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数据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研究成果

大数据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可以助力深圳交管部门决策,更合理地统筹、协调和配置交通资源。例如使用大数据的决策模型可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和交通客流组织方案。其中“配对”即数据配对,例如将市民反馈交通拥堵路段与未反馈交通拥堵路段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发现问题推动改进需求。

大数据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研究成果

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需要深圳交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坚持科学前沿的理念,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树立统筹协调理念抓好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协调,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条件和环境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工作。同时引导公众参与深圳交通管理或者反馈交通建议,整合多方数据信息,打造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基础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构建深圳交管部门主导,各部门协同,深圳市民参与的交通管理格局。

城市管理离不开技术,将合适的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是各个时期和地区的城市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管理提供了一条应用技术的新思路。目前,信息技术在城市及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方案。数字城市来源于数字地球这一概念,数字地球是美国前副总统戈登提出来的,此后一些社会学家和城市问题专家提出了“数字城市”概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较早,在数字城市概念提出后,较快的整合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行业信息,较快推进了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城市警务、数字化道路交通管理等行业应用。国内早期的数字城市研究主要探讨数字城市是什么以及对政府的影响。段学军、顾朝林基于“是什么”的观念研究了数字城市的背景、概念,包括数字商务、金融、社会、教育、医院、政务6个方面的功能结构,包括数据获取和更新、存储和处理、提取分析,实际应用的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技术基础。徐晓林的研究则认为数字城市增强了城市政府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扩展新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决策公开度和品质,与此同时将促进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降低政府在一些领域的重要性,让权力回归社会,利于提高管理民主化程度。在对数字城市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内也开始了积极的数字城市建设。1999年北京开始实施“数字北京”计划,2002年“城市数字化工程”列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期间在数字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期间着重解决“行业内部数据整合、交流、共享和利用”,增强数字化城市在城市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作用。而数字城市管理方面,2005年国家开始推行数字城市管理试点后,数字城市管理已经在全国铺开,“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等管理方法也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无线技术的发展,2008年IBM出于商业目的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整合、系统的方式管理城市的运行,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城市中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十三五”计划同样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开展了大规模高层次的科研研发和生产实践。由于其具有更加智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分配资源、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城市、更加及时准确处理突发事件等优势,短短两三年时间,美国、日本、瑞典、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战略,中国也有诸如上海、广东、南京、成都、沈阳、昆山等省市人民政府与IBM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携手开始“智慧城市”战略。伴随着这些实践,学者们对于智慧城市的技术和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也快速开展起来。

第一,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跨部门的限制。由于深圳交通管理部门众多,所以交通数据分散,交通数据资源条块化分割,数据接口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交通部都搭建了不同架构,不同数据结构,不同业务流程平台和信息技术系统,使得这些数据只能在独立和上下级部门的业务中应用,各层级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形成共同联动,存在严重分化,使数据处在“深睡眠状态”,缺乏整合和开放利用。各个部门之间数据离散,使深圳交通管理变得碎片化、单一化,例如如数据的“孤岛现象”,数据内容单一问题,造成交通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交通管理效率的提高。深圳交通部门可以通过打造“1-N”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1表示1个交通运行中心,N表示西部、东部、宝安、龙岗、光明、坪山、龙华、大鹏交通局客运管理局、港航货运局、执法支队、引航站、设施处、建设中心、质监站、道交中心、空港办等综合交通运行指挥分中心。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分析,统筹协调各种有效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资源,使资源达到高效利用。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依靠大数据技术,全面打造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系统,该系统将通过不同行政区,不同行政部门,不同平台的“数据信息”实现共享,统筹利用,建设公共交通信息整合平台,实现统一交通指挥功能。由于大数据具有虚拟性的特征,有利于在各部门之间传输共享数据资源,只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开放标准和信息共享原则,就可以促进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增强交通治理能力。(www.xing528.com)

第二,利用大数据合理配置交通资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可以助力深圳交管部门决策,更合理地统筹、协调和配置交通资源。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能降低深圳交通部门运营成本;其次,能有效整合交通资源,提高通行效率。例如使用大数据的决策模型可以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和交通客流组织方案。由于大数据技术具有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可以打造交通高效换乘、无缝对接和有效接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深圳市交通进行整合管理,统筹规划,科学配置交通资源,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交通服务水平,提升深圳交通治理水平。

第三,拓宽公民参与的合法渠道。深圳交管部门应当树立全新的数据应用理念,应在数据的收集、使用、共享、配对、反馈应用理念下,针对大数据时代交通治理的特点,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市民少跑路”的目标。

“采集数据、使用数据、共享数据”是传统的数据应用,“共享数据、配对数据、反馈数据”是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应用,以“共享、配对、反馈”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指导前期系统的改造。其中“配对”即数据配对,例如将市民反馈交通拥堵路段与未反馈交通拥堵路段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发现问题推动改进需求。“反馈”即实时双向反馈,例如深圳市民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交通在手APP或关注手机微信公众号,就能了解自己所在路段的交通实时状况,规划合理交通出行路线。同时公众可以将实时交通路面状况反馈给平台,深圳交管部门通过监测和反馈数据,改进交通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