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金融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金融学》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遵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准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自接管开始之日起,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包商银行业务。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依法保障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金融学》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遵循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准则。但作为具有特殊性的金融企业,利润最大化并不是其唯一的经营目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实践、总结,通常把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归纳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三大原则,简称三性原则。三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中都要体现出来。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原则。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很多,比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管理风险、政治风险等。从银行经营管理来看,坚持安全性原则能降低金融风险,增加预期收益的可靠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资金,增加社会对金融企业的信心;这样,也更有利于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在法律上,也规定了许多措施来保证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比如存款准备金、备用金、资本充足率、流动资金比率、分业经营、限制银行进入证券业、直接投资股市等的法律规定,都是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的有力工具。

资金经营安全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盈利、保持银行良好信誉的前提,故而,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的首要原则,没有安全为保障,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徒劳的。

(二)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现金或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以备客户提取,防止出现兑付不了的情况。因为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客户的存款,商业银行要有能够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取存款和必要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

1. 资产的流动性

也就是商业银行的资产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变现的能力。

2. 负债的流动性

也就是商业银行在需要时候能够及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资金的能力,商业银行要力求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流动性过大会导致银行盈利的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流动性过小又会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只有适度的流动性,才能既可以保证银行取得一定利润,又能避免发生信用危机,确保经营安全。为此,银行一方面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要力求优化负债的结构,并保持拥有较多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三)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性越高,获利润能力越强。这个原则,从微观上讲,有利于充实银行资本、扩大银行的经营规模;提高银行提高竞争能力。从宏观上看,它能督促工商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应该不断改进服务,扩大业务经营能力。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主要是各种生息资产的收益,提供金融服务的手续费收益与各种存款和负债的利息支出及银行管理费用总和之间的差额。商业银行总是力求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减少成本来使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只有在保持盈利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充实资本金,巩固信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因此,盈利性原则在三性原则中占据核心地位。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既有联系又有矛盾。通常,流动性与安全性成正比,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就越有保障。然而,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成反比,流动性越高,安全性越好,而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则会越低;反之亦然。

但是,总的来讲,商业银行要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其中:安全性是经营的前提,只有保证资金安全无损,才能获得正常的盈利;流动性是实现安全的必要手段,有了较高的流动性,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才能得以维护,各项业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盈利才能得到保证;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就是盈利。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对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不断地进行均衡协调。

金融小学堂

包商银行被央行因严重信用风险托管

5 月24 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自2019 年5月24 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后续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答记者问表明,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个人存款本息将获全额保障。

讽刺的是,包商银行网站至今仍挂着该银行获得“最佳金融科技安全奖”的报道。网站“包商概况”栏目里仍注明自己为:有关监管部门评定的首批风险最小(即二级)的七家城商行之一。

雷霆托管

根据相关公告,此次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有关方面组建接管组,对包商银行实施接管。

自接管开始之日起,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包商银行业务。建设银行组建托管工作组,在接管组指导下,按照托管协议开展工作。

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依法保障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

违规发放贷款事件频发

对于此次被接管,公开的措辞是存在“严重信用风险”。业内分析认为,或和其的“坏账”状况有关。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包商银行违规发放贷款事件频发。

2016 年4 月21 日,中国银监会赤峰银监分局发布公告,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赤峰分行在贷款发放和管理中存在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行为,被中国银监会赤峰银监分局处以人民币30 万元罚款。(www.xing528.com)

2019 年3 月11 日,包商银行“两员工受贿50 余万,违法发放2 亿贷款,多年未能收回(本金2 亿元至2018 年11 月9 日一审判决之日仍未还)”的信息“刷屏”。

2019 年4 月10 日,乌兰察布银监分局公布处罚信息,包商银行乌兰察布分行因违规发放贷款被罚款20 万元。该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15 年6 月19 日,时隔将近3 年之后,该处罚信息才予以公开。

此外,2017 年 3 月,包商银行北京分行还曾被卷入了齐星集团的债务问题,出现了信贷敞口5 亿元。

事实上,不仅是包商银行本身,其参股的村镇银行也曾在贷款方面出现问题。

2017 年3 月,成都的新都桂城村镇银行就因为向16 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放流动资金贷款问题,而被银监会处罚和问责。乍一看这家银行好像没听过,但这家银行就是由包商银行成立发起的。

根据包商银行2016 年年报(17 年后该公司未披露年报),该公司的前三大股东包头市太平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市大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包头市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上述公司均被各类投资公司层层控股,最后持有人都落实到个人身上。

曾经的城商行新星

包商银行成立于1998 年12 月,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身为包头市商业银行,2007 年9 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包商银行。

据其官网,包商银行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包头、赤峰等14 个区域,以及自治区外的宁波深圳、成都、北京设立了18 家分行、291 个营业网点(含社区、小微支行)。

此外,包商银行发起设立了包银消费金融公司,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发起设立了北京昌平、天津津南、江苏南通、大连金州、四川广元、贵州毕节、吉林九台、河南郾城、山西清徐等29 家村镇银行。机构遍布全国16 个省、市、自治区。

从2016 年前过往的成绩来看,包商银行可以说是城商行里的“新星”。

财报显示,2017 年之前,包商银行发展迅猛。截至2016 年末,该行总资产达4316亿元,全国排名39 位。而2010 年公司总资产破千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6%;净利润也从2010 年的17.5 亿元增长到2016 年的42 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

2017 年业绩陡然“变脸”

不过,在2017 年,包商银行的业绩陡然“变脸”。

财报数据显示,从2017 年开始,包商银行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2017 年3 月末、6月末及9 月末,包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5%、10.7%和14%,财富创造能力呈现出加速下降趋势。

同时,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迅速下滑。数据显示,2016 年末,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69%,9.07%,9.07%。但至2017 年三季度末,相应数据已分别降至9.52%、7.38%、7.38%。

此外,财报显示,自2011 年以来,包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5%、0.87%、1.00%、1.37%、1.41%和1.68%,连续5 年上涨。

而2017 年以来,包商银行的季报虽然并未披露不良贷款相关数据,但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的一份跟踪评级报告中显示,截至2017 年3 月末,包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上升至29.78 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70%。包商银行逾期贷款余额为101.46 亿元,其中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余额为57.23 亿元,逾期90 天以上贷款(57.23 亿元)与不良贷款余额(29.78 亿元)的比率为192.21%。

对于业绩的突变,一般银行会在年报中有所解释。然而,该行从2017 年末至今,再未披露过财报信息。对此,去年6 月,包商银行解释称,因其拟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股东股权可能发生变动,故暂不披露2017 年年报。但此说法遭到不少市场人士质疑。他们认为,彼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并不影响披露去年股权结构和经营业绩。

信用评级被降

祸不单行。业绩变脸后,包商银行遭遇评级机构的“降级”打击。

2017 年10 月末,大公国际将包商银行主体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该行偿债环境承压,财富创造能力下降,偿债来源脆弱性增加,偿债能力短期内有下行风险。

大公国际称,作为包商银行主要经营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同时监管政策的调整对同业、理财、特殊目的载体投资等业务形成约束,包商银行各项业务的市场需求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包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下降明显且已低于监管标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偏离度较高,资本补充和信用风险管理压力较大,对业务拓展和财富创造能力形成抑制和削弱。

此外,大公国际认为,包商银行股权结构分散,主要股东均为民营企业,可提供的外部支持不足。多重因素交织,包商银行偿债来源脆弱性增加。

互联网金融业务也不如人意

此外,一直让包商银行引以为傲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也不如人意。

公开信息显示,包商银行于2014 年确立了数字银行的发展战略,其战略布局从互联网个人理财平台调整为互联网银行,同时为互联网B 端和C 端用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然而,其2014 年推出的线上个人理财平台“小马Bank”因长期无新标,最终业务停摆并关闭。

此后公司推出有氧金融APP,对外宣传直销银行2.0 版本,继续发展直销银行。包商银行也在多渠道宣传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在众多评选中频频获奖,但遗憾的是,包商银行并未公布其最新的有氧金融的客户注册数和交易金额。

资料来源:华尔街见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