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易县年鉴: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

易县年鉴: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全面小康才是目标。市场不等人、竞争不等人、发展不等人,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加快建设的重大机遇,要只争朝夕,加快进度,提升承载能力,否则,就会失去机会,贻误发展。要周密部署实施,紧凑有序推进转隶组建,认真编制“三定”方案,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1月底前基本完成。要引导和鼓励在外易县籍成功人士积极返乡创业,为发展壮大产业,繁荣家乡经济贡献力量。

易县年鉴:开启全面小康新征程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全力巩固、完善、提升脱贫成果,扎实做好“三年后”各项工作,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要全程贯穿精准。继续在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和精准退出上下功夫,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确保不漏评、不错评、不错退。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确保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得到精准落实,弱势群体全部得到保障。二要做强扶贫产业。继续把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放在发展产业上,不断完善“878”产业脱贫机制,注重长短结合、全面覆盖,结合实际扶持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养、手工编织、农家乐等产业,确保每户贫困家庭有2个以上增收项目,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努力实现稳定脱贫,最大限度防止返贫,降低贫困发生率。三要完善基础设施。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全面小康才是目标。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按照脱贫增收可持续性、稳定性强的要求,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主,着力实施好道路、水利、电网、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做到脱贫标准不降低,脱贫质量有保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四要增强内生动力。围绕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深入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破除“等靠要”思想,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强化科技扶贫,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激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五要提高社会发展水平。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抓,一年接着一年干,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创业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培养“双百工程”,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着力打好项目园区建设攻坚战,在筑牢发展支撑上实现新突破。在当前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发展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项目的差距。想要在发展中进位争先,抢抓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千方百计上项目。一要狠抓项目建设。围绕拟建项目抓申报、成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后续项目抓跟进,实行“挂图作战、列表干事”,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咸和航天机械零部件、亿维智慧净化设备等项目,切实做到领导精力向项目倾斜,工作力量向项目集中、各类生产要素向项目聚集,确保项目建成投产一批,引进上马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包装储备一批,实现梯次跟进、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拟申报的44个省、市重点项目,更要盯紧盯死,确保11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12个续建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21个前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二要加快园区建设。市场不等人、竞争不等人、发展不等人,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加快建设的重大机遇,要只争朝夕,加快进度,提升承载能力,否则,就会失去机会,贻误发展。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四项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完善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确保今年实现标准化,落地一批符合定位的高端项目。同时,京煤太行、矿产建材集中区也要加快推进,以园区引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三要抓好经济运行。从2018年完成情况看,我县的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两项指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2019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们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坚持强项抓巩固、弱项抓提升,对经济运行重要支撑指标加强预警分析,加强研究调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挖掘潜力,精心组织经济运行,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体量和质量。

(三)着力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坚定不移以全面深化改革统领工作全局,打好主动仗,在深化改革中破瓶颈、提效率,在扩大开放中敢担当、抓落实,厚植易县发展新优势。一要扎实推进党政机构改革。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总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周密部署实施,紧凑有序推进转隶组建,认真编制“三定”方案,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1月底前基本完成。要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干部职工讲原则、顾大局、勤工作,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要严明纪律规矩,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坚决执行,切实加强监督和执纪问责,保持稳妥有序的工作秩序。要统筹推进科教文卫等领域改革,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活力和水平。二要全面扩大开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特别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的机遇,深入研究政策导向、资源优势、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好、税收贡献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坚持党政齐抓、全民参与,发挥各方优势,利用各种资源,竭尽全力引资金上项目。要引导和鼓励在外易县籍成功人士积极返乡创业,为发展壮大产业,繁荣家乡经济贡献力量。三要大力优化环境。深入开展“双创双服”活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各级各部门要摆正位置,当好企业无事不扰、有难必帮的服务员,真正为企业鼓劲加油、排忧解难,让广大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从市场环境、要素保障、体制机制、转型创新、法治环境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加速健康发展。要坚持教育引导,持续整治项目建设和企业周边环境,严厉打击恶意阻工、强买强卖、蓄意滋事等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着力打好全域旅游攻坚战,在提升旅游产业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全域旅游,符合易县实际,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更好更大的成绩。一要坚持全域标准。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全域旅游新理念融入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城乡建设的各领域,融入各项规划建设全过程,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域景区化,形成处处可以欣赏美、传播美的景区环境。道路交通要建成景观道,农业发展要着力满足采摘、休闲等需求,美丽乡村建设应建成休闲度假的乐园。二要做强龙头景区。清西陵景区今年要实现5A挂牌,狼牙山要完成5A景观质量申报评定,易水湖要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百兴公路、易水湖环湖路等旅游公路建设,集点、连线、汇面,形成以三大精品景区为龙头,各景点、特色园区、美丽乡村等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三要完善旅游要素。以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为目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水平。抓好燕都古城、太行水镇等景点建设,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品质。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工程”,保护好、利用好乡村旅游资源,释放乡村旅游潜力,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四要注重文旅融合。文化为源才是旅游之本。从八千多年前走来的易县,有着史前文化、古燕文化、长城文化、皇家文化、红色文化等数不清的优秀文化,创造并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仅是易县最宝贵的财富,更为发展旅游提供了强大支撑。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更好的把我县的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让文化与旅游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让游客在赏山赏水中品味文化、陶冶情操。做好“旅游+”这篇文章,有效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让全域旅游在易县大地上绚丽绽放。(www.xing528.com)

(五)着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出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农业要强。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质量农业,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发挥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深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投放,重点支持,促进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型业态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统筹推进以农村土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二是农村要美。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探索和完善偏远山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下大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更加干净、整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广大乡村成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好去处。三是乡风要文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民族文化,抓好农村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确保乡村社会健康、和谐。四是县城要提质。持续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从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抓起,围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治理等方面重点发力,确保通过省级创建验收。要深入推进“一河两城”战略,坚持旅游县城的标准,以项目为载体,拉大城市框架,高标准建设新城,大力度改造提升旧城,持续完善县城功能,加强精细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建设让群众满意的县城。继续保持拆违控违的高压态势,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六)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生态是易县的宝贵资源,是易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支持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政治高度上,保护好生态环境。一要解决突出问题。以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针对重点领域,抓住薄弱环节,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同时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从根本上防止问题的发生。二要持续改善环境。推进蓝天工程,在控煤、抑尘、控气、禁燃上下功夫。加强“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防止反弹和走回头路。推进碧水工程,全面落实《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坚持补水、蓄水、治水并重,抓好重要河流、水源地、农村纳污坑塘等重点整治,全面禁止各类采砂,该管的管住、该拆的拆掉、该堵的堵死、该治的治好,确保地表水质不断提升。推进净土工程,抓好土壤污染治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严惩不贷。三要提升生态空间。坚持“大空间、大生态、大环境”理念,搞好部门单位绿化、庭院绿化、街道绿化,促进绿化水平提档升级。要以打造白洋淀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实施绿化工程,抓好植树造林,搞好生态修复,让易县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丽。

(七)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在巩固和谐稳定局面上实现新突破。一要重拳扫黑除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做到扫准、扫实、扫透、扫彻底,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类违法犯罪。坚持“一案三查”,既要查办黑恶势力犯罪,又要追查背后的保护伞,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决不给黑恶势力以藏身之地。强化宗教管理,依法坚决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确保我县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二要全力抓好信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整改。对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一件一件地分工负责,积极稳妥化解到位。尤其要高度关注房地产领域、非法集资等方面的信访隐患,主动上手、协调配合,全力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和化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要坚决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做好隐患排查和矛盾化解,坚决杜绝赴省进京越级访和集体访,坚决扭转信访稳定工作的被动局面。三要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大于天。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切实抓好矿山、化工、建筑工地、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防控,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