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三大特点及教学关系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三大特点及教学关系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效课堂有三大特点: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在高效课堂中,师生和教学关系的建设是以“人本”为中心的。只有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前提,使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三大特点及教学关系

高效课堂有三大特点: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高效课堂是为了实现课堂改革的三维目标,即在教学目标方面实现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再到乐意去学,最后到有创造性地学习。也就是说,从知识本身引发到兴趣,再扩展到能力,最后实现质的飞跃。“三维目标”是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是指对原来的人生价值观方法和过程、能力和认知的超越而抵达人类智慧的顶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传承文明的动力,更准确地说是依赖智慧。如果教学只能传授知识,却无法形成智慧,即使能实现“三维目标”,但仍不圆满。所以,把高效课堂粗浅地理解为“高效益”课堂是低层次、肤浅的字面理解,其真正所蕴含的内容非常深刻。高效课堂,不但学生学得会,还要学得快乐,快乐的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如果学习是一种乐趣,那就没有了学习的痛苦与压力。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独立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情商,对学生终身有用,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真正的高效课堂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生命的体验。课堂不光有知识,也要有智慧和生命。

叶澜曾经这样讲过教育的真谛,它的本质意义是指通过对人的认知,正视人生,为提升生命质量而从事的人类活动,是人类社会中最突出生命本质的以人为本的一种事业。在高效课堂中,师生和教学关系的建设是以“人本”为中心的。“学本”即服务于学,是把课堂教学的原本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这就是教学关系的核心。“生本”是根据学生学习、成长、认知的规律,保护学生的自然天性,呵护其自然成长,还原“学生的”本身,这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人本”“学本”“生本”构建了高效课堂的“教育学”。

(一)高效性

高效性是指高质量、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里的高质量、有效主要是指保质、保量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自主性发展,同时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主要是指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即学生的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与社会相适应。高效课堂生成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不然完整体系的有机统一一旦被破坏而失去和谐,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就会受到影响。自主性发展的主要表现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立的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学习目标明确和学习态度积极,能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启发下独立进行知识的探索。同时,能够促进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发挥最大限度的自身潜能。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均表现出极大的个体差异,教师一要做到承认并尊重差异,二要能善待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主动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创造快乐、带来效益、生成能力。高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交流的场所,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上。实现主动性,需要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以及积极参与和高效地参与。教师的出发点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学习等形式,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参与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这种参与就是全员参与。学生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到选择学习方法等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参与,而不只是参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这种参与就是全程参与。积极参与则是学生积极投入全身心,在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热情的一种参与。学生思维活动很积极,能够获得学习策略,有充分的表现机会,培养了其创新能力的参与就是高效参与。

(三)生动性

生动性是课堂情感价值的追求,突出“学乐”和“乐学”,变“怕上课”为“怕下课”。高效课堂特别强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只有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前提,使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高效课堂中,由于教师采用了有效教学策略,表现了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营造了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体现了和谐融洽的师生交往以及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敢想、敢说、敢做,没有任何思想压力,充分发挥了主体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节约了授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结果是师生的情感、智慧和能力共同投入的结果,它并不完全按预设的结果进行。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断地生成中去建构新的意义。所以,高效课堂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生成性。生成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教学目标的生成,即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只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不是最高要求。教学目标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即兴去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生成,即教材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跳板”,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有力凭借,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但又必须要超越教材。教学过程的生成,即教师在预先设定的教学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关注,自己的教学思路应该适时改变,这样教学过程就是流动的进程,是一个活的过程。

(五)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建立在有限时间和高效率学习基础上的,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好的学习效果,将课堂的学习成果最大化。“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上,即在一定课堂时间、容量范畴下,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不仅完成有限的课堂任务,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品质进行了培养和锻炼。”高效课堂把时间、教学任务和学习效果三者进行了统一融合,用最少的教学资源消耗,完成最大的教学收益,以最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最高质量的学习效用,让学生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成已有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师生之间愉快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态度、道德品质、个人能力等进行了进一步的锻炼。

1.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学习为根本(www.xing528.com)

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坚持,要保证高效课堂的乐趣性,学生需要的是快乐学习。高效课堂的构建前提便是将学生放到课堂主体的位置上去,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快乐和谐气氛的课堂,放眼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将学习兴趣提升到最大,让学生爱上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懂得怎样高效率地学习。高效课堂的一大特点便是对学生多样性发展的培养,不是传统的“样板课堂”,培养的学生也不是“样板学生”,高效课堂没有好学生、坏学生的分别,一切的学生都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快乐的学习会让所有的学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学习热情。

2.平等对待学生,保证人人学、人人会

高效课堂的另一大特点便是更富有公平性。高效课堂坚持的是差异教学,而不是歧视“后进生”。在高效课堂上没有歧视,没有好坏学生的区分,只存在着学习差异,存在着学习能力的高低不同。教师会带领班级的学生一方面拉近差距,一方面发挥不同学生特点的“亮光”。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能者多学,勤者补拙,不让学生有掉队的现象发生,让能多学的学生继续学习,对存在疑问的学生进行知识巩固,保证课堂上人人学,人人会,人人都享受到高效率课堂带来的好处。

3.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转变,以往的教师的训斥在这里不会见到,以往的苦学在这里也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对立的,教师放下了师者的架子,学生与教师成了朋友,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此。学生学习上没有了教师思想上的“胁迫”,更有动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学生会发现教师没有那么可怕,课堂没有那么恐怖,师生的课堂关系像是老朋友交谈一样,教师不再使用“必须”“只能”这样的词语,更多的建议性词语将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了彰显,让学生满怀激情地迎接接下来的学习。

4.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高效课堂的初衷便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以主动的学习代替以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让思维解放的学生在思想上更有创造性,这样的学习无益更富有效率。学生在学习上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权利和空间,教师在高效课堂上起到的是辅助、引导、点拨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主动思考、团体讨论、创造性思维练习等,这是从对学生的终身培养的角度出发的长久培养行为。高效课堂发挥自身特点,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全面激发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

5.促进学生个体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热情不同,特别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无法专一很是常见,这很容易造成“后进生”的产生,即一些游离于教学课堂之外的学生。但是,在高效课堂上,“后进生”一词基本远去,因为在这里不会存在“后进生”,差异性教学和整体教学在这里进行了融合,学生个体可以得到锻炼发展,而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更是拥有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可能性。“学生与学生之间不会因为成绩差异因素而出现矛盾,高效课堂带来的素质教育氛围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深度开发,对全体学生的能力进行提高,抛弃了成绩决定一切的传统课堂。”

6.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同等时间内,完成原有教学多节课堂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同等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最多、最高效的学习任务。高效课堂带给教师和学生互动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高效课堂就是学生获得最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收获最高课堂效益的那座桥梁,在仅有的课堂时间内除去协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