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玉屏书院:历史悠久,名师荟萃

清代玉屏书院:历史悠久,名师荟萃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玉屏书院在厦门, 旧址原为义学。乾隆十六年 重建, 定名玉屏书院。道光十四年 举人, 二十四年 进士。历主厦门玉屏书院、 泉州清源书院、 福州越山书院。[148]著有《晓沧遗诗》 一卷。王步蟾, 字金波, 号桂庭, 同安人。主讲玉屏、 紫阳、 沧江各书院, 游其门者多以古文名。师事高澍然, 受古文法。[152]王步瀛, 同安人, 步蟾 弟。

清代玉屏书院:历史悠久,名师荟萃

【书院简介】

玉屏书院在厦门, 旧址原为义学。 清康熙间建文昌殿、 萃文亭, 又建集德堂, 增置学舍。 后因生徒屡减, 为僧人所占。 乾隆十六年(1751) 重建, 定名玉屏书院。 道光间增修, 光绪十一年(1905) 改为厦门中学堂。 后又为省立第十三中学、 省立第一中学。旧址今为厦门第五中学。[147]

【版本序跋】

题“光绪辛巳年(1881) 刊”, “书院藏版”。 曾兆鳌序云:

余司玉屏讲席十有八年于兹矣, 与诸生以文艺相切磋, 甚相得也。 客秋山居多暇, 聚旧课将录而梓之, 而庚午(1870) 以前存者寥寥。 因就近岁掇拾, 得文百二十篇, 一以清真雅正为主, 其浪逞才华者置弗录。 窃维文艺, 末也; 德行, 本也。 厦自薛珍君、 陈希儒以文学崛起一隅, 至宋而朱文公官其地。 故士生其间, 多能文章而尚节义, 盖遗风余韵, 至今犹有存者。 夫豪杰百世犹兴, 况去大贤之世若此其未远耶! 后生小子有能不囿流俗、 闻风兴起者, 又岂仅以区区文艺见哉! 诸生勉旃。

光绪辛巳(1881) 中秋前一日, 闽县曾兆鳌识。

曾兆鳌(1816—1883), 字玉柱, 号晓沧, 闽县人。 道光十四年(1834) 举人, 二十四年(1844) 进士。 历官刑部浙江司主事, 陕西候补知府、 候补道台。 历主厦门玉屏书院、 泉州清源书院、 福州越山书院。[148]著有《晓沧遗诗》 一卷(1946 年铅印本)。

【课艺内容】

四书文, 凡《大学》 8 题9 篇, 《中庸》 10 题11 篇, 《论语》 61 题69 篇, 《孟子》27 题31 篇。 有评点。

【作者考略】

收录课艺较多者: 王尊光、 王步蟾6 篇, 吕澄5 篇, 郑亨(原名捷亨)、 吕寅、 曾士玉4 篇, 陈丹桂、 王步瀛、 方兆福3 篇。 其他作者一二篇不等: 孙延勋、 沈国器、 徐凌云、 刘嵩、 黄大经(原名徽五)、 陈如渊、 蔡梦熊、 钱翊清(原名观涛)、 陈德莹、 白显荣、 李特圭、 陈扶摇、 陈裕南、 蔡廷镛、 林藜光、 杨熊飞、 欧阳弼、 杨鸿文、 曾存德、 李观澜、 胡承烈、 陈丹诏、 徐大年(原名鸣岐)、 吴廼升、 李振家、 曾廷芬、 黄登第、 周麟书、 邱扬馨、 林朝邦、 马近光、 许芳、 何安国、 张观澜、 陈世芳、 林鹗翀、 刘德渊、 王一士、 林挺修、 王希维、 李捷元、 欧阳蓂、 陈旭升、 何龙、 何廷俊、 许万里、 曾国华、 李启祥、 杨廷梓、 曾枚、 李维林、 陈炳坤、 周殿修、 何景福、 胡玉峰、 陈宗超、 曾庆文、 陈绍良、 曾舒文、 杨毓春、 梁栋、 许驹、 沈国涛、 郑瑞瑜、 陈秉乾、 林云章、 叶大年、 刘良弼(原名殿鹏)、 陈大俊、 陈秉埙。

王步蟾(1849—1904), 字金波, 号桂庭, 同安人。 光绪二年(1876) 优贡第1 名,五年(1879) 举人。 授闽清教谕, 抵任即辞归, 掌教禾山、 紫阳书院。 日本人欲租虎头山为界, 士绅抗议, 步蟾持之尤力。 与吕澄(字渊甫) 最友善。 所为诗, 导源靖节。 著有《小兰雪堂吟稿》、 《小兰雪堂谜稿》。[149]

吕澄, 字渊甫, 号默庵, 同安人。 光绪十二年(1886) 拔贡, 授州判, 以母老请改教谕。 十九年(1893) 举人, 考卷《易艺》 进呈御览, 一时传诵。 主讲玉屏、 紫阳、 沧江各书院, 游其门者多以古文名。 诗清微淡远, 著有《青筠堂集》、 《介石山房诗稿》、《默庵诗选》。 书法欧阳询之室, 人争宝之。 卒年六十三。[150]

郑亨, 原名捷亨, 字联三, 号嘉士, 海澄籍, 居厦门。 同治九年(1870) 举人, 大挑知县。 工文章, 擅书法。 设帐授徒福河宫, 从游者多成名。 殁后, 王步蟾(1849—1904) 以诗哭之, 有“亦佳书室拜经神” 之句, 谓其湛深经术, 渊源郑玄。[151]

曾士玉, 字廉亭, 同安人。 同治十二年(1873) 拔贡、 举人, 掌教金门舫洲书院。师事高澍然(1774—1841), 受古文法。 曾述澍然教人学文法, 以教门人。 喜研古文, 尤喜方苞、 姚鼐、 高澍然诸家文。 著有《古文话》、 《小可轩文稿》。[152]

王步瀛, 同安人, 步蟾(1849—1904) 弟。 业儒。[153]

方兆福, 字六谦, 号星航, 同安人。 同治十二年(1873) 解元。 其文情韵悠然, 字韶秀圆润, 诗俊逸清新。 著有《筼筜渔隐集》。[154]

沈国器, 安溪人。 同治十二年(1873) 举人, 光绪三年(1877) 进士。[155]

钱翊清。 厦门自治会(宣统二年成立) 议员。[156]

陈德莹。 光绪元年(1875) 岁贡。 曾为舫山书院董事[157]

陈扶摇, 字蕉村, 同安人。 同治六年(1867) 举人。[158]

林藜光。 民国《厦门市志》 孙钦昂传: “厦故有玉屏、 紫阳、 禾山书院, 院生元在外应考。 孙筹备经费, 在院局试诸生, 若棘闱然。 评定得超等者, 赠给膏火。 壬午(1882)决科, 取林藜光为首选, 林果于是科乡捷。”[159]检民国《厦门市志》 科名录, 光绪八年(1882) 举人仅林鹤年一人。[160]抑林藜光即《福雅堂诗稿》 作者林鹤年(1847—1901)欤?

杨熊飞, 字璜文, 号谓臣, 厦门人。 光绪元年(1875) 举人。 居京师, 直内阁供职。续修《漳州会馆录》, 综核精审。 以父年迈, 弃官归, 授徒养亲。 十三年(1887) 厦港火药局灾, 与诸绅勘灾分赈甚力。 家人洞晓音律, 春秋佳日, 按拍寻声, 倚歌而和, 以娱母暮年。 每夕为父讲《聊斋志异》。[161]

欧阳弼, 字梦良, 同安人。 书法习柳, 尤擅擘窠书。 邻近匾额, 多出其手。 厦道司徒氏见其春贴, 延入署中课读, 颇能奖励后学。 曾度岁财窘, 闭门治印不顾。[162]

李观澜。 光绪七年(1881) 贡生。[163]

胡承烈, 字苇汀、 伟生, 同安人。 同治十二年(1873) 拔贡, 光绪二年(1876) 举人。 为文豪宕, 才高学富, 时有胡才子之称。[164]

陈丹诏, 字经亭, 号小田, 同安人。 父良田, 以名孝廉传古文学, 从游者多世家子弟, 而课督甚严。 丹诏与同学相切劘, 补博士弟子员。 时郡侯某公, 尤赏其学有渊源。 平生刻苦力学, 务朴实, 不为华饰, 及门高材生多蜚声黉序。 倭夷犯澎湖, 丹诏总董保甲局, 兼办团练。[165]

黄登第, 字廉明。 父卒, 两弟幼, 窘甚, 惟余一廛。 登第与舅氏货布为业, 以时居积, 二十余年, 致资巨万。 二弟自冠而室, 治第宅, 市田产, 纳粟入官, 一惟登第是资。登第曰: “弟分当得, 余何敢吝。” 比析著, 仍均与之, 一缗不自私。 有吴麟者, 登第幼所从学, 既为贾, 执弟子礼如初。 吴固廉士, 所需未尝出诸口, 登第察其意, 皆资之, 岁时馈献不绝。 及殁, 恤其家。 曾为厦门自治会议员。[166]

周麟书。 光绪十五年(1889) 举人。[167]

马近光。 诏安马近光, 同治十二年(1873) 府拔, 光绪元年(1875) 举孝廉方正。曾任丹沼两等小学堂堂长。 主纂《诏安县志》, 著有《聊自拙修斋诗钞》。[168]未知是否即此人。

林鹗翀。 光绪元年(1875) 举人。[169]

刘德渊, 同安人。 宣统三年(1911) 岁贡。 民国《同安县志》 录其诗2 首。[170]

王希维, 同治九年(1870) 举人。[171]

欧阳蓂, 字尧阶。 工制艺, 楷书宗欧阳询, 秀劲天然。 光绪十一年(1885) 优元,朝考一等, 试用知县。 曾谒座师, 为阍者所阻, 数日乃得见, 叹曰: “门生见座主, 困难若此, 他时到省谒辕, 将奈何?” 遂绝意仕进以课徒。 终年四十余。[172]

陈旭升, 同安人。 光绪二年(1876) 举人。[173]

曾国华, 字云章, 同安人。 光绪六年(1880) 岁贡, 八年(1882) 举人。[174]

杨廷梓。 赖上亨(字企聪) 课余曾与杨廷梓等鸣琴度曲。[175]

周殿修, 字梅史, 号曙城。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与弟殿薰乡试中式, 兄弟试卷俱刊闱墨, 一时传诵。 顾不屑屑于制艺, 究心经世有用之学, 旁及天文舆地, 与陈宗超(1851—1903)、 吕澄(字渊甫)、 王步蟾(1849—1904) 以道义文章相切劘, 慨然有用世之志。 任厦门中学堂监督五载, 造士尤宏。 为文纵横博辩, 诗亦神韵悠然。 卒年五十九。著有《棣华馆诗草》、 《棣华馆谜集》。[176]

陈宗超(1849—1903) 字敦五, 号墨斋, 同安人。 光绪二年(1876) 举人。 讲论四子书, 务为程朱之学, 专主敬而好静坐。 晚年病俗学无益于心身, 著《四子要旨》, 皆确有心得语。 父胜元(1797—1853, 谥刚勇) 殉难芜湖, 宗超常以亲骸未获归为恨。 会试罢, 亟往芜湖寻觅, 卒得于采石矶, 扶榇而归。 二十九年(1903), 遵旨建专祠于采石矶, 往来营度, 凡八阅月而祠成, 劳瘁成疾, 卒于祠中。[177]

叶大年(1863—1909), 字廉卿(一作濂卿)、 季椿, 号梅珊, 同安人。 光绪十四年(1888) 优贡第1 名, 朝考一等第19 名。 十七年(1891) 乡试中式第85 名举人。 十八年(1892) 会试中式第141 名, 殿试成进士。 选庶吉士, 授编修, 候选京师。 庚子(1900)之变, 间关回里, 董禾山书院事。 曾为上海泉漳会馆主事、 厦门中学堂总董。 诗文有清超拔俗之致, 著有《太史叶大年梅珊公诗稿》。[178]

余皆待考。

【注释】

[1]《福州市志》 第7 册, 第14 页; 《中国书院藏书》, 第193 页。

[2]《清史列传》 卷55 《大臣画一传档后编十一》, 第644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69 《列传五下》, 第24 叶; 《福州历史人物》 第8 辑, 第75 页; 《福建省志·人物志(上) 》, 第473 页。

[3]陈庆元: 《魏秀仁及其杂著》, 《魏秀仁杂著钞本》 卷首, 第1 页; 《酒边词》 卷8, 第193 页。

[4]民国《福建通志》 第57 册《选举志》, 第3 叶。

[5]《于山志》 第7 章《人物》, 第149 页; 《拾遗室诗话》 卷21, 第293 页; 《清人别集总目》, 第718 页; 《清诗纪事·咸丰朝卷》, 第11567 页。

[6]《鼓山艺文志》, 第343 页; 《听秋声馆词话》 卷19, 第2817 页; 《闽都书院》, 第323 页; 《清人别集总目》, 第43 页; 《清诗纪事·咸丰朝卷》, 第11697 页; 刘荣平: 《聚红榭唱和考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06 年第3 期。

[7]林纾: 《诰授光禄大夫二品顶戴升缺后加头品顶戴署浙江按察使分巡金衢严道郭公墓志铭(代) 》, 《林琴南文集·畏庐文集》, 第44 页;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5 册, 第557 页; 《晚晴簃诗汇》 卷157, 第6838 页。

[8]民国《永泰县志》 卷6 《选举》, 第131、 134 页。

[9]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5 叶; 《福建船政局史稿》, 第106 页。

[10]《福州摩崖石刻》, 第84 页。

[11]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 民国《长汀县志》 卷12 《职官》, 第461 页;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 第897、 912 页。

[12]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 民国《龙岩县志》 卷12 《职官》, 第138 页; 《学规类编》 卷2、 5, 第630、 650 页。

[13]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4 叶。

[14]《学规类编》 卷1、 6, 第622、 657 页。

[15]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45 页。

[16]民国《屏南县志》 卷22 《人物·文苑》, 第819 页。

[17]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

[18]民国《闽侯县志》 卷72 《文苑下》, 第73 叶。

[19]卒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公历已入1901 年。

[20]谢章铤: 《叶恂予学士墓志铭》, 《赌棋山庄文余集》 卷1, 《谢章铤集》, 第141 页; 陈宝琛:《叶恂予同年哀耒》, 《沧趣楼文存》 卷下, 《沧趣楼诗文集》, 第460 页。

[21]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4 页。

[22]《拾遗室诗话》 卷21, 第293 页; 《赌棋山庄词话》 续编卷5, 第189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7 《艺文上》, 第17 叶; 《清人别集总目》, 第1326 页; 《全清词钞》 卷26, 第1347 页。

[23]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4 页。

[24]民国《永泰县志》 卷6 《选举志》, 第136 页。

[25]《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27 册, 第320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卷83 《循吏五上》, 16 叶; 民国《杭州府志》 卷104 《职官六》, 第2031 页; 《福州人名志》, 第25 页。

[26]生于道光十年十二月初六日, 公历已入1831 年。 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第478 页。

[27]俞樾: 《翰林院侍读学士林君墓表》, 《续碑传集》 卷18, 第41 页; 《清人别集总目》, 第1362页; 《国朝词综补》 卷58, 第530 页。

[28]《林畏庐先生年谱》, 第14、 15 页; 《百年闽诗》, 第208 页。

[29]《于山志》 第12 章《附录》, 第417 页。

[30]谢章铤: 《听秋馆诗钞序》, 《赌棋山庄所著书》 文集卷4, 第309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7《艺文上》, 第16 叶; 《榕城考古略 竹间十日话 竹间续话》 卷首, 第1 页; 《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 第522 页。

[31]民国《长乐县志》 卷25 《文苑传》, 第493 页。

[32]民国《福建通志》 第57 册《选举志》, 第3 叶。

[33]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5 叶。

[34]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

[35]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5 页。

[36]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

[37]《闽都书院》, 第207 页。

[38]谢章铤: 《为黄孟修增世讲补题般若溪试茗图》, 《谢章铤集》, 第334 页。

[39]民国《闽侯县志》 卷42 《选举》, 第8 叶; 卷43 《选举》, 第17 叶; 民国《宜川县志》 卷12《吏治》, 第6 叶。

[40]《林纾研究资料》。

[41]卒于民国元年十二月初七日, 公历已入1913 年。

[42]陈三立: 《刑部主事陈君墓志铭》, 《碑传集三编》 卷41, 第485 页; 《清人别集总目》, 第1299页。

[43]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1 叶; 卷43 《选举》, 第16 叶。

[44]《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5 册, 第538 页。

[45]民国《长乐县志》 卷26 《列传六》, 第502 页。

[46]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公历已入1843 年。 据《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 第598页。

[47]吴幅员: 《考订王元穉宦台事迹》, 《在台丛稿》, 第320 页;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第709 页;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第1770 页。

[48]指集中《廩廯也解》、 《女妹解》 二文。

[49]民国《闽侯县志》 卷77 《儒行四上》, 第7 叶。

[50]《清代硃卷集成》 第78 册, 第129 页;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28 册, 第194 页。

[51]民国《长乐县志》 卷24 《列传四》, 第483 页。

[52]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53]民国《长乐县志》 卷24 《列传四》, 第483 页。

[54]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4 叶; 《广近思录》 卷1, 第224 页; 《闽县乡土志 侯官县乡土志》, 第298 页; 陈孔立: 《十九世纪下半叶福建人民的反教会斗争》, 《厦门大学学报》 (哲社版) 1962 年第3 期。

[55]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6 页。

[56]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57]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5 叶; 卷43 《选举》, 第15 叶; 民国《崇安县新志》 卷8《职官》, 第15 叶。

[58]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59]生年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第85 页。

[60]林纾: 《诰授奉政大夫桐乡县知县侯官方公墓志铭》, 《林琴南文集·畏庐文集》, 第41 页。

[61]生卒年参见拙文《也谈生卒年的误记原因和考证方法》, 《新世纪图书馆》 2015 年第1 期, 第81 页。

[62]谢章铤: 《赏四品顶戴团练大臣前陕西山西布政使林公墓志铭》, 《赌棋山庄所著书》 文又续集卷2, 第430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68 《列传五上》, 第25 叶。

[63]《谢章铤集》 前言, 第1 页。

[64]生年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第328 页。

[65]民国《闽侯县志》 卷42 《选举》, 第8 叶; 卷43 《选举》, 第17 叶; 《清代馆选分韵汇编》 卷4, 第348 页。

[66]民国《永泰县志》 卷首《姓氏》, 第6 页; 卷6 《选举》, 第131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2《选举》, 第8 叶; 卷43 《选举》, 第16 叶。

[67]林纾: 《力医隐六十寿序》, 《林琴南文集·畏庐续集》, 第28 页; 王宗欣: 《名医力轩举其人与〈崇陵病案〉 》, 《崇陵病案》 卷首; 林恩燕等: 《中西医结合的先行者力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年第6 期; 周辉等: 《御医力钧生平事迹举隅》, 《中华医史杂志》 2010 年第2 期。

[68]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69]林纾: 《学部主事周君墓志铭》, 《碑传集三编》 卷12, 第723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84 《循吏五下》, 第23 叶; 《晚晴簃诗汇》 卷178, 第7792 页。(www.xing528.com)

[70]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清朝进士题名录》, 第1297 页; 《最近官绅履历汇录》 第1 集, 第262 页。

[71]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72]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73]《周教谕遗诗》 卷首林纾序、 《台湾省志彰化名宦传》, 第427、 429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71 《文苑上》, 第23 叶; 《晚晴簃诗汇》 卷161, 第7026 页。

[74]《林畏庐先生年谱》, 第14、 15 页。

[75]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林志鎏: 《福建经学会概略》, 《文史资料选编》 第1 卷《教育编》, 第51 页。

[76]谢章铤: 《丁耕邻墓志铭》, 《赌棋山庄所著书》 文又续卷1, 第409 页。

[77]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78]民国《闽清县志》 卷4 《选举》, 第431 页。

[79]民国《闽清县志》 卷4 《选举》, 第431 页。

[80]光绪《重纂邵武府志》 卷14 《职官》, 第269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71 《文苑上》, 第22叶。

[81]《高梦旦先生小传》, 《怀人集》, 第55 页; 《近现代福州名人》, 第382 页。

[82]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83]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 第241 页; 陈维辉: 《林师望的生平及其著作》, 《武汉文史资料》 第53 辑, 第39 页。

[84]生年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第527 页。

[85]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18、 237 页。

[86]《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28 册, 第347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6 叶;卷42 《选举》, 第8 叶; 《从江县志》 第10 篇《党政群团》, 第428 页。

[87]《清国史》 第11 册本传, 第908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69 《列传五下》, 第31 叶; 沈丹昆:《我的曾祖父沈翊清》, 《炎黄纵横》 2007 年第8 期, 第55 页; 《清诗纪事·光宣朝卷》, 第13410 页。

[88]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7 页; 《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第五集《蒋丙然》,第318 页;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第1929 页。

[89]民国《闽侯县志》 卷83 《循吏五上》, 第23 叶。

[90]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91]民国《上杭县志》 卷25 下《列传三》, 第365 页; 吴梅林: 《上杭县立(旧制) 中学师友录》,《上杭文史资料》 第8 期, 第6 页。

[92]《清代硃卷集成》 第81 册, 第31 页;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 第7 册, 第370 页。

[93]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5 叶; 卷43 《选举》, 第18 叶; 民国《闽清县志》 卷4《学校志》, 第407 页; 《历代妇女著作考》, 第2 页。

[94]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1 叶; 卷43 《选举》, 第19 叶。

[95]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96]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97]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林志鎏: 《福建经学会概略》, 《文史资料选编》 第1 卷《教育编》, 第52 页; 潘亮: 《林则徐早年教学处补梅书屋》, 《福州晚报》 2006 年11 月13 日《文化周刊》。

[98]民国《闽侯县志》 卷71 《文苑上》, 第22 叶。

[99]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100]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3 叶。

[101]民国《闽侯县志》 卷47 《艺文上》, 第17 叶;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第1974 页; 《闽都文化述论》, 第312 页。

[102]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3 叶。

[103]《清代硃卷集成》 第340 册, 第1 页; 民国《顺昌县志》 卷首刘敬序, 第4 叶; 《清朝进士题名录》, 第1315 页。

[104]《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 第123 页。

[105]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106]《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 第104 页。

[107]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20 叶。

[108]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张鳦生: 《由凤池书院说到省立福州中学》, 蔡仁清: 《福建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始末》, 《文史资料选编》 第1 卷《教育编》, 第157、 287 页; 萨伯森:《讬社诗人简介》, 《文史资料选编》 第3 卷《文化编》, 第161 页。

[109]《三山叶氏族谱》 (据叶氏后裔叶于敏先生函告, 谨致谢忱)。

[110]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王修: 《全闽大学堂记略》, 林志鎏: 《福建经学会概略》, 《文史资料选编》 第1 卷《教育编》, 第114、 52 页; 《南平市志》卷35 《政府》, 第1130 页。

[111]林志鎏: 《福建经学会概略》, 《文史资料选编》 第1 卷《教育编》, 第52 页; 《中南、 西南地区省、 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 第32 页。

[112]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1 叶; 卷43 《选举》, 第19 叶。

[113]民国《闽侯县志》 卷77 《儒行四上》, 第6 叶。

[114]黄意华、 吴淑华: 《福州“三坊七巷” 中的客家文化》, 《炎黄纵横》 2011 年第1 期, 第33 页。

[115]《石狮市志》 卷28 《人物》, 第981 页。

[116]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7 页。

[117]《清代硃卷集成》 第380 册, 第363 页; 《福州历史人物》 第7 辑, 第56 页; 《福州百科全书》,第376 页。

[118]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119]《近现代闽侯书画集》, 第46 页; 《福州人名志》, 第431 页。

[120]《三山叶氏族谱》 (据叶氏后裔叶于敏先生函告, 谨致谢忱)。

[121]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最近官绅履历汇录》 第1 集, 第292 页; 叶在增: 《我的小传》, 《为正义敲响法槌——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官叶在增》 附录,第319 页。

[122]生于同治八年十二月初一日, 公历已入1870 年。

[123]《清代硃卷集成》 第340 册, 第57 页; 《福建省图书馆馆藏族谱目录》, 第10 页; 《福建文献书目(增订本) 》, 第312 页; 《词综补遗》 卷65, 第2426 页。

[124]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125]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126]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127]生年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 第40 页。

[128]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福州人名志》, 第16 页;《许宝蘅日记》, 第1534 页。

[129]民国《政和县志》 卷12 《职官》, 第558 页。

[130]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20 叶; 《福州市志》 第7 册, 第152、 984 页; 《百年回眸: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简史(1906—2006) 》, 第3 页; 冯学垒: 《福建省立女子师范职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评论》 1987 年第1 期, 第55 页。

[131]谢章铤: 《左海后人朴园陈先生墓志铭》, 《赌棋山庄所著书》 文卷7, 第344 页。

[132]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20 叶; 《词林辑略》 卷9, 第544 页; 《福州人名志》, 第276 页。

[133]《鼓楼区教育志》, 第418 页。

[134]《最近官绅履历汇录》 第1 集, 第246 页; 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8、 246页; 卷14 下《选举下》, 第276 页。

[135]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8 叶。

[136]民国《闽侯县志》 卷44 《选举》, 第6 叶。

[137]《闽侯文史资料》 第2 辑, 第23 页。

[138]民国《长乐县志》 卷14 上《选举上》, 第238 页。

[139]谢章铤: 《赏四品顶戴团练大臣前陕西山西布政使林公墓志铭》, 《赌气山庄所著书》 文又续集卷2, 第431 页; 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140]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福州人名志》, 第392 页; 文泉中学: 《文泉中学简史》, 《闽清文史资料》 第4 辑, 第50 页; 《政治官报》 第32 册, 第384 页; 第33 册, 第85 页。

[141]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7 叶。

[142]民国《政和县志》 卷26 《儒林》, 第668 页。

[143]谢章铤: 《赏四品顶戴团练大臣前陕西山西布政使林公墓志铭》, 《赌气山庄所著书》 文又续集卷2, 第431 页; 民国《长乐县志》 卷12 《职官》, 第157 页。

[144]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卷42 《选举》, 第8 叶; 《最近官绅履历汇录》 第1 集, 第95 页; 《福州人名志》, 第32 页; 《词综补遗》 卷53, 第1987 页。

[145]民国《闽侯县志》 卷43 《选举》, 第19 叶。

[146]《民国人物大辞典》, 第884 页; 《民国人物传》 第11 卷, 第458 页。

[147]《厦门市志》 第4 册, 第2884 页; 《厦门掌故》, 第74 页。

[148]《福州人名志》, 第465 页; 《厦门古籍序跋汇编》, 第200 页。

[149]王步蟾: 《自序》, 《厦门古籍序跋汇编》, 第445 页; 《清代硃卷集成》 第380 册, 第303 页;民国《厦门市志》 卷24 《儒林》, 第359 页; 《厦门市志》 第5 册, 第3922 页; 民国《同安县志》 卷31《文苑》, 第263 页; 《中华谜书集成》 第2 册, 第1097 页。

[150]民国《厦门市志》 卷24 《儒林》, 第359 页; 《清人别集总目》, 第386 页。

[151]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67 页; 《厦门市志》 第5 册, 第3922 页。

[152]民国《同安县志》 卷15 《选举》, 第132、 134 页; 《桐城文学渊源、 撰述考》, 第363 页。

[153]《清代硃卷集成》 第380 册, 第304 页。

[154]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68 页。

[155]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3、 236 页。

[156]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49 页。

[157]民国《同安县志》 卷15 《选举》, 第135 页; 黄家鼎: 《校补泉州府马巷厅志序》, 乾隆《马巷厅志》 卷首, 第356 页。

[158]民国《同安县志》 卷15 《选举》, 第132 页。

[159]民国《厦门市志》 卷30 《良吏传》, 第414 页。

[160]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6 页。

[161]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71 页。

[162]民国《厦门市志》 卷32 《艺术》, 第431 页。

[163]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9 页。

[164]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6 页; 民国《同安县志》 卷31 《文苑》, 第263 页;《厦门小报大观·轶闻》, 第19 页。

[165]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68 页。

[166]民国《厦门市志》 卷27 《孝友》, 第386 页; 卷13 《人文》, 第249 页。

[167]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6 页。

[168]民国《诏安县志》 上编卷12 《选举》, 第754、 761 页; 《诏安县志》 卷29 《文化》, 第850 页;《诏安文史资料》 第6 辑, 第6、 47 页。

[169]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6 页。

[170]民国《同安县志》 卷15 《选举》, 第135 页; 卷25 《艺文》, 第187 页。

[171]民国《厦门市志》 卷13 《人文》, 第236 页。

[172]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68 页。

[173]民国《同安县志》 卷15 《选举》, 第132 页。

[174]民国《同安县志》 卷15 《选举》, 第132、 135 页。

[175]民国《厦门市志》 卷32 《艺术》, 第431 页。

[176]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71 页。

[177]民国《厦门市志》 卷24 《儒林》, 第355 页; 民国《同安县志》 卷32 《孝友》, 第279 页。

[178]叶大年硃卷, 读秀网; 民国《厦门市志》 卷25 《文苑》, 第369 页; 民国《同安县志》 卷31《文苑》, 第263 页; 《厦门市志》 第5 册, 第3928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