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学交往中如何做彬彬有礼的公民

同学交往中如何做彬彬有礼的公民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总有个别同学不讲究社交礼仪,更是把校训的教导抛到九宵云外,无论是在师生交往中,还是在同学交往中,表现对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然而,李建也有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很头疼的坏习惯——不修边幅。在毕业会考之前,金宇中学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了一次唱歌比赛,李建也报名参加了,在六月二十日下午的比赛中,李建是第三个登台亮相的。

同学交往中如何做彬彬有礼的公民

同学在一起朝夕相处,友谊是使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一条金线。同学之间相处得是否融洽对他们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人们需要相互合作;在校园中,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彼此合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可以使人感受到快乐,而且能够使人获得成功。

即使一个人在小时候很有才华,在学校中的学习也很出色,如果他不善于同人合作,不善于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交能力与合作能力就不会得到相应地提高与锻炼。等他长大以后,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就会时常遇到挫折,总感到不顺,才华也不会得到发挥。

在我们的学校中,却存在着另外一种类型的人,这种人的学习成绩也许并不非常优异,而且还可能成绩平平,但他却很善于搞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人将来走入社会以后,由于很善于处于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处处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与认可,这种人不但拥有一种快乐的心情,而且在事业上还会蒸蒸日上。

从这种对比中不难发现,同学之间搞好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而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难怪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他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能只占30%,其他的70%应当归功于他的人际关系。

1.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

①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尤其是男女同学,不要随便开玩笑。同学之间不能够打架、骂人、不能够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不嘲笑生理上有缺陷的和学习上后进的同学,对先进的同学不要打击讽刺。

②同学之间要互助友爱,彼此之间要树立一种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思想。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对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要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同学生病要前去探望,家里有困难,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劳动的时候,男同学要帮助女同学,大同学要帮助小同学。

③同学之间的交往要讲究礼貌。不起侮辱性的绰号,不开恶作剧的玩笑。老同学要关心新同学,大同学要爱护小同学。进出教室时要互相谦让,不要妨碍别人的学习。损坏别人的书本、文具,要主动道歉,必要时要负责赔偿。

④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德,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出口伤人,更不能够动手打人。

2.同学之间的谈话要注意礼节。

谈话是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同学之间的谈话能够增加了解,增过友谊,增长知识。同学之间的谈话要注意态度,要注意谈话的内容。

1.同学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彼此之间谈话的态度要谦虚、要诚恳、语调要平和。说话时千万不要装腔作势或者盛气凌人。听别人说话时,态度要认真,精力要集中,不应表现出无精打采或者漫不经心的表情,更不应轻易就打断别人的谈话。

2.如果同学在谈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说法欠妥,应该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恳切地指出来。

3.谈话的内容要真实、健康,自己对某一个问题或者事物的看法要实事求是,不要胡乱地恭维别人,也不要随意地伤害别人。不要说不文明的污言秽语,不要传播谣言。

【事例】

校园镜头扫描

校园文化建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学校文化的活动和过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的综合。校园文化间接地对学生的群体行为,思想意识与情感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

当然,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教师是校园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文化群体,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是建设优良校风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学生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更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在很多学校,都有反映本校优秀品质的校训。例如“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学创新、为人师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爱、严、勤、实”等等,这些校训一方面告诉全校师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对全校师生行为与意志的一种严格规范。很多学生都能够严以律已,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能够牢记校训的要求,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表现得彬彬有礼。然而,总有个别同学不讲究社交礼仪,更是把校训的教导抛到九宵云外,无论是在师生交往中,还是在同学交往中,表现对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将列举一些具体实例来加以解释。

1.“不修边幅”的李建

李建是金宇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他爸爸是前进木器厂的一名工人,他妈妈是天河医院的一名医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李建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他通常都是自己动手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房间,他的这些优秀品质经常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夸奖和表扬。然而,李建也有一个让老师和同学都很头疼的坏习惯——不修边幅。

星期三下午第一节是体育课,他通常总是迟到,特别让刘老师难以接受地是,上周的体育课他居然穿了一双拖鞋跑了篮球上。他的衣服虽然还比较干净,但通常总是显得皱皱巴巴,给人一种很不整洁的感觉

在毕业会考之前,金宇中学组织三年级学生参加了一次唱歌比赛,李建也报名参加了,在六月二十日下午的比赛中,李建是第三个登台亮相的。他一边走向舞台中央一边还用左手捏一捏鼻子,他那好久没有修剪的头发显得十分篷松。当他拿起话筒准备演唱的时候,可能是为了清一清嗓子,他使劲地咳嗽了三声。唱着唱着,他突然忘记了歌词,只见他匆忙地从口袋中拿出了一张纸,找到后照着纸又唱了起来,唱完之后,他说了一声“谢谢”,然后就走下了舞台。

李建的学生成绩在全年级属于中上等水平,他也很喜欢与别人谈话,很喜欢与同学一起活动。但由于他太不注意自己的一些行为细节,而且很不注意自己的服饰礼仪,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在一起复习功课、做作业,搞课外活动,他自己时常也感到有些苦恼。

2.非正式群体中的青少年

现在的很多学校中,都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是按人群中个体的某些共同需要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它带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主要靠情感来维系。一般说来,除了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注重社交礼仪以外,其他几种类型,例如娱乐型、对立型、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是很不注重礼貌的,处于这种群体中的青少年往往并不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

山西某高级中学一年级(2)班中有三个经常在一起看书、踢球、音乐的男同学,他们深受欧美文化与港台音乐的影响,经常留着长发、穿起被割破的牛仔裤。由于他们的姓名中都带有一个“龙”字,因而他们自己便号称“三条龙”。他们三个人都有一些不好的坏毛病。陈建龙经常乱扔纸皮果屑,有一次他居然把一个烂苹果扔到了正在楼下走过的张校长头上。他还经常随地吐痰,他的座位旁边的地面上经常是痰迹斑斑,为此班主任大明老师批评了她好几次。夏龙雨同学十分喜欢抽烟,教室内是绝对不让抽烟的,他就跑到厕所里抽。抽完之后他经常嚼口香糖,可他时常都把嚼完后的口香糖吐在地板上或者墙壁上。“三条龙”的第三人龙正台同学被他自己称为是“打架大王”,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发生冲突,身高人壮的他总是喜欢摆弄一下他那很有攻击性的拳头。

湖北某校初二(3)班的几个班委员和小组长,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能力不强而被班主任郑老师相继撤换职务,他们心里很不服气,因而产生怨恨情绪,就结成一伙,专门对抗班干部和各位老师。课堂上,他们经常大声喧哗,或者故意举手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自习课上,他们更是显得十分活跃,经常找理由与自己邻位的同学大声说话。班里举办文体活动时,他们总是喝倒彩、大声起哄。他们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一个原来先进的班级成为落后的班级。直到后来,学校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解散了这个小群体,这股歪风才被刹住。

3.徘徊在越轨边缘的青少年(www.xing528.com)

河北某校有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二学生,名叫吕海田,他原本是一个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吕海田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本校高一(2)班的女生孙英,由于孙英不小心撞倒了一位中年妇女,那中年妇女正缠着孙英闹得不可开交,吕海田路经此处,赶紧下车解围,帮助孙英一起将中年妇女送到了医院。从这以后,吕海田与孙英就认识了。谁知他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最后两人开始了恋爱。吕海田坐在教室里,既不用心听讲,也不认真记笔记,总是盼着下课、盼着放学,去与孙英会面,时间一长,吕海田的成绩一落千丈,以前的理想与抱负早已化为乌有。吕海田与孙英就没有正确地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滑入了恋爱的门坎,既耽误了学习,也耽误了前途。

江苏正威中学初三(2)班的贾明同学十分聪明,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有一个周末,他和八十五中的一位同学一起逛街,被一个电子游戏厅给吸引住了。他这一玩可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每到放学后他就到一个电子游戏厅去玩游戏。后来,他居然用游戏机玩起了赌博。因欠债太多,他开始在校园里打注意。有一天晚自习之后,他发现实验楼的物理实验室没关门,里面放着一台松下牌录像机,他经过苦思冥想以后,决定用几层厚报纸将录像机包起来并把它藏在学校操场周围的草丛中。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翻越学校围墙并且想办法将这台录像机放在了墙外,然后自己又借助垒起的砖头翻出校园。第二天他便以3000元的价格将录像机卖给了一个个体老板。纸终究包不住火,经过周密侦察,贾明盗窃录像机的行为被证实。贾明的这种品德恶劣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操练】

改变不良的习惯

改变学生不良的习惯,其实质就是从教育情境出发促使学生行为向良性方面转化。一般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②改变待人处世的态度,形成正确的倾向;③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常见的正常现象,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矫治不良习惯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外部教育条件与学生自身的行为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的不良习惯,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条件:其一是要真正能够做到情境与行为的结合;其二是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育人性格和社交能力。

1.改正骂人说脏话的恶习

金钟中学的张汉道校长深深地知道,改正学生骂人说脏话的恶习是一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青少年的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风气问题。改变学生说脏话的不良习惯、并不能够依靠提出一个什么要求或者召开一两次全校大会就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的。这是一个需要精雕细琢的长期的育人过程。张校长在总结多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帮助学生改正骂人说脏话这种恶习的好方法。张校长兴致勃勃地说道,这个方法就是:每当发现一个学生骂人说脏话的时候,就让他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

这还真像是一剂灵丹妙药,在改正学生骂人说脏话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一次课间操刚结束的时候,初二(1)班的指导员吴老师听到一个不雅的声音传到了耳边:“你他妈的手怎么这么长,做操时都伸到我的脸上了。”吴老师仔细一看,原来是初三(2)班高阳同学,他赶紧走到高阳的身边,微笑着向他说道:“高阳,是不是刚才谁又惹你了,你都说什么了。”高阳一听,脸一下子就红了,因为他自己也很明白,他可是金钟中学出了名的“脏话大王”,这回又给发现了。高阳微微地低了低头,想了一想,说道:“吴老师,我又错了,请您批评我,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总是记不牢。这句话应当这么说:你的手刚才在做操时伸到了我的脸上,请你下次注意点。”吴老师会意地点了点头。

高阳回到教室里,吴老师也跟着走了进来,在同学们都安静了以后,他说道:“同学们,由于老师是的人数少,精力也有限,很少有时间能够遇到说脏话的同学。所以,必须需要你们自己的相互监督,当你们发现谁说脏话时,就应该立即让他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利用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忙就更有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了,随着这种“再说一遍”的方法的广泛使用,金钟中学的语言文明有了极大的提高,连高阳都被评为了文明礼貌的进步标兵。

张汉道校长在此基础上,为了彻底地改正改掉学生骂人说脏话的恶习,又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

从宣布不许骂人说脏话的那一天起,如果再发现有谁骂人或者说脏话了,第一次给予原谅,但必须要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并在班级日志上留下记录;第二次是在本班里给予提醒,并当众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第三次就需要在全校大会上公开批评。无论是谁,凡是有骂人说脏话这种恶习的,哪怕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也不能够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

2.教学生鼓掌

在很多学校里,鼓掌这个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的事情也变成了问题。有些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不该鼓掌的乱鼓掌,该鼓掌时不鼓掌,还有一些喜欢鼓倒掌,简直是在瞎起哄。

五十五中学的文体老师张厚岚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每组织一次文体活动都要为此做一些大量的教育工作,尽管如此,还是有禁无止。张老师在经过多次的经验总结和思考之后,她决定通过具体的行动来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星期四的夜晚,她决定组织一次迎“五·一”的文艺汇演,让全校学生都必须参加。第一个节目是舞蹈《采山果》,结束以后只有一些零星的掌声。第二节目是张华同学演唱《我的中国心》,可能是由于紧张,张华唱得有些断断续续,还没唱完,台下就传来了几记响亮的掌声,还有人在大声地说:“没本事就别上去。”唱完之后根本就没有掌声。第三个节目是相声《变脸》,这两个同学的表演十分精彩,台下不时传来一阵阵掌声,还有人大声叫好。可由于掌声太多,坐在后面的同学根本就听不清。相声刚说完,小礼堂里面的灯一下子全灭了。张老师拿起话筒说道:“同学们,我们下面的一个节目是看一段投影录像。”原来张老师把刚才三个节目的表演情况特别是台下观众的反应全都录了下来,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大家刚才的表现。在每一个需要指出不当的地方,她让放映员都暂停一下,仔细地向全校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她反复强调地说:“鼓掌既是一种表达感情和态度的方式,更是一种礼节。”特别是那几个鼓倒掌让张华下台的同学,在看到自己的录像时,思想上产生的震动很大。

张厚岚老师紧紧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采用录像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现场教育学生,确实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在听完张老师的讲解以后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张老师在讲完之后,她又让大家连续地看了一遍。最后她要求大家在随后进行的汇演中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改过的决心。她大声说道:“我就站在前面,我鼓掌,大家鼓掌;我用力鼓掌,大家热烈鼓掌;我停止鼓掌,大家立即停止鼓掌。”

随后的晚会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着。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欣赏节目的愉快中,台上的演员们也是越来越投入,整台晚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张老师面带笑容地站在帷幕前,十分满意地说道:“同学们,大家今天晚上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鼓掌问题,它反映出你们的精神面貌和为人处世的一些态度。”

确实如此,参加一次聚会,观看一场演出,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礼节问题。

3.教会学生说“老师好”

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应当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生活哲理。学生如何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这一点呢?特别是在社交礼仪这一方面,学生怎么做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更有教养呢?

有很多学生,在路上遇见老师的时候,不是主动地与老师打招呼,而是想办法避开老师,或者是低头走过。在校园里,也最多是称呼一声“某老师”,根本不知道向老师问好。

唐湾初中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校园里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书声朗朗。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社交礼仪训练课的实际效果,陈校长在星期一的全校大会上向全校学生提出,迎面遇见老师要主动地说:“老师好”。第二天,陈校长细心地观察着师生们的你来我往,但却没有听到一声“老师好”,有的学生见了老师赶紧退避三舍,转身就走。当天下午召开了一个向优秀运动会颁奖的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有好几个学生都作了发言,但却没有一个在讲完之后向台下鞠躬的,有一个学生连“谢谢”都没有说,只是点一下头。陈校长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不良习惯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只知道叫一声“某老师”,只知道在发言之后说一句“谢谢”,甚至有的连鞠躬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星期三,陈校长早早地来到了学校,站在校门口一个显眼的地方。学生陆续进校了,大部分学生都说了一句“陈校长”,有的根本不打招呼,只有两个学生说了“校长好”。陈校长向全校同学公布了检查结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星期四,陈校长让教语文课的王新远老师早早地站在了昨天他站的那个位置,陈校长在不远的地方进行观察。随着早读时间的临近,学生们渐渐地都来到了学校。今天的效果十分显著,很多学生开始主动问候“老师好”、“王老师好”。虽然显得有些不自然,有的在说完后还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但是,一种美好的开端已经形成了。

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陈校长又通过主动问候“同学好”,奖励优秀班集体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的这些认识,改掉了从前那种见了老师不问候,见了老师还想溜的坏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