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国际化研究策略:青椒学术职业困境的思考

大学国际化研究策略:青椒学术职业困境的思考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因为难以发现或者根本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和模式,本研究选择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进行单案例研究。本研究选择S大学作为分析案例,主要基于对该校国际化战略以及“人才强校”战略的综合考虑。当然,本研究在案例选择时也兼顾方便开展实证研究的因素——S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笔者收集研究资料和接触研究对象提供了便利。(二)研究对象和抽样策略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S大学的全职专任青年教师。

大学国际化研究策略:青椒学术职业困境的思考

案例研究是一种“能够深入探索一个项目、时间、过程,或者单个和多个个体的问询策略”[61],有助于研究者理解处于当下的、存在于特定情景中的真实现象,并获取丰富而独特的案例信息。本节主要从案例选择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两个方面阐述本研究的单案例研究策略。

(一)案例选择

高校实现国际化既没有唯一路径,也无对错之分。对于一所高校而言,所谓“最好的”模式,不过就是那个最适合其特定文化、能力、核心价值观以及战略使命的发展方式,也就是遵循“与现实情况和目的”[62]相结合的原则。正因为难以发现或者根本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和模式,本研究选择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以下简称“S大学”)进行单案例研究。S大学作为中国大陆首批进入“985”工程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国内C9[63]高校联盟成员,在国内研究型大学中的领先地位得到公认,这从包括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在内的全球以及国内各类具有影响力的排名中可以得到印证。

本研究选择S大学作为分析案例,主要基于对该校国际化战略以及“人才强校”战略的综合考虑。S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早已明确将国际化纳入本校战略发展的规划中。在建设思路和战略重点上,S大学强调“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引进吸纳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加快引进海外一流人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广泛建立与海外顶尖高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参与高层次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同时,S大学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并将“打造一支可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肩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列为本校2020年的建设目标之一。在实际成效方面,S大学师资的国际化程度也比较突出。以最为直观的师资队伍的学历背景为例,根据学校官方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S大学拥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2 541人,占所有专任教师总数的83.01%,意味着每五名教师中至少有四人拥有博士学位。而在获得博士学位者中,有将近30%(740人,29.12%)的教师获得的是海外博士学位。另外,在陈昌贵等学者开展的针对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调查中,研究者也将S大学与北大、清华等国内若干所顶尖研究型大学并作案例进行研究[64],侧面论证了S大学在国际化方面可被选作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代表的适切性。

总体而言,S大学现有的国际化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顶尖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基本水准。该校在推进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关举措,对于同类型或拥有相近目标的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引领和借鉴意义。当然,本研究在案例选择时也兼顾方便开展实证研究的因素——S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笔者收集研究资料和接触研究对象提供了便利。

(二)研究对象和抽样策略(www.xing528.com)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S大学的全职专任青年教师。截至2018年,S大学共有专任教师[65]3 061人,其中外籍教师有150人,约占该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90%,本国教师为专任教师的主体。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15所国内重点高校的外籍专任教师平均数量为6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66]。除极个别高校(如延边大学的外籍专任教师占比为17%)拥有较高比例外籍教师,该数值大致反映了我国重点高校师资队伍中外国籍构成的现状;相比之下,S大学的情况还略高于这一基准。另外,考虑到国际化议题对于研究对象的国籍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仅针对S大学中拥有中国国籍的青年教师开展调查,他们占据了S大学青年教师的绝大部分比例。基于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目标预设,本研究设置的抽样标准如下(见图3-5):

图3-5 研究对象抽样框架

(1)岗位质性:调查对象要求为S大学全职教师,岗位类型为教学、科研,以及教学和科研双肩岗位。

(2)样本年龄:由于当前学界对于青年教师年龄的界定尚存争议[67],为方便开展研究,本研究参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8]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项目中针对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年龄的上限,将研究对象的年龄限定在40周岁以下。同时,为了方便取样,结合实证调查开展的时间(2016年6~12月),将调查对象锁定为1977年1月1日(含)之后出生的群体。

(3)入职时间:本研究重点关注青年教师在大学校园中的国际化参与情况,因此不可忽略政策因素对于学术环境的影响。鉴于高校相关政策规定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的变化,以及教师个体所处职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进一步限定在2007年1月1日(含)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入职的群体,以便对其中分别处于第一、二、三个聘期的青年教师进行差异性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