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尊师重教,崇智尚学

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尊师重教,崇智尚学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导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崇智尚学,为治学求知之风,指尊崇、注重学习,追求真理。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五大历史文明,能够延续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间始终保持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尊师重道、崇学尚智的传统赓续不息。

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尊师重教,崇智尚学

学习目标

1.明白学习生活中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2.懂得怎样尊敬老师。

学习导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尊师”是指尊敬师长,“重教”是指重视老师传授的知识。尊师重教就是尊敬师长、尊重知识,重视教育、重视老师的教导。崇智尚学,为治学求知之风,指尊崇、注重学习,追求真理。“智”从“知”中来,其基础是知识,尚学是主张人应喜爱和注重学习,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推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尤其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现代社会的高尚之人。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所以,每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我们要大力弘扬崇智尚学优良传统,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名言导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理应受到尊敬,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习近平

学习殿堂

现代社会的新时尚——开笔礼。现在,很多小学和国学班在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小学童们身着汉服、额点朱砂、手持毛笔写字、摇头晃脑读《论语》……这就是开笔礼。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仪式的称谓,俗称破蒙——开学第一天,学童早早来到学堂,跟随启蒙老师参拜孔子像,接受老师赠送的文房四宝及祝福语,聆听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成长过程中的首次大礼。传统社会把将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合称为“人生四大礼”。隆重的入学仪式,带给学生很强的责任感和庄重感,展现出的师道尊严,令人记忆深刻,成为终生的戒律和鞭策。

一、尊师敬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师者,在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神圣使命。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五大历史文明,能够延续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间始终保持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

(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尊师重教,是历久弥新的中华价值观念取向

教育永远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传承者和学生未来人生的奠基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名著《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地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的默默耕耘,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人民教师的贡献值得深情讴歌和赞美。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尊师重道、崇学尚智的传统赓续不息。这种正向循环,道出亘古不变的价值秩序——“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战国时期荀子在《荀子•大略》中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将能否尊重老师上升到左右一国兴衰之程度。教师在古代社会里的地位是很高的,老师被列为“天地君亲师”五大权威之一。古人之所以如此尊师,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对文化知识的重视。人在一生中,吃穿住行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则是创造这些条件的根本手段。教师在社会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是文化知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赐予者,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引路人。在过去的公学和私塾里,都必须供奉有孔子的画像或牌位。学生入学读书,先拜孔子,再拜老师,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仪式。学生要认真聆听老师训教,谨遵教诲、绝对不敢有辱师门。平时与老师交往时行为举止要恭敬,见到老师要鞠躬敬礼让路,让老师先行。学习的时候,精力集中的听老师讲,按老师的话行事。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所以,尊师敬师是一种社会公德,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

(二)饮水思源,怀师感恩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实现人生梦想的阶梯。是老师给了我们理想和智慧的阳光,是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每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老师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不同之处就是在工作中要有情怀、讲究情感。有这么一段话:老师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以外,唯一一个不计报酬、一心一意希望你好的人。“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泽桃李满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这副对联可以说形象地道出了老师的职业特点和价值。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

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正因如此,古往今来,历代名人学者极为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尊重教师。无论是史书还是民间均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尊师佳话。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文苑英华》上说,汉朝的苏章“负笈求师,不远千里”。《后汉书•李固传》中亦说,“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像汉代张良的“拾履拜师”、唐太宗“教子尊师”、宋朝杨时的“程门立雪”的典故,皆是千古传颂。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门下七十二贤,则无疑是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师生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开创了我国育人之先河,在山东曲阜的阙里,创立了第一所学校,后来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世称“孔圣人”。清康熙皇帝曾亲临曲阜,拜谒孔圣人,并题赠“万世师表”金匾。一部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乃至现在、未来,都依然、必然发挥着深远影响的旷世巨著——《论语》,即是在他们师生教学相长中所产生的。“子贡守孝”是孔门中较为有名的典故之一,孔子去世后,子贡为其足足守了六年孝。然有孝心的非独子贡一人,其他弟子,亦如给父母守孝一般,皆在孔子坟墓前守孝三年。学生们如此不忘师恩,某种程度上,这既是对孔子及其学识的一种高度认可与敬重,亦是对师道至尊至诚之体现。

故事欣赏

尊师故事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名言训,强调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和崇敬程度,而“欺师灭祖”则被视为人神共愤、罪不可恕的恶行。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教师园丁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老师的功绩,都应该对老师心存感恩。

张良:拾履拜师,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一代伟人毛泽东:尊师重教光辉榜样。毛泽东同志对待自己的老师,都是始终如一地敬重、报答。他曾诚挚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这样的‘寸草心’,是怎么也难报答尽老师‘三春晖’的啊。”毛泽东身居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位仍不忘师恩,敬老尊贤,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59年6月,毛泽东和他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毛宇居携手而行,让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www.xing528.com)

年轻的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有一位老师对他影响深远,毛泽东称他是“最敬佩的老师”,对他敬如长辈,这位老师就是徐特立。在徐特立60岁生日之际,毛泽东怀着对师长的尊敬心情,在给他祝寿的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句话成为中国几代人尊师敬师的至理名言。

习近平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情感。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自己的儿时的母校——北京八一子弟学校看望老师,一位老师对总书记说:“您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习近平立即答道:“是老师培养了我们。”习近平对母校和老师们一直记挂在心。在外地工作期间,每逢有来北京开会或是处理党政工作的机会,他总会抽出一些时间拜望他的老师。有时会带几本书,有时是他的博士论文或著作,有时则是他新到任省市的介绍,甚至有时还会在冬日托人送来几头福建水仙,这些都令母校里的曾经任教于他的老师们备受感动。

从毛泽东、习近平的尊师情怀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如果饮水思源,他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老师。

(资料来源:http://www.doc88.com/p-9292025633583.html)

(三)由孝道到师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者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反之,尊师也是孝道的延伸……”古人尊师,也是同孝敬父母长辈的观念想通的。孝敬父母,尊重长辈,也就应尊敬同为长辈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间,师徒之间,如同父子关系,所以身为学生也就把老师的妻子称为“师母”,这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

二、如何尊敬老师

(一)尊重老师的职业地位

“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尊师敬师就要做到发自内心地热爱老师,在感情上视他们为自己的长辈,在学业上信赖依靠他们,听从教诲。不能因为生活中老师存在的某些不足,或者个别老师的不良表现,就缺失了对老师群体的尊敬。

(二)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

可以说,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毫无保留的传递教授给学生,如果说老师希望得到什么回报的话,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顺利地成长、成熟、成才、成功,在知识的高峰上越攀越高,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作为一名学生来讲,尊重老师最重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努力达到老师的要求。尊重老师的劳动,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耻下问,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学生刻苦勤奋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就是对老师精神上的最大安慰,也是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反之,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应该克服改正。

(三)尊重教师的人格,服从管理,听从教导,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

作为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的服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真知,才能快速健康地进步。由此可见,服从也是智慧的表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教育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有错误是必不可免的,没有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就没有学生的成长进步。自己有错时要虚心听从老师的教导,尊重老师的人格,不能出口不逊、当面顶撞,不辜负老师好心,不惹老师生气。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自己如果有不同意见和见解,应该谦虚地提出商榷,不能生硬反驳和讥讽,更不做任何伤害师生感情的事。

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老师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神人”。有时候,老师的观点也可能不完全正确,也可能会误解某个同学,甚至有的老师有时候“架子”会比较大,或是太严厉,同学们在发现了老师的不足时,要持理解包容的态度,可以向老师提出意见或者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用婉转的语气和适当的时机,不能鲁莽贸然行事。如果老师冤枉了你,不要当面和老师顶撞,否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暂时忍一忍,等老师和自己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向老师解释清楚。教师毕竟是人不是神,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顾及作为长者的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如果学生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对待老师,就会放大老师的缺点错误,而忽略了老师的好和爱。

(四)尊重老师一定要学会知恩感恩,对老师礼仪行事

同学们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和老师交往沟通交流时,要谦虚、恭敬,有礼貌、讲礼仪。如:见到老师要问好、行礼,不直呼老师的名字,当面对话称“您”;上下课起立迎送;去办公室找老师时,要喊报告或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去,向老师行礼后说明来意;老师与同学们谈话时,学生应该主动请老师坐,如果老师不坐,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与老师交流时,应该精力集中、仔细聆听、热情答复,积极与老师互动;老师给我们东西时,应该用双手接,我们给老师东西时应该用双手呈递;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在老师办公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到办公室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

课外作业

一、【谈一番道德感悟】

通过学习,同学们可能对“尊师重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谈谈在生活中有没有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如果有,今后该如何改正,请你说一说……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尊师敬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学子,我们更应该让尊敬师长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配合老师的工作,关心老师,把老师作为我们最敬重的人。

二、【随堂练习】

1.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这体现了( )

A.老师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基础

B.尊师重教是全人类的优良传统

C.尊师重教就是尊重文明和进步

D.尊师重教是现代人的道德义务

2.尊敬老师( )

①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②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优良传统③就不要给老师提任何意见④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尊师重教”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怎样尊重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