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艾公众号推广文章阅读建议及送礼方案

小艾公众号推广文章阅读建议及送礼方案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显示,小艾通过公众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阅读量主要来源于朋友圈的浏览及转发。因此,在文章推出后,需要进行推广,比如联合其他公众号,进行互相推荐,或者为自己的公众号撰写特色文案进行推送等。评分标准:依据图表分析阅读情况、公众号关注情况,各3分,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4分。另外,将其制成光盘在教师节当天送给老师,作永久纪念。

小艾公众号推广文章阅读建议及送礼方案

1.

评分标准:如实陈述事件始末,与原文文意相符,具备表格呈现的六大信息(也可根据需要突出主要几个),4分;有现场感,表述清晰、准确、简洁,3分;报道立场明确,叙述口吻始终一致,3分。

2.理由一:这款咖啡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法文报纸”外包装又将其代表的精神意义实体化,使之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从而激发追求咖啡品位的顾客的购买欲。

理由二:这款咖啡的内包装采用挂耳式,不仅泡饮方便,且保证了咖啡的口感,同时也使“喝咖啡”这一日常行为具有了仪式感;三种口感各异的咖啡豆则满足了顾客的多元需求。这些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和服务,都可以成为顾客购买本产品的理由。

评分标准:理由陈述合乎图片文案特点,理由一3分,理由二6分,表述有条理1分。

3.(1)情况分析:①阅读情况。表1显示,小艾通过公众平台所发布的文章,阅读量主要来源于朋友圈的浏览及转发。表2、表3、表4显示,这篇文章的阅读高峰、分享高峰及收藏高峰都集中在发布当日,之后则呈现下跌趋势。数据显示,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比较高,但是收藏率偏低。1月1日增加人数最多,1月2日人数减少最多;表7显示,公众平台关注净增人数1月1日最多,1月2日最少。表8显示,公众号累计关注人数自文章发布后关注度呈持续增加,说明这篇文章对公众号关注度的提高起了推动作用。

(2)我的建议:根据这篇文章的数据统计情况,小艾要想提高公众号关注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增加文章数量。这篇文章发布后,公众号关注人数便有了变化,持续发布文章,将能有效提高公众号关注度。②提高文章质量。文章质量越高,阅读后转发、收藏的人数便越多,关注公众号的人数自然也会增多。③做好文章推广。在自媒体时代,再好的文章,如果没有有力的推广,那么都有可能被庞大的信息淹没。因此,在文章推出后,需要进行推广,比如联合其他公众号,进行互相推荐,或者为自己的公众号撰写特色文案进行推送等。

评分标准:依据图表分析阅读情况、公众号关注情况,各3分,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4分。

4.示例:

采访提纲

1.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员中的一股清流,你觉得是什么让你具有如此高的人气?

2.意外走红后,你是如何平衡“运动员”与“网红”这两种身份的?

3.在妈妈的眼中你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4.你的偶像是谁,能和我们聊一聊吗?

5.接下来你会用“洪荒之力”完成什么目标?

评分标准:突出采访对象的采访性,即之所以成为焦点人物的原因,3分;全面而又有所侧重,2分;提问的方式恰当,2分;问题明确具体,具有新闻性和时效性,3分。

5.示例:

我的教师节主题班会创意策划:

1.运用网络技术,给任教的每位老师设计一款学生眼中最美的教师形象图。从发型到着装,从表情到动作,一一精心设计,让老师们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最美”自己。

2.在班级里征集“写给老师”的最美诗歌,然后请英语课代表译成英文,再请班里的音乐才子为其谱曲、创编,然后全班学唱。

3.请电脑达人将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制成微电影短片,并在大家唱的时候作为背景循环播放。另外,将其制成光盘在教师节当天送给老师,作永久纪念。

4.给每位同学发放一张卡片,以“与老师不得不说的小秘密”为主题词给老师写一段话。

评分标准:主题明确清晰,2分;具有创意,4分;具有可操作性,2分;流程描述清晰准确,2分。

6.示例:

我有过网购的经历。关于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我想从三个方面阐述:

(1)首先,网店不受交易时间、地域限制,价格公开透明,比价方便,所以很快就发展出了“网购大军”。电商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挤压实体店。(2)但是,如果没有实体的支持,网店又如何存在呢?电商说到底是基于实体经济而存在的。网店的出现,其实恰恰可以提高线下实体店的服务效率。比如线下餐饮门店辐射范围较为有限,随着移动互联外卖模式的兴起,普普通通的餐馆也能吸引众多外卖订单,线下餐饮业务量随之大增。(3)另外,经过数年的调整,消费者消费意识也在转变,更人性化的细节服务及匠人品质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深层需求,而这些只有实体店、商场能够提供。连靠电商崛起的三只松鼠都在默默发展实体店,目前安徽芜湖的这家店日均销售额最高达到了15万元,一周5万人进店,靠的就是全新的实体店体验——店内还有1/3的区域设置了休闲座椅和吧台,还配置了大树、木屋等充满森林气息的元素,不强调买卖的功能,强调体验和互动。更多贴心的基础设施,更多体验式的神经刺激,更完美的售后服务,让实体经济找到了无可替代的生存方式,当下的中国,线上线下洗牌接近尾声,实体店正在崛起。

(资料参考凤凰资讯2017年3月9日)(www.xing528.com)

评分标准:回答思路清楚3分,能辩证理性分析问题3分,有独到见解3分,表达顺畅1分。

7.示例:

如:我认为还有一种严重的危机就是法治危机。国家强调法治,法律经过多次修改,涉及方方面面,但是看到很多新闻报道社会上还是存在很多违法的行为。大家更倾向于遵从原始粗暴的丛林法则,“以暴制暴”,以更直接的方式寻找公平。

如:还有就是信任危机,比如碰瓷、电信诈骗等。现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路见不平,根本不会“拔刀相助”,每个人只求自保。

如:我觉得还有“梦想危机”。现代的人把梦想扭曲了,以为想要什么就是自己的梦想,比如有的人想要赚钱开豪车,以为这就是梦想。实际上梦想应该是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追求的带着崇高色彩的愿景,而不应该如此物质化。

如:我想到的和前面同学有点不一样,我感受到的还有古文化的危机。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流传下来的已经不多。电视寻宝节目的兴起,虽说有复兴文明的意思,但关注更多的还是这个古董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的问题。大家喜欢“价值连城”的古物,而不喜欢虚无缥缈的文化。

评分标准:对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有效地解释或论证,10分。

8.示例:

这枚“暖心蛋”是由暖芯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杨佳威博士负责研发的无袖套、指触式血压测量智能产品。该产品仅需1个传感器,就可在10秒内计算得出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该技术利用手指(主要是食指)接触传感器的方式,采集脉搏波形,并提取各项关键的波形参数,通过对脉搏波与人体血压的相关基础理论的透彻分析,建立这些波形参数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复杂模型,再根据两个血压模型最终计算出收缩压和舒张压。“暖心蛋”还配备了“NanoHug”APP,可以上传、分析测量结果数据,显示实时和历史趋势,提供分析报告等;测量数据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和云服务器与家人、朋友共享。(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说明文字参考:36氪网站)

评分标准:功能介绍2分,技术原理说明2分,研发等相关情况说明2分,语言简明2分,条理清楚2分。

9.示例:

社评:于欢改判,法律向舆论屈服了吗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3日对于欢案做出二审宣判,以故意伤害罪改判于欢有期徒刑五年。于欢曾被山东聊城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巨大争议。

这一改判总体上受到舆论的欢迎,但也出现了一些“舆论成功干预司法”的批评声。

近年来互联网舆论的爆发性热点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司法,而且其中的大部分针对了具体案件。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全新经历。什么是不受舆论干扰的依法办案,什么是司法要接受的舆论监督,这二者的界线究竟在哪里?通过一个又一个演变成公共舆论事件的案件的洗礼,中国社会正在积累相关的共识。

法院对一个案件的判决与大多数公众的意见总的来说不应是对立的,一旦出现差距太大的情况,就须迅速弄清原因,努力缩小这个差距。这当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法官判的有问题,需要纠正。二是公众得到的信息不全面,受到了误导,或者对法律的相关规定了解不足,这种时候就需要让公众得到完整、准确的信息。

在于欢案中,看来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根据二审判决来看,原先的判决量刑过重,事情发生后,网上又出现一种颇具影响的“辱母案”定性。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既对一审判决的不当之处做了修正,也坚持了“故意伤害罪”的基本定性,最终判了于欢五年有期徒刑。

需要指出,这一判决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的,社会关注达到了顶级,而且完全可以想见,后来补充投入的司法力量也达到了很高层级。因此或许可以说,山东高法的判决大致对应了我们这个时代所能做到的“司法公正”的最高水平。

当初有问题的一审判决之后舆论各抒己见,质疑成为主流。在这一耗费大量社会精力的二审判决形成之后,我们希望看到不同意见的主张者们能够把认识朝着这一判决结果上靠,为社会共识的建立作出各自贡献。

绝大多数案件的判决都有一定裁量空间,不同人、包括不同法官都可能对一个案件该怎么判在看法上有差异。这些不同看法会反映到舆论上,但成熟的法治社会最后会把这些不同意见拉回到法律层面,不让这些差异影响终审判决的权威

在围绕于欢案争论最激烈的时候,强调它是“辱母案”的一些人主张于欢应被无罪释放,另一些强调它是“杀人案”的人则主张应该维持原判。除了认识角度和水平可能不一,客观说,这两种主张都有一些意识形态的情绪掺入进来,前一部分人对官方有气,把法院判决否定得越彻底越解气;后一部分人喜欢跟前一部分人对着干,前一部分人多极端,他们就朝相反的方向走多远。

在舆论多元的时代,舆论不可能都那么“主流”,它们参差不齐,但却整体上是社会前进动力的一部分。法律与舆论建设性的互动是中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样的互动该怎么实现,中国在摸索中,并且应当被看作是卓有成效的。

(摘自《环球时报》2017年6月23日)

评分标准: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即评论的观点,且观点具备一定的开放性、新颖性,3分;对观点有合理的论证,3分;运用概念,尽量厘清事件中一些本质性的问题,2分;体现作者客观、公正的立场,2分。

10.评分标准:情真意切,不造作,3分;表达情感的方式得当,如呈现细节等,3分;达到引人共鸣的效果,2分;用语合乎同学身份,适用于班级聚餐暨告别会,2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