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CTV9愿以灵活方式成为参与者、支持者和投资者

CCTV9愿以灵活方式成为参与者、支持者和投资者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负责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近年来不断拓展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合作方式,作为中方制片人,负责项目的选题、投资决策及节目监制,其中多部国际联合摄制作品获得国际奖项。依托国际合作的优势,频道得以快速、有效地在全球纪录片行业树立品牌,扩大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该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均被业界认可。随着中国题材的热度上升,中国制作方应该更加主动地发起国际联合摄制。

CCTV9愿以灵活方式成为参与者、支持者和投资者

(周艳: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

周艳:现任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长期从事纪录片创作和管理工作,近十年来作为执行总导演、总撰稿、总导演完成的主要作品有: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6集纪录片《复兴之路》,10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国故事》,7集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等。作为制片人和节目监制完成的主要作品有《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瓷路》《园林》《我从汉朝来》《超级工程》等。作品曾多次获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计划”等奖项。负责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近年来不断拓展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合作方式,作为中方制片人,负责项目的选题、投资决策及节目监制,其中多部国际联合摄制作品获得国际奖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的交流与输出作用越来越重要。纪录片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面向海内外播出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定位于“传播中国形象的主流平台”和“加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自成立来一直致力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广泛开展与国际纪录片界的交流与合作。五年多时间,纪录频道共启动了21部,总时长70余小时的国际联合摄制节目,总投资超过1亿人民币

一、丰富的题材内容和广泛的合作对象

纪录频道的节目内容以“全球视野、国际表达、人类情怀”为诉求,国际合作节目既有代表国际顶级纪录片制作水准的重磅力作,也有贯穿导演独特观察和视角的风格化作品,作品题材广泛,涵盖自然、历史人文科技、社会生活等多个类别。

如讲述非洲野生动物精彩故事的6集自然类史诗巨作《非洲》(Africa);记录世界顶级猎食者捕捉猎物的策略和逃生技巧的7集野生动物大片《猎捕》(The Hunt);关注澳大利亚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活的6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The Story of Australia);探索宇宙生命奥秘的5集系列片《生命的奇迹》(Wonders of Life);介绍世界各地的城市化难题及应对的3集系列片《改变地球的一代人》(Generation Earth)等。

成立五年来,纪录频道与全球知名团队共同开发了各类题材的高品质纪录片。一方面,频道与数十家国际主流纪录片播出平台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频道和各国在纪录片界享有良好口碑的制作公司合作,制作了十余部国际一流品质的高端纪录片;同时,频道也积极接触国际知名制作人和导演,发展更具风格化的新作品。在合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各合作方的双赢打下基础。

二、创新多元的国际合作方式

纪录频道探索了多种国际合作的模式,如:联合制作、参与投资、委托制作、共同选题等。依托国际合作的优势,频道得以快速、有效地在全球纪录片行业树立品牌,扩大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

纪录频道的国际合作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联合摄制和委托制作。

1.联合摄制:共同投资,共同制作,共同分享权益。以下是联合摄制的几种具体操作模式

(1)参与投资

通过参与投资,参与到国际项目中,双方或多方共同制作节目,共同分享节目版权

如:纪录频道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探索频道(Discovery)、法国国家电视集团(France Television)联合投资和制作的《非洲》(Africa)。

描述东方人对虫草狂热的《喜马拉雅大淘金》(Himalayan Gold Rush),则由频道与法国国家电视集团等多家国际机构联合投资,并委托法国库安札(KWANZA)公司制作。

又如:频道与史密森尼频道联合制作的记录动物捕食瞬间的3集精彩纪录片《极速猎杀》(Speed Kills);与法国国家电视集团、五洲传播出版社联合制作的记录中国新一代设计师们故事的3集系列片《中国设计》(Designed in China);与奥地利国家广播公司(ORF)、奥地利国家广电基金会、德法公共电视台(ARTE)联合制作的《番茄的胜利》(Triumph of the Tomato),则揭示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蔬菜之一——番茄的种植历史和相关文化。

目前,频道与法国M6电视台、德国ZDF电视台、加拿大探索频道共同投资制作的科学历史类纪录片《人类溯源》(First Man)已经完成拍摄,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该片运用尖端科技,分析人类与大猩猩黑猩猩基因和外形上的特点,并追溯人类的起源以及物种进化的历史。

(2)共建主创团队,共同拍摄

本着合作双赢、培养人才的宗旨,频道不仅参与投资,并与国外制作公司通过共同组建主创团队,共同制作节目,共享版权。

如频道与日本放送协会(NHK)、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通过这种共同组建团队、共同拍摄方式,合作拍摄了描述自然环境变迁与物种进化的6集系列片《生命的力量(第二季)》(Life Force II),其中讲述中国内容的一集,由中方导演带领中方主创团队、与新西兰摄影师共同完成拍摄。该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均被业界认可。

(3)共享选题,共同播出

针对双方感兴趣的选题,频道尝试与国际合作方分别拍摄和制作,并共同播出,共享版权。

如:为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纪录频道与韩国广播公司(KBS)一起,以共同投资、共同确认选题、节目形态和主要人物故事,共同播出的方式,中韩双方分别制作了3集系列片《望京》和《新中国人传》,该系列在中央电视台和韩国广播公司(KBS)合并播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操作较简便,制作高效,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4)由中国制作方发起的国际合作项目

把这一类合作单独提出来,是因为上述项目都是外方发起,中方响应的。随着中国题材的热度上升,中国制作方应该更加主动地发起国际联合摄制。

如:频道与德国Gebrüder Beetz公司共同投资,与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雪豹》,讲述了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特有的野生动物雪豹和牧民的故事,该片的合作尝试,也给频道未来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开拓了新的可能。

2.委托制作:频道全额投资,全版权,委托国际团队创作

如:委托美国云霄制作公司(Roller Coaster Road)公司制作的3集历史类系列片《金山》(Gold Mountain),追溯了19世纪中国人为美国西部建设做出贡献的历史,再现当时赴美中国移民的真实生活以及《排华法案》产生的影响,该片播出后反响极大。

另一部委托制作的作品,是频道委托英国著名制作人菲尔·阿格兰倾力创作的5集自然人文类纪录片《云与梦之间》(Between Clouds and Dreams),目前已经制作完成,该片用独特的视角展现长江流域美的自然资源,以及人们对保护当地环境所做的工作,具有导演非常鲜明的风格。(www.xing528.com)

三、不断提升的收视效果和国际影响力

纪录频道一直以改变、进取和创新的态度,对待每一部国际合作的作品。经过五年多的努力,频道已经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高端文化平台,收视份额与观众规模逐年同步倍增,目前全国覆盖可收视人口超过10亿,平均收视份额达0.61%。

国际合作项目也在同步成长。以联合摄制纪录片的首播收视情况为例,2012年《喜马拉雅大淘金》首播收视率为0.13,推及收看人群为977万人;2014年《隐秘王国》播出时,收视率为0.21,推及收看人群达3770万;2015年《生命的力量(第二季)》首播收视率为0.17,推及收看人群6410达万人;到2016年2月《猎捕》首播时,收视率达0.26,推及收看人群高达9260万人。可以说,纪录频道的平台优势和宣介资源,使其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在同类题材作品中能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回报。

同时,通过这些作品的播出和发行,也为频道在国内外纪录片业界取得了一致肯定和好评。早期的国际合作作品《喜马拉雅大淘金》先后获得了2012年法国土伦国际海洋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2012年法国奥特朗山居电影节“人与探险”类最佳影片,2013年摩洛哥拉巴特野生动物与环境国际电影节(FIFALE)二等奖(银鹳奖)等七项大奖;自然类纪录片《非洲》获得了2013年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评选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大奖,2013年Jackson Hole电影节最佳动物行为记录最佳中篇系列奖,2013年意大利奖(Prix Italia)最佳纪录片奖,2013年英国皇家电视协会最佳科学和自然历史类纪录片奖等多项大奖;《生命的力量(第二季)》获得了2015年纽约电视节“纪录片/资讯类节目”金奖,2015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自然及环境类最佳导演奖,2015年第五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音乐音响奖。

回顾纪录频道国际合作取得的成果,追寻其逐步成长和发展的足迹,可以看到,频道成立伊始,是作为参与者,尝试性地参与国际项目投资,逐步丰富题材与合作方式;而后,纪录频道作为投资者,真正进入国际合作的实践领域;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台,纪录频道还肩负着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责任,承担着扶持国内纪录片事业和产业的责任,必须坚定不移地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强大支持者。

四、纪录频道国际合作选题现状和趋势

频道现有的国际联合摄制项目,主要有以下六种选题类型:

1.能够展现当下中国人生活状态和表现中国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的选题

如:前文提及的《中国设计》(Designed in China),回顾经久不衰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Behind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等,均属于此类选题,它们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内容呈现给全球观众。

2.能够展示和传播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选题

如:3集纪录片《中国艺术》(Art of China),探索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反映东西方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了中国的艺术史。

3.能够展示中国独有的生态资源或特殊地理环境的自然类选题

如:纪录频道与英国天空电视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摄制的动物类纪录片《大熊猫》(Pandas),记录了中国最具特点和最受喜爱的动物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还有讲述广西神秘天坑群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秘境中国——天坑》(Mystery Caves of Guangxi)等。

4.能够用独特视角讲述发生在世界各地却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含有中国元素的选题

如:6集系列片《来自澳大利亚的故事》(The Story of Australia)关注澳大利亚充满活力的现代生活,以及中国移民、游客和商人对澳大利亚的贡献;还有前文提及的历史类纪录片《金山》(Gold Mountain),追溯了19世纪中国人在美国西部的历史故事。这些选题的主要内容发生地在国外,但故事情节或主要人物与中国具有深刻联系。

5.拍摄范围具有全球性且其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中国内容,或节目中含有明显的中国元素的选题

如:纪录片《番茄的胜利》(Triumph of the Tomato),讲述了番茄的全球之旅,其中也有很大篇幅讲述番茄如何引进到中国,以及当今中国和世界各地科学家如何通过科技来丰富和提升番茄的口感。

又如:广受好评的《生命的力量(第二季)》(Life Force Ⅱ)中,关于中国的一集中,讲述了中国西南山区和喜马拉雅山脉地理变迁所带来的物种进化。

再如:2集纪录片《野性的终结》(The End of the Wild),则加入了来自中国的国际巨星姚明作为环保大使的元素,宣扬保护野生动物,反对象牙和犀角交易

频道与美国公共电视网络(PBS)、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NHNZ)联合制作的描述太平洋海域丰富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4集自然类纪录片《大太平洋》(Big Pacific)正在后期制作中,其中也将大量展现中国辽阔疆域的壮美景观和瑰丽的物种资源。

6.重大的全球性选题,制作规模宏大,影响广泛,在影像、技术、剪辑上均可达到世界一流的蓝筹类纪录片

如频道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探索频道(Discovery)、德国RTL电视台、法国国家电视集团(France 5)联合制作的3集野生动物系列片《隐秘王国》(Hidden Kingdoms);以及前文所述的《非洲》(Africa)、《猎捕》(The Hunt)等片,均属于此类大型蓝筹类纪录片。

未来,纪录频道将以更开放的视野、更灵活的方式迎接新的合作。

在题材类型上,纪录频道将继续关注生态、自然、生活等各领域的更具前瞻性的全球性话题,同时也更多聚焦具有国际叙述语态的中国故事选题。

在作品形态上,纪录频道希望能有所创新。尤其是伴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尝试与新媒体领域的各种合作,使节目形态更具新媒体传播力。

在合作对象上,纪录频道将更积极地拓展新的伙伴。发展三方甚至多方平台合作,尤其是中方制作公司、投资方及播出机构共同参与,共同打造国际化的优秀节目。

在选题方式上,纪录频道希望有更多的中方制作团队及播出平台参与国际合作项目选题的申报,将以更开放、更无边界的方式从内容、团队和投资等各领域,打开全新的合作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