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下影响我国精神家园建设的思潮

多元文化下影响我国精神家园建设的思潮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多元文化思潮中涌现出的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对当代精神家园建设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需引起我们的警惕。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的挑战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被弱化,意识的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离散,引起社会失序,发生动乱,阻碍社会发展。

多元文化下影响我国精神家园建设的思潮

任何一种思潮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的“普遍意义”只有同具体的历史处境相关才会产生。改革开放后人们处于一种精神“饥渴”状态,饥不择食地追求精神生活使一些人失去了分析和批判力。对文化资源的盲目和过分的吞食导致了一部分人精神混乱、情感隔阂和消极被动。在各种“新潮思想”的袭击下,国家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来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文化发展的趋势总体来说是积极的、进步的,这可通过广大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质量提升以及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得到见证,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孔子学院的兴起和国外汉语学习的热潮等。但在多元文化思潮中涌现出的个人主义超前消费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对当代精神家园建设造成了消极的影响,需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个人主义思想影响的扩大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的核心,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包括市场经济模式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内在一致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随着西方社会生活的逐渐世俗化而日渐取得其主导地位。中世纪信仰上帝是人们一生的追求,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使人的主体性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生的意义由过去信仰彼岸的上帝转变为追求此岸现世的享乐。个人主义强调人们自强不息,立身处事只能依靠自己。个人主义者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发展为独立自主的个人,个人主义鞭策人们勤奋劳作,努力依靠自己的创造力以跃居人前。在个人主义看来,自我依靠是“自己价值系统中最高贵的品格之一,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硬邦邦的现实要么依靠自己,要么被逐出人类”。[35]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西方资本主义创造了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奇迹。但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并非只带来福祉,同时也会招致祸害。

早在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其《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评点过个人主义这把双刃剑,认为一方面个人主义是民主和平等不可避免的结果,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使得个人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虽然托克维尔此话是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维护,因为个人主义并不是民主和平等不可避免的结果,但是他所说的个人主义关注自我而使人际关系疏离,即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成功,对公益漠不关心,对竞争的落伍者也漠不关心等现象正值得当下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关注。另外,个人主义者过于珍视自由就“意味着最终不让别人理会、不让别人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强加于自己头上,在工作、家庭、政治生活中不受专断权威的约束”。这种自由观让他们认为幸福是个人自己选择的问题,人生的幸福和意义就在于事业的成功,而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的目的渗透到生活中,使得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这种“以经济为标准的衡量幸福的定义标志着不存在固定的标示地位的标准,可以标示地位的、唯一的经过清楚定义的文化标准是收入、消费。”[36]这样个人幸福的衡量标准除了其他人的收入与消费可供参照之外,没有其他标准可供衡量他们的成就。所以,随着西方社会日益世俗化,货币成为衡量个人成就的最根本的尺度。这种衡量尺度使得人不断追求对物的占有,人与人的关系也物化了,这样彻底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使人失去了崇高的意义,降低了人的尊严,使人成为工作和消费的机器。个人主义强调的个人极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它本身成了离散社会的毒剂,它使个人陷入孤立无援的绝望之中。宣扬以人的独立、自由为最高价值的个人主义,却让人们普遍觉得自己无所归依,无家可归。随着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运行程度的推进,市场经济本身所滋生的利益至上的倾向以及个人主义思潮的涌入,致使产生于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潮对我国各类群体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开始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引导和整合作用。西方社会所普遍存在的人的孤离、孤独、生活无意义等现象也逐渐在中国出现并有扩展之势。

(二)自由主义观念的影响

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自由主义始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它发轫于资本主义的古典经济学,为了反对重商主义经济思潮和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提出,由亚当·斯密奠定其思想基础。自由主义思潮理论派系很多,观点各异,但他们认为自由主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张自由化,宣言个人自由;二是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认为只有推行私有制经济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三是主张市场化,推崇“市场万能”论,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通过自由市场供求机制的自我调节即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四是反映在文化上,认为“人不能获得关于绝对好的和绝对正确的真正知识,因此必须对所有关于‘好或对’的意见给予宽容,承认所有的偏好和所有的文明都是同样好同样值得尊重的。”[37]这种文化相对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潮在文化上必然引致的结果。

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一些人鼓吹“市场万能论”,妄图取消社会主义公有制,提倡私有化,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否定国有制经济、否定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倡将市场原则应用于整个社会。这种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冲击了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取消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将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地位。文化相对主义的泛滥,致使个体精神家园建设缺乏主心骨,人们面对价值观的多样化,使得价值选择出现虚无化,人生没有了目标引领,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的挑战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被弱化,意识的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离散,引起社会失序,发生动乱,阻碍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政治风波过程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也起着主导作用,但因主导的力度不够而使多样性冲突起来,导致社会动荡。可见,“文化相对主义导致主导性与多样性脱节的实质,就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社会发展基本原则的背离。”[38]

(三)超前消费倾向的侵蚀(www.xing528.com)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39]这股思潮开始于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二战”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重要的价值取向。资本主义初期,人们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上受宗教道德的束缚勤俭节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鼓励超前消费的分期付款制度的实行,制约和束缚经济发展的宗教冲动力被消解,经济冲动力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唯一动力,超前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符号的象征意义。”[40]消费主义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也成为一种价值观念,正逐渐侵蚀人们的精神领域。它通过美妙美幻的广告和宣传向消费者灌输着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中,个人成功是身份的象征,成功的标准就是财富的多寡;如何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是以炫耀式的消费来购买商品体现的。这些标有价格的商品,价格越高,所拥有的人越少,显示的地位越高,人们的对地位的心理竞争正是奢侈品风靡全球的驱动力。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西方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正在向全世界蔓延。西方的科技、文化正占领着全球市场,同时以各种形式如广告、商品、电影、大众媒体、网络等大肆宣扬发达国家天堂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认为拥有了这些就是过上了标志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并认为这种占有物质的生活方式是人追求的目标。古巴政治家卡斯特罗对此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在我们这些国家的任何一个首都的大街上,叫花子也看这种杂志,它向他们展示豪华的小汽车,伴有女郎,甚至还展示游艇或诸如此类的东西,不是吗?他们就用这些宣传使人们慢慢中毒,以至于连叫花子都残酷地受影响,让他们做他们达不到的资本主义天上的梦。”[41]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就是以文化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价值观的灌输,让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实质就是要其接受并认同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的价值观,进而解构本国共同价值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真实目的就是通过文化渗透来瓦解与其价值观相异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西方的广告、商品、电影等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民众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人深受影响。“在他们看来,是否拥有某些奢侈品甚至成为能否进入某个高消费群体的标志,处于从众、攀比和身份,逐渐从接受、购买到养成习惯,导致大量年轻的奢侈品消费群体骤增。”[42]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已开始渐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奢侈品消费国。一方面,这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要抵制毫无节制的消费以及把超前消费当做人生准则的倾向。因为消费主义所倡导的生活方式由于其虚幻性、刺激性能给人们的身体和感官带来短暂、即时的快乐,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塑造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但它所提供的文化消费不能解决生存难题,无法解答一时的快乐之后随之而来的精神焦虑问题。一言以蔽之,它不能为你提供一个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对此,我们决不能因其日常生活化而掉以轻心。

(四)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

享乐主义源于古希腊哲学中昔勒尼学派,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并且认为肉体上的快乐是人生的目的,“肉体的快乐远远胜于灵魂的快乐,肉体的痛苦远远比灵魂的痛苦难受。”[43]中世纪政教统一,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地位,再加上生产力不发达,广大民众的物质生活享乐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恢复了人的主体性,一直被压抑的肉体的需要也得到了释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享乐主义思想也不断滋生,人们的欲望得到了认可并以制度的形式给予了保障。在理论上,享乐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学说,经过18、19世纪边沁、密尔等人的精心发挥,形成了一套符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道德学说——功利主义。它的主要思想就是以最大幸福原则作为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并提出了幸福(或快乐)的量化和计算问题,最大幸福只能是经过数量计算而得到的结果。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理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支持,并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过去一直以来,德性的获得是人最大的幸福。而功利主义则将人的幸福量化,这样一来,那种看得见、可以衡量的、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东西被视为幸福的标准。而人的内在品质的提升,人性的完善因为无法衡量和计算而被人摒弃。注重以数量和感觉来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幸福的功利主义思潮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而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并积淀于现代西方文化之中,甚至是工业文明不可缺少的文化成分。尽管功利主义的不少哲人强调高质量的精神快乐对人生的重要性,然而尽最大努力去追求快乐的理念在注重物质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更容易被人们当作实践的行为准则。

近代以前,中国一直将义至于利之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4],利的获取必须在义的范围之内。面对物欲,孔子强调要克己复礼,即要克制自己的过多欲望,以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重义轻利、以义非利的儒家道德主义,到了宋明理学进而发展为“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的道德主义。这种极端的道德主义不仅压抑了人们的物质欲望,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精神生活的追求了。享乐本身是许多人或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方式,适度的享乐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因为高雅的享受是人们精神生活质量提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才有欣赏艺术、旅游、看书等精神活动。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使多数人的享乐成为可能,并使过去只有少数人享受的精神生活也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但部分人把享乐当作人生的目的而缺乏义的引领和约束,这就成了西方的享乐主义。与此同时,当今享乐主义思潮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悄然走进中国。我们在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外资的过程中,也引进了享乐主义。人们认为享乐就是满足感官的享乐,将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等生活当作人生的意义所在,现代化生活的标准。注重对物质数量的占有,轻视对幸福质量的追求,成为当今部分人的生活写照。然而“倘若没有对某种崇高理想信念为我们的一切活动注入热情与欢乐,我们便不可能获得生活的最大成功”[45],也不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这也就是当今许多人虽然物质丰富了,但却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所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