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及其作者李学仁简介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及其作者李学仁简介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辑刊《滇诗重光集》, 著有《五塘诗草》、 《五塘杂俎》、 《诗法萃编》、 《诗谱详说》、 《律髓辑要》、 《陶诗汇注》。年四十余始以巡检分发湖北候补。李学仁, 见《滇秀集初编·版本序跋》。丁内外艰, 任云南高等学堂教务长,以办学劳绩晋编修。两与会试不第, 参与戊戌变法。同年经济特科试状元,授编修。今人辑有《袁嘉谷文集》。因母丧返滇, 历主楚雄龙泉、 普洱宏远、 昆明五华书院。

清代书院课艺总集叙录(下)及其作者李学仁简介

【书院简介】

昆明经正书院, 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 以经古课士, 二十三年(1897) 增设算学馆。 二十九年(1903) 改为校士馆, 三十二年(1906) 改为师范传习所。[1]

【版本序跋】

题“光绪丁酉(1897) 冬十二月开雕”, “石屏许印芳麟篆编次”。 李学仁、 丁庶凝校刊。

许印芳(1832—1901), 字茚山、 麟篆, 别号五塘山人, 石屏人。 肄业五华书院。 同治九年(1870) 举人。 历官昆阳学正, 永善、 恩安教谕, 昭通、 大理教授。 主讲经正书院凡六年。 辑刊《滇诗重光集》, 著有《五塘诗草》、 《五塘杂俎》、 《诗法萃编》、 《诗谱详说》、 《律髓辑要》、 《陶诗汇注》。 《晚晴簃诗汇》 录其诗5 首。[2]

李学仁, 字勉齐, 昆明人。 光绪十七年(1891) 举人。 任云南高等学堂教习, 由保送官主事。 民国间以行医为生。 卒年七十二。[3]

丁庶凝, 字辰五, 石屏人。 诸生。 性慷慨, 好谈兵, 治经史亦具特识。 惟数奇不偶,屡困秋闱。 庚子(1900) 之变, 北上从军, 亦不得志。 年四十余始以巡检分发湖北候补。屡上书总督瑞澄(1863—1915) 言兵事, 不见省纳。 又以旅寓失火, 财物著作俱失, 寄食友人寓, 抑郁而卒。[4]

【课艺内容】

凡四卷: 卷一经学17 题20 篇, 题如《鹰熊字形声辨》、 《参天两地说》、 《鬼方考》、《 〈禹贡〉 三黑水说》、 《沈氏〈周官禄田考〉 古步今步正误》、 《书〈汉学师承记〉 后》;卷二史学13 题23 篇, 题如《和戎论》、 《伍员论》、 《赵苞论》、 《诗人李杜优劣论》; 卷三史学20 题25 篇, 题如《舜五臣皆有天下辨》、 《赵孟頫、 许衡仕元辨》、 《屈子从祀孔庙议》、 《减灶增灶说》、 《东汉党锢论》; 卷四杂文8 题10 篇, 题如《治河策》、 《读书不求甚解说》、 《拟经正书院藏书记》、 《汉以前五言诗章句考》。 有眉批、 末评。

【作者考略】

李坤15 篇, 钱用中9 篇, 熊廷权8 篇, 秦光玉6 篇, 袁嘉谷5 篇, 张学智4 篇, 杨觐东、 赵荃、 李学仁3 篇, 王启文、 夏瑞庚2 篇, 马腾骧、 马灿奎、 张鸿范、 姚长寿、 刘昌奎、 杨汝彬、 李庆霖、 赵永鑫、 张镇、 李文源、 石润藻、 余嘉贵、 张思敬、 张儒澜、 郭琼璋、 夏开元、 吴暹、 朱维清1 篇。

李学仁, 见《滇秀集初编·版本序跋》。

李坤(1867—1916)[5], 字厚安、 栎生, 号雪园、 雪道人, 昆明人。 光绪十九年(1893) 举人。 二十九年(1903) 进士, 选庶吉士。 丁内外艰, 任云南高等学堂教务长,以办学劳绩晋编修。 辛亥后任云南师范学校、 法政学校国文教授, 都督府顾问秘书,《云南丛书》 编纂审查员。 著有《思亭诗文钞》、 《齐风说》、 《筱风阁随笔》、 《云南温泉志》、 《滇诗拾遗补》, 总名曰《雪园丛书》。[6]

钱用中 (1864—1944), 字平阶, 晋宁人。 光绪十五年 (1889) 副贡, 十七年(1891) 举人。 两与会试不第, 参与戊戌变法。 回滇主讲普洱宏远书院, 继任学堂总教习。 留学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 归后历任云南提学使司实业课长、 省教育厅总务科长、 省教育会干事、 省会师范学校校长、 昆明等十一县联合中学校长。 创办《云南日报》。 著有《思诚斋文抄》、 《中国社会总改造》、 《我之国民改造观》、 《中国宪法草案》、《大中华建设新论》。[7]

熊廷权(1866—1941), 字种青, 号雪僧, 晚号佚叟, 昆明人。 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 二十四年(1898) 进士。 历官四川高县、 营山富顺、 彭县、 庆符知县, 云南丽江知府, 川边财政厅长兼川边道尹, 腾越道尹。 晚主省会明伦学社。 暇辄研究佛书, 虔修禅净。 著有《唾玉堂文集》、 《唾玉堂诗集》、 《唾玉堂诗余》、 《经史札记》、 《书牍》、 《公牍》、 《旅行日记》、 《西藏宗教源流考》、 《联语》、 《语录》。[8]

秦光玉 (1869—1948), 字璞安, 号瑞堂, 别号罗藏山人, 呈贡人。 光绪十九年(1893) 举人, 两试春官不第。 前后肄业经正书院十一年, 兼充斋长两年。 曾赴日本宏文学院学习师范兼考察学务。 历任云南高等学堂史地教习、 学务处职员、 学务公所图书科长、 两级师范学堂监督、 巡按使署教育科佥事、 省立第一师范校长、 教育厅长、 省政府顾问、 图书馆长、 《云南丛书》 总经理。 辑有《续云南备征志》、 《滇文丛录》, 著有《滇南名宦传》、 《明季滇南遗民录》、 《云南历代名人事略》、 《滇谏官录》、 《名将事略》、 《滇谚》、 《教育学》、 《罗山楼诗文集》。[9]

袁嘉谷(1872—1937), 字树五(一作澍圃、 树圃), 晚号屏山居士, 石屏人。 光绪二十年(1894) 优贡、 举人。 二十九年(1903) 进士, 选庶吉士。 同年经济特科试状元,授编修。 三十年(1904) 赴日本考察学务、 政务。 历任学部编译图书局长, 国史馆、 武英殿、 实录馆协修, 文华殿第一襄校官, 浙江提学使、 布政使, 参议院议员, 政治会议员, 《云南丛书》 编纂审查员, 昆华图书馆副馆长, 东陆大学教授, 云南盐运使, 省政府高等顾问, 云南通志馆编纂。 今人辑有《袁嘉谷文集》。[10](www.xing528.com)

张学智(1870—1947), 字愚若、 觉翁, 晚号心僧, 昆明人。 光绪十五年(1889) 举人。 二十四年(1898) 进士, 选庶吉士。 因母丧返滇, 历主楚雄龙泉、 普洱宏远、 昆明五华书院。 二十九年(1903) 选授知县, 历知浙江瑞安、 金华、 平湖、 嘉兴。 入浙抚幕,并任浙江议政厅参事。 辛亥后回昆明。 晚年笃信佛教, 曾任云南省佛教会监察委员、 云南佛教居士林名誉指导。 著有《若园诗文正续集》。[11]

杨觐东(1866—1931), 字毅廷(一作毅庭), 保山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 举人。留学日本宏文学院速成师范科。 历官内阁中书、 政务处章京、 禁烟局文案、 云南迤西(腾越) 道尹、 广东都督府顾问、 粤海道尹。 发起成立云南同善分社。 著有《滇事危言》、《国学镜铨》、 《读经范本精义》、 《求志轩文稿》、 《滇西五月报政录》、 《教育行政杂志》、《国学专修提要》。[12]

赵荃(1866—1921), 字湘皋、 揆叔, 剑川人, 藩(1851—1927) 弟。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举人。 历官四川盐边厅通判, 云南兰坪、 马关、 文山知事。 崇尚实业, 创办麻栗箐铁厂、 民生纺织厂。 著有《酉阳酬唱集》 一卷、 《移华书屋诗存》 四卷、 《移华书屋文存》 四卷、 《明清之际滇高僧居士传》 一卷。[13]

夏瑞庚, 字筱琅(一作小琅), 昆明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举人, 二十九年(1903) 进士。 官至学部员外郎, 兼京师第三高等学校校长。 著有《小琅文集》。[14]

马灿奎, 昆明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15]

张鸿范, 昆明人。 光绪十九年(1893) 举人。 赴日本留学。 著有《书经讲义》 二卷。[16]

姚长寿(1869—1919), 字静轩, 昆明人, 原籍江苏无锡。 诸生。 精医, 尤善治危急疾患。 民国二年(1913) 任神州医学会云南分会会长。 著有《冰壶馆集》、 《内难要旨》、《姚氏医案汇编》。[17]

李庆霖(1861—?), 字闰阶, 号润皆, 昆明人。 光绪二十年(1894) 乡试中式第30名举人。 二十一年(1896) 会试中式第252 名, 覆试三等第15 名, 殿试三甲第82 名, 朝考三等第89 名, 授广西知县。 三十年(1904) 官北流知县。[18]

张镇, 昆明人。 光绪十四年(1888) 举人。[19]

李文源, 大理人。 留学日本。 曾任迤西自治总机关部参事。[20]

余嘉贵, 云南府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举人。[21]

张儒澜(1875—1956), 改名华澜, 字芷江, 石屏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 举人。留学日本, 入同盟会。 历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部秘书, 昆明农业、 师范学校教员, 国会众议院议员, 众议院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广州护法大元帅府秘书、 参议, 北京政府内务部首席秘书, 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云南省政府参议, 民革云南省委委员, 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有《芷江诗文钞》。[22]

郭琼璋, 昆明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 举人。[23]

吴暹(1865—1924), 字益斋, 昆明人。 光绪十五年(1889) 举人。 五应会试不第,幕游江西, 时亦出主各县书院讲席。 二十四年(1898) 大挑二等, 选授永善教谕。 三十年(1904) 奉调晋省, 历任高等学堂教习、 学务公所实业课副课长、 宪政调查局委员。民国间任学政、 教育各司实业科科长、 巡按使署教育科一等科员、 昆明等十一县联合中学校长、 教育厅第三科长、 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总务员、 教育司教育委员会委员、 敬节堂及附设女子职业学校总务员。[24]

待考者: 王启文、 马腾骧、 刘昌奎、 杨汝彬、 赵永鑫、 石润藻、 张思敬、 夏开元、 朱维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