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杯茶中宁静身心-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

一杯茶中宁静身心-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明毓工作室的一张桌子上正摆满了他的琉璃茶盏,日光下,一盏一盏,透明澄澈。为了增加琉璃茶盏的独到美感,他还在琉璃茶盏上刻画。琉璃创作,对于梁明毓而言,也始终是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梁明毓堪称是以琉璃做茶盏的首创者。一款竹窠水仙的老茶茶汤在琉璃公道杯内呈现出深沉透亮的质感。梁明毓说,做琉璃如同泡茶,需要有一颗细致的心。身为琉璃匠人,也是爱茶之人,梁明毓深谙茶之性。

一杯茶中宁静身心-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

一茶一世界,茶中纳须弥。在赵州柏林禅寺首届赵州茶席茶会活动上,宗舜法师面前的001号茶席的布置尤其引人瞩目。那张茶席的茶具,全是白色透亮的琉璃。琉璃是佛家七宝之一,寓意深刻,象征了灵魂的通透与光明。这是茶与灵魂的诉说。“宗舜法师倡导禅茶三戒,戒庸俗,戒奢侈,戒浮夸。”于是,梁明毓以此为灵感,便有了如是茶席的设计。宗舜法师法心欢喜,将其命名为“心如宝月映琉璃”。

在苏州本色美术馆举办的年度茶人大会上,梁明毓更把一株松树从北京运到苏州,以营造出自己想要的喝茶意境。茶室内,松树下的茶席上,依然摆放着他的那些琉璃茶盏。他一袭白衣,端坐于茶席之前,眉宇间流露出淡然的气质。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梁明毓工作室的一张桌子上正摆满了他的琉璃茶盏,日光下,一盏一盏,透明澄澈。“每烧制一批琉璃出来,难免会有残次品。”他说,语气中不无遗憾。残损严重的茶盏,直接在工厂里就砸掉销毁了。那些有些许瑕疵的琉璃茶盏,譬如杯体上有一道浅浅的划痕,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但是梁明毓自己明察秋毫,也一只只挑拣了出来。一千多只杯子中,最多能挑出两三百只完好的。其他的,要么是气泡太大,要么是划痕太重。“喝茶本是为了愉悦身心,不要因为某些瑕疵的存在而影响了喝茶的心情。”

为了增加琉璃茶盏的独到美感,他还在琉璃茶盏上刻画。或是祥云莲花,或是落梅、飘零的桃花瓣,或是修竹的图案,随意随心。他用雕玉的电钻作为画笔,往往寥寥数笔下去,只是一会儿的工夫,一朵花或是一朵云就呼之欲出了。那些有图案的琉璃茶盏,看起来似乎更加精致一些,受到无数爱茶人的追捧。

梁明毓曾经与朋友开过一家设计工作室,某一次为客人设计定制礼品的时候,他突发奇想,选择了琉璃作为材质。那时,他已经开始习佛,这件以琉璃为材质的名为“沐浴佛光”的作品,便是他当时对自己习佛的某些心得的呈现。琉璃创作,对于梁明毓而言,也始终是一种表达方式

市场的认可,令他便逐渐萌发了专事琉璃的想法。“其实当下做匠人还是挺难的,需要耐住寂寞。”梁明毓如是坦言。一开始,他完全靠自己的设计来勉力支撑琉璃创作,慢慢地,喜欢他的茶盏的人越来越多,他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力。

我一边喝茶,一边与梁明毓聊他的琉璃创作。与我一样,他也是喝武夷山岩茶。巧的是,我们在武夷山有共同的做茶朋友刘清。岩茶是半发酵清茶,梁明毓则对牛栏坑的肉桂情有独钟,这种茶的花香浓烈,爽滑醇厚。

实际上,梁明毓堪称是以琉璃做茶盏的首创者。在他之前,因为制作工艺的拘囿,无人尝试。一般而言,通常的饮茶器具,多是陶、瓷、紫砂等材质。而琉璃的创作,从雕塑开始,到制作蜡模、细修、浇铸、退温、冷色、打磨等,计有十三四道大的工艺环节,繁琐异常。不同的琉璃颜色,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一般的颜色都需要800到1000度的高温才能烧成。

梁明毓茶盏的设计灵感,多来自于文化典籍或者佛经。譬如他的花信1号系列茶盏,取用了宝相花的花形,宝相花是佛教中的一种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宝相花由荷花演变而来,花瓣的形状如同荷花花瓣。而他痴迷于宋代器物,虽是花瓣形状,设计却不繁复,简洁明确,深得宋人精神。(www.xing528.com)

一款竹窠水仙的老茶茶汤在琉璃公道杯内呈现出深沉透亮的质感。光影流转,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皆若空中无所依。白色琉璃茶盏,未注入茶汤时稍显轻盈,一俟注入茶汤,尤其是深色调的普洱茶或者岩茶类茶汤,便会显得茶汤透亮丰盈。加之光的折射作用,令茶汤看起来美轮美奂。以白色琉璃茶盏看茶汤一道一道的变化,由深变浅,由浓变淡,仿佛印证了佛家讲的“无常”。一杯茶汤入口,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薄荷般的凉意。他别具匠心地在杯体画上梅、兰、竹、菊等图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在他看来,“对于创作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很难说,是琉璃提升了茶汤的颜色,还是茶汤美化了琉璃茶具。一切都是如此相得益彰。

茶席上,盛废弃茶水的建水也是梁明毓的琉璃作品,有细腻的光泽感,润泽如玉,让人初一看会误认为是用玉制而成。莲蓬形的琉璃盖子,更是精细入微。

此刻,他所使用的花信2号杯,窄口,锁香效果明显。兼之采用了物理喷砂工艺,琉璃杯表面有细小气孔,使得茶的香气也容易挂在杯上。

梁明毓正式接触佛法,是在2012年。作为佛弟子,梁明毓每天都要做功课,磕大头便是其中之一。每天早上,他磕完一百零八个大头,再来工作室。“修行发自内心,但要落到生活层面。所谓闻思修,就是修行不能只停留在闻与思的层面,修身,养性,更要身体力行。”

梁明毓认为,修行是对自己的护持。戒律来自于内心,规范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果和业力都是警示,让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避免受到伤害或者将伤害降到最低。

梁明毓修习佛法,也修习茶。为了让自己对茶的理解更加精深,梁明毓向云南茶人王迎新老师修习人文茶道。“饮茶讲究心境,而心境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在喝茶的时候,需要营造一种氛围,饮茶器物与整体环境便显得格外重要。”他对茶会的举办、茶席的布置、器物的陈设、泡茶的细微手法,甚至茶席方巾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亲自动手的过程,也是一种修心的过程。在饮茶中,不知不觉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一种乐趣。”

梁明毓说,做琉璃如同泡茶,需要有一颗细致的心。他打了个比方,二者都如同刀尖上的舞蹈。细微的变化都会被无限放大。对于细节的锤炼,便显得至关重要。泡茶时心态要稳定,凝神静气,气定神闲,才会泡出好茶。心手不一,浮躁飘忽,好茶也会被浪费掉。茶不同,对水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注水的高度与角度,出茶汤的时间控制与角度,也都因茶而异。茶席之上,茶才是永远的主角。“器具再美,对泡茶的种种细节稍不注意,也不会泡出应有的味道。”岩茶一类的茶,适合高温高冲,绿茶与新的白茶一类,则适合低温低冲。前者在高温之下,香气会瞬间被激荡出来。后者因为较细嫩,所以需要让香气缓缓地释放。

身为琉璃匠人,也是爱茶之人,梁明毓深谙茶之性。“一泡好茶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梁明毓说,“茶好,器美,泡茶手法正确,最后,还要有对天地万物的敬意,才能把茶泡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