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能利用安全保障:我国管理制度的完善

核能利用安全保障:我国管理制度的完善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来,我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将如何重构。再次,应规定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分类管理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等。显然,这一规划对于加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其实,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国务院《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

核能利用安全保障:我国管理制度的完善

未来,我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将如何重构。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基于体系化视角展开整体性反思与重建,思考这一领域国家战略方针、国家规划、法律架构、监管框架之间关系,并针对具体挑战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一)基于体系化视角健全政策法律框架

国际原子能机构原总干事天野之弥曾称:“核动力堆乏燃料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管理是核能未来的关键。”[86]而要确保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加强政策规划,构建完善法律体系和监管架构。换言之,需要基于体系化视角展开制度构建。

1.确立清晰明确的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

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是中国核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那一部分。2019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提出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科学有效安全监管,保持高水平安全,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等要求[87],规定了现阶段我国核安全战略目标[88]。虽然《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向世界阐释了中国核安全的总体政策,但白皮书对于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却着墨不多。[89]

未来,我国可以借鉴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做法制定中国版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从形式上看,这一战略可以融合在我国核安全总体战略当中表述,但应独立成编;也可以单独以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政策形式独立表述。从内容上看,在战略规划中,应清晰规定以下事项:首先,应明确在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方面的政府责任。包括制定必要的政策法律框架、建立独立监管机构、实施许可证管理,审评、监督检查和执法等。其次,应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确立营运组织责任,包括经监管机构批准对存储设施进行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或退役,按照许可条件和适用法规要求运行存储设施,确保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潜在危险物质向环境的排放符合许可条件等。再次,应规定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公众参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分类管理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等。最后,还应规定监督管理体制、乏燃料处置的首选方案、放射性废物处置政策、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进出口政策、核设施退役政策、资金支持政策、公共信息和公众参与相关决策机制等内容。[90]

总之,制定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的意义在于表达国家立场,阐明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为此事项作出监管体制安排。

2.制定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中长期规划

为了执行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战略,应当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规划。从现状看,《核安全法》要求“编制国家核安全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91]我国也已经制定实施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从内容看,在《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中涉及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内容主要为两方面:一是重点任务:强化管控,降低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风险;统筹推进,加快早期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二是重点工程: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工程。显然,这一规划对于加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完善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中长期规划。

首先,从形式上看,应在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中独立成编,或者单独编制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中长期规划。

其次,在规划的时间跨度上,应在五年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对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的短期管理是有规划的,如对特定的废物类别进行五年甚至几十年内的处理和处置。然而,关于现有和未来的放射性废物库存、不同废物分类的完整清单以及在未来更长时间甚至永久的长期政策和策略却没有明确的书面描述。”[92]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应制定涵盖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周期的长期战略计划以及中期计划。以解决以下事项:评估放射性废物产生数据,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测废物清单;根据对未来放射性废物产生量的预测,评估有关技术设备和设施的需求;指定技术和辅助设备及设施所需的财政资源;拟定下一个预算期的执行计划”。[93]

最后,在规划的内容上,应当更加详实丰富。可以借鉴欧盟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国家计划报告的做法,详细规定以下内容: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的总体目标;鉴于总体目标,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明确时间表;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清单,以及包括退役在内的对未来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数量的估算,并根据放射性废物的分类清楚地表明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的位置、数量;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概念、计划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处置设施使用寿命结束后的概念或计划,包括保留适当控制的期限以及可以长期使用以保留该设施的方法;为实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解决方案所需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活动;负责监测执行进度;对国家计划实施成本及其评估基础和假设的再评估;有效的融资计划;透明度政策;如果有的话,与成员国或第三国达成的有关乏燃料或放射性废物管理(包括使用处置设施)的协议。[94]

3.健全国家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法律框架

从现状看,我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法律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包括两部法律、两部行政法规、多部部委规章及安全标准、技术导则。这些法律法规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在于是否有必要就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进行专门立法。

一种专门立法倾向是就综合事项进行立法。例如,加拿大2002年《核燃料废物管理法》;俄罗斯2011年《放射性废物管理法》。其实,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国务院《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依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可以为执行法律规定事项而制定行政法规,[95]其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96]。因此,如果没有紧迫的现实需要,当前由国务院制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应该是合理的选择。

另一种专门立法倾向是就单一事项进行立法。例如,就规划事项,2006年法国制定实施了《放射性物质和废物可持续管理规划法》;就选址问题,2000年日本制定实施了《高放废物最终处置法》。从我国的情况看,已经制定了诸如《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选址》(HAD401/05-1998)、《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HAD401/06-2013)、《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HAD4XX-2004)等技术导则,单从技术层面分析应该可以满足选址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话,可以就选址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序作出规定,借鉴2018年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以部委规章形式制定出台《核能利用活动公众参与办法》,对公众参与原则、形式、时机、程序、救济途径等作出详细规定。

此外,从覆盖面看,未来我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立法应更重视铀厂尾矿和研究堆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查漏补缺针对法制空白领域展开立法。例如,研究修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指导和规范地方核与辐射安全法规制修订工作,做好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衔接,制定放射性废物分类办法等部门规章,制定核动力厂营运单位核应急演习等技术导则。加强核安全标准顶层设计与管理,建立核与辐射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一批核安全标准,强化核安全标准立项审查,提高标准与法规的衔接性。[97]

4.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监督管理体制

从纵向层面看,监督管理体制主要涉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我国《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务院《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虽然对相关事项有所涉及[98],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它们之间的分工情况。从国外经验看,美国1982年《核废料政策法》确立了联邦政府在管理高放射性废物及选择永久处置场地上的权力;1985年《低放射性废物政策修正案》则要求每个州自行处置或者与其他州合作处置低放射性废物。这实际上遵循了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在实践中,我国其实也是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展开监管的。例如,我国有一个国家级和31个省级放射性废物库,存放特定的废弃密封放射源[99]。其中,废旧放射源管理由各省负责。[100]未来,应将这种实践做法上升为国家法律,在法律层面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关系作出具体规定。

从横向层面看,正如前述,“中国尚未决定成立一个统管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机构”[101],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其他有关部门甚至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2]都有一定管理权限。显然,这种“碎片化”治理状况并不利于进一步加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可行的改进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设置专门机构对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进行管理,例如,韩国成立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局;捷克成立了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管理局等。第二种是借助机构改革契机对管理部门进行整合,使分散的安全监管权力趋于统一。相对而言,后者更具现实性。

此外,还应考虑从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产生者中设立机构以负责安全管理活动。例如,2002年,加拿大《核燃料废物法》要求核能公司建立一个废物管理组织(NWMO),向政府提交有关安全和可靠地长期管理核燃料废物的备选方案的全面研究,并就最合适的方法提出建议[103]。前面提到的核废料深层地质处置库选址程序和适应性阶段管理方法就是该组织提出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建议我国成立一个机构来执行废物处置,因为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可以更好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例如,废物包装设计、工程服务和安全评价);可以促进协作及有效成本的研究和开发;处置设施的选址、建设、运行和关闭都将标准化;可以有一个声音代表所有废物产生单位进行沟通[104]。未来,可以在时机成熟时在政策上对这些建议予以综合评估,再作出最终决定。

(二)基于问题导向健全具体政策法律制度

未来,我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具体制度的构建完善应该因循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1.建立稳定、持续的财务支持机制

“在制定实施放射性废物管理政策之前,首先应制订适当的融资计划,以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影响技术选择或者影响核安全保障。”[105]我国在制定《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06]和《核安全法》[107]时已经考虑到资金要求,还配套制定了《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规定“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按照核电厂已投入商业运行五年以上压水堆核电机组的实际上网销售电量征收,征收标准为0.026元/千瓦时”。[108]在实践运行中,我国从2010年开始征收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截至2017年底,每年基金收入分别为6.9亿元、24.93亿元、17.5亿元、26.5亿元、14.45亿元、10.81亿元、15.64亿元、18.73亿元。[109]

然而,考虑到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所需资金的长期性、预估性[110]以及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复杂性[111],仍然需要高度关注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的资金支持问题。有学者就指出,我国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存在“筹集渠道单一、基金支出预算编制依据不充分、基金使用绩效较低、基金使用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12];还有学者认为,我国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存在使用范围缺乏详细说明,基金保值增值机制未建立,基金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113]

从原则层面考虑,未来我国在建立稳定、持续的财务支持机制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握好安全保障所需资金支持与营运组织盈利需求之间的关系。“设施和活动要被认为具有合理性,其所产生的效益必须超过所带来的辐射危险”[114],这是核能利用活动的正当性基础。同样,对于营运组织而言,促进其继续投入的动力也在于营运的收益应当超过为保障营运安全所需支付的费用。这意味着征收标准的制定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内在约束的,提高征收标准的做法应该慎重、适度,平衡各方利益。

其次,要平衡短期支出与长期费用之间的关系。从2010—2017年,我国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收入达到135.46亿元,支出为12.77亿元,盈余122.69亿元。支出主要用于乏燃料短期管理项目——乏燃料运输和离堆贮存,而长期管理项目乏燃料后处理、高放废物处理处置等支出较少。事实上,“必须认识到放射性废物管理所需资金的长期性质,并应在国家基金中对此作出规定”。[115]就我国而言,应从基金当中分出更多资金以推动后处理厂和高放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最后,应平衡“污染者负担”原则与政府补充责任的关系。核安全法律制度的“逻辑起点就是营运者或许可证持有者应当承担确保其活动符合可行的安全、安保和环境保护要求”[116]。放到基金制度上也如此,《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乏燃料处理处置费用,列入生产成本。”[117]基于此,我国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的收入都源于核设施营运单位缴纳的乏燃料处理处置费用。而事实上,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所需费用相当大[118],不是现有基金规模所能够承受。再加上,历史遗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也需要处理处置,所以,政府在此时应当承担补充责任,适时地给予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支持,以确保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

2.规定信息透明公开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

《核安全公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都规定了定期的国家报告制度。其中,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是报告的重要内容。[119]从国外政策实践看,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建立了旨在信息透明公开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例如,在加拿大,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每三年对放射性废物清单数据进行一次系统的收集、汇总和分析,然后向外发布清单,阐释加拿大放射性废物的来源、数量和未来预估值。[120]2016年出版的《放射性废物清单》基于低放射性废物、中放射性废物、高放射性废物、铀矿山和工厂废物四个类别概述了放射性废物的定义和类别、放射性废物来源、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放射性废物管理政策框架、放射性废物分布地点、放射性废物预测值等内容。[121]在法国,1991年第91-1381号法令为法国发布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提供了政策依据。1993年,第一部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公布,覆盖了91个地方的120个废物场地。1994年,清单覆盖125个地方的159个场地。1995年,清单覆盖了法国168个地方的204个废物场地的情况。[122]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为法国放射性业务建立了一个“总的信息存储系统”,以保证尽可能更好地进行废物管理工作。[123]在这方面,我国也作出了积极努力。例如,《核安全法》专门单列“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规定有关部门依法公开核安全相关信息的职责。未来,可以借鉴吸收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做法,积极建设我国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以便于公众参与核安全管理事务

3.进一步规范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建设

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建设无疑是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过程中的棘手问题。为此,美国1982年制定了《核废料政策法》,2013年发布《乏燃料和高放废物管理与处置策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协商一致”的选址程序;[124]加拿大制定了适应性阶段管理方法和核废料深层地质处置库选址程序;德国颁布了《选址法》;日本制定实施了《高放废物最终处置法》。在政策实践中,芬兰、法国、瑞典等国家已经在乏燃料和高放废物处置设施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并针对特定地点提出了许可证申请或正在进行许可证准备工作。[125]

就我国情况而言,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规定,在“十三五”期间,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包括5座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建设;西北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扩建;新建成的中低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废物接收检测能力建设;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126]对于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我国也先后颁布了《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HAD401/06-2013)、《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HAD4XX-2004)等技术导则。

未来,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应该是在选址程序中融入公众参与要求。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做法,一方面将选址过程视为技术方法和管理系统的融合。技术方法包括在深地质库中集中控制和隔离废旧核燃料、持续监控、可回收性和选择浅层地下设施进行临时储存;管理系统包括实施进度和方式的灵活性,分阶段和自适应决策,响应技术、研究、本地知识和社会价值的进步,开放、包容和公平的选址过程,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公众和社区的持续参与等[127]。另一方面,明确规定选址程序中的公众参与环节。可以细化为若干步骤。例如,在开始启动选址时,通过提供信息、回答问题等方式提升公众选址意识;社区确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关组织提供详细简介,进行初步筛选;对于仍然感兴趣的社区,将对其潜在适合性进行初步评估;对于继续感兴趣的社区,与其潜在受影响的周围社区接触,完成详细的场址评估;拥有合适场址的社区决定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该项目,并提出进行该项目的条款和条件;有关组织与拥有首选场址的社区签订正式协议以托管该项目;监管机构通过独立、正式和公开的程序审查现场评估结果和项目安全性,如果满足所有要求,则批准进行。[128]

4.积极稳妥地推进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国际合作

无论是《核安全公约》,还是《联合公约》都强调了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欧盟《关于建立负责任和安全管理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共同体框架指令》更是指出:“根据有关会员国之间的协议,共享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包括处置设施,是一种潜在有益、安全和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129]同时,该指令还对指令颁布以前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共同投资的核电厂放射性废物处置事项进行豁免。[130]从政策实践看,美国、德国等国家都承诺按照协议回收存储在国外相应设施中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日本则积极地推动将乏燃料经国外后处理再运回国内处置的方法。

从我国情况看,我国原则上不接受来自他国的放射性废物。《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将放射性废物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131]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一条却规定:“国家禁止进口乏燃料,但是出口核燃料产生的乏燃料经国家批准后可以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贮存或后处理。”这意味着原子能法草案保留了一定弹性,允许经过国家批准后出口核燃料产生的乏燃料返回境内贮存或后处理。

实质上,这是一种务实的灵活态度。一方面随着我国核能技术能力的进步,核技术出海在未来将会越来越多,而核技术的海外应用当然应该包括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通过协议形式在国家批准、安全可控情况下接收部分出口核燃料产生的乏燃料返回境内贮存或后处理,可以作为合同条款增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大型商业后处理-再循环工厂项目的落地,后处理能力将会增加,费用和成本将会下降,未来可能产生的剩余后处理能力将可以用于全球共享。基于此,我国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国际合作,灵活地采取各种措施,例如出口核燃料并对产生的乏燃料进行后处理、乏燃料租赁、共享处置设施等促进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总之,从制度改进角度看,我国应基于问题导向不断健全具体的政策法律制度,建立稳定、持续的财务支持机制,规定信息透明公开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清单,进一步规范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建设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国际合作。此外,历史遗留场所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废弃密封源的管理、核事故发生后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等也是未来应该关注的重点。

【注释】

[1]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术语(核安全和辐射防护系列)2007年版》,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www-ns.iaea.org/downloads/standards/glossary/safetyglossary-chinese2007-10-23.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2]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术语(核安全和辐射防护系列)2007年版》,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www-ns.iaea.org/downloads/standards/glossary/safetyglossary-chinese2007-10-23.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3]《联合公约》第一条“目标”。

[4]《联合公约》第四条“一般安全要求”。

[5]《联合公约》第三十二条“提交报告”。

[6]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7]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8]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9]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10]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领导与管理一般安全要求》,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50C_web.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11]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Model Regulations for the Use of Radiation Sources an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Associated Radioactive Waste”,http://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TE-1732_web.pdf,March 6,2020.

[12]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13]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14]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egulatory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Nuclear Activities”,https://www.oecd-nea.org/law/legislation/,March 6,2020.

[15]后处理(reprocessing)是一种工艺或操作,其目的是从乏燃料中提取放射性同位素,以供进一步使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术语(核安全和辐射防护系列)2007年版》,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www-ns.iaea.org/downloads/standards/glossary/safety-glossary-chinese2007-10-23.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16]欧洲的理念认为,后处理是最佳战略,因为它能对乏燃料中蕴涵的能量进行最大限度地利用。伍浩松:《欧洲和美国已形成不同的乏燃料处理理念》,载《国外核新闻》2001年第11期。

[17]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18]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19]The 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Inventory of Radioactive Waste in Canada 2016”,https://www.nrcan.gc.ca/sites/www.nrcan.gc.ca/files/energy/pdf/uranium-nuclear/17-0467%20Canada%20Radioactive%20Waste%20Report_access_e.pdf.,March 6,2020.

[20]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Oversightof Canada's Framework for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nuclearsafety.gc.ca/eng/resources/fact-sheets/oversight-canadaframework-radioactive-waste-management.cfm,January 16,2020.

[21]Nuclear FuelWaste Act。

[22]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Oversightof Canada's Framework for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nuclearsafety.gc.ca/eng/resources/fact-sheets/oversight-canadaframework-radioactive-waste-management.cfm,January 16,2020.

[23]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24]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Moving Forward Together:Process for Selecting a Site for Canada's Deep Geological Repository for Used Nuclear Fuel”,https://www.nwmo.ca/~/media/Site/Files/PDFs/2015/11/04/17/34/1545_processforselectingasiteforcan.ashx?la=en.,June 16,2020.

[25]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Implementing Adaptive Phased Management 2020 to 2024”,https://www.nwmo.ca/~/media/Site/Reports/2020/03/06/19/17/NWMOImplementation-Plan-202024.ashx?la=en,June 16,2020.

[26]Jungjohann,Arne et al.,“The World Nuclear Waste Report 2019 Focus Europe”,https://worldnuclearwastereport.org/.,June 16,2020.

[27]德国对放射性废物的分类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不同,主要分为发热废物(Heatgenerating waste)和热量可忽略废物(Radioactive waste with negligible heat generation)。

[28]Jungjohann,Arne et al.,“The World Nuclear Waste Report 2019 Focus Europe”,https://worldnuclearwastereport.org/.,June 16,2020.

[29]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30]The Federal Office for the Safety of NuclearWaste Management,“Key Data on the Search Process”,https://www.base.bund.de/EN/soa/siteselectionprocess/siteselectionprocess_node.htm l.,March 6,2020.

[31]The Federal Office for the Safety of NuclearWaste Management,“Return of Radioactive Waste”,https://www.base.bund.de/EN/nwm/waste/return/return.html.,March 6,2020.

[32]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33]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34]Federal Environmental,Industrial and Nuclear Supervision,“Nuclear Legislation and Regulatory Documents”,http://en.gosnadzor.ru/framework/nuclear/federal-laws/,March 6,2020.

[35]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36]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37]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38]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egulatory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Nuclear Activities”,https://www.oecd-nea.org/law/legislation/,March 6,2020.

[39]2002年12月,NUMO开始对市政当局进行公开招标,并发布了四份信息文件:“申请说明”“选择初步调查区域的选址因素”“存储库概念”“现场调查社区外展计划”。其目的在于给利益相关者和公众讨论提供基本信息。从具体案例看,自2006年9月以来,日本高知县东洋町在镇和其他组织的主持下举行了研究会议。2007年,镇长向NUMO提出了开始初步调查要约。NUMO收到要约后,根据《高放废物最终处置法》同意了其申请,但高知县东洋町于2007年4月取消了要约,此后未再进行过初步调查。

[40]伍浩松:《日本委托英国处理低放核废物》,载《国外核新闻》2006年第6期。

[41]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42]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Model Regulations for the Use of Radiation Sources and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Associated Radioactive Waste”,http://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TE-1732_web.pdf.,March 6,2020.

[43]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atus and Trends in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99_web.pdf.,March 6,2020.

[44]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www.xing528.com)

[45]陈乃颖:《英国公布地质处置白皮书》,载《国外核新闻》2014年第8期。

[46]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47]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48]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49]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atus and Trends in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99_web.pdf.,March 6,2020.

[50]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atus and Trends in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99_web.pdf.,March 6,2020.

[51]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atus and Trends in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99_web.pdf.,March 6,2020.

[52]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53]《联合公约》第五至十七条。

[54]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Specific Safety Guid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503_web.pdf.,March 6,2020.

[55]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Specific Safety Guid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503_web.pdf.,March 6,2020.

[56]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Specific Safety Guid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503_web.pdf.,March 6,2020.

[57]《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附录一规定了“地质处置设施选址”,分为四个阶段:(1)概念和计划阶段;(2)地区调查阶段,选择一个或多个场址进行详细的考虑;(3)详细的现场调查阶段;(4)场址确认阶段。

[58]2003年12月意大利颁布第368号法令《建立选择高放射性废物国家储存库程序》。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59]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60]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61]2015年,芬兰颁发了全球首张地质处置设施建造许可证。该场址是在经过对许多潜在场址筛选后选定的。现在,芬兰正在建造位于地下400多米深处的昂卡罗处置设施,并将很快开始挖掘处置隧道。处置过程计划将于2024年开始。Nathalie Mikhailova,“开发有史以来第一个安全处置乏燃料的设施”,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Developing the First Ever Facility for the Safe Disposal of Spent Fuel”,https://www.iaea.org/zh/newscenter/news/kai-fa-you-shi-yi-lai-di-yi-ge-an-quan-chu-zhi-fa-ran-liao-de-she-shi,June 16,2020.

[62]Jungjohann,Arne et al.,“The World Nuclear Waste Report 2019 Focus Europe”,https://worldnuclearwastereport.org/.,June 16,2020.

[63]Jungjohann,Arne et al.,“The World Nuclear Waste Report 2019 Focus Europe”,https://worldnuclearwastereport.org/.,June 16,2020.

[64]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Disposal of RadioactiveWast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330_web.pdf.,March 6,2020.

[65]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Specific Safety Guid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503_web.pdf.,March 6,2020.

[66]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前管理一般安全要求》,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368c_web.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67]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Specific Safety Guid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503_web.pdf.,October 20,2019.

[68]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orage of Spent Nuclear Fuel Specific Safety Guide”,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503_web.pdf.,March 6,2020.

[69]2003年《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六章规定了“放射性废物管理”。

[70]2017年《核安全法》第三章规定了“核材料和放射性废物安全”。

[71]陆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第137-179页。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73]《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将放射性物品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规定一类放射性物品,是指Ⅰ类放射源、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乏燃料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重大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二类放射性物品,是指Ⅱ类和Ⅲ类放射源、中等水平放射性废物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一般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三类放射性物品,是指Ⅳ类和Ⅴ类放射源、低水平放射性废物、放射性药品等释放到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较小辐射影响的放射性物品。

[74]通用系列主要包括: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报告制度(HAF001/02/03-1995)。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75]核燃料循环设施系列: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规定(HAF301-1993)。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76]放射性废物系列:(1)《放射性废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HAF401-1997);(2)《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许可管理办法》(HAF402-2013)。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77]非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系列:(1)铀燃料加工设施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与内容(HAD301/01-1991);(2)乏燃料贮存设施的设计(HAD301/02-1998);(3)乏燃料贮存设施的运行(HAD301/03-1998);(4)乏燃料贮存设施的安全评价(HAD301/04-1998)。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78]放射性废物管理系列:(1)核电厂放射性排出流和废物管理(HAD401/01-1990);(2)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HAD401/02-1997);(3)放射性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与运行(HAD401/03-1997);(4)放射性废物的分类(HAD401/04-1998);(5)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选址(HAD401/05-1998);(6)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HAD401/06-2013);(7)γ辐照装置退役(HAD401/07-2013);(8)核设施放射性废物最小化(HAD 401/08-2016);(9)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库选址、设计与建造技术要求(试行)(HAD4XX-2004)。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79]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系列:(1)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设计安全评价(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和内容(HAD701/01-2010);(2)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标准格式和内容(HAD701/02-2014)。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0]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1]放射性废物系列包括:《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规定》(GB 11928-1989);《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GB 11929-2011);《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GB 14569.1-2011);《水泥固化体》(GB 14569.1-2011);《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安全标准》(GB 12711-1991);《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岩洞处置规定》(GB 13600-199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 14500-2002);《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GB 14569.3-1995);《沥青固化体》(GB 14569.3-1995);《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废物接收准则》(GB 16933-1997);《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GB 9132-1988);《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 14586-1993);《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定》(GB 14585-1993);《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GB 11217-1989);《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场环境辐射监测的一般要求》(GB/T 15950-1995);《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GB 11216-1989);《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GB/T 14588-2009);《核设施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放射性固体废物浅地层处置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HJ/T 5.2-1993);《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HJ/T 23-1998)等。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2]放射性物品运输系列包括:《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 11806-2004);《放射性物质运输包装质量保证》(GB/T 15219-2009);《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包装的泄漏检验》(GB/T 17230-1998);《放射性物质包装的内容物和辐射的泄漏检验》(GB/T 9229-1988)。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3]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4]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5]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总论》,载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ywgz/hyfsaqjg/hyfsaqgltx/202003/P020200319611093673046.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6]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乏燃料管理的重要性》,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magazines/bulletin/bull60-2/6020101_zt.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8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核安全》,载《中国核电》2019年第5期。

[88]白皮书指出,现阶段我国核安全战略目标是:“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继续致力于加强核安全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核安全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坚持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核安全》,载《中国核电》2019年第5期。

[89]针对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白皮书放在“保持高水平安全”部分作出了规定:“放射性废物分类安全处置。推行放射性废物分类处置,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在符合核安全要求的场所实行近地表或中等深度处置,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实行集中深地质处置。核设施营运单位、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单位依法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处置,确保永久安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集中贮存并妥善处置核技术利用放射性废物。推进乏燃料安全贮存处理,加快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持续实施已关停铀矿冶设施的退役治理和环境恢复,规范铀矿冶废石、废水、尾矿(渣)的环境管理,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核安全》,载《中国核电》2019年第5期。

[90]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atus and Trends in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99_web.pdf.,March 6,2020.

[91]《核安全法》第七条。

[92]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跟踪评估报告》,生态环境部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年版,第30页。

[93]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396_web.pdf.,March 6,2020.

[94]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95]《立法法》第六十五条。

[96]《立法法》第八十八条。

[97]《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98]例如,《核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的选址规划;第四十七条规定,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关闭后,放射性废物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安全监护计划进行安全监护;经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将其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进行监护管理。

[99]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二司、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厂运行事件综合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100]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跟踪评估报告》,生态环境部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年版,第29页。

[101]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跟踪评估报告》,生态环境部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年版,第31页。

[102]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跟踪评估报告》,生态环境部译,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年版,第31页。

[103]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104]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二司、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核电厂运行事件综合报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105]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396_web.pdf.,March 6,2020.

[10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核设施的退役费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应当预提,列入投资概算或者生产成本。核设施的退役费用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的提取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设施主管部门规定。”

[107]《核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乏燃料处理处置费用,列入生产成本。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预提核设施退役费用、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列入投资概算、生产成本,专门用于核设施退役、放射性废物处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制定。”

[108]《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

[109]万淑敏:《我国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使用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学位论文,第15页。

[110]预估性体现在需要预估未来一段很长时间里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费用。因为是预估所以可能与实际处置成本不相符。预估未来可能支出的处置成本。

[111]如果核设施关闭退役,营运组织不复存在,遗留下来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就无法找到明确责任主体。

[112]万淑敏:《我国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使用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学位论文,第19~23页。

[113]刘群等:《我国核电站乏燃料基金动态情景分析》,载《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

[114]国际原子能机构:《基本安全原则》,载国际原子能机构网站: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273c_web.pdf.,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115]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ub1396_web.pdf.,March 6,2020.

[116]陆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第31页。

[117]《核安全法》第四十八条。

[118]据专家预测,建设一个每年后处理能力为800吨的后处理厂单建设费用就将达到1500亿元,累计运行40年支出费用将接近3000亿元。王昕晨:《核电重启遇乏燃料库饱和千亿后处理大厂筹建紧迫》,载环球网: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JOQnN,2020年3月1日最后访问。

[119]例如,《联合公约》第三十二条指出,这种报告还应包括:(i)受本公约制约的乏燃料管理设施、设施所在地、主要用途和基本特点的清单;(ii)受本公约制约且目前贮存的和已处置的乏燃料的存量清单,此种清单应载有这种物质的说明,如有条件,还应提供有关其质量和总放射性活度的资料;(iii)受本公约制约的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设施所在地、主要用途和基本特点的清单;(iv)受本公约制约的下述放射性废物的存量清单:(a)目前贮存在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核燃料循环设施中的;(b)已经处置的;或(c)由以往的实践所产生的。此种存量清单应载有这种物质的说明以及现有的其他相应资料,例如体积或质量、放射性活度和具体的放射性核素等;(v)处于退役过程中的核设施的清单和这些设施中退役活动的现状。

[120]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Oversight of Canada's Framework for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nuclearsafety.gc.ca/eng/resources/fact-sheets/oversight-canadaframework-radioactive-waste-management.cfm,January 16,2020.

[121]OECD Nuclear Energy Agency,“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Programmes In Oecd/Nea Member Countries”,https://www.oecd-nea.org/rwm/profiles/,March 6,2020.

[122]高立:《法国更新放射性废物场地清单》,载《国外核新闻》1995年第12期。

[123]高立:《法国更新放射性废物场地清单》,载《国外核新闻》1995年第12期。

[124]陈长河:《美国核设施选址政策解析》,载《中国核工业》2014年第11期。

[125]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Status and Trends in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https://www-pub.iaea.org/MTCD/Publications/PDF/P1799_web.pdf.,March 6,2020.

[126]《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

[127]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Implementing Adaptive Phased Management2020 to 2024”,https://www.nwmo.ca/~/media/Site/Reports/2020/03/06/19/17/NWMOImplementation-Plan-202024.ashx?la=en,June 16,2020.

[128]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Moving Forward Together:Process for Selecting a Site for Canada's Deep Geological Repository for Used Nuclear Fuel”,https://www.nwmo.ca/~/media/Site/Files/PDFs/2015/11/04/17/34/1545_processforselectingasiteforcan.ashx?la=en.,June 16,2020.

[129]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130]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Framework for the Responsible and Safe Management of Spent Fuel and RadioactiveWaste.

[13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