000人。

(本文作者钟晓光系原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处长;徐秋系沈阳市和平区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

本文附表1

清末民初沈阳电影放映场所一览表

本文附表2

民国年间沈阳各类电影院一览表

沈阳各个时期电影放映场所一览表

本文附表3

伪满时期沈阳各类电影院一览表

本文附表4

国民党时期沈阳各类电影院一览表

注:乐群电影院于1948年初改为电影服务社直营的北平电影院。

本文附表5

解放后沈阳国营专业电影院一览表

注:1984年底统计。

本文附表6

解放后沈阳国营影剧院一览表

注:1984年底统计。

本文附表7

解放后沈阳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俱乐部一览表

注:1984年底统计。

本文附表8

解放后沈阳企事业单位对内俱乐部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1.除上述对内俱乐部外,另有驻沈部队内部倶乐部50座。由沈阳军区电影发行站供片,本文暂不列出。
2.1984年底统计。

本文附表9

沈阳市农村乡镇(村)电影院一览表

注:由于行政区划等原因,康平、法库两县所属电影院不在此表列。1985年底统计。

本文附表10

2017年沈阳市电影院(城)基本情况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1.2017年底,院线20(条),电影院(城)72(个),座席71141(个),银幕494(块)。
2.2017全年,放映场次94.3(万场),观众1915(万人次),票房收入5.67(亿元)。
3.2018年3月统计。

清末民初沈阳电影放映场所分布示意图图例(9家)

1.聚丰粮栈
2.空场席棚
3.展览会院内
4.俱乐电光影戏院
5.第一楼
6.天仙茶园
7.会仙茶园
8.庆丰茶园
9.鸣盛茶园

民国年间沈阳各类电影院分布示意图图例(13 家)

1.奉天电影院
2.弥生座
3.奉天馆
4.会仙电影院
5.演艺馆
6.东北大戏院真光电影院
7.天光电影院
8.凌格电影院
9.庆丰电影院
10.金龙电影院
11.三光电影院
12.沈阳电影院
13.开明电影院
14.天成电影院

伪满时期沈阳各类电影院分布示意图图例(25 家)

1.大陆剧场
2.新富座
3.平安座
4.南座
5.演艺馆
6.奉天馆
7.富士剧场
8.银映剧场
9.建国馆
10.光陆电影院
11.国际剧场
12.亚洲电影院
13.天乐电影院
14.云阁电影院
15.天光电影院
16.光明电影院
17.金城电影院
18.沈阳电影院
19.明星电影脘
20.保安电影院
21.国民电影院
22.兴亚电影院
23.协和电影院
24.大东电影院
25.新民电影院

国民党时期沈阳各类电影院分布示意图图例(24 家)

1.南京大戏院
2.上海大戏院
3.大光明电影院
4.大华电影院
5.重庆大戏院
6.北兴电影院
7.乐群电影院(1948 年后称北平电影院)
8.中山电影院
9.新世界大戏院
10.沈阳电影院
11.兴华电影院
12.华乐电影院
13.新光电影院
14.长安电影院
15.中国电影院
16.天光电影院
17.国华电影院
18.亚洲电影院
19.保安电影院
20.云阁电影院
21.光陆电影院
22.光明电影院
23.金城电影院
24.新民电影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