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作型文本的探讨与运用

写作型文本的探讨与运用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备课沙龙王 君:老师们,这一讲,我们进入“写作型文本”的研究。我“生造”了两个词语来表达我对“写作型文本”的认识。而我将其处理为写作型文本,跟其学状物抒情的散文写法。每一个文本本质上都是写作文本。

写作型文本的探讨与运用

备课沙龙

王 君:老师们,这一讲,我们进入“写作型文本”的研究。在这个方面,我们工作室的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中学的曹静老师可以说是先行者。她的“跟着课文学写作”研究已经小成气候了。所以,这一讲,我们请她来做主讲嘉宾。有请曹老师。

我“生造”了两个词语来表达我对“写作型文本”的认识。一个是“文本觉醒”,一个是“文本自觉”。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这两个词语。忠玉你先说说你的理解。

周忠玉:我记得孙绍振老师曾经说过理想的语文老师应该有研究的能力,用自己的生命和学养读出经典文本深层的奥秘。即重新质疑和重新评估前人对文本的解读,从而产生新的领悟。我们青春语文研究文本特质,也就应该有一种“文本担当”。记得您曾和青年教师同课异构宗璞名篇《紫藤萝瀑布》,其他老师大都把它当作主题型文本来对待,对学生进行抵抗挫折热爱生命的教育。而您认为这篇散文属于意蕴外显的散文,主题较浅显,不具多义性和争议性,所以没必要这样处理。您是把它当作语用型文本来教,教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从而引导学生领悟其艺术特色。而我将其处理为写作型文本,跟其学状物抒情的散文写法。这就是我们的文本觉醒——对文本功能的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通过这样的方式赋予一个文本全新的意义。每一个文本本质上都是写作文本。潘新和老师说语文能力的终极能力一定会体现在写作能力上。对此,我是深有同感的。

王 君:有了文本觉醒,必然慢慢就会产生“文本自觉”。就是说,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会越来越能意识到从哪些方面可以去开发文本的写作资源。这个方面曹静老师研究精深。请她来做个小专题讲座吧。

曹 静:谢谢大家。开发文本的写作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经验。所谓“语文经验”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积累的范文、语感、语识、语式、措辞以及其他语言表达的经验。这些语文经验的缺乏,表现在学生作文中就是不能准确连贯自如地表达。跟课文学写作,小到词语积累,大到篇章结构、风格意识,都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词语的学习。学生的写作水平,往往与其词汇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相关。课文语言经典规范且意蕴丰富,不妨咬文嚼字,再遣词造句,把文字里蕴含的生命思想,融进自己的精神世界。

2.句子的学习。亚里士多德说过:“语言的生动性是来自使用比拟的隐喻和描绘的能力。”课文文质兼美,在作家笔下,每一个句子都仿佛有了灵性。写句是思维和想象的体操。品味了句子的特点和意蕴,写句自然水到渠成。

3.句段的学习。各种表达方式,尤其是描写手法的学习,是学生写作的难点。描写的核心就是写具体,就是把瞬间发生的事情展开来写,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聚焦描写片段而提炼出的规律,会自然地迁移到自己的文字中来。

4.篇章结构的学习。写作是一种书面语篇构造,是有一定的样式的。跟课文学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认识不同篇章的结构模型,从而训练文体思维能力。

5.形成风格意识。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因此,不能一味地模仿,要有自己的风格意识。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说:“所谓独创能力,就是经过深思的模仿。”因此,要学会课文集美,把不同风格的语言融会贯通,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表达。

王 君:曹老师的这“五条”从整体上为我们的写作型文本“建模”了。现在我们就以这五条为纲,依次谈一谈你自己的或者你所看到的经典课例。还是请曹老师开头谈谈词语的学习。

曹 静:比如《从百草园三味书屋》一课的写作型文本设计思路之一就是学习鲁迅先生“词语的应用”。百草园的词语都被赋予了生命的色彩。一是百草园的名词会“说话”。用好名词的关键,就是避免使用概括性的泛指的“大名词”,尽量用表示具体名称的“小名词”。文中列举了14 种事物的名称,使文章显得有底蕴和厚度。二是百草园的形容词会“说话”。个性化的形容词讲究将人的情感移植到所描写的事物中,将这些物化的主观情感呈现给读者。菜畦“碧绿”,桑葚“紫红”,黄蜂“肥胖”,叫天子“轻捷”,无不充满童趣。经过对名词和形容词运用的技巧指导,学生仿写,完成了不少精彩片段,如写家乡特产“不必说清香的水杏,诱人的鸭梨,酥脆的冬枣,香甜的金丝小枣;也不必说咸香的酱菜,可口的酥糖,喷香的锅子饼。单是那不起眼的泥人,就有无限趣味”。

王 君:请陆艳老师谈谈写作型文本中句子的学习。

陆 艳:《老山界》和《鼎湖山听泉》中藏着大量的“声音描写方法写作资源”,它们对声音的描写都采用了博喻,是排比式的比喻句,大气磅礴地进行了声音的描摹。前者选择了两组对比式的喻体“春蚕”和“野马”,“波涛”和“山泉”,精选动词“咀嚼”“奔驰”“澎湃”“呜咽”,比喻的形象,排比的气势,不仅把声音从高到低,由远至近的特点写得很漂亮,又能表现出红军战士的乐观精神。后者的喻体分别是“提琴者”“弹拨者”“贝司轰响者”“铜管齐鸣者”,这样的喻体是整体式,泉水的声音就像一首以变化为主旋律的奇妙交响乐。联读后,学生创写课间十分钟教室里的声音。可以选择对比式的喻体,也可以用整体性的喻体。一方面要表现出声音的特点,另一方面要让比喻贴切,最后还要让排比有序。

王 君:关于句子的学习,陆老师提炼方法提炼得很好。曹静老师的经验更是特别多。

曹 静:比如《列夫·托尔斯泰》中的肖像描写也非常经典。它连用多个喻体组合构境,最大限度地扩展意义空间,体现意趣美的特点。一是情境组合设喻。文中把脸上的部件分别设喻,又让这些喻体处于同一个情境中。如“小屋”“横梁”“树柴”等,集中写托尔斯泰的丑陋的面庞,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乡野那“低矮的陋屋”。二是瞬间延展设喻。作者连用了“钢刀”“枪弹”等五个比喻,仿佛瞬间完成了一次“森林狩猎”。作者把一秒钟的事情,延展成242 字的文段,瞬间勾勒出托尔斯泰眼神的犀利。赏析之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比喻句写人物。学生以黄土高原为情境设喻,对油画父亲》做了生动地描写,把布满皱纹的皮肤比作“沟壑纵横的地表”,把胡须和眉毛比作“黄土高原上稀疏的植被”。这样直接用文本资源来教写作,效果非常好。

王 君:句段的学习呢?如何教?陈群老师介绍一点儿经验吧!

陈 群:比如《安塞腰鼓》中7~11 自然段的场面描写,作者抓住了腰鼓捶起来的那股劲,表演者的人数、姿态、年龄,以三个短句构成排比开始,以一个比喻结束,将整个击鼓场面描绘成百十块被强震击起的石头,让人感觉到整个场面声音的巨大,所有舞蹈者动作的整齐与力量;然后分别从鼓点、流苏、脚步、瞳仁和风姿五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运用一个形容词修饰并比喻为另一种事物构成比喻的排比,且每个分句采用倒装,强调其特点,最后再到概括描写,这是一种总分总的描写形式,之后在其描绘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又丰富的想象,这是观赏腰鼓表演的感受,其中还运用了引用和反复的修辞。朗读赏析之后,我为学生播放了女子大阅兵的视频,要求进行场面描写的仿写练习。

张 娟:光未然的《黄河颂》中的“段写作”,也很具指导意义。这个文本多以抒情、议论的组合,形成一种感天动地的气场,让人获致审美的高峰体验,如“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其情感的勃发,文化的评判,极易让灵魂震撼。教学中,我让学生运用此种表达方式完成了《淮河颂》的仿写,学生从淮源桐柏山写起,写到它的两岸禾黍,润泽丰盈;写到楚都故里,人文脉搏……无论抒情或评议,满满地对故园情韵的激情;我亦写了下水文《静谧的淮河》,尾端仿课文直抒胸臆:“此刻,我要坐下来,读你,读你的静,读你的一往情深!此时,我正坐下来听香,听日子飘香,浪花里飘出来的丰年香!”这是“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师生的生存经验被课文激发出来的灵魂写作。

王 君:前面几种方法提炼倾向于微观和中观。篇章结构的学习则比较倾向于宏观化了。请修影和熊幸老师谈一谈你们的经验。

于修影:郑振铎的《猫》的叙事结构给予我许多启示,细品起来,文章脉络清新、结构明朗。由三条明晰的线索同时推进,使文章的布局合理,情感向纵深处发展。在描写第三只猫时,时间线索有讲究:冬天的早晨……春天来了……这时……一天……隔了几天……;情节发展有波澜:我厌猫……防猫……疑猫……打猫……真相……;情感发展逐渐深:不喜欢……戒备……愤怒……讨厌……难过……总之,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始终涟漪微荡。随着时间变化,故事情节在推进,我的心情也在变化。这些变化,水到渠成地表现中心,这就是“三线并进的纵式结构”。层层推进,时间、情节、心理(或情感)并辔而行。这种写法对学生是很有用的。

熊 幸:朱自清的《春》的篇章结构是写景文章的典范,尤其适合学生模仿。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盼春、绘春和赞春,“总—分— 总”式,简明清晰,学生容易掌握。中间主体部分的“绘春”,又分别描绘了具有春天特色的几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这几幅图精选了最能表现春天特色的景物,每一种都加以细致的描绘。我指导过学生写《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也是建议学生学习这种结构去选几幅合适的画面写成文章。而我自己写的下水文用的就是这个结构,主体部分写了三幅风景:楼下繁花蜜蜂是一幅热闹的风景、垂柳树下母子对答是一幅美丽的风景、小区外江中游鱼浮沉是一幅独特的风景。布局谋篇的训练让学生在写作时胸有成竹,更重要的是内容不会旁逸开去。

王 君: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更形而上地去开发一个文本的写作资源,比如“风格资源”。请燕璇老师谈一谈我的《华山论诗》吧。

燕 璇:王君老师的课例《华山论诗》就是形成学生的风格意识的好范例。在这一堂课的辨诗阶段,教师以“你认为哪个诗人好,为什么”为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分别对汪国真冰心泰戈尔诗歌进行辩论,这实际上就是对三种诗歌风格进行把握鉴赏。汪诗清丽婉约,结构整饬,具有感染性和励志性,适合年轻人阅读;而冰诗紧扣“母爱、童真、自然”的话题来写,语言柔婉典雅,轻灵隽丽,富于哲理;泰诗题材广泛,清新隽永,将生动的形象性、浓郁的抒情性和深刻的哲理性融为一体。在辨诗之前,学生要收集资料,全面把握诗人的作品特点;在辨诗中,学生在相互辩论比较当中形成了三位诗人的不同风格的鲜明印象,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论诗、写诗,既模仿也创造,慢慢就会有个人写作风格的萌芽。

王 君:风格即文品。发现风格,是写作研究的最高层次。形成风格,是写作的最高层次。请曹老师也谈谈这个问题。

曹 静: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文中两段结构相似,都是以直接抒情为首尾,中间部分为间接抒情。通过朗读比较,我引导学生体会两段的不同风格。第一段用排比句列举家乡丰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挚痛的热爱”。第二段从多种感官角度描写家乡春秋两季的景物,画面温馨,是藏在作者心中最柔软的回忆。由此篇迁移来写《乡情》,两个学生同写家乡的枣林,却写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宋瑞嘉文中多用排比句,可见其情感表达率真奔放。文章写出了对家乡浓浓的情感。梅诗涵则娓娓道来,写秋天丰收的季节,冬天雪后的快乐,和发现屋后那一大片枸杞的惊喜。教师可提供多篇范文,学生比照之后再选择仿写,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王 君:每个人的声音都是中国好声音。寻找风格和形成风格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和成就自我的过程。下面我们再从更微观上研究一下写作型文本的操作策略。我们请曹静老师和于修影老师各展示一个她们自己非常满意的写作型文本案例,大家再从细处研讨一下规律。

跟《台阶》学用数词传神

曹静

沈建华在《数词的形象性及其修辞功能》中谈到:“原本语法意义单一,只用于计数功能的数字,只要我们匠心独运,精心设计,就会充满活力,变得有血肉,有思想,有韵味。数词也可以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描述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师解读)

文段一:“父亲很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每天工作时间很长。”

文段二:“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看到文段一的这句话,你能否感受到父亲工作之辛苦?应该不会吧。可是如果你读到文段二《台阶》里那句话,就会有深刻的印象。这两句话前后对比,你会发现秘诀就在数字中。

一、大数字里读出父亲的“艰难”

七个月、四个月。如:“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从“七个月”“四个月”“半个月”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台阶》中的父亲一年到头都在辛苦劳作着,半个月过年还要顺便编草鞋。

三百来斤。再如:“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我们从“三百来斤”“三趟”“鸡叫三遍”等词语中,体会出父亲为了造屋付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努力。

我们从这些大数字中可以读出父亲劳动时间之长、劳动量之大。数字的细节能够给我们直观、形象的感受,比用“很”“非常”“十分”等词修饰表现力要强得多。

二、小数字里读出父亲的高度

有些小数字,也值得玩味。

一块砖、一片瓦。如:“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父亲就是这样“一块砖”“一片瓦”地积累着造屋的材料,“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我们从中读出了父亲愚公移山般的努力。

一双草鞋。再如:“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一双草鞋磨破了有什么可惜的?父亲心疼草鞋,却丝毫不心疼自己的脚,不心疼自己的力气,“三百来斤”的石块,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从中读出父亲吃苦耐劳。

洗一次脚。又如:“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河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父亲一年到头辛苦劳碌,过年时候才隆重地认真地洗一次脚,犒劳一下辛苦一年的双脚。

这些不起眼的小数字,在大数字的衬托下,把父亲艰难处境中辛劳付出、坚忍不拔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高大。

(文题展示)

父亲的辛劳,可以用数字细节来表现。想一想,还有哪些内容,可以用数字细节,来使内容更生动形象?或者改写自己的一篇日记,增加一些数字细节。

(学生习作略)

阿长那根摇曳多姿的手指会说话——动作显性,语言显心

于修影

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教师要对课文“披沙拣金”,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一个能够相互沟通、渗透、促进、读写结合的平台。教师要有“文本觉醒”的意识,比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我主要选取鲁迅先生运用动词的高妙之处,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就地取材,让学生补写“阿长买《山海经》”这一片段。动词的运用,无须多,恰到好处就好;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使人物惟妙惟肖。

一、动词摹写人物,情态毕现

(一)动词传神,展现人物特点

1.“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2.“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3.“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竖起第二个手指头,上下摇动,指着对手的鼻尖。”换成“竖起第三个手指头,左右摇动,指着额头。”可以吗?当然换后的表达效果是不如原文,阿长那根摇动的手指似乎就在我们的眼前,阿长那好事,切切察察的形象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中表现阿长粗俗睡态的文字,用摆成一个“大”字,与躺成一个“大”字比较分析,“摆”字的表达效果,三次写“大字形”睡式,都写出了我对阿长的强烈不满,进而表现了阿长的粗俗。

(二)动词达意,窥探内心世界

1.“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

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3.“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元旦吃福橘这段文字。首先让学生想象这个场景,然后通过朗读读出“我”对阿长的厌烦之情,阿长自己的兴奋之情。朗读中,我特别强调了“拿起橘子摇了两摇”“按住”“摇着”等动词的作用,这样点拨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学生不由得伸出手做摇动状。从这些动词中学生体悟到了阿长是一个热切地渴望平安的普通劳动妇女。

(三)动词藏情,刻画精神品质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一“笑”一“塞”这两个动词更多的是爱与关心,成年后的作者回忆起这一段内心涌动的是对长妈妈的爱的理解。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独特而不平凡,让读者感受到了长妈妈对我无私的爱。

鲁迅先生不但运用动词摹写人物,他的语言描写也是十分高妙的,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和精神品质。

阿长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渴望平安,粗俗、好事、无知、愚昧;但是她善良、热情、细心,乐于帮助孩子,对“我”有无私的爱。文中阿长的语言比较符合她的特点和身份。这样的人会说什么样的话呢?

二、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特点

(一)迷信守旧的阿长说这样的话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说一句“恭喜”一年就有运气了,这是阿长内心深处对平安生活的渴望,阿长希望“我”平安,顺顺溜溜地成长,可见阿长对我无私的爱。

(二)无知愚昧的阿长这样说话

“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样的话也只有阿长能说出来吧,放炮岂是一些家庭妇女脱裤子就能阻挡的事情,可见其愚昧无知。

(三)没文化无私的阿长这样说话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三哼经”三个字把一个没文化的阿长尽情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阿长身上的种种缺点挡不住“我”对她的热爱及怀念,她身上的美好品质更是让“我”赞美与敬佩。

买《山海经》的阿长会说怎样的话,有怎样的动作呢?请发挥想象补写阿长买《山海经》这一段。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学生习作略)

评 课

王 君:作为主题型文本的写作教学,这两个案例都很有价值,不管是写作教学内容的提取,还是教学手段的选择,都有很多可学习之处。大家来自由聊一聊。先说写作教学内容的提取智慧。

周忠玉:每一个独立文本,从篇章结构到语言到艺术表现手法,可供学习写作的点都很丰富。文本觉醒意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现并提取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曹老师和于老师都善于聚焦某一点进行教学。同样是探究人物形象,曹老师聚焦数词:数词也可以被赋予生命和情感,大数字里读出父亲的“艰难”,小数字里读出父亲的“高度”,可谓匠心独运。于老师聚焦描写:主要选取阿长式的招牌动作和语言来感受阿长的精神品质。因此,跟着课文学写作,教学内容提取,聚焦很重要。如,我们学习景物描写,一直是一个难点,《紫藤萝瀑布》堪称写景状物散文的典范,可学内容很多,我只提取“学会有序地写景状物,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学内容,设计了《万物皆有序》的写作型文本。

陆 艳:课本是最好的写作范例,但我们既要守住课文的根本,也要关注写作的生长。从教学内容来说,两位老师都能抓住文本最核心的要素,曹老师立足于《台阶》中父亲生活的艰难和人格的高度,于老师抓住了阿长的迷信无知又善良无私的性格特点,这是文本觉醒的本源。两位老师又能在根本上扦出新枝,也就是王君老师说的文本自觉。曹老师抓数词,一大一小,一难一高,课堂很聚焦,学生有抓手,训练有效果。于老师抓动作和语言,显性格和表身份,聚焦手指和话语,学生创写有方向,有要求。我上《孔乙己》的时候,聚焦在对比法上品析人物的性格,立足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反应社会生活的根本,再迁移到我们日常创写的训练,观察你熟悉的一个人,用对比法表现其性格并能反应一定的社会生活。

王 君:我们请曹静老师总结一下。

曹 静:忠玉老师刚才谈到,作为教者要有敏锐的视觉,发现并提取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最有价值的写作教学内容是什么?王荣生教授说过:“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情的。”首先,学生缺少语文经验,教师要提取最能准确表情达意的文本做写作范例,助力学生把“胸中之竹”化作“手中之竹”。忠玉老师于《紫藤萝瀑布》中提取“学会有序地写景状物,表达真情实感”,陆艳老师聚焦《孔乙己》的对比法品析人物性格,都是准确的选点。其次,学生的生活经验潜藏于记忆中,教师要提取最有意蕴的文本内容,唤醒学生累积的经验,将其眼中“真实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如张娟老师提取《秋天的怀念》中的“色彩词”,分析菊花意象,唤醒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这就是比较高层次的取点了。

王 君:嗯,大家的总结很有价值。处理写作型文本,从内容选择上看,一定要聚焦,一定要符合学生现实需要,写作知识点的提炼一定要符合教材文体特点。那么教学手段的选择呢?大家有什么发现?

熊 幸:两位老师都在咬文嚼字,从字里行间去寻找作者隐藏其中的表情达意的密码。曹老师找到了数词,通过对大数字和小数字的解密,从大数字中读出了父亲的艰难,从小数字中读出了父亲的高度,父亲的形象就在这些数字密码的破解中渐渐清晰。然后学以致用,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用上数字,从学生的习作看,已经初见成效。而于老师破解的则是动词,动词的传神、达意、藏情被一一破译,学生对阿长这一形象的认识也渐渐深刻。学生的习作同样在训练点上着力,突出了阿长独有的特色。对于写作型文本,我们既要有提取写作教学内容的智慧,还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领会作者的意图,继而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上,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正的掌握。

于修影: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我本着源于素质,始于模式的教学思想;我以“披沙拣金”的方式,从课文中提取精美的内容,选择不同形式及手段进行写作训练。比如:改写、缩写、补写、续写、扩写等多种手段来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我运用诗歌的形式“改写”课文,既锤炼学生语言的精练性,又深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可采用“补写”练习,即给文章补充情节或留白处,郑振铎《猫》结尾处,写第三只猫死在邻家的屋脊上,补写临死前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还可以“仿写”练习,即根据文本最突出的一特点进行仿写,通过仿作达到习得作文策略与技巧的目的。如《紫藤萝瀑布》,宗璞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寄托在一架茂盛的紫藤萝上,这是借物立意。不同的篇章可以侧重不同的教学手段。

燕 璇:作文教学手段,除了关注知识和技法的层面,还要关注对学生思维情感的激活。缺乏了对这种教学手段的关注,课堂就容易陷入死寂。而以上两位老师在激活学生上运用的一个教学手段让我印象深刻:她们都选了一条主线来分层推进读写活动:曹老师聚焦“数词”,于老师聚焦“阿长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方法,并以此作为作文的训练点,这是基于教师本身对于文本的独特理解,并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写作聚焦整合的意识。可以说,教师自身对写作文本的独到解读,就是一种激活的教学手段,此外,丰富的素材归类呈现、对学情精确的把握、恰如其分的点拨、与学生积极的互动、创设平台使学生展现自己、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激活学生的写作情感思维的教学手段。

王 君:大家层层深入,归纳得非常好。我们还是请曹老师做总结吧。

曹 静:郑桂华老师说过:“要将作文教学过程具体化,通过作文教学过程指导给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写作的过程,从构思到起草,再到修改、修订、发表,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学力求最大程度地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首先,在学生构思之前,教师要聚焦文本,进行深入浅出地解读。所谓“深入”,即熊幸老师所言“咬文嚼字,从字里行间去寻找作者隐藏其中的表情达意的密码”。所谓“浅出”,即教师对写作教学内容进行契合学情的准确解码。其次,在起草环节,教师聚焦题目,帮助学生将文本解读迁移为写作经验。修影老师尝试的改写、缩写、补写、续写等多种教学内容,可以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此外,燕璇老师提到的恰如其分地点拨、与学生积极互动、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平台、教师语言要富有个性等,都是激活写作情感思维的教学手段。

王 君: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任何一种文本的教学,其实归根结底都要平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当我们把一个文本处理成为“写作型文本”之后,在外在形态上,这样的处理是更偏向于工具性的。但其实,只要我们谈写作,我们就要意识到“写作”本身就是心灵的艺术,不触及灵魂,不打动情感的教学,肯定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教学。那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做,才能够不至于把“写作型文本”的课上成纯技巧的课呢?

周忠玉: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不但要求“通”(词适合、篇章通顺),还要求“好”(诚实、精密),而这两个要求都不是纯粹指写作技术,它们有一个前提,就是假设“思想情感”方面没有问题。因此,处理写作型文本,情感意识比技法更重要。有人评价说,在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写得最好的。原因是萧红善于捕捉先生的生活细节来表现其个性、情趣和人格魅力。因此,跟着萧红学写作,要揣摩细节体会萧红对先生的真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萧红明明上午来过,还点头招呼:“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他会拿着自己出书的校样,擦油腻的手……爽朗的、幽默的、平易近人不注重名利的先生跃然纸上。学生习作《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就情韵流淌。

张 娟: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所以把文本取向定为写作型,无论何种操作形式,都不是割裂这种情感与形式的表达,而是为了更新阅读感觉,贴近现实生活,熔铸时代思考,推动作品再创造。比如我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就带领学生捕捉到了另外一些情感直觉,完成写作视角的转换。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嫌弃,学生写出与其相似的现代悲剧《家有老人》,文中父子两代人对老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学生反省自我形成的情感认知;而于勒叔叔卖牡蛎的身份和邋遢的形象,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地位卑微的人一样活出精彩的《藏在角落里的精彩》……不同写作角度,其实都是情感形式的创造,由课文的情感共振,引发的对符号的反应。

王 君:忠玉和张娟谈的是写作型文本的“情感意识”。请继续。

熊 幸:“写作型文本”的课如果上成纯技巧课,那只是形似,文章缺少感染力,是低层次的模仿。我在进行《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系列课尝试的时候,最后几节课就是《我跟萧红学写作》,先让学生从《呼兰河传》找到自己可以在写作上迁移的点,把它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学生选择的点很多,写出来的文章也各有特色,我们最后用同学们的作品上了一节品析课,发现形似的文章技法都对,但是没有打动人心的东西,而神似的文章得了精髓,一读就是萧红的风格,但无迹可寻。最后我们得出课堂小结:“师法名家,不落窠臼,力求神似,目标创新。”落入了窠臼就是因为缺少美感意识,而神似中的“神”其实就是具有美感意识。设计好的写作型文本,一定要有美感意识。

修 影:语文课文之美俯拾皆是,如语言美,情感美,构思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之美,尤其是那些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通感等修辞写就的文句,更是组成了语文的饕餮盛宴,读来余音绕梁。读光未然的《黄河颂》,会发现无形的音乐居然清晰可见,读排比句豪情满怀,读拟人句热情澎湃,读直接抒情句奔涌着爱国激情,语言之美妙绝。经典篇章中的情感之美提升境界,如邓稼先、闻一多的爱国情,阿长、老王的善良无私,斯科特团队的科研精神,这些美好的品格和心灵让我们感受到“情感”之美。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构思之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驿路梨花》在悬念与误会中,推进故事情节,作者在谋篇布局上费尽心思,美点之多,不胜枚举。

王 君:熊幸老师和修影老师谈的是习作型文本的“美感意识”。非常好!

燕 璇:作家萧伯纳说:“新思想造成新技巧,犹如河水造成河道一般。”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写作技巧的背后是人的思想在推动的,而人的思想也是文化的一种呈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塑造了思想,思想驱动了写作形式的选择,因此,可以说,写作者的文化意识和选用的写作形式,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教师要拨开现象的云雾,让学生见到文本背后的青天。如《端午的鸭蛋》一文多用短句、散句、口语,夹杂诗句,语言质朴文雅、平易随和、有淡淡的幽默,而这是汪曾祺冲淡闲适、性灵随和、热爱生活的个人气质所致,而这种个人气质的养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推崇儒释道的思想,又热爱古诗词文化,因而形成一种超越功利、率性自然、典雅诗意的文化品格,这正是汪曾祺独特文风形成的原因。

陆 艳:“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自己和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写作就是跟自己跟他人跟自然对话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除了关注写作技巧,更要有文化觉醒意识。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我关注了三个文化着力点:第一,“铭”文化,这种文体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是刻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或者是对自己警戒的韵文。第二,“贬官”文化,让学生感受“贬官”们的心境,凸显刘禹锡安贫乐道的精神魅力。第三,“人格物化”文化,让学生触摸到作者借陋室跳动的生命脉象。最后进行学校铭和班级铭的创写,不仅要表现出“铭”这种文体的文化,还要有意识地选取最能体现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对象,在主旨上也要有意识地体现全校或全班师生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位。

王 君:这是写作型文本的文化意识。请曹老师做个总结吧。

曹 静:除了“情感意识”“美感意识”“文化意识”之外,还有更高层面的“哲学意识”。这些“意识”,既是写作教学的灵魂底色,也是写作教学的灵魂皈依。这些“意识”明了了、打通了、融合了,写作型文本的教学,就能脱离小家子气的技巧传授,而拥有宏大的生命气象。写作,就不再是中考高考得分的工具,而成为全面展示生命追求的介质。写作为人生的目标就达到了。

王 君:本期我们立足于写作型文本的“文本觉醒”和“文本自觉”,为写作型文本“建模”,开发了文本写作资源的五个方面内容,同时结合两位老师的经典课例和大家平时的做法,研究了写作型文本教学内容的提取智慧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智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思路和指导性建议。我们更要警惕写作型文本处理过程中的“过度功利性”倾向,要尽量保持原文本的原滋味,同时还要发掘文本的情感意识、美感意识、文化意识和哲学意识等,让我们的写作型文本课堂贴近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灵魂品质。

精品课堂

少年领袖是怎么塑造出来的?——《社戏》教学之“双喜何以成为经典?”

执教:王君

第一部分 梳理语言描写的类型

师: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社戏》是名篇,可学可赏之处特别多。王老师小时候读《社戏》,到现在读《社戏》,感受已经是天壤之别。经典名篇,都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的。今天我们把《社戏》当作一个写作型文本来研究,聚焦一点,那就是鲁迅塑造人物的精妙方法。请注意,孩子们,《社戏》的文体是——

生:小说。

师:小说中的人物,是完全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生:虚构的。

师: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自读了《社戏》后,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为什么?

生:双喜,特别聪明。

生:六一公公,很有意思,人家夸他的豆好他就很满足。

生:我喜欢阿发,他居然让伙伴们偷自己家的豆。

生:水生也很可爱,他一直照顾迅哥儿。

生:小说中姥姥非常疼爱“我”,显示出了平桥村人的淳朴。

生:母亲这个形象也挺生动的,她很顾全大局,不想因为看不成戏影响大家的情绪。

……

师:真好!我们今天着重研究鲁迅先生是怎么塑造双喜的。我相信,双喜一定是所有读过《社戏》的人一辈子都难忘的一个形象。但很奇怪,双喜的许多信息在小说中是很模糊的。他的具体年龄?

生:没有交代。

生:说了,小说中说“我们年龄都相仿”,我是十一二岁,那大概双喜也是十一二岁。

师:这个同学读书很仔细。这个推理有道理。他受教育的程度?

生:应该没有读过什么书吧?小说中说平桥村的人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生:小说中还说迅哥儿来了,小朋友们就可以得到“减少工作的许可”,看来他们平时都是帮助爸爸妈妈干活儿的,不上学。

师:这也是在字里行间寻找论据,非常棒。双喜的身高?

生:不知道。(众笑)

师:双喜的颜值?

生:不知道。(众笑)

师:他父母的情况?

生:不知道。

师:他有兄弟姐妹吗?

生:不知道。

师:双喜成长过程中发生过什么重要事件吗?

生:不知道。

师:什么都不知道,看来信息非常缺乏,想人肉搜索都没有办法。(众笑)

师:可是很奇怪,双喜这个形象,却活生生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特别生动,特别立体。鲁迅先生用的最突出的人物塑造方法是什么?先复习一下人物塑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生: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生: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师:这是描写的角度。从基本方法来看,鲁迅先生刻画双喜,主要刻画他的方法是什么?

生:应该是语言描写,重点写双喜的语言。

师:对,其他的写得少,语言,相对写得多。现在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我们先把双喜的语言理一理。

(生思考,圈点勾画,发言)

师:有些语言描写是“明写”,就是平时我们习惯的那种语言描写,有引号的,还有一种语言描写是“暗写”,没有引号的,比如——

生:“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师:这种方法平时我们也用得多。还有一些语言描写是“曲写”,就是从叙述中可以推论出这个地方双喜是说了话的,这种也要算。比如“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还有类似的吗?

生:“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师:对,你看,不同形式的语言描写,可以让小说的语言富有变化,摇曳多姿。这也是艺术创作的技巧。好,我们总结一下,其实小说中双喜的语言也不算多。就这么十来句。

【投影展示】

1.“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2.“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3.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

4.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5.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

6.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道,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还是我们走的好罢。

7.“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8.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

9.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10.“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11.“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组织生读)

师:“直写、隐写、曲写”是老师的分类,不一定准确,就是给同学们一个提醒,写作时可以变化语言表达的形式。除了这样分类,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看,双喜的语言,有些是他一个人说的,不需要回答,老师称这样的语言为“独言”。还有一些是有说有答的,比如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这其实是回答小伙伴们的疑惑,是有言说的对象的,我称这样的语言描写为“对言”,还有一种,像“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有什么特点?

生:是很多人一起在说。

师:对,跟大家一起说,我给他命个名,叫“群言”。

【投影展示】

双喜的语言

明写 暗写 曲写 群言 独言 对言

(生记笔记)

师:这些技巧都是我们写作的小支架,你在写人物语言的时候,也可以学习鲁迅考虑变化形式,变幻角度,文字就会富有生气。

第二部分 琢磨语言描写的妙处

师:好,现在我们具体面对双喜的一句一句的语言,老师来做示范,我们怎么才能看出一句语言的精妙之处呢?

【投影展示】

“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师:这是双喜的第一句话。谁来读一读,进入情境读。

(生读)

师:注意是两个问号哟,要读出什么语气?

生:恍然大悟,惊喜的语气。

师:再读。

(生再读,非常入情入境)

师:除了注意标点符号外,还要关注句式,鲁迅用了非常短的句式,就两个字,“大船”,为什么不把话说完整一些,说成“看戏不是缺少大船吗”?

生:两个字的短句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双喜抓住了不能看戏的最关键的问题。

师:要理解这句话的妙处,需要前后联系,回到文本中去。双喜说话之前,家里的场景是怎么样的,来,看书,读——

生(读):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师:看不成戏,我愁得不得了,母亲也愁,外祖母也愁,小朋友们也愁,再读——

生(读):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师:再读这句话。

生(读):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师:从这句话看出,平桥村的孩子怎么样?

生:他们都很懂事,都能理解我的痛苦。

师:对,这是一群懂事的孩子,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很有同理心的一群孩子,他们自己得到了某样东西,别人没有得到,他们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完全的理解。认同别人的感情,呼应别人的感情,这已经是高情商的表现了。但是,双喜还有更加过人之处。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只是——读。(www.xing528.com)

生(读):叹息而且表同情。

师(接读):的时候,只有双喜没有只叹息而且表同情,他——读。

生(读):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师:而当双喜叫出来之后,小伙伴们——读——

生(读):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

师:看出不同了吗?看出双喜的独特之处了吗?

生:双喜的思考能力更强大。

生:双喜更善于观察。小伙伴们都生活在平桥村,别人都没有注意到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只有双喜注意到了。

生:这个双喜是个有心人。

师:是啊,同学们,回到文本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比。鲁迅写得可真漂亮。“叹息和同情”仅仅只是情绪上的支持,但问题还是问题,问题还在那儿,沉溺于问题,被问题所困,是我们一般人的常态,只有那些了不起的人,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挣脱情绪的束缚,而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双喜就是这样的孩子。他能够超越问题,而且能够快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核心因素,全力突破。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聪明,其实是一种敏锐,是一种警觉。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双喜的第一句语言,我们关注了什么?

生:关注标点符号。

生:关注句式。

生:还要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师:对,这些都是很适用的方法。鲁迅真了不起,一句语言就把双喜的神韵写出来了。老师再来示范分析一句。读——

生(读):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地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师:大家先说说初步感受。

生:“我写包票”只有四个字,是短句子,用的是感叹号,就写出了双喜的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

师:一个了不起的小孩子。“写包票”好自信,好霸气。你还可以联系前文来分析这四个字,更好,记得任何时候都要把文字放进语境中。

生:双喜拍胸脯写包票是在大家都在“迟疑”的时候拍的,可见他又比一般人想问题想得透彻。

师:大人迟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什么问题?

生:安全问题。

师:可以再进一步,大人的想法是如果有什么安全就比较有保障?

生:有大人,有领导者。

师: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孩子们为什么迟疑?因为他们都认同外祖母的说法,认为自己确实是——

生:孩子。

师:对,读书就要像这样读,读出言外之意。双喜的可爱就在于他跟一般孩子不一样,他对自己的定位很高,他不认为自己是——

生:孩子。

师:或者,他相信自己有超越孩子的能力,所以,他不迟疑,在第一时间,他不仅“看出”了底细,而且马上站出来大声表态——

生(读):我打包票!

师:一句话,四个字,鲁迅写得多好,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孩子活脱脱就站起来了。当然最精彩的是后面。来,请读——

生(读):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师:同学们,请证明,这是非常漂亮的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很有帮助。

生:三个短句写出了双喜考虑问题非常全面,他把安全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

生:三个短句子表达也很简洁,很有力量,传达出一种自信。

师:要明白这句语言描写的好,提醒大家特别关注标点符号。三个句子,是用什么标点符号隔开的?

生:分号。

师:琢磨一下,为什么用的是分号呢?可不可以换成句号,或者是逗号。

(生沉默)

师:想想句号、分号、逗号的区别。

生:句号的停顿最长,逗号的停顿最短,分号居于中间。

师:也就是说,分号的作用在于“停与不停之间”,分号更讲究几个部分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双喜提出的三点“打包票”的理由,顺序可以互换吗?

生:换了不好。好像这三点有主次之分。

师:主次之分。说得好!“船大”是孩子们出行安全可以保障的——

生:首要条件。

师:是物质基础。“迅哥儿”是安全问题的核心人物,他“不乱跑”,是什么的保障?

生:人的保障。

师(笑):可以这么说。物质基础,人力保障,“我们都是识水性的”也是人力保障,为什么这一点要放在最后边?

生:这是出现危险的时候的最后保障。

师(笑):对对对。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叫作“安全预案”,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如何应对。你看,这三点,既相对独立,但又有主有次,顺序不能调换,相互联系,环环相扣。三个分号,表现出了双喜思维不仅全面,而且非常缜密。他说“打包票”,并不是冲动之语,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个孩子,是个小大人,非常有领导力。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刚才我们分析人物语言的方法。这个方法,其实也是“亲近语言”的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

【投影展示】

人物语言赏析歌

一标一点慢慢嚼,看似寻常其实妙。

言内言外都琢磨,话前话后巧思量。

多角反复勤对比,潜台词里悟玄奥。

矛盾之处最珍贵,穷追趣问是良方。

(生读)

师:好,双喜其他的语言,也请同学们尝试使用这些方法,自己去琢磨琢磨它们的妙处。

(生自读,讨论,圈点勾画)

师:好,可以了,请自由发言吧。

生:双喜是个很有好奇心的孩子。他说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亲自数过”。双喜显得比其他孩子有见识。

生:对,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呢?”,我发现在许多关键时刻,都是双喜站出来为大家分析问题。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小孩子,他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

生:拿主张的也是他。戏不好看,大家都在熬,但没有人说回去,最后拿主意的还是双喜。

师:这个现象要注意。就是鲁迅先生写这个人物,写他的语言,都是写关键事件的关键时刻的语言。

生:写得最好的是偷豆时候的语言,双喜考虑问题很全面。

师:不仅仅是全面啊。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语言。先读一读。

【投影展示】

7.“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8.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

9.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生:双喜真的是个小大人,一帮小孩子一窝蜂地偷豆,只有他还考虑到应该偷谁家的。他还征求阿发的意见,可见他特别尊重人。

师:“阿阿”怎么读?什么意思?

(生读)

生:“阿阿”可能是阻止大家不要太忙,等阿发表了态再偷。

生:“阿阿”可能是大声地给阿发打招呼,在第一时间征求阿发的意见。

师:老师读到这儿,也挺感动。一帮小孩子,其实是一个小团队,在这个小团队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被尊重,可以让一个小团队和谐。双喜的表现,是很懂事的。注意,他用的是问号征求阿发的意见,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替他做决定。如果他直接说“阿发,干脆偷你们家的吧”或者“就偷六一家的吧”,都没有征求意见好。

生:老师,我觉得双喜不直接说“偷六一家的吧”,也包含了一种对阿发的信任。

师:是,平桥村的民风淳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偷”本来是个很敏感的坏话题,但在平桥村,特别是经过了双喜阿发这些可爱的孩子的讨论后,我们是不是感觉“偷豆不能算偷”也?(众笑)

生:从这些语言描写中我看出双喜很懂大人的心,他知道家里的大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很了解阿发的娘和八一公公的脾气。

师:双喜真的很不简单,他既知道照顾阿发,照顾迅哥儿这样的伙伴的情绪,也知道照顾大人的情绪。我考考同学们读书是否仔细。双喜预测阿发母亲和八一公公的反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细微差别在哪儿。读——

【投影展示】

8.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

9.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师:有区别吗?

生:阿发的娘是“哭骂”,六一公公是“骂”。

师:能理解鲁迅这样写的苦心吗?

生:阿发的娘更厉害。(众笑)

生:女人生气都是又哭又闹的。男人一般不哭闹,只骂。

师:我比较同意这个看法。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双喜的语言中有这样的细微的分别,可见得这个孩子真的很细心,当然也就更可以看出鲁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是尽量贴近生活的。

师:双喜特别懂事,特别体谅大人,在下边这句话中也有体现,你读懂了吗?读——

生(读):“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师:放进原文,放进语境中,再读——

生(读):“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

师: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读书啊。注意双喜说话的地点?

生:船头。

师:站在船头的一定是重要人物。双喜说话的时机?他说话的时候,其他小伙伴在干什么?

生:在摇船,或者都在船舱里休息。

师:母亲站在桥脚迎我们。只有谁注意到了?

生:双喜。

师:时时刻刻关注大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优秀的孩子,一定具有这个特点。

师:有没有同学注意到“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这句?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这句写得不好?

师:哦,真好,读出了疑问,是最珍贵的。为什么呢?

生:双喜也骂,在这个时候他就显得不太可爱了,跟大家一样了。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觉得这句语言是鲁迅先生写得特别好的地方。双喜特别真实,特别可爱。

师:一个觉得可爱,一个觉得不可爱。对人物描写而言,什么是可爱,什么是不可爱?表现完美就是可爱?

生:我觉得真实才可爱。

师(鼓掌):太漂亮了!说出了王老师最想说的话,塑造完美的人并不可爱,塑造真实的人才可爱。双喜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毕竟是个孩子,如果一点儿孩子气都没有了,完全成了一个小大人,那才不可爱。

师:他的孩子气,同学们还有发现吗?我建议大家聚焦他和六一公公斗嘴的那几段,好好研究一下鲁迅怎么写双喜的。请马上合上书,不准看。咱们进入情境,假如你是双喜,正常情况下,你会如何回答六一公公的责备。好,你先来。你现在是双喜,注意,你要接话哟。

生(读):“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生:我们没偷。(众笑)

师:再来一次,换个双喜。请读。

生(读):“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生:我们是拿了点儿,但没有踏坏你的豆。你冤枉我们。(众笑)

师:看来抵赖是小朋友们的第一反应。(众笑)有没有其他的设计?再读——

生(读):“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生:咋啦?偷了又咋啦?你敢把我们怎么着?(众笑)

师:这个态度太强硬了。翻书,咱们琢磨琢磨双喜是怎么回答的。

生(读):“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师:再读。语气不对。请注意标点符号。

生(读):“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师:这回对了。刚才哪点儿不对?

生:双喜的话都是句号,没有用感叹句。我们读成感叹句了。

师:为什么鲁迅要都用句号,不用感叹号呢?

生:双喜不激动,面对六一公公的质问,他很平静。

师:对,不仅平静,根本就是轻描淡写。六一公公是一本正经来问罪的,可人家小双喜,根本不在乎。他的第一句回答——读——

生:是的。

师:妙在何处?跟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比较。

生:完全承认。不回避。

师:六一公公的一拳,大概打在棉花上了。第二句回答,读——

生:我们请客。

师:天啊,请客?双喜显然是强词夺理了。如果你是六一,你应该如何回答?

生:你请客应该用自己家的豆啊,怎么偷人家的东西请自家的客?(众笑)

师:回答得好,针锋相对。可轮不得六一回答,人家双喜又补了一句,很狠的一句,读——

生(读):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师:语气不对,又读成感叹句了。重读。

生(读):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师:一定要读出那种轻描淡写的感觉。这个句子的妙处在什么地方?言外之意是什么?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生:你的豆我们都瞧不上。这回偷了你的豆请客,是瞧得起你。(众笑)

师:妙!再往前走一步。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我们偷了你的豆,你还应该感谢我们呢!(众大笑)

师:你看这个小双喜,厉害不厉害。他多么狡猾。但最狡猾的是最后一句。读——

生: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师:懂吗?怎么突然从偷豆说到虾身上去了?

生:双喜这是在转移话题,转移注意力。

生:本来他们是被责备的对象,这下好了,被责备的对象变成了六一公公了。

师:你看,这个小双喜,是不是天生就懂心理学。鲁迅写这一段,惜墨如金,但只一句话,双喜就完胜六一公公。双喜的招数,出人意料,但又充满了孩子式的狡黠。这样的双喜,是不是很真实,很丰富,很饱满?

第三部分 总结

师:来,回忆一下我们在赏析语言时用的方法:

【投影展示】

人物语言赏析歌

一标一点慢慢嚼,看似寻常其实妙。

言内言外都琢磨,话前话后巧思量。

多角反复勤对比,潜台词里悟玄奥。

矛盾之处最珍贵,穷追趣问是良方。

师:通过这样的赏析,你看到双喜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了吗?他哪些地方最让你欣赏,让你喜欢,请说说。

生:我最欣赏双喜的担当精神。

生:我最欣赏双喜能够在千头万绪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生:我最欣赏双喜对老人的尊重,对小伙伴的照顾。

生:我最喜欢双喜既懂事,像个小大人,同时又很合群。

……

师:老师写了一首小诗赞双喜,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示。

【投影展示】

赞双喜

平桥村里双喜伢,十一二岁小人家。

聪明伶俐孩子头,桩桩件件主意大。

眼观六路听八方,风吹草动善观察。

心思缜密抓要点,轻重缓急无错差。

关键时刻主张明,一呼百应不叽喳。

孩子堆里像哥哥,老人面前是暖娃。

轻描淡写三两句,摆平矛盾乐哈哈。

乳臭未干忒懂事,未来老大还是他。

(生朗读)

师:老师很喜欢小双喜,希望同学们也像双喜这样小小年纪就懂道理、通人情、善于动脑筋,具有领导能力,而且还童真盎然。老师也很喜欢鲁迅先生用精练的语言描写就刻画出了经典形象的方法。同学们在写作中可以借鉴。你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小双喜是谁培养的呢?小说中是不是有直接和间接的答案呢?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热烈的掌声)

课堂鉴赏

独辟蹊径教经典聚焦写法见精神——王君老师《社戏》课堂实录鉴赏

黄厚江老师说:经典常读常新,是大家都熟悉的名言。同样,经典的教学,也应该不断寻求新的尝试和突破。转换一个新的教学角度,这不是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更不是教学技巧的呈现,而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次极有意义的探索。对于《社戏》这样一篇经典,可以教给学生的角度很多,但大多因为人人熟知而失去了它的新鲜,王君老师在教授《社戏》的时候,把它处理成写作型文本兼具主题型文本特质,通过赏析鲁迅先生塑造人物的精妙手法来发掘人物身上的精神,切入口很小,聚焦在“双喜”身上,聚焦双喜的“语言”,既带领学生赏析了鲁迅先生描写人物语言的精妙点,又给学生呈现了一位少年领袖的独特形象,令人耳目一新,经久不忘。

一、聚焦写法,点面结合

余映潮老师认为:“长文短教”讲究对教学内容的剪裁与选择。《社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精髓,老师的思维与创意决定了这堂课的高度。针对“双喜”这个人物,王君老师先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发问:双喜的身高、颜值、父母、兄弟,成长路上重要的事件都是怎样的?那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呢?如此很快就聚焦到双喜的语言。11 句语言的呈现,课堂脉络简洁而清晰。先分析这些语言本身的特点:形式上,有些语言描写是“明写”,有引号;还有一种语言描写没有引号是“暗写”;另有一些语言描写是需要推断的属于“曲写”。内容上,有的语言是属于对话,是“对言”;有的语言属于个人独白,是“独言”;还有一种是群体讲的,是“群言”。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作的技法灵活多样。

由“双喜的语言”这个“点”,学生可以看到双喜这个人物性格的丰满,整个人物的“神韵”也都在其中体现了。同时,由“双喜的语言”带出了其他人的语言,其他的人物形象。点面呼应,丰富立体。

二、赏析语言,多角揣摩

“选择了一个理想的点,即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向之后,就是要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学主线清晰而突出”这是黄厚江老师的教学主张,王君老师如何不知?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王君老师采用对比诵读、情境揣摩、句式研讨等多种方式,先示范,再给出方法——人物语言赏析歌,最后学生赏析,这一过程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赏析语言的方法,还逐渐靠近了人物。

读标点:主要通过演读来表现语气。语气揣摩的过程就是触摸人物的心理状态、思维状态的过程。王君老师时而带领学生读出“?”里的惊喜,时而读出“!”里的自信,读出“;”里的条理清晰,读出“。”里的故作轻描淡写和孩子的狡黠。

悟句式:短句式,干练干脆、活泼灵动,表现双喜的个性不可或缺。

联情境: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它的特定语境。王君老师在分析人物语言的过程中,总把语言放到了具体情境中,并引导学生把玩其中的一些矛盾点,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人物的灵魂深处。

三、对比勾连,始见精神

青春语文课堂始终不变的追求就是:打通教法与活法。对此,王君老师孜孜以求。这造就了她审视文本的眼光总是别具一格。本案主抓双喜这个人物,发掘他身上的“领袖特质”再次显示王君老师眼里心里时时有“生命”。双喜是独特的,在与别的少年伙伴的对比教学中,比如当迅哥儿没有大船看不了戏的时候,别的少年只“都叹息而且表同情”,而双喜是一心去解决问题,用足够的理由跟大人“谈判”,俨然是个“小大人”,王君老师因势利导:沉溺于问题,被问题所困,是我们一般人的常态,只有那些了不起的人,才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挣脱情绪的束缚,而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双喜就是这样的孩子。他能够超越问题,而且能够快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核心因素,全力突破。多么睿智的对比与勾连,点拨与联结。诸如此类,通过方法的引领,“双喜”身上的少年领袖特质显现无遗。最后总结“赞双喜”,主题明晰形象鲜明,鲁迅先生于此文精妙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也一一明了。

如是,一堂新颖实在直抵生命的好课诞生了。

(俞春霞 扬州市甘泉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