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学基础:美感的共同性与差异

美学基础:美感的共同性与差异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感的共同性是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差异性则是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的差异。(一)美感的共同性美感的共同性首先是因为人类存在的某些共同本质,在于人类对美的共同向往。这就使美感呈现出民族差异性、时代差异性、阶级差异性和个性差异性。这种不同又渗透到美感中,形成了不同民族美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

美学基础:美感的共同性与差异

美感的共同性是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差异性则是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的差异。美感虽然从个人爱好、兴趣出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个性,但它又不是纯粹孤立的个人现象,而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他的思想和爱好、欲望和兴趣等,不能不带有历史的、社会的普遍内容,也就是说,在美感个性中,必然要表现出社会的普遍性,即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则表现共性,二者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

(一)美感的共同性

美感的共同性首先是因为人类存在的某些共同本质,在于人类对美的共同向往。“人之于美,有同感焉”,是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人和人之间生理上有相似的机制,心理上有相通的地方,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的审美心理结构。孟子也曾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就是说,美味的东西人人都爱吃,好听的音乐人人都喜欢听,美丽的色彩人人都喜欢看。凡是美的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符合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自由创造,这也是美的共性,所以,对美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实现对人类自身情感世界的终极关怀的最佳途径。这种人类的共性往往能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局限,使许多美的事物、美的现象、美的艺术可以流芳百世。

(二)美感的差异性

由于不同人的天生气质、生理素质、文化修养和阶级层次不同,所以当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领悟。西方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就形象地说明了在审美过程中美感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主要根源在于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也和审美主体所处的时代、阶级和民族差异性有关。这就使美感呈现出民族差异性、时代差异性、阶级差异性和个性差异性。

1.民族差异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地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这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心理、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这种不同又渗透到美感中,形成了不同民族美感的不同特点和差异。这种审美标准一旦形成就会在这个民族中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和社会风尚。比如很多民族以皮肤白为美,然而,非洲摩尔族人看到白人的皮肤“便皱起眉来,好像不寒而栗”。西海岸的黑人则认为皮肤越黑越美。而卡菲尔人中更是没有一个女子愿意嫁给皮肤较白的人。西方民族以挺直的鼻子为美,然而,“塔西提人把高鼻子视为侮辱的字眼,为了美观,他们把小孩的鼻子和前额压平”。在建筑方面也呈现出民族差异,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建筑艺术雕刻艺术是融合在一起的,常用“雕梁画栋”来形容。比如在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放置有铜狮等雕塑,殿顶重檐和屋顶上还雕有龙、凤、麒麟等神兽作为装饰。这在追求几何图形的西方建筑中很难见到,而西方随处可见的裸体雕像在中国普通家庭中也是难以见到的,特别是在农村小城镇。(www.xing528.com)

2.时代差异性:各个时代由于受到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以及一定的政治哲学、文化思想等的影响和制约,就会形成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以及爱好等,从而形成了美感的时代性差异。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引用了一个例子:“马可洛洛部落的妇女在自己的嘴上钻一个孔,孔里穿上一个叫呸来来的金属或竹的大环子。”因为他们觉得佩戴呸来来的女人是美的。而在中国,据说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窅娘为了使自己的舞姿更加优美,用白绫将脚裹成“新月”形,这种做法逐渐就在民间成为一种风尚,一直延续了上千年,所以那时女子的一个很重要的美的标准就是“三寸金莲”。又据《后汉书》记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是说楚灵王偏爱腰细的女子,结果宫中女子为了争宠,拼命节食,竟有不少饿死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畸形的审美标准逐渐被更加健康的,符合时代精神、时代潮流、时代风尚的审美标准所取代。所以,美总是历史地、具体地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3.阶级差异性: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不同阶级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美感。鲁迅先生说:“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说明不同阶级的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心理和需要等制约着人的趣味和爱好。阶级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一个阶级的趣味和美感也必然表现出具体的历史的内容。处于上升时期的阶级的趣味和美感是先进的世界观,特别是在先进的审美指导下形成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能表现社会发展的趋向和要求,能够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美,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进步意义。处于没落时期的反动阶级,由于他们的世界观、特别是审美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是腐朽的、反动的,不仅不能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美的事物,而且歪曲了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例如,我们认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战斗形象是美的,它们如实地反映了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美,符合社会实践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却对农民起义百般诋毁和丑化。今天,我们在明朗、健康、高尚、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审美趣味指导下,才能真正地能动地反映客观的美的性质。

4.个性差异性:在审美差异中,最重要的是审美主体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生理素质与社会素质就好像树的叶子一样,没有完全相同的。这种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的特殊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的体验,形成了个人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美感。例如有人喜欢杜甫的诗,有人喜欢李白的诗,即使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欣赏者的经历和环境的不同,所引起的审美感受和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是明月,既有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种飞进神话世界里的浪漫主义幻想;也有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种明月引起悱恻眷恋的乡愁和情怀的,以及冯延已在《三台令》中的“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的凄戚悲凉的情感。

人们对美的认知与感受和人的先天因素有关,但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教育等社会的熏陶和培养,对人的审美个性特点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康德认为,人具有先天综合判断能力,其中包括审美能力,如唐代王勃,十岁能赋;明末夏完淳,九岁善文;奥地利的莫扎特,三岁发现三度音程,能在父亲的指点下谱制小步舞曲。天资的作用固然不容忽视,但审美个性还和后天的生活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生活经历越丰富、越复杂,审美趣味的差别也越大。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样就导致不同的职业的人其审美个性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在家具装饰上,机关人员喜欢表现庄重、精干;知识分子追求淡雅、矜持;艺术家追求不拘一格和浪漫;工人喜欢朴实、整洁。

青少年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群,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表现得更加勇敢、更加执着,但也常常带有盲目性,他们对于来自外界的各种新奇的事物不分良莠、不分好坏地全盘接受。而且新奇的事物在青少年间的传播很快,影响力很强,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和意志,所以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