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中华民族的基本路径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中华民族的基本路径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教育是民族精神在民族成员身上实现内化和外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家庭教育仍将被作为整个民族精神培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道德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相结合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可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增加民族认同感。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民族的腾飞即民族精神的发展。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中华民族的基本路径

(一)在公民教育中蕴含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融个性与共性为一体,它既渗透在民族成员个体的意识与行动中,又普遍存在于民族成员群体的思想与社会实践中。公民教育是民族精神在民族成员身上实现内化和外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

1.启蒙式的家庭熏陶

家庭教育人生教育的第一堂课。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对未成年人或子女的培养教育,是以血缘亲情为基础的教育,亲切自然,潜移默化。家庭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熏陶作用,既是民族精神培育的起点,也是恒点,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家庭教育的发展适应了中国文化中教育孩子立身处世等方面的基本需要,继承并发展了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民族精神思想的重要内核。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家庭教育仍将被作为整个民族精神培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灌输式的学校培养

学校是人们摆脱懵懂,不断提高文化素质,逐步形成正确与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从学校教育方面看,中华民族精神传播路径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党团活动、课外活动、学校管理与服务等方面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指的是任何专业学生必修的德育公共课,被称为“两课”教育。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认同感。如果说“两课”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式的认同式教育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话,那课外活动就是重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应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学校培养的目的在于能够协调好民族精神培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能够解决好硬件建设软件建设问题,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灌输式的学校培养能够帮助和促进学生树立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将这种信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为更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3.渗透式的社会教育

虽然民族精神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但在传播它的过程中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具体的知、情、意、行的统一。通过渗透式的社会教育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更有助于培育覆盖面的扩大。同时,将传统的培育方式与新媒体相结合更有助于民族精神的传播效果。此外,中国注重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资源,通过社会实践来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国民更加了解国情、民情,亲身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为祖国的富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国家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最直观也是最具有效果的民族精神传播方式之一。(www.xing528.com)

(二)在道德教育中突显民族精神

在道德教育中突显民族精神主要通过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以及个人政治价值观教育三个方面得以实现。家庭道德教育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过程,教育方式灵活,容易被接受,对培养民族认同感起着奠基作用。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通过父母主导性的教学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学校道德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以课外实践活动为载体来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如利用革命旧址、纪念馆等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在道德教育中还注重对个人的政治价值观教育。政治价值观是全体国民对所处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观点,是对政治现实和理想的基本评价和行为取向。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如王权专制、天子独尊的思想,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等。通过个人政治价值观教育将民族精神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相结合,以此来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在重大活动、事件中充分得到体现。因此,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政治价值观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香港、澳门的回归,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党建等重大活动等,既强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归属感,又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之情。

(三)在文化建设中渗透民族精神

文化建设是一项宏观的工程。在文化建设中渗透民族精神突出表现在以传统文化为教育背景、以跨国文化交流为手段、以文化创新为纲领三个方面。国家的传统文化代表国家民族形象,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前提。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社会长期的农耕文明。长期的农耕生产造就的文化其本质是土地文化,这种文化构成了古代民族安土重迁、平安求稳的文化心理,也深刻体现着“贵和持中”的文化心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原始文化中大众文化的部分成果被浓缩成特定历史情境中的真实记载与精神体现,被赋予了更多人文精神的内涵,从而成为文化中的经典。这些文化经典的塑造为中华民族营造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并可以之来凝铸我们的文化生命与民族精神。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培育相结合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可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增加民族认同感。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民族的繁荣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通过各国文明碰撞提升中国影响力,增加大众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认同感。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民族的腾飞即民族精神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国家很注重文化内容的创新。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在弘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将现代元素注入传统文化成果之中,促进新的文化产品的产生。如中华武术书法绘画、汉语教育、中医医学等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都是在文化建设中渗透民族精神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在舆论宣传中传播民族精神

舆论宣传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播和延续的重要载体。当今时代,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电视、网络等的广泛使用,已经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文化开放的广阔天地。中国向来注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推介和褒扬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和激发民族精神;注重通过对有伤社会风尚和传统道德的人物、事件的批评纠正不良社会精神倾向,匡正和消除影响民族精神发展的消极因素。应通过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提供多种形式的精神产品、精神食粮来影响大众;通过推广各种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思想上武装大众;通过进行客观及时的新闻报道以及创作很多影视作品、小说、歌曲等传媒方式全面渗透大众生活中各个方面。《中国正在说》《感动中国》等通过现代传媒用渗透方式对大众产生了震撼作用;各种宣传教育读本的印发时刻贴近大众生活。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迅速、及时的报道,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一次站上了冠军领奖台。中国媒体通过不间断的实时转播把握了舆论导向,引导了舆论热点,将爱国热情推向了更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