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的持续发展:南方谈话与科学发展观

经济的持续发展:南方谈话与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示意图1.建设创新型国家。如果将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比作一列火车,那么这列火车无疑正面临着煤、水、电、燃油等多项资源的紧缺。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经济的持续发展:南方谈话与科学发展观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12年5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在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大楼举行的中欧高层能源会议时发表讲话指出,当前新一轮能源科技创新方兴未艾,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实施能源节约优先战略,立足国内增加能源供给,不断优化能源结构。过去6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降低近21%。目前,水电和风电装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下一步,中国将继续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转变,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再降低16%,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

可持续发展,这个“老旧”的“新概念”,至今仍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已成为经济良性增长、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准则。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面向2020年,我们要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坚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1.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5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号召。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民富国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天然的自然资源维持经济社会运转,甚至支撑起比较富足的社会生活和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例如,中东产油国家依靠石油采掘、非洲小国博茨瓦纳依靠钻石的开采及出口,这些国家对资源的依附力强,增长方式单一,往往是以对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对象的采掘业为主,靠自然资源等初级产品的贸易来带动GDP的增长,被称为资源型国家。与之相对应的,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链接】

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客观可能性,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世界发展史已经证明,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不创新,就会落后挨打,甚至最后只有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制造”只有产业规模上的相对优势,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总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多依赖进口或被外方所控制。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历史、现实、未来的选择,又是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那么,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从18世纪起,人类社会经历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时代之后,就进入核能、航空航天科技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当今世界,呈现全球经济知识化、产业链细分化、产业组织扁平化的新趋势,创新型国家建设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要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完善创新创业环境,集聚创新要素,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与转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2011年1月8—9日,第三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转型 创新 包容”。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相对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以及我国近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近20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就是既高速增长又降低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不同于传统道路的工业化模式。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追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将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比作一列火车,那么这列火车无疑正面临着煤、水、电、燃油等多项资源的紧缺。在当前全球已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及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不断强化的时代背景下,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难以为继。走以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项重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多个方面,推行新型工业化,应当实施三大战略:一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资源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二为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三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一方面用信息化促成工业化,引导新世纪的工业往高增值、高竞争力、高信息含量的方向发展,另一面用工业化支持信息化,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物资、能源、资金、人才和市场。

2009年9月,国内规划最大的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启动建设,成为广东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试验。广东工业设计城以2009—2015年为启动阶段。至2015年工业设计城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的目标。(www.xing528.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宣传贯彻工作会议,并举行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至今已有三批共185家工业园区(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

广东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注:截至2012年4月,广东省共有11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循环经济是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发展循环经济,既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也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愿望越发强烈。而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迫使传统增长型、高耗能大排放生产型国家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重视环境、生态等的综合效益,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生产模式,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毫不动摇地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互补共推”的发展道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约束机制和激励政策体系。同时,建设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公众、企业、政府等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入手,利用多元化的动力推动循环经济向前发展。公众方面,要引导其合理消费;企业方面,要促使其科学生产并履行社会责任;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法制保障和技术支撑。

4.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下,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构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现代产业构成差异比较大。例如,在经济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一般情况下现代服务业要占其GDP的70%左右),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产业体系当中,工业增加值一般占GDP的50%左右。

广州市增城推动“绿色崛起”的产业圈层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产业体系经历了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三产的结构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但是,产业体系仍然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不高、缺少众多有竞争力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等突出问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从当前我国产业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出发,一方面增加技术投入和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努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国际分工形势的发展和比较优势战略的要求,提高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去争取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位置。再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链接】

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2008年7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和主体产业群以及重要载体,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从而形成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完整思路。

发展目标: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超过60%。先进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分别成为第一、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