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部署及理性共识探析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部署及理性共识探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社会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全国的贫困县全部摘帽。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部署及理性共识探析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就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针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四个全面”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和行动纲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思想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来的,但其形成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包括经济犯罪现象、贪污腐败现象、“黄赌毒”和精神污染等,邓小平同志当时就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要抓改革开放,另外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实践的发展,邓小平的“两手抓”理论进一步完善,提升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分别论述了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新的历史性的成就,正式提出了“四位一体”思想,即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强调“四位一体”的同时,党和政府在重视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和生态建设的概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当中,党的十九大更是要求从全局的高度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更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经济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政治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而建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内容,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要通过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才能使党的领导更加牢固、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全面实施。

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和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没有灵魂的引领,因此要通过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更好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www.xing528.com)

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社会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加强社会建设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则,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全国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在社会建设方面,还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提高。

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基础条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自然、宁静、和谐、美丽的幸福家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包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首要前提。目前,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正在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改革更广领域的深入推进,着重解决新时期所遇到的改革难题和障碍。“全面”是指改革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就是要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改革突破口,解决深层次矛盾和实质性问题,使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求把法治覆盖到国家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全部范围和所有层面,使社会在法律轨道有序运行,使公民的自由权利得到保障,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就是要求治党无禁区、全覆盖;“从严”就是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对违反党纪党规的现象实行零容忍、强高压。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才能最终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长远性总布局,着重解决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具有方向性作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解决当前发展阶段突出问题的战略抓手,体现工作的着力点。“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以推进“四个全面”来实现“五位一体”,以统筹“五位一体”来完善“四个全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重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