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文献学:第四节研究方法

中国艺术文献学:第四节研究方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文献学是文献学和艺术学的交叉和分支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范畴,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础。艺术文献学研究,尽量寻找全本和官刻本进行,其他版本则作为校雠的辅助资料。对某文献各种版本进行综合研究,记录版本信息,形成版本目录,对艺术学研究和艺术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艺术文献分类问题是文献整理的关键之一。

中国艺术文献学:第四节研究方法

艺术文献学是文献学和艺术学的交叉和分支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范畴,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础。艺术文献学不同于一般文献学,是从艺术文献的一般文献属性出发,结合艺术文献本身特点和艺术学研究需要,把文献学、艺术学、文物学、金石学、图书馆学、信息技术等结合起来进行的重新定位。艺术文献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借助校雠学的方法,对文字艺术文献进行校勘整理,即“比勘篇籍文字同异而求其正”[24]。校雠是古典文献整理的基础工作,对古典艺术文献而言,校雠也是关键的一环,又与版本学、辑佚学、辨伪学密切相关。

二、借助版本学的方法,在众多艺术文献版本中选择最权威、最接近文献原貌的版本,并对各种版本进行研究,建立艺术文献版本目录。文献版本的丰富始于宋朝活字印刷术出现以后,“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技艺·活版印刷》)。[25]中国艺术文献丰富,版本众多,在始于汉代刘向父子的历次文献整理中,艺术文献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到了明清,艺术文献数量激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前人著作及其艺术言论的编辑和整理。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就有欧阳修编《新唐书·艺文志》(宋刊本)、《崇文总目》(宋刊本)、《太平广记》(宋刊本)、《太平御览》(宋刊本)、《唐宋画苑珠林》(明刊本)、《王氏书画苑》(明刊本)、《绘事微言》(明唐志契编)、《珊瑚网》(明汪砢玉)、《津逮秘书》本、《说郛》本、《古今图书集成》本、《佩文斋书画谱》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源》本,以及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等近30余个版本,[26]各版本差别比较大,有的是全本,有的则为删减或分类辑录本。艺术文献学研究,尽量寻找全本和官刻本进行,其他版本则作为校雠的辅助资料。全本能够了解艺术文献的全貌,而官刻本注重校雠,更接近艺术文献的本来面貌。对某文献各种版本进行综合研究,记录版本信息,形成版本目录,对艺术学研究和艺术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三、借助文献辨伪的方法。“所谓伪书,就是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与时代”,[27]如《神农本草经》相传为古代神农作,《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作,《列子》相传为先秦列御寇作,经文献学家辨伪,都是伪书。古代伪书甚多,宋朱熹曾慨叹:“天下多少是伪书,开眼看得透,自无多书可读。”(《朱子语类·卷八十四》)清人张之洞也指出:“一分真伪,而古书去其半。”(《輶轩语·语学》)艺术文献如同艺术作品一样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即存在伪书。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卷九专列“伪托类”。

四、借助目录学方法,建立艺术文献专科目录。“校雠在目录之先,目录为校雠之果。古之书籍,未经过校雠,难于著录,故两事相因,难以分辨。”[28]艺术文献目录包括:艺术作品目录(图录)、著述文献目录、金石目录、专书文献目录。“我国艺术,最尚书画,故书画目录发生最早,论其先后,仅次于文章志及佛经录。刘宋时虞稐首撰《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作品目录。)、《镇定书目》各六卷、《羊欣书目》一卷、《钟张书目》一卷。其后梁傅昭有《法书目录》。”[29]可见艺术作品目录很早就出现了。《书画书录解题》是著述文献最重要的“解题目录”。建立艺术文献目录是研究艺术发展,充分利用文献的重要方法途径,“目录是打开人类知识结晶的钥匙,假设没有钥匙,吾人就不容易得其门而入”[30]

五、艺术文献搜集、分类、整理和结集。“典籍结集,为文献学上最重大的事业,故首及之。然结集而不施以审订,则无以取精而用宏,则要而弃微,故审订又次之。”[31]文献分类结集,始于汉朝刘向、刘歆父子,并逐渐形成了“四分法”[32],艺术文献搜集、整理和结集是指从浩瀚文献中搜集、整理与艺术相关的文献,并结合版本、校雠等相关知识,形成专门艺术文献总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弄清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以及古典艺术文献的分布情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两点:其一,现代意义的“艺术”概念是从西方“art”“fine art”来的,与传统“艺术”内涵不同,不能把古典文献中称为“艺”“艺术”的内容等同于今天的“艺术”;其二,在古典文献中,除了以绘画、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等名称出现的艺术文献外,众多艺术文献分散于浩瀚的文人笔记、别集、总集,以及历史文献“传记”“艺文志”“经籍志”等中间,要系统整理这些艺术文献资源必须借助目录学的研究成果。

艺术文献分类问题是文献整理的关键之一。中国古典文献一般分“经、史、子、集”四部,各大类又分若干小类,成书的艺术文献主要在“子部”的“艺术类”“谱录”中,但这只是艺术文献的一小部分,而大量分布于“经、史、子、集”各部之中。对艺术文献的分类整理,既不能延续古典文献的“四分法”,也不能简单利用现代图书馆分类方法,而应该结合艺术分类学相关知识,以及艺术文献内容、形式特点进行分类。按照艺术门类可以把艺术文献分为美术文献、音乐文献、戏曲文献等;每类艺术文献按其内容又可分为原理、历史、品评或批评等;按照文献存在形式,又分单句、篇和著作;按照文献的形成过程,又可分为著、编、注疏、结集、丛书、类书、索引、目录等;按时间又可分为古典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等。(www.xing528.com)

分类结集是艺术文献系统整理的重要方式,结集的方式可以是选择优良版本进行全文照录,如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全书》,也可以择要点进行分类处理,如俞剑华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或采用类书方式,如清王原祁等编《佩文斋书画谱》[33],以及采用丛书的方式,如近人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等。艺术文献整理结集首要的是对历代单独成书的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在整理过程中版本鉴定和选择非常重要,要尽量选初刻本、足本、手稿本、精刻精校本、官刻本。除了单独成书的艺术文献外,先秦诸子、文人著作、书画题跋、地方志、正史艺文志等文献中还有大量的艺术文献资料,是艺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编辑整理。王原祁等编《佩文斋书画谱》涉及1844种各类文献,包括诸子、正史、别传、地方志、文人著作、金石文献、类书,以及大量独立存在的艺术文献,如《周易》《庄子》《韩非子》《尚书》《周礼》《春秋左传》《三国志》《史记》《汉书》《孔子家语》《王羲之别传》《分省人物志》《南平县志》《金石契》《金石录》《金石史》《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历代名画记》和《图画见闻志》等。

六、艺术文献的注疏、标点、翻译。注疏其实就是对文献的解释,这项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以《诗》《书》《礼》《乐》对古典文献进行的讲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对谢赫《古画品录》的辑录和解释也属此列。艺术文献标点、翻译,是对古典艺术文献进行现代语释及方便利用的重要措施。文献学家郑鹤声、郑鹤春把“翻译”作为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组成部分,认为翻译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和融入世界文化的重要手段。

七、艺术文献载体转移与数据库建立。文献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文献保护和方便使用,而保护和方便使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古典文献的载体转移,并建立有效和方便检索的数据库。可以用于文献载体转移的材料有胶卷、光盘、磁性材料、计算机存储器等。

八、利用考古学、文物学、图像学、艺术学方法,解读艺术作品包含的信息,实现艺术作品的文献化,挖掘其特殊的文献价值。在艺术文献学研究中,单纯以狭义文献为研究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字文献研究有时无法解读艺术本质内涵,如音乐、舞蹈、民歌、民间美术等等就是如此。在艺术文献学理论研究中,不能单纯从狭义文献着眼,而应该放在广义艺术文献中去探索。张舜徽先生对文献的解释对理解这一现象有一定借鉴意义,他指出“‘文献’,既是一个旧名词,自有它原来的含义和范围。我们今天既要借用这一名词便不应该抛弃它的含义而填入别的内容。近人却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绘画,概称为历史文献,这便推广了它的含义和范围,是和‘文献’二字的原意是不相符合的。当然古代实物上载有文字的,如龟甲、金石上面的刻辞,竹简、缯帛上面的文字,便是古代的书籍,是研究整理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必须加以重视。”[34]这一观点虽然反对把实物、艺术作品当作文献,但并不否认它们的文献价值与用途。艺术作品的文献价值往往超出艺术学研究的范畴,而成为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研究的辅助文献。

艺术文献学研究方法和目的密切相关,可以概括为:艺术文献的系统化一一目录、结集、分类整理;艺术文献的科学化、客观化一一版本、校勘、辨伪;艺术文献的现代语释一一断句、注释、翻译;艺术文献的信息化一一载体转移与数据库的建立;艺术作品信息解读一一图像学方法运用与图像艺术史的建立;利用艺术文献学的研究成果,辅助艺术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