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私家藏书史:西汉时期藏书调查

中国私家藏书史:西汉时期藏书调查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是中国藏书史上第一次重大厄运,给兴旺的先秦诸子学术活动和刚刚起步的私家藏书活动以严重打击。所以西汉实际处于书以手抄传写的私家藏书缓慢兴起的初期阶段。西汉前期,除孔子后裔的藏书外,主要是汉宗室淮南王刘安和河间献王刘德有较多藏书。西汉后期,私家藏书略为增多,出现了刘向刘歆父子、卜圭、杜参、富参、刘立、班斿、张敞、杜邺、文不识等。

中国私家藏书史:西汉时期藏书调查

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是中国藏书史上第一次重大厄运,给兴旺的先秦诸子学术活动和刚刚起步的私家藏书活动以严重打击。汉兴,虽改易秦政,废挟书禁令,但民间藏书复兴得很缓慢。这主要是因为西汉时期,书籍是以竹简木牍简策为主,辅之以缣帛,制作艰难,价值昂贵,非一般民众所能收藏得起。只有贵族、高官、鸿学大儒才有所收藏。所以西汉实际处于书以手抄传写的私家藏书缓慢兴起的初期阶段。

西汉前期,除孔子后裔的藏书外,主要是汉宗室淮南刘安河间献王刘德有较多藏书。

刘安(前179—前122),汉高帝之孙,淮南王刘长之子。孝文帝八年(前172)封阜陵侯。十六年(前164)继封淮南王。元朔五年(前124)削地五县,元狩元年(前122)谋反自杀。

刘德(?—前132),字君道。景帝之子,景帝前二年(前155)立为河间献王,历官宗正丞、太中大夫、青州刺史。

汉书》卷四十四《淮南王传》记:

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范按:即传今之《淮南鸿烈》二十卷),《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又《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记:

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亦好书。所招致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另外,据近年的考古发现,对西汉古墓的挖掘出土了不少竹木简策和帛书。这些墓葬多为汉宗室、贵族或高官墓。主要有:

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四千九百四十二枚竹简,有《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二号汉墓出土三十二枚竹简,系《汉元光元年历谱》。墓主不详。可能是一位将军或对兵书感兴趣的人。

1973年底至1974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西汉墓,出土竹木简牍六百余枚,其中有二百枚医简,一部《汉武帝元光三年历谱》。同时还出土了帛书二十余种,十二万多字。中有《老子》(二部)、《周易》、《左传》、《战国策》等书。还有关于天文、杂卜、阴阳五行、相马、医经、地图等,内容相当广泛。墓主是长沙丞相轪侯利苍父子,说明利苍家族藏书相当丰富。

西汉后期,私家藏书略为增多,出现了刘向刘歆父子、卜圭、杜参、富参、刘立、班斿、张敞、杜邺、文不识等。

刘向(前77—前6),字子政,初名更生。楚元王交玄孙。历郎中、给事中、宗正。成帝即位,召拜中郎,迁光禄大夫,中垒校尉,领校秘书。著有《洪范五行传》、《五经通义》、《新序》、《说苑》、《列女传》、《别录》等。子歆(前53—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初仕黄门郎,历骑都尉、河内太守,右曹太中大夫、京兆尹王莽篡位以为国师,封嘉新公。以谋劫莽降汉,事泄自杀。著有《列女传颂》一卷、《三统历法》三卷、《七略》七卷、《集》五卷。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记:(www.xing528.com)

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少子歆,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同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歆复为中垒校尉……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曰辑略、曰六艺略、曰诸子略、曰诗赋略、曰兵书略、曰术数略、曰方技略)……父子俱好古,博见强志,过绝于人。

刘向、刘歆父子最大的业绩是领校秘书,撰成《别录》和《七略》。这是奠定我国目录学基础的开创之作,为图书的分类和叙录树立了具体的模式,对后世目录学的发展具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中居有重要地位。

刘向、刘歆家富藏书,还有两个文献记录证明:一是刘向在领校秘书时,多次参用自家的藏书。如《列子书录》中记:“臣向书六篇。”《关尹子书录》中记:“臣向本九篇。”二是刘歆《与扬雄书取方言》文中亦说:“歆虽不遘过庭,亦克识先君雅训。三代之书,蕴藏于家,直不计耳。”(《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四十)

关于卜圭、杜参、富参、刘立诸人藏书。刘向领校秘书时,不仅参用了自家的藏书,还参用了当时众多藏书家之书。如《管子书录》中记:“所校雠中《管子》书三百八十九篇,大中大夫卜圭书二十七篇,臣富参书四十一篇,射声校尉(刘)立书十一篇,太史书九十六篇,凡中外书五百六十四篇,以校。”又《晏子叙录》中记:“臣向谨与长社尉臣(杜)参校雠,臣向书一篇,参书十三篇。”又《列子书录》中记:“臣向谨与长社尉臣(杜)参校雠,臣参书二篇。”(上述各书录,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十七)

由上可知大中大夫卜圭、长社尉杜参、射声校尉刘立,以及富参诸人家都有藏书,但其生平均不详。

文不识,东海(今山东费县)人。富户,家富藏书,与匡衡同时。据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记: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张敞与杜邺两家藏书。张敞(?—前51),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居茂陵。历官太仆丞、豫州刺史、山阳太守、太原太守,京兆尹。

杜邺(?—前2),字子夏,本魏郡繁阳(今河南内黄)人,迁茂陵。《汉书》卷八十五记:“邺少孤,其母张敞女。邺壮,从敞子吉学问,得其家书,以孝廉为郎……迁为凉州刺史。”又《后汉书》卷三十七《杜林传》:“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也。父邺。林少好学沈深,家既多书。又外氏张竦父子喜文采,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班氏藏书。楼烦班氏,自班斿得赐书而家富藏书,传至班嗣、班彪、班固班昭,皆以著述显世。《汉书》卷一百《叙传》记:

始皇之末,班壹避坠于楼烦(今山西宁武)……况生三子:伯、籠、穉……籠博学有俊才……与刘向校秘书,每奏事,籠以选,受诏进读群书。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不布,自东平思王以叔父求《太史公》诸子书,大将军白不许。籠早卒,有子名嗣。家有赐书,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谭欲借其书,嗣报书讥谭是“用大道为自炫耀”,不与。

穉生彪,彪字叔皮,幼与从兄嗣,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好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有子曰固,弱冠而孤……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专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述《汉书》,几百篇。

班固所著《汉书》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特别是其中依《七略》剪裁编撰而成的《汉书·艺文志》,开创了中国史志目录之先河,有重要意义。《七略》失传,《汉书·艺文志》就成为现今能考稽中国古代早期文献典籍的惟一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