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蓬洲扇: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名器,代表社会文化精英的儒雅风度

蓬洲扇: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名器,代表社会文化精英的儒雅风度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蓬洲乡间尚有民间传说,谓庄有恭曾带蓬洲扇进入清宫,目前为止,尚没有资料支持此说。但是在清朝、民国期间,蓬洲扇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精英标榜自我儒雅风度的一种名器,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符号。所以往往以能有一把蓬洲扇为荣,也将蓬洲扇当成馈赠的名品。当时西方传教士进入汕头埠之后,为了取得地方社会的认同,便穿着长衫、唐鞋、手执蓬洲扇。

蓬洲扇: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名器,代表社会文化精英的儒雅风度

蓬洲扇1

蓬洲扇2 
广东省博物馆藏/资料照片

学者黄万成曾在《四川日报》发表文章《潮扇艺术绽放德阳》,大意如下:潮扇艺术,于光绪十八年(1892)从潮州传入德阳,经工艺师李宝成、黄辉庭结合当地的实际,材料上加以改良,发展成为“德阳一绝”。民国期间,德阳潮扇庄有30多家,年产1700多把,书画名家张大千叶浅予、蒋兆和、董寿平等曾在德阳潮扇上绘画纪念。1943年,国民政府曾专门选了4把德阳潮扇,由张大千、谢趣生绘画后,作为寿礼送给罗斯福,罗斯福将其中两把送给美国国家博物馆。1956年,国家特制一批精品,作为国礼品赠送苏联、罗马尼亚、印度等国。如今,德阳潮扇的从业人员仅有民间艺人龚德江不甘传统艺术失传而正在苦苦支撑。2001年,德阳将潮扇立项申报民间艺术保护工程。

清末,任广州汉军副都统的果尔敏在所作《广州土俗竹枝词》中,有一首述及蓬洲扇:

土人爱著薯莨绸,赤足街头汗漫游。

脖上横缠粗辫子,手挥雅扇细潮州。[38]

上述文人雅士笔下潮州扇,实则产自蓬洲,曰蓬洲扇。澄海高伯雨对上诗曾加注:“‘潮州’是一种扇子的代名词。潮州出产一种细骨的纸扇,状如倒转琵琶,广州人称它为‘潮州扇’,有时简称‘潮州’就了事,潮人则称之为‘蓬洲扇’。”[39]清末洋务先驱丁日昌《百兰山馆古今体诗》卷二,有《蓬洲扇》诗曰:

薄如蝉翼曲如弓,制自金闺素手工。

片片凉云清入梦,丝丝斜竹运成风。

写来秦女乘烟去,感罢班姬已箧中。

最恼元规尘万叠,九化障到遽匆匆[40]

甲午战争之后在台湾坚持抗日的民族英雄丘逢甲,其《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五,也有题为《蓬洲扇》的七律一首:

竹丝细织柄牙棕,茧纸匀糊尺幅中。

侧帽曲遮花外日,曳衫轻送柳边风。

画摹石谷神何肖,制出金城样更工。

等是蒲葵称粤产,奉扬惜少晋诸公。[41]

顾名思义,“蓬洲扇”是以蓬洲命名的扇子,又以其扇子弯曲成形,又名为“鲎壳扇”。关于蓬洲扇的起源,现已经无从考证了,最早见之记载的是乾嘉年间的小说《终须梦》。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有一人把手中所执之扇,戏而问之说:小儿,你晓得这是什么扇?答:鲎壳扇。”与此同时,蓬洲扇也进入宫廷,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故宫经典·清宫生活图典》中第212项《清宫用各式扇》和图录收有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数以十计把扇合成一图,另外一张就是专门大图的蓬洲扇。这本以图录为主的典籍,每项之前,都有数十字的文字介绍,《清宫用各式扇》的介绍全文如下:“清宫用扇,很多是地方的贡品,有缂丝、绢绣、画绢、鸟羽等团扇,也有折扇。潮州扇是广东潮州的贡品,为竹丝骨绢扇,绘有人物山水。”[42]全文就两句话,其中一句专门介绍潮州扇,这其实就是蓬洲扇,可见其在清宫生活中的地位了。

在蓬洲乡间尚有民间传说,谓庄有恭曾带蓬洲扇进入清宫,目前为止,尚没有资料支持此说。但是在清朝、民国期间,蓬洲扇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精英标榜自我儒雅风度的一种名器,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符号。所以往往以能有一把蓬洲扇为荣,也将蓬洲扇当成馈赠的名品。清末蓬洲名士黄若澄请人绘制行乐图时,便手执一蓬洲扇。当时西方传教士进入汕头埠之后,为了取得地方社会的认同,便穿着长衫、唐鞋、手执蓬洲扇。偶尔见到汕头埠民国旧照片,还能看到蓬洲扇的影子。而陈龙庆则将旧藏象牙扇柄装新,并手书一诗赠送给黄际遇:

握手言欢能有几,特将旧柄改新裁。

梓桥普出春风化,葵藿常应向日开。

几度南薰千里月,片帆北渡一声雷。

炎凉世态君休问,具效黄香扇枕来。[43]

据一些田野碑刻资料显示,在民国之前,的确有不少蓬洲姓氏从事蓬洲扇的经营,如城西吴氏、城南庄氏等。另外,还有一些姓氏,则只从事其中的单一工序。蓬洲扇在清末民国时,已经在广州、苏杭甚至是京城中有一定影响。随着产品需求增大,蓬洲扇的生产工艺渐渐外传,所以在当时潮州城不少工艺店也从事蓬洲扇的制作,以至传至四川德阳。

20世纪60年代,蓬洲扇曾经为汕头市工艺厂绽放过最后光彩。当时,蓬洲籍的著名书法家陈赞廷(陈丁)向其在工艺厂当厂长的乡人林子祥和作为该厂技术骨干的弟弟陈赞伟建议恢复研制,并由陈丁向汕头博物馆借得两支馆藏的蓬洲扇供工艺厂参考。陈赞伟还先后回蓬洲向民国时曾经制作过蓬洲扇的老艺人学艺。他先后向制作主要部件“大行”(即骨架)的东林伯,制作扇骨的塘东庄氏老姆和住在关爷宫巷的另一个会裱扇的老妇学习到传统的制作工艺。之后,汕头工艺厂用丝纸和绢为裱扇材料,制作了数把72骨和64骨的蓬洲扇样品,但未投入批量生产。此后,林子祥之弟林景祥在其工艺社根据蓬洲扇的制作工艺,制作了一些可供家居摆挂的大扇,进行了批量生产,还参加过广交会,也获得一些订货,可惜未能持之以久。

据陈赞伟介绍,蓬洲扇采用的材料,扇骨用竹制成极纤细的条骨,扇面裱丝纸或绢;扇柄一般采用竹、骨、玉、象牙等;扇坠一般用玉或者丝扣成结;扇面彩绘中国画

汕头市博物馆所藏的两把蓬洲扇现都已经残破不堪,但还能看出基本概况:一把描绘仕女柳荫纳凉,一把描绘山水图景。这件山水作品竟出自潮籍著名画家十万山人孙星阁,由此可见潮汕文化精英也多加入到蓬洲扇的绘制之中。此外,从杨坚平先生所著的《潮汕工艺美术》一书中得知,广东省博物馆也收藏有两把清代的“潮州鲎壳扇”,也即蓬洲扇。其一为“彩绘刘海戏蟾”,扇长25厘米,宽22厘米,其状如鸭掌,扇骨和扇柄均为竹制,以细线将60枝极细匀的扇骨编排成扫把状,两面糊纸,再以绢锦包边成扇,并彩绘刘海戏蟾的人物故事。该扇做工考究,轻便细巧。另一把为“彩绘人物故事图”,扇长29厘米,宽24.5厘米,其做法与“刘海戏蟾”扇相近,象牙柄,竹编边框,63条竹制扇骨,麻质扇面上以水墨设色,彩绘文人休闲图。该图近处为庭院一角,5位文士或坐或立,或弹琴,或吟诗,旁有一茶童侍茶,图栏边设奇石、芭蕉修竹,远处湖山,右上角还有一只红蝙蝠。手工精细,彩绘清雅。扇左侧贴“杨仁开选庄”朱文款。

除了博物馆之外,还有一些蓬洲鲎壳扇散落民间。近日还有友人在网上拍卖竞得另一支蓬洲鲎壳扇,葫芦型扇面,竹柄,彩绘高士行吟图,并题“抚元人画法”,署“魏元诗”名款。虽然做工不能与省博物馆所藏那般精细,仍可见当年风范。另外“中鸿信2000年秋拍”有“象牙柄宫扇”两支,就图而言其做法与蓬洲鲎壳扇也极为相似,其起拍价是人民币6000~8000元。

蓬洲扇落寞近40年了。据说,20世纪80年代初,还有新加坡的客人到蓬洲村寻找蓬洲扇。可惜的是,现在懂得制作蓬洲扇的匠人已经很少,而且他们也不再制作蓬洲扇了。如果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把蓬洲的制作工艺传承下来,委实可惜。

【注释】

[1]李书吉纂修:嘉庆《澄海县志》,影印本,第159页。

[2]陈琳藩著:《蓬洲杂录》,稿本。

[3]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页。

[4]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183、433页。

[5]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183、433页。

[6]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183、433页。

[7]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05页。

[8]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183页。(www.xing528.com)

[9]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3、183页。

[10]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83页。

[11]陈琳藩编著:《江耆旧诗选》,香港:艺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12]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页。

[13]均转引自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页。

[14]均转引自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页。

[15]均转引自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2页。

[16]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页。

[17]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36、100页。

[18]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36、100页。

[19]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00、4页。

[20]翁万达著:《思德堂诗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100、4页。

[21]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67页。

[22]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28、431页。

[23]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28、431页。

[24]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2页。

[25]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11页。

[26]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2页。

[27]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6、8、435页。

[28]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6、8、435页。

[29]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6、8、435页。

[30]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36页。

[31]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10、436、431页。

[32]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10、436、431页。

[33]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10、436、431页。

[34]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6、197页。

[35]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6、197页。

[36]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0页。

[37]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0页。

[38]陈琳藩:《蓬洲杂录》,稿本。

[39]陈琳藩:《蓬洲杂录》,稿本。

[40]丁日昌:《百兰山馆古今体诗》,广州古籍书店1987年版,第17页。

[41]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42]万依、王树卿、陆燕贞著:《故宫经典:清宫生活图典》,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页。

[43]陈龙庆著,陈琳藩整理:《百怀诗集 龙泉岩游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