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开发,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开发,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教师敏锐察觉主题的聚合效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一种写作资源的积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跨越百年的美丽》介绍了居里夫人一生刻苦努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伟大事迹。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一线教师们指导学生积累写作语言资源的最常见的方法。诗词散文的教学资源对于写作而言是一种开发起来极其方便的资料。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开发,打造高效课堂

(一)开发童话叙事类文本教学资源

1.整合主题资源

写作教学中,学生往往遇到“不知写什么”这样的困境,其实主要源于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不足。因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太过常见和随意,没有引起学生的用心观察,或是让学生觉得“审美疲劳”。还源于素材的提炼和应用不足,知道大体事件,没有足够的应用能力将其进行书面表达。其实,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材本就罗列了很多主题素材,每一个主题都可以唤起、促进学生对日常生活经验和情绪的表达和反思。

如果教师敏锐察觉主题的聚合效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一种写作资源的积累。比如,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按照主题进行编排,包含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既有按照时令的“春天的脚步”“过年”“雪”等,还有聚焦世间百物的“马”“水”“礼物”“手”“眼睛”“太阳”“舟船”等,以及哲理启示类的“智谋”“快与慢”“破除迷信”“尊严”等。主题涵盖了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又能抓住成长的阶段特点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启示。这样丰富的主题教学之后,都随文设置了笔下生花板块,指向学生的写作训练。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则以单元进行课文编排,每个单元中都设计有写作训练,包括“写难忘的一件事”“写景物”“写最感动的一件事”“写印象深刻的人”等主题。这样的写作训练也都和课文或者本单元的主题活动链接起来,采用读写结合式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教材本身的合理又丰富的内容编排,紧贴着学生的成长,丰富了学生表达的话题。很多主题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有关系,但是又有经典优雅的范文做例子,教师只需要梳理出文章中的训练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写作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即可。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师不妨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和研究,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合适方法。比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圆圆的沙粒》中,要求学生补写出圆圆的沙粒是怎么样经过几十年才变成珍珠的。在学习了文章,理解了沙粒的坚持不懈的品质之后,学生很容易就“坚持”这一主题,畅谈自己的感受,而沙粒的故事也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积累素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跨越百年的美丽》介绍了居里夫人一生刻苦努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伟大事迹。课文的随文训练里要求学生结合课本中附录的一段居里夫人的生平资料,写一写对居里夫人想说的话。这样的写作教学都是在阅读教学之后,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认识,再畅谈心中感受,学生只要认真地学习了例文,一定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像这样随文练笔的方式,克服了大作文费时长、收效慢的缺点,学完之后可以很快地完成练笔,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2.积累语言资源

新课标对学生习作的课程目标有这样明确的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一线教师们指导学生积累写作语言资源的最常见的方法。学生广泛地积累好词好句,增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好处颇多。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积累词句的过程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迅速增强。小学生在进行好词好句积累时,也会遇到因为鉴赏能力不足,而导致无从下手,积累之后也不知如何应用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教材就是很好的例子,学生在阅读教学时,往往已经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这些重点词句正是适合学生写作时借鉴和运用的好素材。

3.厘清线索资源

课文除了主题和语言值得我们研究之外,还有丰富多样的构思和线索安排值得学习。在记叙文中,故事的情节线索安排、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都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有很强的示范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反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给学生设计相应的写作练习,自然也就将写作方法的学习浸润到学生心中。

记叙文最常见的叙事顺序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这对刚刚开始接触叙事文写作的小学生而言,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故事,是学生很容易掌握的记叙顺序,可以让学生很快熟悉记叙文的六要素,学习如实地记录完整的故事。

除此之外,倒叙、插叙等特殊的叙事顺序也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文《修鞋姑娘》第一次向学生展示了倒叙的写作手法,从一开始的寻人写起,很容易引起读者好奇心,即作者这样着急寻找的人到底是谁,然后再回忆和修鞋姑娘发生的故事,读者的疑惑就得以揭开。课文结尾的时候,继续描写“我”对修鞋姑娘的寻找,既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又能设下悬念,吸引读者。这样典型的倒叙式结构,表达效果更好,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因此,笔者也在教学后安排了《倒叙——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专题训练,利用对比阅读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对比学习另外一篇倒叙式开头的文章《最后一片叶子》的表达效果,如此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倒叙式开头的好处—让故事更加曲折,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再设计一个写作训练,让学生以倒叙式开头写一个意外的故事。

对记叙文的线索内容的开发和学习,主要让学生能够模仿文章的构架,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叙述手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在素材和语言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合的叙述方式,同时也就有了巧妙的行文构思。

(二)开发诗词散文类文本教学资源

1.诗词教学资源:意象与情感

小学阶段学生在教材中接触的古典诗词大多语言平实,生动易懂。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多姿多彩,语言表达新奇别致,内涵情感丰富多彩。即使是在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下,不同的意象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一点也是可以被学生接受的。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诗词不多,但是有心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主题,把已学习的诗词从时间、季节、情感、意象等方面进行归类整理,在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有取之不尽的源泉。(www.xing528.com)

诗词散文的教学资源对于写作而言是一种开发起来极其方便的资料。在日常教学中,完成基本理解、有感情诵读之后,还可以从意象入手进行品味。要知道,古典诗词中的“花、月、水、山、鸟、渔翁、牧童”等常见意象都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运用到学生的写作中去,可以极大地提升作文的文化底蕴。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意象上的相似性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需要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对比品读,最后再把这种学习所得带入写作教学中去即可。

除了意象之外,诗歌本身包含的浓厚情感也值得学生积累运用。以爱国诗为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包含了诗人无怨无悔报效祖国的忠贞志向,《从军行》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抒发了诗人破釜沉舟、效忠国家的满腔热忱……这类素材的积累,就应该从背诵默写的程度加以提升,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时,诗人的生平、诗歌中的经典语句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资源,而且学生的思路得到了拓宽,表达效果更加强烈。传承优秀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这就是古典诗词入选教材的重要理由。在新时代的今天,古典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因此将诗词进行资源开发,寻找到其适用于写作教学的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深化古典诗词的时代内涵,帮助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散文教学资源:修辞与情感

散文在小学语文编写体例中占的篇幅不算多,但是入选的散文语言朴实,情感态度真实,很多都是能够与学生实际情感有共鸣或者启发学生思想认识的文章。学习散文,要体会形散而不散的特点。将散文作为教学资源纳入写作教学之中,重点在积累散文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赋予文章的情感色彩。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抒情散文《我喜欢》,语言清丽,结构鲜明,每一段的开头都是用了点题的“我喜欢”再串联起不同的喜欢内容,这样的结构本身就具有音律美和节奏美,也易于学生模仿借鉴。学生只需要加以想象,满含深情地写出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景物,就可以仿写出非常不错的散文。这样的写作教学本身就适合于学生模仿,情感主题的难度也不深,所以非常适合进行写作训练。

散文在小学阶段不是写作训练的重点,也有人认为散文不教也可以。其实,散文的语言非常值得学生去模仿和积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散文诗《花之咏》运用了对偶、叠句、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光明渴望,其中的语言寓意深刻,能够引起读者对语言的反复品味,从而形成自己的词语积累。巴金先生的《海上的日出》其中精彩绝伦的景色描写,按照时间顺序,有层次地描写出了海上日出的绚丽景色,既能给学生以审美的享受,又用精准可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日出图。其语言的准确、美妙、精巧都可以对应地教会学生描写景物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单独将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赏析,再进行仿写训练,其中对颜色、对变化的把握和突出对于提升学生写景能力有很大帮助。

3.开发活动体验中的写作资源

美国教育杜威倡导的生活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影响深远。他主张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通过主动的体验、尝试、改造,帮助个体获得生活经验。所有的事物都得通过“做”才能得到经验,是杜威提出的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近年来,教育界也越加重视课程实践。在写作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写真心话,就得让学生先去体验。

根据这样的理念,北师大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设计了一个综合活动单元,包括“纪念日”“水”“生命”“劳动”“特产”“我们和我”等不同的主题。综合活动单元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内容和资源,充满趣味性的调查、游戏、团结协作的小组交流互动都深深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探究性学习的不断提升,学生就有一种勇于挑战的精神,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之中去,让写作变得更有实用性。

这类综合活动单元可以成为写作教学的前置课,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的需要,让学生在家长或者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课前就去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最后教师只需要去设计相应的结果交流课,然后再启发学生去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解,那么从生活中就可以取得源源不断的写作资源。

在开展北师大五年级下册“劳动”单元综合活动时,笔者就做了以下的单元活动策划,指向学生的写作训练。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布置任务——课后完成家长忙碌的一天劳动记录,然后筛选出职业最有代表性的几位家长,发动学生动手设计邀请函,邀请学生家长代表进学校为学生开个恳谈会,共同探讨关于劳动的问题,最后在写作课堂上再让学生写一写恳谈会的感想。

本次活动目的明确,简单易行,有了前期的准备和体验,学生的写作自然会呈现出更多的面貌。教师有意地带领学生去观察记录生活,就会让学生观察到生活的另一面。这就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谁都有忙碌的父母,谁也不会注意去观察,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实践了生活语文的观念,拓宽了习作的渠道,贴近学生的生活,创造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和情感体验。

综合活动课程以生活教育观为理论依据,确确实实地解决了写作素材缺失、写作情境脱离实际等问题。但是,为了避免写作时的选材重复,活动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教师不仅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更要保持写作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感悟,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语言素材,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欢乐、自主的氛围中探究问题、发现素材、利用素材,进而实现思维的重组和整合,盘活“库存语言”,创造出优秀作文。活动作文教学也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地位与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过程的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既涵盖了经典的阅读范例,又囊括了丰富的写作知识,其本身的写作教学资源主题鲜明,实用性强。我们应当看到,不同的文体素材都可以为写作教学提供很好的范式,其中的语言、主题、素材资源无一不是学生使用起来最为便捷的资源。而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也因其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过程形式丰富等因素,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多向发展的平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开发写作教学中实效性最强的一种资源,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应该被继续探索和挖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