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山历史与荣誉:中华历史长河中源于李世民的印记

唐山历史与荣誉:中华历史长河中源于李世民的印记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唐山得于唐太宗李世民赐名之说是基本成立的。可以认定,唐山之名始自唐太宗李世民,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解放战争时期,唐山人民以倾家荡产的精神支援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76年,唐山遭遇举世罕见的大地震。1990年,唐山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

唐山历史与荣誉:中华历史长河中源于李世民的印记

唐山,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西接京津,为连接华北与东北的要冲,煤、铁、盐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宝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唐山视察指导工作,赞扬唐山是“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唐山历史悠久。爪村遗址证实,早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劳作生息。滦州市东灰山等处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表明,1.7万年前古人类在此活动频繁。商周时期境内属孤竹国,战国时期燕国秦汉时期属于辽西郡、右北平郡。公元645年,时值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亲率10万大军东征高丽。班师还朝之际,过临渝(今山海关),走滦州,在今大城山驻跸,赐山名唐姓,遂名“唐山”,山脚下的龙鲜水(古名封大水)遂名“ 唐溪”,意为唐山脚下的河流。唐溪河道落差较大,形势陡峭,故又名陡河,是唐山人的母亲河。李世民赐名“唐山”虽然世代相传,但是没有准确史料可以佐证,只是在口口相传中流传至今,但确载入了《中国地名大词典》中,可以视为唐山由来的正式版本吧。

真正出现“唐山”之名的史料记载是清朝嘉庆年间编纂的《滦州志》和光绪年间编纂的《永平府志》,两部史籍中均收录了元朝大学士张勖所著的一篇《姜将军碑记》,同时记录下发生在唐山的“姜将军斩蛟”的动人故事,也间接印证了唐太宗李世民赐名“唐山”的传说。书中记载:后唐(923—936年)清泰年间,大将姜将军受命持节,北镇渝关碣石,有县曰石城,有山曰唐山,山麓有水曰唐溪。形势幽阻,林壑疏迤,北接浭阳,南连沧海,东西形势,蔓延百里。将军乃建城郭而居之。唐溪之水,有蛟为害,触岸崩崖,波涛汹涌,居民苦之。将军愤怒提剑,斩蛟于溪上。民咸以为神也。及将军殁,葬于山岭。厥后唐溪之民,感其功,恩其德,建庙于溪侧,时致祭焉。将军有二夫人,七子七女,皆得配享本庙,崇奉益盛。

至此,唐山得于唐太宗李世民赐名之说是基本成立的。先有“唐王赐名”传说,后有“姜将军斩蛟”中有关“唐山”的记载,何况“唐王赐名”与后唐“姜将军斩蛟”故事间隔不过200多年,唐山之名应该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可以认定,唐山之名始自唐太宗李世民,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唐朝以后,五代的军阀割据、辽金的民族融合、元朝的金戈铁马、明朝移民屯田,都在唐山留下了诸多的历史印记。特别是清代以来,这里地处京畿,资源丰饶,交通便利,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历史。

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的1876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派遣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率领英国煤师摩利斯来唐勘察开平煤田。1877年筹办开平矿务,改桥头屯为乔屯镇。1878年7月,开平矿务局挂牌成立,同年10月局址由开平迁至乔屯,并在乔屯打井探煤(今唐山矿)。1881年,唐山矿开始出煤,时有工人250名,至年底产煤3613吨(1882年产煤3.8万吨)。同年,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建立胥各庄修车厂,即今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前身;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牵引力100余吨,时速约5公里;修建双桥里铁路桥,为唐山市区第一座铁路石拱桥。滦州茨榆坨武汛(绿营兵)移驻乔屯,成为当时的治安管理机构。开平矿务局的建立,带动了铁路、机车、水泥陶瓷纺织、商贸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人口亦急剧增加,成为唐山这座城市开埠的基础。

1898年,因乔屯镇以北有唐山而将乔屯镇更名为唐山镇,与开平镇平行。此时,唐山之名因开平矿务局创办唐山矿不胫而走,比乔屯更加广为人知。山名的含义实际上已被市镇名的含义取代,1898年成立警察机构时即称“唐山保甲局”。基于这一时期的发展成就,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1938 年之后,为区分唐山(山名)与唐山( 地名),遂将山名改称大城山,因山上曾筑有石城而命名,并且沿用至今。1925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发布临时执政令,规定自1925年在直隶省(今河北省)所属指定各地施行“市自治”,其中第九条规定,“唐山市以唐山镇为其区域”。此为唐山设市之始。当时的唐山市,是一个随着开平煤矿的创办,由丰润、滦县两县之交的12个自然村发展起来的规模尚小的城市。这12个村,即原属滦县的乔电、马家屯、刘家屯、城子庄、石家庄(今石庄)、小佟庄和原属丰润县的老谢庄、达谢庄、宋谢庄、郭谢庄、王谢庄、陈谢庄。至1938年,市区东至陡河,南至吉祥路,西至石庄,北至城子庄,面积20.95平方公里,总人口9.92万人(不含广大农村的面积和人口)。抗日战争时期,唐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建立了冀热辽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唐山人民以倾家荡产的精神支援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www.xing528.com)

1948年12月,唐山解放,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新时期,唐山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新局面。王国藩“穷棒子社”勤俭办社的事迹,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沙石峪人青石板上创高产,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当代“活愚公”。开滦职工忧国家之忧,急国家之急,大战“四五翻番”,力保大城市用煤,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煤炭战线的“一面红旗”,全国曾经掀起“学大庆赶开滦”运动。

1976年,唐山遭遇举世罕见的大地震。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到1986年抗震救灾10周年之际,一座雄伟、靓丽的新唐山拔地而起,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6.3亿元,比地震前的1975年增长1.1倍,并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创造了人类抗震史上的奇迹。凤凰于飞,惊艳环宇。1990年,唐山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荣誉奖”,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唐山地区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体制,唐山市辖5个区、10个县、2个农场,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98.13万人。1984年,唐山市成为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1988年,国务院批准唐山市及沿海丰南、滦南、唐海、乐亭、滦县五县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为唐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力地促进了唐山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989年,唐山在全国25个超百亿元城市中居第20位。此后,唐山建港口,修高速,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均获全省第一名,成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69亿元,进入与上海、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并列的全国4000亿元俱乐部。至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211亿元,保持全省第一位。京唐港货物吞吐量跃居全球港口第二位。多年来,唐山获得联合国“人居荣誉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乃至世界级荣誉称号。2020年11月,唐山市连续第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10年7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唐山视察时对唐山提出了“三个努力建成”的目标,即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唐山时, 要求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如今,唐山人民正在唐山市委、市政府带领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快推进“三个努力建成”和“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坚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唐山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沿海强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