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依据和内容之研究成果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依据和内容之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提倡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该宣言指出,“获取信息是一项基本人权”,图书馆为满足多元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方案。这些内容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规定进行了补充。2016年,北京累计有56所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生开放,2017年则减少到48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依据和内容之研究成果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学习社会化、教育终身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驱动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分析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化。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化原本主要指人的社会化,即人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对社会规范与社会文化的内化以及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生活的全过程。[4]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及社会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社会化概念的范畴扩大,有了组织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后勤社会化等。不过,这些社会化主要是服务环节上的社会化。于是,社会化服务这一概念也就逐渐延伸了出来。社会化服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通常是指某一行业利用特有的技术、人力和资源,面向社会大众提供自己的服务。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个是服务范围扩大,面向社会;另一个是采用社会化的服务模式。

根据对社会化和社会化服务概念的分析,我们大致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定义: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根据自身所具备的资源和能力,在保证满足本校师生教学科研等正常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和网络途径,向广大社会用户敞开服务大门,为其提供搜索能力的信息服务,主动满足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的过程”[5]。这意味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是以保证本校的服务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要将服务重点放在本校师生上面,要将满足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首要任务。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本校师生群体,还要打破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思想束缚,接纳全社会成员,为全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二是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社会人员与本校人员的无差别对待,不能仅限于馆内阅览和复印扫描等简单服务,还要提供专业化、学科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由于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可能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注意提升馆内成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以满足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依据

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探索和尝试,但目前还没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政策和法律,亟待国家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对其进行保障。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提倡高校图书馆进行社会化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宏大工程,政府大力扶持,公众积极参与,高校图书馆履行社会职能,社会化服务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法律依据

(1)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探索和尝试,但目前还没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具体政策和法律,而主要包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把社会性纳入高校图书馆定位的范畴。

(2)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图书馆界开始讨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话题,此后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例如2002年,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北京市图书馆条例》。其中第十条明确指出,“本市鼓励学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向社会开放”。

1996年11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2002年11月18日,上海市政府又对其进行了修订,并于2004年6月24日发布。这些管理办法分别从公共图书馆建设与经费、公共图书馆服务与读者权益、文献信息资源及工作人员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规定,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了理论参考。

(3)行业协会的相关条例和规程

有关行业协会的条例和规程主要包括国际图联、各国图书馆学会及各分会、各图书馆联盟提出的相关条例。例如,2013年8月16日,国际图联理事会批准《国际图联关于图书馆与发展的宣言》。该宣言是《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进化与拓展,对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宣言指出,“获取信息是一项基本人权”,图书馆为满足多元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方案。

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8年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努力促进全民阅读”。这些内容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规定进行了补充。

2.社会呼吁

率先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向广大社会群众服务的是德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诺德,此后各国纷纷提倡并实践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并为此投入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多高校图书馆都逐渐向社会开放。

3.用户需求(www.xing528.com)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需要信息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全民族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信息。在这样的社会进步大潮的推动下,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社会公众需要有读书娱乐的场所,科研单位也需要利用图书馆获取各项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也应承担起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重任。2017年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夕,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等48所高校图书馆面向北京中小学开放。2016年,北京累计有56所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生开放,2017年则减少到48所。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寒暑假期间却大多在书架上“沉睡”。另外,由于开馆时间受限、证件办理难,校外人员难进高校图书馆,这无疑是一种浪费。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向社会开放。

4.自身需要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可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首先,通过向社会开放服务,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深入宣扬先进的民族文化,客观上也可以改变公众的知识结构。其次,通过向社会开放服务,高校图书馆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补充了区域信息资源的不足问题,使馆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再次,高校图书馆需要与社会沟通与交流,通过社会化服务中得到的反馈信息,弥补不足,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后,高校图书馆通过社会化服务,能让图书馆馆员更大范围地接触社会,扩展视野,提高工作效率。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出于自身的长远发展需要,也应该对社会读者开放。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内容是围绕学校的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开展的,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所需信息,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提供相应资料。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化服务,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公众广泛而多元的信息需求,最终实现全民阅读。

1.服务对象社会化

就传统层面来说,高校图书馆是以本校的师生为服务对象的,由于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层次相对固定,因此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相对单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图书信息的需求迅速增长,传统的大众图书馆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尤其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呼声日渐高涨。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图书馆扩展视野,服务对象不能仅局限于“师生读者”,还应该面向“社会读者”,服务社会生产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对所服务的社会用户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他们信息需求的特点。同时,根据高校图书馆服务所能覆盖地域的范围、人口密度、用户群分布等来确定服务市场规模的大小。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内容是服务对象社会化,也就是说,服务对象要体现社会化的特点,从服务对象的范围来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对一切读者平等对待,使其都有享受服务的权利;从服务对象的所属单位来说,不再局限于本校师生,而可以是政府部门、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还可以是其他社会团体。

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也要突破馆舍、地域限制,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在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和服务方面,采用新的方式,建立辐射型的开放服务体系。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通过互联网利用图书馆资源,接受图书馆的服务。这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真正突破了地域限制,不再局限于本校师生,服务对象逐渐向社会读者扩展,具有了十分明显的社会化特征。

2.服务内容社会化

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初衷就是为高校师生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都局限于高校校园内部。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呼声的渐起,高校图书馆的读者范围被大大扩大,社会读者自身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的需求多样化,研究领域宽泛且复杂,这给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增加了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的程度。高校要了解社会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接受能力、个性化需求,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3.服务功能社会化

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这导致很长时间里,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层及馆员都认为,图书馆只能服务于本校师生和教职工,服务于本校的科研项目。这种观点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想,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摆脱对高校图书馆功能的狭隘定位,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社会化,即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促进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放开视角,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等提供支持,发挥传承文明、提高全面素质等多方面的功能。

4.实现全民阅读

为加强国家软实力,许多国家都通过国家行为、法律行为鼓励、提倡并实践全民阅读。我国也十分重视国民素质的提升。2003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纳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这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次重要升华。2006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汇同中宣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倡导全民阅读。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多省市纷纷开展各式各样的读书活动,有的还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如“书香江苏”“书香上海”“书香荆楚”“三湘读书月”“深圳读书月”等。2020年12月18至19日,以“全民阅读:在变局中开新局”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全民阅读年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年会旨在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全民阅读,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阅读推广的交流平台。

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有待适应的问题,如全民阅读的软硬件与群众需求还不相适应,阅读公共资源相对贫乏。要实现全民阅读,仅仅依靠公共图书馆的力量和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图书馆藏书体系相对完备,馆藏信息资源丰富,不论是从资源总量上还是从学科类别上,都是公共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如果将高校图书馆富余的文献信息资源用于文献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社会公众,满足社会公众的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将会推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带动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从而构建全民阅读的和谐社会。

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对社会开放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途径,助推全民阅读早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