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本剧与写作,记录首届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研讨会

课本剧与写作,记录首届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研讨会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两篇作文记录了他们与课本剧的美丽邂逅。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林望邦2016年4月,在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我和我的伙伴们参加了首届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研讨会,我们与美国、韩国和加拿大的朋友们同台演出的《太空历险记》获得了最佳表演奖。但我们相信,这颗种子一定会永远在他心中生根,这段岁月也一定是他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课本剧与写作,记录首届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研讨会

课本剧的活动丰富多彩,经历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有的时候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机会成全了一个人或者一个节目,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能打动人心。我曾经问过学生,你们是怎么加入剧组的,是怎么和课本剧结缘的,有不少同学的回答让我惊讶。记得周欣旸和何世皓同学曾说,有一天他们放学后在打扫卫生,老师在排练《旗亭画壁》时说是需要加两个男演员,于是到教室就把他们抓过去排练了。张登峰说自己当时负责搬道具,由于有一个演员生病了,当时排练《醉里挑灯看剑》时缺少一个士兵,老师让他读了几句台词,看身高也可以,他就入选了(见第四章第二节张登峰《总想说声谢谢您》)。当然后来他们都成了优秀的演员。

我很相信缘分,一般情况下我们第一次选定的演员,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原因都不会轻易换掉。因为我们的课本剧是扎根语文课堂的,人人都可以参加课本剧演出,所以有时看似很随意的“抓人”,这也是在学生有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我们就让同学们练习写作,许多同学以课本剧活动为素材,写下了不少精彩的作文,尽管他们当时才七年级。下面两篇作文记录了他们与课本剧的美丽邂逅。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林望邦

2016年4月,在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我和我的伙伴们参加了首届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研讨会,我们与美国、韩国和加拿大的朋友们同台演出的《太空历险记》获得了最佳表演奖。看着那时表演的照片,我总是抑制不住激动,眼前总是回想着我学习课本剧的历程。(由参加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演出,简明交代了参加课本剧活动的辉煌历程;由那次活动的照片,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学习课本剧的历程。)

刚上六年级时,语文老师教我们探索课本剧,她让我们自由分组,根据书中的文言文自己编剧,小组合作表演。这下同学们可开心了,大家都觉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课本剧,做出必要的交代。)

当时我可是急坏了,我从来没有表演过课本剧,也没有主动去找同学分组,我打算跟老师说我不演了。后来一想,我不能就这么放弃,我一定要勇于尝试。于是,我根据书上的内容,自己拿了一张纸开始学习写剧本,就这样写写凑凑,竟然写出一出独角戏!(表演课本剧的确有困难,想放弃很正常,但后面话锋一转,我们的小主人公竟然准备了独角戏,情节有了波折。)

那天演出的时候,同学们的表演都很稚嫩,一般的表演规则也不太懂,剧本写得也是一般般,实在是趁着语文课大家一起瞎闹腾。(这句话很精彩,一语中的,说明了同学们喜欢课本剧的真正原因就是玩得开心。)但我们很开心,很陶醉,也不论扮演什么角色,也不管台词是多还是少,毕竟大家把文言文都学会了,再也不用为学习效率不高而发愁了,一节课很有收获。(这里进一步说明了同学们确实很陶醉、很享受课本剧带来的快乐,这也为后文大家对课本剧的热爱埋下了伏笔,好!)最开心的是我的表演让大家从头笑到尾,老师夸我有表演天赋,我被同学们评为最佳男主角,我的节目被评为优秀节目。(这样的成就,这样的享受,埋下一颗热爱课本剧的种子再自然不过了。)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第一次尝试就这样开心,第一次表演就瞎猫碰到了死老鼠,运气太好,大获成功。于是我充满了信心,觉得课本剧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心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就这样,在一次成功的演出后,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热爱课本剧的种子。(这样的点题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之后的我更加积极地参加课本剧表演了。还报名参加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表演,也被老师批准了。在我们飞往大连时,我忽然想起六年级的那第一次表演。幸好我当初没有放弃,幸好我有认真准备,如果没有那个最佳男主角,也许我就会错失良机了。(首尾呼应,再次抒发第一次表演课本剧时带给自己的收获,结构严谨。)

站在大连的国际舞台上,我们的表演非常成功并获得大奖,我庆幸那次埋下的课本剧种子,庆幸自己当初的坚守,庆幸课本剧的种子发芽开花。(总结全文,再次抒发对第一次演出认真准备的庆幸之情,紧扣埋下种子这一主题。)

教师点评:

文章由参加大连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研讨会的演出写起,由表演的照片引发回忆,回想到自己第一次表演由打算退出到积极准备,由无人合作到个人演独角戏并获得最佳男主角,再从同学们参加活动的快乐写到对课本剧的热爱,一波三折,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特别是最后抒发自己参加大连演出时的感慨之情时,水到渠成,自然流畅,让人感同身受。

本文紧扣主题,主旨明确集中,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始终围绕着埋下种子这一主题,很值得借鉴学习。

林望邦第一次演课本剧时就演了独角戏而且很成功,真的把我们惊艳到了。后来我们组团去大连参加国际宇宙关怀课程开发国际学术研讨活动表演《太空历险记》,他也在其中。只是七年级结束以后他就转学回老家了,那颗课本剧的种子只发了芽却没有结出硕果。但我们相信,这颗种子一定会永远在他心中生根,这段岁月也一定是他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余梦瑶同学是八年级结束后转学回老家的,她的进步让我们惊叹。三年的时间,她不仅剧本写得好,后来也参加了多次大型、高规格的表演,如中国上海第18届国际艺术节的演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出,还有到中华艺术宫的表演等。她的作文也进步极快,在君莲的三年发表过多篇作文,获奖也有很多次。课本剧在她的心中已然生根开花了。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余梦瑶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随着一声声高亢激昂的朗诵,伴着那撼人心魄的音乐,舞台上红旗飘扬,身着戎装的士兵们一脸严肃与庄严地屹立着,摆出了大气磅礴的造型。音乐止,台下顿时掌声雷动。(场面的描写很好,先声夺人,给人以震撼,让人一开始就被这个大型表演而折服,这也是采用倒叙手法时应该特别注意的。)

君莲学校的《醉里挑灯看剑》荣获闵行区一等奖!随着主持人宣布奖项的声音结束,刚才那群表演的学生欢呼起来,而在这一群士兵中,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她女扮男装,精神抖擞,她不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也不是巾帼英雄穆桂英,她就是热爱表演、热爱课本剧的我。(奖项的宣布照应了开篇的描写,引出与众不同的作者,交代了本文的主人公。而“她就是热爱表演、热爱课本剧的我”又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水到渠成。)

进入中学后,好多人都参加了课本剧表演。而我是在七年级开始参加学校大型课本剧活动的,虽说有点晚,但是因为我在六年级时就已经埋下了一颗热爱课本剧的种子,所以进步也还是很快,最终也成为优秀社员。(适时点题,告诉我们埋下的什么种子。)

回想六年级时,学校举办了一次节目表演,表演的是课本剧《旗亭画壁》。看表演前我本想偷偷写会儿作业的,但节目开始后,我就目不转睛地看着,完全忘了作业这回事。(这里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课本剧对作者的影响,属于侧面描写,很巧妙。)舞台灯光一亮,三个穿着唐代读书人服装、手摇扇子的“才子”踏着台步走上舞台,店小二飞跑出来迎接,表演里透着欢乐。接着就是三大才子欲在酒店饮酒的情节。原来那三大才子是王昌龄王之涣高适,而扮演这三个角色的人则是我们班级的“三大才子”罗伟成、鲁嘉磊和刘子熠。我看着舞台上搞笑的剧情,突然很羡慕,想象着如果我是剧中的“王之涣”该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在舞台上嬉笑怒骂、谈笑自如了。(一段描述把自己由打算看戏时做作业到希望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交代了出来,真实,自然。)

就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舞台灯光一变,在音乐声中,一群“梨园的小姐姐”们身穿古装长裙,摇曳多姿地上场了,里面还有我的好朋友,我立刻就看直了眼,我太羡慕她们了。接下来“歌女”们唱诗,“才子”们打赌,舞台上屏风两边的风景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辉映。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从此喜欢上了课本剧。就这样,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热爱课本剧的种子。(再次点题,说明了自己热爱课本剧的原因,紧扣主题。)

后来,我加入了学校的剧组,陆续参加了许多课本剧表演。如扮演《太空历险记》中的火箭残骸,这个节目还参加了中国上海第18届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并获得了上海市中学生话剧节三等奖;我还扮演了《读陆游诗 诵剑南韵》中的旗手,这个节目获得上海市百名古诗词高手称号,应区镇邀请演了一遍又一遍;我还演了《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士兵,这个节目获得了闵行区一等奖并受邀参加了中华艺术宫的演出。虽然我在剧中还只是一个配角,虽然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演过主角,但是我还是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当初埋下的种子毕竟发芽成长了。(交代在课本剧活动中获得的成果,是为了说明那颗种子发芽的情况,很有必要。)(www.xing528.com)

现在我担任班级分剧社的社长一职,在班级的课本剧活动中,我编写了几个剧本,表演效果都很好,在学校拓展课展示中还获得了“优秀编剧”的称号,今年5月的戏剧节,我被评为优秀社员;由于课本剧活动使我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我获得了区里古诗文大赛的二等奖,还发表了作文,语文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所有这些课本剧活动的经历,都见证了我语文学习与成长的历程,都是我在中学时代宝贵的记忆。这一切都得感谢《旗亭画壁》,是它让我埋下一颗课本剧的种子。(写出在课本剧活动中的成长,告诉读者这颗种子发芽成长了,这个交代很重要,也使得文章首尾呼应,让人认可信服。)

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就这样,静看小苗发芽;就这样,期待梦中花开。(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一句“期待梦中花开”给人留下期待。)

教师点评:

本文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不枝不蔓,紧扣主题,尤其是多次点题,恰到好处,使得文章的结构完整清晰。

本文开头以一种独特的演出场面描写起笔,设置悬念,给读者营造一种阅读期待,也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为叙写埋下的课本剧表演的种子蓄势,引人入胜。这一开头与其表现出的特点与优势很值得提倡。

作者因为喜欢与痴迷,也为了心中的梦想,喜欢上了课本剧,并在心里埋下了课本剧这一颗种子,经过日积月累,生根发芽,收获满满,从中得到了乐趣、满足与自豪,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心喜爱课本剧的思想感情。

余梦瑶与课本剧的结缘,真的让人欣慰。后来,我们以2017年暑假到中华艺术宫演出为素材编写了一个剧本《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到1933老场坊参加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办的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话剧节比赛,余梦瑶终于演出了一个主角,一个已经转学的师姐。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2017年8月12日,我们的《醉里挑灯看剑》应邀参加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第三届六一当代小诗人”的颁奖演出。当时的12个演员中有5个已经转学回老家,有的在老家补课,有的已经开始上学,但当我通知他们回来演出的时候,8月10日早晨,他们全都回来了,有一个已经转学的同学因为前一天家中有事情,父母是开了一夜的车从安徽老家把他专程送回来的。

课本剧让同学们感动,更让我们这些指导老师感动,于是我以此为素材编写了《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的剧本,我和庄芳、窦雅梦三位辅导老师本色出演,和同学们一起感动着、成长着。

苏劲杨是个很幸运的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舞台总监陈铁钢老师收了他做徒弟,这当然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这个经历可不是一般的学生能够遇到的。面对这样的美丽邂逅,他在写作文时很是激动,我也充分尊重他的这份喜悦,最后确定的题目是《我将成为高徒了》。

我将成为高徒了

苏劲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我现在有了名师,我又怎能不努力成为高徒呢?

你猜我师父是谁?他可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舞台总监陈铁钢老师啊!

2013年12月,陈铁钢老师带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送给我们君莲学校的道具来了,不仅如此,他还忙中抽闲,指导我们排演环保情景剧《小君莲漫游31世纪》,真是太巧了,我是这个节目的小演员,这是我和陈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在排练的时候,我与陈老师渐渐熟悉。我们在台上专心地表演着,老师在台下认真地指导着,同时陈老师还与我们的许老师在一起低声交谈:“这个小朋友表演得不错。”“这孩子声音很特别,有潜质。”“是的,他很聪明,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中场休息的时候,陈老师教我们拼装道具,我每一次都会快速反应,最先懂得要领,老师一直表扬我,这让我很高兴。后来,陈老师说要收我为徒弟,我真是太开心了,老师还送了我一个非常珍贵的书签,我一直都珍藏着。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身体不由得轻了起来,忽然间觉得自己最聪明,最有潜力,感觉自己就要飞起来了。

拜师以后,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你其实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潜力的。我收你为徒是因为我想鼓励鼓励你。”我一下子从云端掉回了人间。我突然明白了,我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有名师,但我只有自己努力才可能创造奇迹!

我遇到名师了,我将要成为高徒了!

我一定要努力,面对这么好的条件,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更不会辜负自己。我要把握好以后的每一次机会,把幻想变成现实,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教师点评:

初看这个题目还是有点夸张的,大家都知道名师出高徒,苏劲杨怎么就成高徒了呢?这个吸引人的题目还真让人想要一看究竟。从后面的叙述里,我们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才知道要成为高徒,还只是小作者的一厢情愿。不过,再看文章的结尾,“我一定要努力,面对这么好的条件,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更不会辜负自己。我要把握好以后的每一次机会,把幻想变成现实,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珍惜机会,立志成长,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小作者真的是进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