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定市区县年鉴-唐县年鉴2020:全面回顾2019年工作成果

保定市区县年鉴-唐县年鉴2020:全面回顾2019年工作成果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唐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之年。主题教育过程中,检视问题2699个,完成整改2643个,完成率达到97%。在上半年省级文明城暗访测评中,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六、全市第一。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23个房地产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在全省20多个非国家级试点县中排名并列第一。

保定市区县年鉴-唐县年鉴2020:全面回顾2019年工作成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唐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之年。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办好“三件大事”(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筹备旅发大会)贯穿全县工作全过程,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2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34.2%,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4亿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42.8%;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12.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44.2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3538元和9292元,连续三年同比均增长10%以上。新增市场主体5160家。全县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9亿元、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9%、11.99%。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2.1亿千瓦时。全年减贫1754户3735人。全县信访总量、进京访、进京集体访、到非接待场所上访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2%、18.2%、62.5%、44.4%,赴省集体访连续两年为零。全年空气综合指数7.115、PM2.5浓度70μg/m3,同比分别下降2.31%、7.89%。

一年来,我们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推动党的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县委常委会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领导体制机制逐步健全,组织力凝聚力执行力显著提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瞄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等领域13个专项课题,由县领导带队分别到浙江枫桥、四川巴中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成果,既锻炼了干部队伍,又为县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主题教育过程中,检视问题2699个,完成整改2643个,完成率达到97%。扎实推进机构改革。37个党政机构全部按时组建到位,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等9个委员会,4个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全部完成,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执法队伍实现局队合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依法将环保执法、安全执法、土地执法等343项权力直接下放到乡镇,成立乡镇综合执法队的做法在全市推广。将乡镇、行政村工作经费分别提高到60万元/年、9.5万元/年,探索建立乡镇一级财政。扎实推进思想建设。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行,被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授予2019年度现场云优秀报道奖。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积分超市”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县被纳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着力选树宣传典型,涌现出魏爱民、路维生、李塞等一批新时代楷模。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把成事档案作为选拔淘汰干部的主要依据,全年调整干部252人次,其中提拔重用扶贫干部91人,体现了言而有信、有功必赏。扎实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推选出省级“千名好支书”1名、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13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大力推行“四个干”抓落实和牵头抓总工作机制,干部队伍的执行力落实力明显提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严肃查处13起典型案件。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紧盯扶贫、环保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纪政务处分244人次,纠正畸轻畸重案件3件,累计容错免责60人,体现了尽责免责、为担当者担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一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县委常委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按照城乡统筹、产城融合、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协同推进城乡建设、项目园区、文化旅游攻坚战,县域经济实现新提升。大城建格局初步形成。城市规划体系日趋完善,高标准编制《唐县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年)》,完成《县城建设导则》《县城基础设施规划》《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城区道路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城市路网逐步向乡村延伸,新建城乡公路161.7公里。唐尧文化园旅游路、大茂山旅游公路、迎宾大街南延工程稳步推进,良行线唐县至定州段、北外环道路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集中供热、供水管网分别改造提升10公里、13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4个,保障房分配入住947套,新增绿地面积6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广告牌匾、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取缔无证照流动摊点2570摊次。坚持“以克论净”作业标准,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在上半年省级文明城暗访测评中,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六、全市第一。大力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23个房地产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入开展“5+1”专项整治,排查发现的161个问题基本整治到位,拆除违建别墅9处。项目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65.7亿元的44个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2.1亿元,占年计划的107.1%。总投资36亿元的中法葡萄园、总投资35亿元的唐尧文化园、总投资30亿元的金隅建材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区三园”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总投资4.5亿元的通天河产业园一期二期路网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的涞曲高速古北岳下道口至园区段道路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长古城工业园区配套道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推行“净地出让”,供应土地63.5万平方米。完成3个占补平衡项目1420亩。经济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6%。乡村振兴扎实起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在全省20多个非国家级试点县中排名并列第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验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27643座,完成率247.9%。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清运农村生活垃圾4.1万吨。建成白合镇、军城镇两座日处理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省市级龙头企业18家,农业产业化率预计达到69%。扎实做好旅发大会筹备工作,全县旅游业蓬勃发展,年综合收益达到3.7亿元。倒马关明长城列入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范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谋划实施的219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消减各类行政许可事项23项、承接13项,实现进厅办理审批事项219项、网上办理810项,“中介超市”入驻机构56家。唐县工商联被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3家企业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红黑名单评价制度,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56条,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一年来,我们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县委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聚力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打好平安建设攻坚战,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脱贫摘帽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坚持“四个不摘”,全年1754户3735名贫困人口脱贫、1个贫困村脱贫退出,累计实现13989户32297名贫困人口脱贫,1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17%。去年5月份省政府公告退出贫困县序列,7月份代表河北省顺利通过国家检查评估,11月份成功接受了省脱贫攻坚成效实地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在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健全了一系列防返贫政策。健全住房安全保障政策,在累计实施危房改造2777户的基础上,县财政出资2000万元累计改善提升边缘人口老旧房屋3492户。健全医疗保障政策,坚持落实非建卡人口商业补充保险慢性病“小药房”、县医院滚动报销、移动医疗服务队、大病专项救治等系列政策,特别是扩大慢性病鉴定覆盖,全年鉴定13002人,累计鉴定31604人,其中贫困人口12023人,被省卫健委评定为“河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我县组建移动医疗体检站的做法在人民日报刊载推广。健全义务教育保障政策,打破平均分配主义,落实资助金2565万元,累计资助13万余人次,实现了“零漏助、零辍学”目标。健全精准防贫保险,针对非建卡户中低保、大慢病、残疾人等9类重点人群和不稳定脱贫户,建立430万元的防贫团体险,实时监测因病、因灾、因学重点对象2186户。健全扶志扶智体系,坚持把励志脱贫作为“十星级文明户”必评之星,把懒汉、不孝之子作为重点惩戒对象,把开展有引导性的技能培训作为有效途径,实现3.6万人稳定就业。我县综合施策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做法在国家《扶贫开发》杂志、光明网、河北日报等媒体刊发。平安建设水平持续巩固提升。紧紧围绕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聚焦“北京不去、河北不聚”目标,突出“事要解决”,信访总量、进京访、进京集体访、到非接待场所上访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2%、18.2%、62.5%、44.4%,赴省集体访连续两年为零。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198起,我县被评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改革示范县,县司法局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一案三查”,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恶势力团伙3个、一般团伙12个,刑事拘留127人,破案78起。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统筹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提升。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共体”建设,县医院被命名为“2019年度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在2019年亚洲心脏病年会上又被评为“重大心血管疾病防控转化研究示范基地”,是全国首批也是河北省第一家被授牌的单位。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全县教育质量和水平位连续四年位居保定市前列。全面对接北京朝阳区职业教育,唐县职教中心成为河北省120所项目校之一。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成为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县,将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权限下放乡镇,农村低保、特困分别覆盖13628户19629人、2229户2262人。加强残疾人帮扶,认定残疾人13465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护理补贴实现全覆盖。推广甲方直接拨付农民工工资制度,16家在建项目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从源头上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一年来,我们以空气质量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新改善。县委常委会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底线性工作来抓,坚持铁腕治污断后路、疏堵结合给出路、标本兼治走新路,全年空气综合指数7.115、PM2.5浓度70μg/m3,同比分别下降2.31%、7.89%。坚持断后路。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扬尘污染、油品管控、矿山治理、散煤治理等攻坚行动,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减排企业266家,取缔非法加油站(点)107家、非法采矿点54处,14家矿山全部停产整治,城区16个建筑工地全部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回收处置散煤1.8万吨。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465名,聘用巡河员279名,93个沿河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关停自备井46眼。持续抓好土壤污染治理,15家涉危企业纳入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全县医疗系统全部落实48小时内集中转运处置措施,转运处置危废101.42吨。全年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4起、违法企业212家,移交刑事案件3起。坚持给出路。总投资2532.64万元的人居环境整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快推进,39家养殖企业落实粪污处理措施。投资1.2亿元建成洁源垃圾处置日处理500吨生活垃圾技改项目,全县域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完成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整治10处。64个生态环境部交办问题全部整改到位,406个省级交办问题整改完成率88.1%。坚持走新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74324户127821吨的型煤保供任务、45197台的炉具保供任务全部完成,入户率、配送率均达到100%。完成气代煤改造35045户。推进太行山绿化工程、通天河流域生态林和涞曲高速两侧绿化项目建设,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www.xing528.com)

一年来,县委常委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县工作方方面面。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县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支持县政协不断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支持县法院、县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扎实推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推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有力开创了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年来,县委常委会统筹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基础工作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在推进脱贫攻坚、庆祝国庆70周年、大气污染防治等大事难事中积累的经验和焕发出的干事创业激情更加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和省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拼出来的结果,也凝结着县委委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心血和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充分彰显了唐县党员干部队伍追求卓越的状态、实事求是的精神、亲力亲为的作风、不惜代价的坚持,敢办新事、能办大事、善办难事、真干实事成为了新时代作风标签。在此,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向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县委常委会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有明显弱项指标,亟待加强改进;经济总量小、结构差,立县项目少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特别是基础设施仍是发展路上的最大短板;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而紧迫;民生领域还存有不少短板;一些干部脱离群众、患得患失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和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