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单一的培养主体通常难以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容易抑制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内容脱离实际和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要构建一种由政府、高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观念的重大转变

(1)从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向院校底层设计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转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既要重视政府顶层设计的总体架构,更要激发院校底层设计的具体制度安排,但绝不能用政府顶层设计代替培养院校的底层设计,因为若没有院校的底层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政策就可能停留于理论上的概念设计,不仅难以执行,而且容易因缺乏创新活力和教育特色而流于形式。尤其是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新常态,即更为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特色的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更应将重心放在院校层面,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培养机构、学生、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参与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因校、因地、分类制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如杨东平教授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减少管理层级和降低重心,焕发基层和学校的活力。”[41]

(2)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向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政府依靠命令和法规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各环节进行干预,暂时缓解了制度短缺、资源不足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然而,以政府行政干预为特点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本属于高校、行业、学生等利益主体行使的权力由政府包办了,从而限制了高校的自由创新空间,抑制了其他利益主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根本上不利于不同院校、不同种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生成。[42]在当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做好宏观制度设计和提供政策法规保障,适度放权于院校,以便为社会和民间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从单一培养主体向多元培养主体协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观念转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本身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行业组织和学生等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利益关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单一的培养主体通常难以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容易抑制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内容脱离实际和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要构建一种由政府、高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二)构建完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好制度环境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要达成预期的目标有赖于法制和政策的保障。第一,继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门法规建设,提升其合法性、权威性和持久稳定性,以便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第二,要对鼓励社会、民间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相关激励措施作深入细化的规定,以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比如对参与合作育人、提供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明确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补助、项目支持或用地优惠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以补偿企事业单位在合作中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调动社会多方参与的积极性。第三,从法规政策上准确界定政府与培养院校各自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放权于院校,使其在招生、课程设置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以便灵活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各院校、各专业学位项目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形成办学特色和打造专业学位品牌。第四,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必须协调一致,用统一的法律或政策的形式,建构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学位证书相衔接的理论框架,实现专业学位与任职资格在法规形式上的衔接。

(三)建立互利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

“任何一种合作的内在动力都来源于共同的利益,没有利益的驱动,合作不可能深入,更不可能长久。”[4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满足程度,决定了其内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满意与忠诚,进而影响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持、参与、合作等行为。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各利益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未能充分反映和满足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因此,构建互利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是激发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等利益主体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积极性的最有效的路径。

首先,应尊重和认可各方追逐正当利益的合法性。只有对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正当利益诉求给予充分尊重,尤其对那些在权力结构中处于边缘地位的重要利益相关者,诸如学生、指导教师、行业等的利益诉求和重要关切给予高度重视,并与共同利益相整合,尽可能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这样才可能维系多元利益主体之间持久、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构建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大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产学研合作者和学生等多元主体之所以愿意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其最主要的动机就是期望从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因此,利益的分配应尽可能使各方主体最后实现的分配结果与其预期利益相符合,以保证公正合理。最后,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构建利益补偿机制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对利益受损的利益主体进行补偿,以协调利益分配不公所导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和谐利益关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利益容易受损的主体主要是企事业单位、教师、学生等相对弱势的利益群体。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政府掌握着大量政策、资金和信息等各种资源,理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补助等多种形式补偿企事业单位在合作中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教师,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规定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决策中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各种合法权利,以激励其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热情。

(四)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利益共享的专业实践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具有的鲜明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若“没有充分并符合专业培养方向要求的实践资源,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就很难获得有效的成长”[44]

1.采取多种形式,增加专业实践基地的数量

一是要大力整合校内特定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平台资源,如虚拟法庭、微格教学实验室或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模拟或仿真实践机会;二是通过长期合作、短期合作或项目合作等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主动联合特定企事业单位或行业组织共建校外多种形式的实践平台;三是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依托研究生院支持的海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与丹麦南丹麦大学等签署了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院级合作框架性协议。

2.激发专业实践基地单位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专业实践成效

一是政府应积极介入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给予明确的税收减免、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弥补其可能造成的利益损失;二是培养单位要主动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将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咨询服务、技术攻关等合作项目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紧密结合,使企事业单位从实践基地建设中获得切实的利益;三是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实践全程的监管,以明确专业实践任务与要求,促进学位论文选题与工作实际的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大幅提升教育指导成效

由于校内指导教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最主要的依托力量,培养机构应着力加强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保持其独立性、专业性与稳定性。一是侧重于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标准选拔指导教师,重点考察教师的应用研究能力和行业实践经验;二是采取政策激励措施,选派青年教师和现有的指导教师到实务部门进行科研、管理或生产等活动锻炼,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三是定期邀请实务部门专家与校内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四是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定期组织培训与经验交流会,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懂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和行业专家,对校内所有指导教师进行轮训,并进行结业与资格考核。

校外指导教师是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托。加强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应重在选拔和管理,核心是权益保障。第一,校外指导教师的遴选应以实践基地为纽带,使校外教师的个人行为上升到单位职责,指导学生活动成为本职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得到合作单位的支持,便于管理,还有利于构建稳定、高效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第二,培养院校应主动为实践基地单位提供人力、技术支持等服务,让实践基地单位获得较丰富的收益,从而更加重视和支持校外指导教师的工作;第三,培养院校应高度重视校外指导教师工作,明确其工作职责与权利,搭建各种交流平台,让其全程参与学生培养活动,并给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以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第四,推行校外指导教师资格培训制度,建立严格的考评与退出机制,以全面提升校外指导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注释】

[1]教育部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0-04-26].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1.shtml.

[2][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69.

[3]本节分析的政策文本主要选自“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dgdc.edu.cn)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

[4]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变迁与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9(5).

[5]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0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zywj/263556.shtml.

[6]邓光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

[7]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各类专业学位整理所得。

[8]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02-01-0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zywj/263556.shtml.

[9]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7236.shtml.

[10]教育部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10-04-26].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1.shtml.

[1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

[12]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13]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EB/OL].[2010-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www.xing528.com)

[14]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布的各类专业学位整理所得。

[15]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EB/OL].[2010-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

[16]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7236.shtml.

[17]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EB/OL].[2010-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

[18]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19]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EB/OL].[2010-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

[20]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21]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变迁与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9(5).

[2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7236.shtml.

[23]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EB/OL].[2010-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

[24]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25]罗尧成,季陈钰.我国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对CNKI(2005—2014年)重点研究文献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2016(1).

[26]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9-03-19].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7236.shtml.

[27]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28]张斌贤,李子江,翟东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

[29]傅维利.教育硕士质量保证与培养资源供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

[30]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31]贺随波,刘俊起.服务需求 创新模式 突出特色 提高质量——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二年总结[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

[32]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33]张斌贤,李子江,翟东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

[34]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EB/OL].[2010-09-18].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

[35]邓光平.澳大利亚深度合作培养专业博士的创新探索——以新英格兰大学的P/W/U三维协作培养模式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6(8).

[36]王征.工程博士教育试点办学的基本探索与改革建议——基于浙江大学的案例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

[37]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EB/OL].[2015-05-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505/t20150511_189480.html

[38]黄宝印,唐继卫,郝彤亮.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7(2).

[39]曹雷,才德昊.全过程与系统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

[40]史凤林.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与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37.

[41]杨东平.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为什么是重要的[EB/OL].[2019-03-15].http://www.sohu.com/a/11212515_113053.

[42]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变迁与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9(5).

[43]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44]傅维利.教育硕士质量保证与培养资源供给[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