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忠臣谏君:降谏君王的智慧策略

古代忠臣谏君:降谏君王的智慧策略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降谏一词最早出自《易经》。后来,孔子把态度和缓,小心谨慎的规劝,就称为降谏。劝王改过,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言谏中捉摸和探测对方的态度和反映,寻瑕伺隙,以求一逞。 王满生降谏周公,小心翼翼,投石问路,可说是既不失言,又不失人。它们都是说,做臣子的,劝谏君王言辞不可不慎。这是正式说谏之前善于作势。 《战国策》说到另一个降谏的故事。 降谏,往往成为逢迎之徒的敲门砖。

古代忠臣谏君:降谏君王的智慧策略

   降谏一词最早出自《易经》。后来,孔子把态度和缓,小心谨慎的规劝,就称为降谏。

   人天生具有猜测心理、防御心理,作为天下独尊的帝王,两种心理更甚。若是冒失谏劝,逆犯尊严,进言者不会有好结果。刘昼说得好:“言出患入,语失身亡;身亡不可复存,言非不可复追。”

   进谏之难,难就难在:“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劝王改过,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在言谏中捉摸和探测对方的态度和反映,寻瑕伺隙,以求一逞。

   《吕氏春秋》载:齐国人王满生求见周公,周公出宫接见他,说:“有劳先生远来,想用什么指教我呢?”

   王满生说:“谈国内的事要在宫内,谈国外的事就在宫外,现在大王是谈国内的事呢,还是谈国外的事?”

   周公引导他入宫,王满生恭敬从命。铺上坐席后,周公不引导他就座。王满生说:“谈大事的坐着,谈小事的站着。今天是谈大事,还是谈小事?”周公便引导他人坐。王满生就坐。周公又问:“先生用什么指教我呢?”

   俗话说,不到火候不揭锅。王满生通过几次话语试探,认为劝谏到了火候,故意敲击一下周公,说:“我听说,圣人不等别人说什么就可先知,如果不是圣人,即使说了他也蒙在鼓里。现您想要我说呢,还是不说?”周公低头想了好一会没有回答。

   王满生摸清虚实,便用毛笔在木简上写上“社稷将危”四个字,然后贴在自己的胸前。周公抬头看见所写的字,心有灵犀,连声说:“好,好,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指教。”第二天便诛杀了奸邪之臣管叔、蔡叔。

   王满生降谏周公,小心翼翼,投石问路,可说是既不失言,又不失人。

   《诗·大雅》称:“白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即白玉做的砖如果有了广些缺陷,可以设法磨去;但是说话出现的失误,就无法挽回了。古人又云:“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它们都是说,做臣子的,劝谏君王言辞不可不慎。古代谏官深请此道。

   秦攻赵国长平,大败赵,大军凯旋而归,然后派人向赵国要求割让六座城池再议和。赵王犹豫不决。这时楼缓刚从秦国归来,赵王就找他商议:“给秦国割让城池好呢,还是拒绝好呢?”楼缓明白,这是个很敏感的问题,于是竭力回避:“这不是臣下所知道的。”赵王说:“话虽如此,你不妨试着说说心里话。”楼缓出于无奈,绕个弯说:“大王听过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当官,病死了,有十六个妻妾为他自杀。

   他母亲知道之后,不哭一声,管家问道:“哪有做母亲的死了儿子而不哭的?”他母亲说:“孔子是贤人,被驱逐鲁国时,公甫文伯没有追随他,现在公甫文伯死了,却有十六个妇人为他殉情,可见公甫文伯对长者不好,只对妇人好。”所以啊,同一件事说法可以不同,人心也不同。我刚从秦国回来,如果说不割让赵国城池,实在不是好办法;如果说割让好,又怕大王认为我偏袒秦国,所以我不敢回答大王。但是大王一定让我私下表示意见,我认为不如割让。”

   楼缓对割让城池早有定见,他深谙“事君之法,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于是先讲个典故,试探一下赵王的态度,然后来个曲终奏雅,豁然意解。

   《国策·赵策四》载:冯忌请求谒见赵王,行人带他去会见。冯忌拱手俯首,想要说话却又不敢。赵王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回答说:“一位宾客介绍一个人去拜见服子,过后向服子请问那人的过失,服子说:‘您的那位客人有三件过失:望着我笑,这是不严肃;谈话议论不称引师说,这是背叛;交情浅而谈得深,这是迷乱。’宾客说:‘不是这样。望着人笑,这是和善;言谈不称引师说,因为说的是平常话;交情浅而谈得深,这是忠诚。’从前,帝尧在草野间接见舜,以田亩为坐席,以桑树为荫蔽,阴影移动之间,舜就接受了天子之位。伊尹背着鼎和砧板去谒见商汤,姓名还没有登录,就得到了三公之位。假使那些交情浅的人不可以深谈,那么天子之位就不能传受。三公之位也就不能得到。”赵王说:“说得很好。”冯忌说:“如今外臣与您交情浅而想要深谈,可以吗?”赵王说:“请允许我接受您指教。”于是冯忌才开始谈起来。

   策士冯忌见到赵王后,先讲客见服子的一段故事,说明交浅言深极易受到误解;再举出尧见舜、伊尹干汤的事实从正面说明交浅言深的异常重要性,从而为自己进言奠定了基础。这是正式说谏之前善于作势。巧于应答的一个实例。(www.xing528.com)

   《战国策》说到另一个降谏的故事。

   魏国围攻赵国邯郸时,韩国宰相申不害想让韩王联合其中一方,以取其利,但又不知韩王是怎么想的,恐怕自己说出来未必合乎韩王的心意。

   有一天,韩王问申不害,说:“魏赵争战,我帮助哪一方好呢?”

   申不害谨慎地回避:“这可关系到社稷安危的大事,请允许我深入思考一下。”

   “激雷不能追既往之失辞,班输不能磨斯言之既玷”。申不害自然要慎言。

   离开韩王后,申不害不露声色地对大臣赵卓和韩晁说:“两位都是国家的辩才,作为大臣,说对了大王一定会采纳,这样做也是你们忠君的表现。”

   于是,赵卓和韩晁分别把魏、赵之战的想法进谏韩王,申不害暗地里摸准了韩王的倾向意见,再把这种意见作为自己的见解谏于韩王,韩王果然十分赞赏申不害的主张。

   降谏,往往成为逢迎之徒的敲门砖。对于帝王的过失,“忠谋则多方阻之,谀谄则曲意引之”。

   唐宪宗继位后,一心振作朝政,谋划削平安史之乱后遗留下来危及朝廷统一号令的藩镇割据。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藩镇中力量较强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后,其子副使王承宗请求袭其父职,宪宗急欲奏效,想从此下手改变藩镇的世袭制度,所以打算兴兵征讨王承宗。但以宰相裴珀为首的一批大臣认为时机未到,不宜马上进兵,而中尉(左神策军司令)吐突承璀为了夺裴珀的权,却竭力赞同宪宗的用兵提议,一时间朝臣意见不一,久议未决。

   这时,有个官任宗正少卿的李拭从小道打听到宪宗的意向后,上了一道奏章,说:“王承宗不可不讨伐,吐突承璀是陛下的亲信,完全可以委以统军重任,谁敢不从?”

   唐宪宗将这份奏章拿给翰林学士们看,说:“此人是个奸臣。他明明知道我要任命吐突承璀将兵,所以上了这么一道奏章。你们记住,此人以后不得进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