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全面小康与滕头发展的研究

农村全面小康与滕头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全面小康滕头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但在这一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非常突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就是农村,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就是“三农”问题。浙江大学卡特中心的研究报告提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子系统由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和生态平衡。

农村全面小康与滕头发展的研究

陈利权等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是农村的全面小康,村级全面小康又是农村全面小康的基础和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着力的最基本的层面。本课题概括分析了村级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以奉化市滕头村为个案,通过与南街、华西、航民、湾底、花园等这些先进村的比较,一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村级层面上的不同模式及其共同经验,另一方面着重揭示了滕头发展模式的内涵、特色和启示意义,对滕头村的下一轮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 全面小康 滕头发展模式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又以中央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决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全国一些先进的村,如滕头、南街、华西、航民、刘庄以及地方上先进的村,已经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本课题以奉化市滕头村为个案,通过与南街、华西、航民、湾底、花园等这些知名村的比较,来揭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同模式的共同经验,从而为全国特别是宁波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滕头村的下一轮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应该说,我国改革开放26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2004年保持了9%以上的发展速度,总的GDP达136515亿元,人均GDP突破1200美元,表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在这一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非常突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就是农村,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就是“三农”问题。村级组织是农村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承上启下,与农村千家万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奔小康,村是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村级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民共同富裕,也就没有整个农村的全面小康。由此可见,从村级层面入手来研究农村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当前,农村发展呈现出农村经济工业化、农民居住城镇化、农民生活社区化的趋势。浙江大学卡特中心的研究报告提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子系统由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和生态平衡。如果对照这五个指标体系,我们会发觉村级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综合评价的各项指标中,农民收入是一个重要指标,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始终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大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进入低谷期,据统计,1997—2004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846.3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上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北大教授吴树青指出,从1997年起,农民收入增长连年下滑: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达9%,1997年起,这个数字骤减为4.6%,1998年4.3%,1999年3.8%,2000年2.1%。2001年因粮价上升,回升为4.2%,2002年为4.8%,特别是2004年结束了7年的低谷期,实现了6.8%的增长,成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速度,但这7年来,平均增长水平在4%左右,与实现全面小康所要求的年均增长5%的目标有明显差距,并且从农村的发展趋势看,增收的路子并不广,难度越来越大。从宁波市的发展来看,应该说要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这是实现该项指标的良好基础。

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主要建立在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农村目前基本上是依靠以集体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模式,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随后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能够享受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很少。如:养老保险,城镇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只有局部地区有社区养老制度;失业保险,城市已达71.7%,农村没有;最低生活保障,除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外,多数农村没有低保制度,只有传统的“五保”供养制度,人数为27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0.3%,供养费用只有27亿元。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接近解体,农民成为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只有10%左右。从宁波看,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情况要好一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市已有115个街道(乡镇)、1556个行政村(社区)实施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办法,占被征地村总数的80.3%,累计人数达39.8万。农村低保参保条件逐渐与城市接轨,标准逐步提高,有41838户60675人参保,平均标准达到160/月。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2.4%。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复盖范围逐步扩大,参保人数达到346.3万人,参保率89.9%。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涉及面宽、人数多,需要大量的资金,解决的难度非常大,这也是村级建设全面小康最难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匮乏,农村居民住房设施配套不完善、卫生标准差、室外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相当普遍。农村整体规划严重滞后,大部分镇、村建设缺乏规划指导,村庄规模较小,布局零乱,建设总体上还处于无序状态,资源浪费大,共享性差。从宁波市的情况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5.77平方米,90%以上的农户修建了红砖房。但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居住环境和质量未能有效改变。全市范围内还有近五分之一的行政村没有通等级公路,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率低,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不到30%。废弃物、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暴露于室外,污染环境;部分农村饮水设施缺乏,水质较差,目前全市还有10%的村还未饮用自来水,2003年遇到天旱就碰到了用水困难问题。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农村落后的面貌就难以改善。

农民文化程度和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全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的占到88%,其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总数的27.5%,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崛起的今天,其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宁波市的情况相对来说要比全国平均水平好得多,但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一是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90%以上的农村大学生成为城镇居民,农村的普遍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二是科技文化素质低,没有发展后劲。农村不但欠缺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只占农村人口的0.01%,而且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95%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其中有不少是半文盲,大多数农民就业技能传统、单一,缺少专业知识和新技能、新技术培训,只能从事传统的农业;三是很多农村的文化设施很简陋,有的一年下来根本没有什么文化活动,生活很枯燥乏味。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总消费的3%。教育科技文化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奔小康的进程。

以2000年为起点,根据新的小康测算标准,2001年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8%,2002年实现程度为13.1%,2003年为17.6%,平均每年提高4.5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全国的总体实现程度。但是分解开来看,却体现了村级发展的不平衡性。首先从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差异较大。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30.8%、9.8%和-14.1%,东部地区已经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近1/3,估计再过10年左右可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中部地区走完了1八0的全面小康路程;而西部地区距总体小康还差1/7的路程。其次,从省际看,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差异更大。2002年上海、北京、天津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特别是上海郊区已达82%,可以说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有1/2的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10%,西南、西北多数省区的实现程度为负值,西藏最低,只实现农村总体小康的72%。再次,从各个农村的比较来看,发展更不平衡。发展快的村如华西、南街、航民等村已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了,但还有一些村却连基本的温饱都尚未解决。

在村级全面实现小康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类矛盾同时并存。首先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与个人相对富裕的矛盾。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分田到户',全国大多数村当时把村集体资产也都分光殆尽,导致现在很多村集体资产薄弱,公共积累较少,虽然有些村的村民个体较为富裕,但在村级的整体发展上出现了困难.一些村出现“有人管事”、“无钱办事”的局面,这种局面对于改变村容村貌及公益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水平等将产生很大制约;其次是生活水平整体提高与农民增收难的矛盾。从整体看,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到1997年之后,农民的收入增幅减缓,并呈下降趋势,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拉得更大,按照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的说法,中国城乡差距达到6:1 ,我市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也达到251。这种格局必将影响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再次是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与村干部索质低下的矛盾。随着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村民自治意识日渐增强,大多数村民希望自己选出来的村干部能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索质仍然偏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科技知识缺乏,没有创新发展意识,有很多村无法形成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村领导班子,未能发挥领头雁应有的作用,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现代经济的需要,将在较长时间里影响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

这是村级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典型的作用就是影响、激励和带动。我们发现,在树立了一批全国小康先进村的典型后,如华西、滕头、航民等村,每天都有很多人前往参观,这不但使一些先进村有了进一步奋斗的动力,更使其他村有了赶超和发展的目标。这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典型如何带动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到要先富带动后富,然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方面,华西村应该说做得较好,通过对周边村的兼并,带动了周边村的发展,也使得核心村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一举多得;二是及时总结经验的问题,对于这些先进村,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其发展经验的提炼,总结出一些普遍的共同经验,从而使其他村在发展过程中得以借鉴,然后推进共同发展,促进村级全面小康社会的更快实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上述分析,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措施,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几十年来,各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历史形式,一直努力地探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的历史轨迹和共同经验,对大多数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具有强大的典型示范作用。

自从安徽风阳农民敲响农村改革第一声槌音开始,中国广大的农村土地上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中国农民充分发扬创新和创造精神,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以不同的道路和方式,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选取了河南临颍县南街村、江苏华西村、浙江萧山航民村、浙江宁波鄞州湾底村、浙江东阳花园村作为典型个案,分析农村发展的不同模式。

南街村模式是河南临颍县南街村农民集体在实践中创造的以工带农,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办企业和围绕现有企业配套发展经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均实行计划分配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改革之初,南街村在实行承包经营短暂尝试失利后又重新回到集体经济,首先收回了2个已实行3年之久的工厂承包经营权,由村集体进行承包。村集体经济从“玩泥蛋儿起家”积累集体资本,再以集体积累资金办起食品加工企业,以“玩面蛋儿发家”。村集体经济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食品加二匚为龙头的村级工业经济。村办集体工业的发展把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了工业,从而出现务农劳力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南街村又重新把土地归为集体经营,依靠集体投资,加大农业投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

实行高度的公有经济和按计划供给分配是南街村的一个主要特征。全村26个村办企业资产全部归属集体公有。生活资料实行工资加统一福利供应的分配方法,由原来的高工资低福利逐步过渡到现在的低工资高福利。村民可免费享受用水、用电、用气、住房、教育、医疗等14项公共福利。

在文化方面,南街村以学习毛泽东著作和雷锋精神、唱革命歌曲三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教育村民,以“外圆”与村级外部市场经济接轨,村庄内部按照"内方”制度进行管理,实行严格的交公纪律

江苏华西村模式是以工业化发展方向,走乡村城市化发展道路,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并壮大集体工业,并实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入股资本分红等为特征的“一分五统”式集体经济模式。

华西村经济一直坚持以合作经济为主体,从办起第一家钢厂开始,发扬集体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做大并拓展产业,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和旅游业三足鼎立的强大集体经济。华西村按照“一分五统”制度进行村级管理,实行村企分开,分别执行不同的管理制度,村归村、企业归企业,村民执行《村规民约》,企业执行“四制”(企业合作制、经理负责制、董事监督制和工代议事制)管理,企业职工实行“三制”(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退制)管理。村级经济实行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和村庄建设统一规划。提倡以“三守”(守法、守约、守信)和“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精神文明建设;实行以按劳分配的工资、按入股资本分红和统一按需分配的福利三者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浙江萧山航民村是以发展集体工业为起点,采取多业、外向化经营战略,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发展推进村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典型。

1979年,航民村以6万元集体积累创办了第一家村办企业漂染厂,以此为起点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并延展产业链,形成全国知名的以印染为主,纺织、染料、热电相配套的大型企业集团。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了强大的实力,成为加速航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还推动了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村里把原已承包到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田重新归总集体,依靠村级集体投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营;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增强了村庄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上的调控能力,为村庄居住和发展环境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航民村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村民住房,完善村庄设施,美化村庄环境,为村民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使村级科教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村民社会福利事业也有了切实的保障。村民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全村村民享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老年村民享有退休金、养老金,图书馆、影剧院、游泳馆等设施配套齐全,满足了村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航民村实行“充分就业+按劳按资分配+社会福利”的分配制度,实现了村民共同富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整体改组,进行股权结构的社会化改造,与省内外著名企业联合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使村级经济突破了单一社区经济的模式,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同时,在坚持集体资产控股和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构建村民、职工、经营者和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共同体,执行以集体控股、量:化股权为内容的产权改革方案,由村集体控股56%,量化44%给村民、职工和管理技术人员。每年按股分红,收益兑现。

浙江鄞州下应街道湾底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使村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湾底村村级经济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结为“一村树一特,一特立一业,一业富一村”的模式。

湾底村首先确立了以开发果桑果汁果酒为经济发展方向,并按照种植加工一体化经营的要求,大规模发展果桑种植,为果桑果汁加工提供原料。另外,该村还利用近郊优势,发展花卉苗木培育和蔬菜瓜果种植等都市郊区型农业。全村引进各类花卉苗木50余种,建立了银杏和各类珍贵花木基地500余亩,建立了50亩新品种蔬菜基地,成为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专业村。果桑产业化经营以及蔬菜、花卉等效益农业的种植,不仅给湾底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而且使湾底村成为了农村现代化、园林式的现代化村庄。

浙江东阳花园村以村企合一为前提,坚持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利用联合组建的花园集团,依靠“基地加工厂、农户接商家、产业联市场”的创汇式发展模式,实现村民共同致富。

改革开放之前,花园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山多村小,地多人少,村民的人均收入只有87元。改革开放后,该村逐步将整个村工业化,通过组建花园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以维生索D3、“老汤牌”火腿为主的支柱产品等多种途径,壮大村级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农民也逐渐演变成亦农亦商、离土不离农的专业户、工人或居民;花园村的0.9平方公里土地都变成了厂房、工业区和生活区。在分配制度上,花园集团内部采取费用包干、按利润分配形式,入股企业和村民都拥有一定的集团股份权,可按照一定比例获取集团利润。正是由于村企合一、共有共富共同致富,所以在花园村,既没有暴发户,也没有贫困户。花园村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不上高污染项目,同时成立园林管理处,培育80多亩苗木花卉基地,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各先进村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见下图):

(接上表)

先进村发展历程和发展程度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一些共同的特性又都成就了它们的发展。

善于实事求是地分析客观实际,从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和选择,敢为人先,走对路子,抓住每一次机遇是先进村能够快速发展,获得并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人多地少是东部沿海农村的一个普遍实际,通过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分流转移农业劳动力,实行工业化、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必然的要求。因此,尽管在全国各地大兴联产承包、分田分产到户的形势下,沿海先进村当时仍保留了集体工业经济,没有把有限的资源分散经营,而是依靠集体积累创办具有比较利益优势的工业企业,并不断将其做大做强,以此开辟农村劳动力就业新路和提高农民收入。之后,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村里大量劳动力进厂务工,出现农业劳动力不足,又能够适时地把承包到户的土地归总,由集体进行规模化、集约经营,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企业改制之风盛行的大环境下,先进村也没有放弃集体经济,而是顺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入外部资本改组单一的村级经济模式,使集体经济成为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更具活力的现代经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村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先进村能在中国90多万个村庄中脱颖而出,农民精英和村基层党组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作为华西村领头雁的吴仁宝还是作为南街村领军人物的王宏斌,其智慧、分析和决断力、协调指挥能力、自律能力都是超乎常人的。吴仁宝、王宏斌和他们领导的村党委,在经济发展的起初阶段、经济转型和面临重大发展选择的关键时刻,始终都发挥了群众主心骨和前进中的掌舵人的作用。全体村民能够团结合作,同心奋斗,也需要村干部为民谋利,守信为公.带头无私奉献,尽力协调各种关系。在村级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时,村党委充分展现出才能和智慧,做出正确的选择,指引并领导集体经济前进,实现了经济的顺利发展。

先进村的村民一般都比较肯吃苦,他们身上有着更多奋斗求变的愿望和奉献合作的精神。华西村有“做死村”之称,其他村的发展也经历了艰苦的奋斗历程。成事在人,改变世界的根本在于人的创造。以人为本,保护好、引导好群众的积极性,正确发挥群众的能动性是先进村能迅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村级经济起步和发展阶段,先进村注重通过逐步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及丰富娱乐文化生活来满足村民的物质和粘神需求,从而保持村民不断奋斗的信心和追求;注重通过不断的完善制度,加强村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处理好干群关系,扩大村民参与、提高村务透明度,满足村民“公平感”的需要,保持村民为集体奋斗的热情;重视教育,提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进行村民技术培训和推动科技创新,建立有效的选人、用才机制,知人善任,使村民各有所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保证经济发展后继有人,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先进村大都有率先办厂的经历,经济效益的意识较强。在发展初期,全国工业经济正待兴起,发展工业比农业生产在效益上就更具比较优势,投资办工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但是,投资办厂又需要有一定的资本。因此,在改革之初,先进村大都选择了用集体资金来发展工业作为起点。南街村从开设方使而厂开始办起集体工业,航民村用集体的6万元资金兴办了漂染厂,华西村也办起了第一家机械厂。工业相对较高的收益以及较好的市场使村办工业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也因此不断壮大。另外,工业发展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村级经济产业化经营和多业混合经营的发展。村级经济整体的发展又再次提升了集体经济实力,使村集体有能力投资建设公共设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促进了村级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壮大村级经济力量,是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实现村民共同致富的有力保证。这些先进村的集体经济聚集了一定数量的资源,具有一定的规模。它克服了当今大多数农村只分不统所造成的农村资源过于分散而且量小、难以发挥作用的弊端,在发挥力量和集中进行公共事业投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创业之初,先进村以集体资金开办了工厂,这是先进村后来集体经济能快速发展的条件。工业比较利润较高以及规模经济的发展更快地推动了经济总量的上升,从而为集体经济积累了大量实力;有了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作基础,村级各项公用设施建设和集体经济再投资就有了保障。不断完善的设施和再生产投资,又为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创造了条件,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华西、航民、南街等先进村的农业现代化、村环境美化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在分配方面,必须做到统分适度,合理确定个人、集体的分配比例,保证集体经济能够有足够的投资实力和调控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

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也是先进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先进村以集体的形式把全村村民统一起来,是集体的力量创造了更多集体财富。从先进村的发展来看,它们都比较注重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制度、纪律约束来统一村民的目标和思想,使集体行动建立在统一的基础上;注重通过干部的以身作则、维护公平和先锋示范作用来统一民心;注重通过加强民主并实行必要的集中领导来统一全村的行动。人多心齐力量大,这就是先进村能够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物质资源的集中使用和集约化经营、村民人力资源的有组织化,使生产更具有效率,两个因素的结合作用,共同成就了先进村更快的发展。

从上述村级发展模式可以看出,无论是村级自身的发展能力还是区域的发展能力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成功的实际情况来看,村级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乡村工业化的自我发展模式;二是乡村城市化、居住社区化的外力推动模式;三是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模式。这三种模式中,第二种模式是由于城市扩张、征用土地或者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而采用城市社区的理念进行整体改造的模式,这在严格意义上讲已不属于农村的范畴;第一种模式较为普遍,华西、南街、航民、花园村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相当程度的工业化和集体经济为基础,但容易存在农村特色不明显、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第三种模式为数不多,我们下面要介绍的滕头村就属于这种模式,湾底村也有这种模式的部分特点。我们认为,第一、二种模式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第三种模式对中国多数村庄来说更具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滕头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虽然与其他先进村在发展经历、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方面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先进村一样有着共性的东西和共同的经验,这些共性方面对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但滕头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经验。这些独特的个性经验,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常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用越共总书记农德孟的话说,“滕头村的发展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方向”。这些独特的发展特色和经验,可学可用,对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纵观滕头村4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路径选择,我们认为,滕头村发展模式的内涵就是,始终坚持“一犁耕到头,认定目标不动摇”的科学发展信念,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辩证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有为互动,装点人生”的人本发展观念,走出了一条以规划立村和生态富村为特色,以全面协调发展方式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支掾,产业相互融合、互为依存、联动发展,经济、社会、生态和谐互动的发展路子。

坚持“一犁耕到头”的发展观。就是指在发展目标上高标准定位,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规划先行,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在发展路子上因地制宜,发扬个性,走自己的路,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发展方式上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办调的发展方式为支撑,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互为促进,联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发展动力上坚持“一犁耕到头”的精神,靠艰苦创业,靠开拓创新,靠团队合作。

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辩证观。就是指围绕生态立村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始终坚持“五抓五不忘”,坚持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庄建设和谐互动发展,以循环经济理念抓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子。(www.xing528.com)

坚持“有为互动,装点人生”的人本观。就是指始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激发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自己的奉献,建设家园,装点人生。

“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河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是滕头村今日的真实写照。40多年来,滕头人始终以生态建设为龙头,把生态建设有机地融入村庄的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显示出了勃勃生机,成为全球生态500佳。主要做法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工业是滕头经济的支柱,但滕头人始终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工业经济,凡是影响环境的项目滕头人坚决给予否决,并专门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村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对新上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近10年来,滕头人已先后否决了20多个有可能产生污染的项目。“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同步规划”。实行“工业区、文教商业区和村民住宅区”功能分区;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拆除农家柴灶统一改用液化气,对污水、废水实行无动力达标排放,遍植各类绿化树和草皮,饲养白鸽、野水鸭等飞禽;开展并通过了IS0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营造了“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的江南田园美景。”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滕头人审时度势,以全国环境教育基地为基础,以“全球生态500佳”为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将军林、柑橘观赏林、江南风情园、盆景园、百鸟园、农家乐等20多处生态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生态环境走上了一条以“旅游”养生态,以生态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滕头村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富裕,关键在于能够审时度势,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工业和服务业,从而打破了农村传统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拓宽农村产业发展领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上世纪60年代,滕头人大兴水利改土造田,解决吃饭问题。此后,又紧跟农业发展趋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单纯粮食生产转变为发展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农业,逐步探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化经营、市场化操作、科技化生产、社会化服务,集立体、生态、观光、科研、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80年代,滕头人兴办工业,实现了滕头经济的腾飞。在新的形势下,滕头人及时对村属集体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走上了多元化混合经济的道路,规模小的企业通过兼并租赁的办法进行转制,规模大的骨干企业采用股份制改造.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营造了一个集体经济与外来经济、个私经济、股份制经济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有利环境。90年代,滕头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滕头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花卉苗木、生态旅游、房地产开发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成为滕头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多年的改革创新,膝头村的经济实力大幅提高,2004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16亿元,实现利税1.7亿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之间的依存度、融合度越来越好,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6:62:32.滕头的经济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在建设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滕头人深刻认识到,“经济是龙头,关键是人头”,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的思想文化、道德索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滕头人始终做到: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村民思想认识。滕头人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任务,联系各个历史的发展阶段,以弘扬滕头精神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开展村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激励全村干部群众团结奋进、不断开拓创新,破除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等消极思想意识,为滕头的发展凝聚了力量。重视科教文化事业,提高村民整体索质。村里投资6300多万元兴建滕头小学、村史展览室、多功能文化中心、图书馆、老年活动室、农民音乐广场等科教文化设施;成立了滕头“育才教育基金”,每年对考入大学的村民子女给予奖励,鼓励村民上夜大、函大、电大,报销学费;制定了鼓励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大学生落户滕头的奖励政策。重视村民福利,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我们这里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这是滕头人最感自豪的。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村里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380元至740元不等的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村民普遍住进了小康别里楼,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同时还实施村民大病医疗补助、义务教育免费、社会养老保险等措施,使全体村民过上幸福、祥和的生活。重视基层民主建设,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村党委坚持按照“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的建设,严格实行重大事项公决制、村务财务公开制,定期向党员和村民代表报告村务、财务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情况,让村民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实现了村务决策民主化、干部监督经常化、财务管理规范化、干部选拔公开化。

回顾滕头村的发展历程,从改土造田、兴办工业、开拓“三产”、建设新村,到物质、精神、生态三个文明和谐道路越走越宽,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是膝头人认准目标不停步,有一种“一犁耕到头”的坚定信念和创业精神。40多年来,在发展目标上,滕头人几十年不动摇,始终如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为主体,带领全体村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沿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方向不断前进。早在60年代,滕头人就是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用“一条扁担,两只肩膀”,改土造田,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丰产优产的道路。80年代,又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使全村的企业从一家27人的小服装厂起家,滚动发展成今天拥有37家企业、ABCD4个工业区、年产值超过12亿元的滕头集团公司,跨入全国最大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的乡镇企业行列,使广大村民走上了康庄大道。进入90年代中期,滕头人还是凭着“一犁耕到头”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同时,坚持规划先行,美化环境,增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滕头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生态示范村和4A级旅游区,提前基本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发展路子上,滕头人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始终如一地把生态建设贯穿于整个村庄的全面建设中,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支持滕头村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的路子,形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发展动力上,滕头人始终如一地保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为滕头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一犁耕到头”的精神,激励着滕头人一步一个脚印,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建设成了今日村强民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滕头村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较好地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块样板。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滕头的发展模式对中国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是一个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几十年来,滕头村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迈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文明化”这三大步,创出骄人的业绩,其关键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结果;其核心就是江泽民同志所评价的“党组织过得硬,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正如农民群众常讲的,“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支部是火车头,支书是领头雁。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很多先进村慢慢沦落为后进村,或后进村追赶成先进村,其关键在党组织。从滕头村来看,几十年来,始终注重党组织建设和村级班子建设,特别是领头雁的培养,保持了村级班子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老书记到新书记,从村党委班子成员到村委会成员,都是一批充满活力的精英分子。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也源源不断地注入,从十几名党员壮大到现在12个党支部、192名党员。滕头村党委之所以能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是发扬了“一犁耕到头”的滕头精神,咬定发展不放松,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几十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反观有些村,在发展思路和工作中忽冷忽热,不能坚持不懈地做,不能一犁耕到头,而是上任班子种瓜,下任班子种豆,一年一变,工作没有连续性,引导群众走了弯路,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这届班子强,那届班子弱,像出笋一样有大小年之分,村级班子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难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滕头村党委之所以能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还在于党委时时不忘自身建设,始终形象过硬。在滕头,群众把党委形象地比作电脑的主机,是全村发展的主心骨。而党委一班人认为,只有主机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优质的,抗腐蚀,这台主机才能高效运转。为此,党委时时处处加强自身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制约。一是“三先”原则:即凡是要求村民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委成员做到的,书记首先做到。二是党委成员和村干部约法“四不”,即不多占股份、不领最高工资、不住最好的房子,不拿最多的奖金。正因为他们一心为公,办事公道,讲奉献,比业绩,以自身的实践证明了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风亮节,所以最终赢得了全体村民的拥戴。

滕头村党委之所以能发挥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还在于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性意识和先进意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这种责任,落实到农村党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并把党员推向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让每个党员有发挥作用的舞台,真正使党员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

建设新农村,要从各自的农村实际出发,因村制宜,既要产业结构高端化,更要从农村的资源特色上寻求发展,保持农村乡土特色。滕头村从农业开始并且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利用生态资源对旅游的巨大吸引力,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利用农业资源,先后办起了饲料加工厂、服装厂等;在第三产业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园林绿化业、野营拓展基地及其服务企业。2004年旅游人数为30多万人,门票收入500多万元。可以看出,滕头村的所有产业,与农村均有着紧密联系或者具有农村特色。这方面湾底村通过农业产业化并向高层的产业结构延伸与滕头村有类似之处。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中国这么多村如果通过乡村工业化来实现发展,一方面不可能做到,另一方面即使做到了,对环境也将是严重的挑战。因此对中国的相当一部分村来说,通过寻求自身的资源,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发展,是一个可行的方向性选择。

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其发展也就会失去生命力。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耍便于农民生产生活;既要运用现代设施和科技手段,又要体现地方特色,保留农村的村落风貌和文化特色的传承。滕头村之所以能建设成为四季花开、百鸟合鸣、绿树成荫、花果相间的“世外桃源”,始终有一根指挥棒指挥着,这根指挥棒就是规划。为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增加自觉性,避免短视,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注重村庄建设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改土造田和村容改造,历时15年,投工43万,把原来的1200多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布局零乱、常年涝灾的低产田,变成了200多块南北走向、大小划一、排灌灵便的新良田,从破旧、杂乱的泥钉房到整齐划一的农家楼。90年代开始,他们注重把村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与创建文明村庄同步规划,做到“三规合一”。这些村庄规划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通盘考虑,科学论证,特别是邀请高等院校的教授实地考察提建议,请北京、上海等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做规划,至今已是第四轮村庄规划了。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才有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才能支撑滕头的持续发展,使其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目前全村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村内划分为文教区、商贸区、住宅区、旅游区、工业区等五大区域,实现了村庄都市化,农村城镇化,具有强大的发展生命力。

滕头村坚持持久的村庄整治运动,把生态环境和村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村庄环境的持续有效改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村里刚有点“积蓄”便想到了搞村庄建设。村里统一盖起了32幢排列有序、宽敞实用的“农家楼”。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进行了绿化,河上架起了葡萄架,初现了“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的新农村景象。1998年以来,又先后投入1500多万元,开发建成一批新景点,改造村容村貌,绿化覆盖率达63%,使村内芳草茵茵,绿树成荫,花香四季。特别是2004年以来,投入100多万元改建、新建16座生态型公厕,还投资数百万元新建小康住宅楼,准备在3年内让所有村民都住上别墅。滕头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村容改造、美化家园,呈现出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彩画面。

环境与人互为依存,二者水乳交融。人的生存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靠人去创造培育。滕头村长期以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十分珍惜自己的绿色家园,决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跨出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明天,采取的每一个重大步骤都想到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努力追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村庄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被划分成很多个“绿色小卫士基地”。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了全省唯一的村环保委员会,使环境问题有人监管,有章可循。如何使农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注重自己的生态环境,这是件对中国广大农村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事。滕头村不断寻找这条最佳的道路,而且还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体会,这就是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必须把生态环境改造和建设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保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约翰·克鲁默博士的话评价:“滕头村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有力地证明了生态环境与经济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你们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不变的是道,变的是方法。但从以往的农村发展实践来看,很多村要么一朝一令,人变了,跟着所有的思路变了,政策变了,来一个全面否定或翻新,在变中搞乱了;要么沿着老路走下去,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老思路老办法,来一个全面继承或延续,在不变中落伍了。滕头村的发展实践证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村庄发展的核心理念,如科学发展的理念、规划立村的理念、生态富村的理念、“一犁耕到头”的精神、“口袋与脑袋一起富”的观念和制度管村的理念。

求变,就是要与时俱进,追求创新,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滕头村的经验生动地说明,在新的时代,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超前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抓住每一次机遇,加快发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紧跟农业发展趋势,适时提出发展立体农业的思路,逐步走出一条生态农业的循环经济之路;80年代初,根据对形势的判断,以敏锐的眼光、超常的举措,积极实施以工兴村战略,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90年代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渐成新潮,适时提出把村庄当作景区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兴办开放的学生实习基地,逐步形成集生产、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具有生态特色的综合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针对发展的无限性与资源、市场有限性的矛盾,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以跳出滕头发展滕头的思路,利用滕头村的品牌优势,依靠外力发展自己。占地1.1平方公里的滕头村已容纳不下迅猛发展的经济,他们开始走出村外办企业,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外省建立花木基地2万多亩,并在第一时间争得了5000多万元的北京奥运绿化项目;发展总部经济,逐步把一些企业的总部搬迁到宁波等大城市;与高等院校、科研所“结对联姻”,共同开发一批高科技项目,借智生财。滕头村在这个发展历程中,虽然发展思路和对策在调整,在变化,但坚持加快发展的信念没变,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变,“一犁耕到头”的精神也没变。

发展道路是具体的,我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路子不可能完全一样,必须因地制宜,大胆探索,走出一条适宜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不变与求变的关系。不变的是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探索出具有本地特点的发展路子;不变的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变的是要有求变的创新精神.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和对策,追求卓越;不变的是要团结一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犁耕到头。说求变,就是要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为人先,确保思想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实践要求相适应,与群众意愿相一致;要时刻关注时势,关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捕捉蕴藏于其中的商机,适时提出应变之策;要敢于创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和办法,使工作有预见性、前瞻性,走在前列。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成功。多年来的实践使滕头人认识到,滕头的建设与发展的力量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村民满意为最高准则,依靠村民力量建没村.庄,做到村庄建设的目标任务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内容反映村民的要求,过程让村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让村民分享与评价。从改土造田建“吨根田”到办企业,再到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强粘神文明建设,都贯穿着这样一个理念。

滕头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培育干部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索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充分发挥好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发展劳动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的村民教育,对广大村民进行现代知识培训,并鼓励村民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满足村民的求知求乐愿望。全面建设数字村庄,推动村民观念更新,全面提高村民索质,着力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村民。尤其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事业、情感、待遇的吸引下,如今全村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和获得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300多人,其中一批富有创新意识、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中青年骨干走上领导岗位,成为推动滕头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还培养了30多名本村大学生,这是滕头村不可估量的财富,是滕头村新一轮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滕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来越高,自主创业创新意识越来越强,推动着滕头村的可持续发展。

高度正视口袋与脑袋一起富,大力塑造新风貌,以文明风气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滕头人坚持“口袋富了不算富,只有口袋脑袋一起富才算真正的富”,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村庄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支撑,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美德,营造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1982年滕头村党委就着手制订了以“奔小康、育新人、树新风”为目标的创建文明村规划,提出了“生活富裕、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文化生活丰富、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要求。1995年又发动全体村民开展了“文明村庄文明人”大讨论,提出了“滕头人印象”的八条标准。村里还修订村规民约,年年评选“好党员”、“好职工”、“好公民”。争做文明户文明人成为滕头人自觉的内在要求,把人心凝聚在一起,成为强大的推动力量,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局面。注重民主制度的作用,以民主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滕头村党委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度原则,坚持按照党内民主程序决定重大问题,党委领导没有家长制的作风,有事班子成员共同商量,各抒己见,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决策,可以说,民主制度是滕头村人团结的最可靠的保证,也是滕头村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动力。与滕头村相比,有些村虽然经济发展了,村民收入提高了,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没有一起推进,一方面没有体现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制约了物质文明建设。

滕头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如同其他先进村一样,滕头也将面临二次创业的问题,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取得新的成绩,滕头村需要不断对其所面临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

滕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园林绿化以及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滕头原来所拥有的土地资源已不能满足滕头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滕头园林绿化公司所需的花木,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租用其他村的土地进行种植。土地资源的相对贫乏已成为滕头新一轮发展的“瓶颈”。与周边其他几个村相比,滕头的发展可谓是“一枝独秀”,周边几个村仍然以农业为主,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厚”。结合当前农村向中心村发展的趋势,滕头下一步可将附近几个村庄吸纳进来,实行“捆绑式”发展,扩大村庄的规模,拓展发展的空间,达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同致富的目标。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的滕头村之所以名扬四海,享誉全球500佳,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现有的懂经济善管理的人才。但要实现滕头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具有数量充足的储备人才,尤其是近年来滕头所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更加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多样的人才队伍。“以发展孕育人才,以人才支撑发展”。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培育和使用的力度,使每一位到滕头的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进而为滕头新一轮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保障。

发展需要资本,要实现滕头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以强大的资本作为后盾。目前滕头村发展的资本来源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积累与银行的贷款,资本来源结构比较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滕头的进一步飞速发展。在这方面,滕头可以效仿华西集团的做法,借助现有的滕头品牌效应,通过滕头集团企业上市的方式,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本,进一步扩大资本的来源,借社会资本为滕头腾飞所用。

滕头的持久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富裕,始终是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始终有一支基本的依靠力量。这内因,这力量,就是充分激发全体村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自己的奉献,建设美好家园,装点人生。但当村庄越富有,村民依赖的思想也会越严重。当前,这种“只靠集体,不靠自己”、“只想当打工者,不想做老板”、“小富即安”等思想也会广泛存在于滕头村民之中。这种思想对滕头的发展会非常不利。这就需要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更新观念,使广大村民牢固树立“福利保障靠集体,发家致富靠自己”的思想观念;要鼓励党员群众创业兴业,保护和调动村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滕头新一轮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耍利用滕头这个品牌,在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引进外来人才来滕头创业。

[1]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忠杰.邓小平农村建设理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3]任远.农村村级社区发展研究[M].百家出版社,2001

[4]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伍治忠、张西立.“小康”中国[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6]陆学艺.“三农”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陆学艺.“三农”新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宋圭武.乡村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9]刘倩.南街社会[M].学林出版社,2004

[1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赴韩国“新村运动”联合考察团.韩国“新村运动”考察报告.学习与研究[J].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2005

[12]海若.家在青山绿水间——中国生态环境“全球五百住"纪实[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13]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仝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之路——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航民村掠影[J]

[14]花园集团增刊.花园新报告[J]

[15]吴仁宝.华西之路[J]

[16]中共奉化市委宣传部编.了不起的村庄[J]

(作者单位:中共奉化市委宣传部)
(课题组成员:陈利权 汪仁芳 夏行 杨立青 毛成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