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的人民群众的文化

中国特色的人民群众的文化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的文化一定是大众的文化。公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资料要归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所有、共同分配。“人民、群众”被西方主流文化归为群氓一类。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这一集合体中的每个人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的一员,“人民群众”的范畴将成为历史。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特色的人民群众的文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的文化一定是大众的文化。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76]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77]例如,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商品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其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物交换后面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

历史上的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往往包含剥削。当然,个体劳动者的私有制中没有剥削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这两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是并存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必将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我国《宪法》的第1条明确写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资料要归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所有、共同分配。

“人民、群众”被西方主流文化归为群氓一类。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对以往旧人民群众观进行了革命性的颠覆,创立了新的人民群众观。《神圣家族》中对布鲁诺·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集中阐发他们人民群众观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作出了特定的划分,“人民”就有了特定的对象。恩格斯明确指出,在德国,构成人民的人是无产者、小农和小资产者。相对于“人民”,对“群众”的界定经历了一个逐渐梳理、逐渐清晰的过程。经过杜鸿林等学者的梳理和整理认为[78],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的称谓是多维度的,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而且在其著述中大量使用“群众”“人民”的概念,有时很难区分两个词语的区别。作为这样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也注定将退出历史舞台。追寻的认知路线是从人类到现实的个人到群体到人民群众。他们关于“人民群众”范畴的规定性有:(1)在数量上,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2)在阶级上,人民群众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3)在性质上,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正能量;(4)在发展前景上,随着人民群众队伍扩大到一定程度,随着人民群众的力量达到一定的阈值,在实现人类解放之际,作为阶级的人民群众将推出人类历史舞台。马克思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这一集合体中的每个人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的一员,“人民群众”的范畴将成为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参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独创性成果,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路线工作。[79]毛泽东是我们党实行这一结合、创立群众路线的代表。1927年,面对蓬勃兴起的农民运动,毛泽东已经表现出鲜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他热烈赞扬农民运动“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作结论时,着重论述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问题。他提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期。1938年《论持久战》就深刻阐述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深刻论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官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至此,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已经成为十分完备的理论。

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这是党章第一次明确载入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概念。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提出,“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作用就是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981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全面系统的阐述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92年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当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其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在论述“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时,提到“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2年十六大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界定了“以人为本”含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144字的论述中出现9次的关键词“人民”。将发展与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条基本规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位于八条之首。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在文化方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来源于人民群众,成果也将归属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也就最直观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样式,生产样式、生活风格。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5—998.

[2]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3]孙承叔.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J].东南学术,2005(2):84—9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9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8.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8.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67.

[12][英]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5—926.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4.

[15][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5.

[16]张明仓.走向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J].东岳论丛,2003(1):89—92.

[17]刘梅.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J].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8.

[18][德]彼德·科斯洛夫斯基.伦理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8.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3.

[21]Herbert 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Beacon Press,1991:xl.

[22]仰海峰.人的单向度化与形而上学回归[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11):125—144.

[23][德]赫伯特·马克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3.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4.

[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81—282.

[27]陈学明等.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8(5):21—33.

[28]孙承叔等.论马克思的人类自身再生产理论[J].唯实,1988(2):33.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0.

[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90.

[3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5.

[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6.

[33]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7.

[3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72.(www.xing528.com)

[3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6.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3.

[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3.

[38]李晋.论马克思制度伦理观的形成[D].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论文,2007.

[3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1.

[40]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福特制”的典型特征是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的结合。它起源于1913年亨利福特在底特律海兰公园汽车组装厂创建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与单件生产相比,福特制的成功建立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础上。它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对应.

[41]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开始由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变。后福特制的典型特征是柔性生产(FlexibleProduction)与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之间的对应。柔性生产的基础不再是通过减少员工之间的交流为代价的规模和范围经济,而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和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低成本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组织安排,实施“归核化”战略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发展的趋势.

[4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形态将由社会关系以某种稳定的形式进行不断再生产来定义,这种连续的系统就是积累体制.

[43]刘刚.后福特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286.

[4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45]赵汀阳.城邦、民众和广场[J].世界哲学,2007(2):64—75.

[46]万俊人.制度伦理与政治文明[J].理论导报,2008(6):8.

[47][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48][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

[49]张世鹏.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1(1):68.

[50][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9.

[51][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9.

[5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152.

[53]覃志红.论马克思总体生产视域中的精神生产[J].河北学刊,2007(6):23.

[54]胡海波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整体性视域下的精神生产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9(6):47.

[5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6.

[56]张媛.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文化生产”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

[57]欧阳谦.当代哲学的“文化转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5(1):11.

[58]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M].郑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5.

[59]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

[60]程巍.阐释《爱情的故事》或,1968年造反学生分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0(1):33—43.

[61]贾明.文化转向: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62—68.

[62]邹诗鹏.“西马”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文化及历史哲学检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21.

[63]刘艳萍.失去文化认同的文明——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矛盾[D].长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8.

[64][美]詹明信.论全球化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5):73.

[65][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北京:三联书店,1997:508.

[66]曾军.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生产问题[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7):141—156.

[67][德]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63.

[68]萧俊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J].国外社会科学,2000(6):7.

[6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7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2.

[71]陈永正.马克思的生产工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5):47—53.

[72]张永红等.马克思的文化产业观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86—90.

[7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2.

[7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92.

[75]波兰尼(MichaelPolanyi).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267.

[7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0.

[7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

[78]杜鸿林等.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观述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3(3):28.

[79]田心铭.群众路线: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22—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