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投资拉美需应对严格环保要求

中国企业投资拉美需应对严格环保要求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拉美国家近年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一些原住民部落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新条件,使中国在拉美的企业面临追加投资的风险。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一直要求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责任,每年向厄瓜多尔提供3.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这个案例显示,拉美政府对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这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很快适应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主动与政府和当地社区建立关系,为项目的推进奠定基础。

中国企业投资拉美需应对严格环保要求

拉美国家近年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一些原住民部落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的新条件,使中国在拉美的企业面临追加投资的风险。

2007年6月,为避免油田开发破坏生态环境,厄瓜多尔启动了一项旨在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计划。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一直要求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责任,每年向厄瓜多尔提供3.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外国石油公司务必严格遵守环保标准,并对以前造成的环境破坏做出赔偿。

政府的新规尚可积极应对,来自非政府组织和原住民的抗议活动则更为棘手。由中铁建铜冠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和中铁建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投资建设的位于厄瓜多尔南部萨莫拉省的米拉多铜矿是最为当地原住民和环保组织诟病的项目。米拉多铜矿位于云雾缭绕的厄瓜多尔康德尔高地,是地球上最美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当地社区和环保组织担心铜矿项目会对当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以及当地原住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自开采协议签订后,针对项目的抗议、抵制活动和诉讼不断。反对铜矿开采的组织甚至向美洲国家间人权委员会投诉,指责中国企业践踏原住民的生存权。

如第十章所述,厄瓜多尔原住民组织克丘亚族联合会(ECUARUNARI)对中石油安第斯公司勘探开采的位于亚马孙雨林深处世界闻名的亚苏尼(Yasuni)国家公园内的石油区块项目提起诉讼。2014年初,中石油安第斯公司获得了被称为“79号区块”和“83号区块”的石油开采权,这两个区块均与亚马孙河流域的原住民萨帕拉(Sápara)人的领地重合。萨帕拉族的首领科勒瓦尔·路易兹和格洛里亚·乌施瓜致信联合国,拒绝在他们的土地上进行石油开采,他们在信中表明:“我们族人的生存正处于严重危险之中。无论在各级众议院、参议院还是原住民宣言中,我们都已表明不希望在我们的领地上进行任何石油开采之类的采掘活动。”[6]

2009年11月1日紫金矿业公司位于秘鲁北部的白河(Rio Blanco)铜钼矿项目遭暴力袭击,15~20 名持枪者闯入该矿区,造成两名安保人员丧生,另有两人失踪。2007年4月,紫金铜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紫金矿业联合铜陵有色和建发股份两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完成对英国蒙特瑞科(Monterrico)公司的 79.9%的股权收购,获得蒙特瑞科公司手中秘鲁白河特大型铜钼矿床的开发权。白河铜矿的铜储量达716万吨。这项收购使紫金矿业的权益铜储量增加约322万吨至992万吨,增幅达48%。白河项目位于秘鲁北部靠近厄瓜多尔边境的山区,当地原住民和一些环保主义者认为,矿区开采将对当地脆弱的云雾林气候和亚马孙高山耕地造成破坏。其实,早在紫金矿业购买该铜矿股权之前,英国蒙特瑞科就在白河铜钼矿项目上经历了数千人的抗议。2005年7月,由于担心该矿导致污染、影响水源,该矿发生有7 000名秘鲁贫民冲击矿区的事件,抗议者涌向白河铜矿,计划将矿产商驱逐出去,这次冲突导致一名抗议者丧生。双方甚至把官司打到了英国最高法院。但以紫金矿业为首的联合公司却似乎对此并不知情,或不够重视。这都体现出中国企业对拉美投资的前期风险研判不足。秘鲁舆论普遍认为,2009年针对中国企业的袭击事件是对矿区继续建设的报复。(www.xing528.com)

2014年3月30日,中国铝业集团在秘鲁的特罗莫克(Toromocho)铜矿被暂停,特罗莫克铜矿为千万吨级世界特大型铜矿。尽管中铝集团在开工前就已通过了秘鲁能矿部的环境评估报告,但是秘鲁环保组织OEFA称,在3月16日至20日该铜矿排入当地湖泊的废弃物中检出污染物,中国公司涉嫌在生产施工中破坏当地环境,秘鲁官方下达了暂停命令,勒令企业整改。此前,中铝公司打算将5 000多人的特罗莫克镇整体搬迁,但有120户人家对选择的新镇址、新房子不满意而拒绝搬迁[7],矿区居民索要的搬迁安置费高达3亿美元天价。2014年8月6日,特罗莫克的民间组织FADDIM提起了两桩针对中铝集团和秘鲁能源矿业部的诉讼。其后,中铝秘鲁公司应监管局的要求暂停了涉及采矿活动的试生产工作,完成对水管理系统的优化和改善工作,监管局进行现场检查后,解除了所有就排水问题对特罗莫克铜矿进行的预防性措施。这个案例显示,拉美政府对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这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很快适应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主动与政府和当地社区建立关系,为项目的推进奠定基础。

2015年9月28日,位于秘鲁Apurimac地区的LasBambas铜矿发生当地民众的抗议活动,导致当地警察与抗议者发生严重冲突。Las Bambas铜矿于2015年8月由中国五矿集团斥资74亿美元买下,当时是中国金属矿业史上最大的境外收购项目,预计铜年产量可达45万吨。当地农民担心采矿会污染灌溉水源,因此强烈反对。他们要求中国五矿集团下属的五矿资源公司修改环保计划,此外,抗议者还要求招聘更多当地人。据估计,15 000民众参加了抗议集会,当局向当地派出1 500名警察和150名军人,双方的冲突造成数人受伤,至少一人死亡。秘鲁总统乌马拉第二天宣布附近地区6个省份进入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军队开始巡逻。9月29日,五矿集团公司在关于LasBambas项目发布的公告中表示:“该抗议活动由外围社区煽动,而非直接毗邻LasBambas项目之社区。报告之抗议原因包括与已获批的环境影响评估有关之事宜,以及若干与较大区域相关的政治社会问题。”五矿集团紧急研究应对措施,成立应急小组并派出相关负责人带队奔赴秘鲁现场处理有关情况。

2015年1月,墨西哥政府以保护环境为由叫停了中国商务部下属的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计划投资1.8亿美元建设的“坎昆龙城”项目。墨西哥坎昆龙城项目位于金塔纳罗奥州,是由中方主导兴建的中国商品分拨中心,计划兴建722栋配套住宅和可容纳3 000家商铺的商场与仓库的商贸区,用以推广中国商品。项目自宣布以来,在墨西哥国内遭遇了强大阻力。2013年9月龙城项目刚刚获得坎昆市政府的批准,墨西哥报纸就发表评论说:“龙城,比财政改革还要危险”,“将成为非法贸易的天堂。”[8]包括主要反对党民主革命党及各大经济协会在内的墨西哥国内各种势力均表示反对该项目的实施,认为龙城项目的实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中国商品的大量进入也会挤占墨西哥市场而造成更多失业。投资方在土地购买、规划用地许可、环境审批以及文物部门的开工前土地核查等若干环节的审批手续均无法齐备。由于坎昆龙城项目所在地处于雨林地带,在涉及环境、自然资源变动时,必须提交给墨西哥环境部门进行审查,最终于2015年1月被墨西哥政府以环保为由叫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