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丽天:革命者的诗生活康路宜居

杨丽天:革命者的诗生活康路宜居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丽天▲杨丽天诗词选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丽天诗词选》,也就是从那时开启了我对一位革命者“诗生活”的解读历程。多少年来,杨丽天像一位“隐者”,悄然隐身在抚仙湖畔的一个小渔村里,走完了他的诗性人生。现在看来,杨丽天一生创作的近三百首诗词就是他的“履历”,就是他的人生故事。杨丽天在突围时,与大部队失散。在广州,杨丽天“朝辞珠江浦,暮饮蒙江曲”,终于归入了滇军远征队。

杨丽天:革命者的诗生活康路宜居

▲杨丽天

▲杨丽天诗词选

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了一本《丽天诗词选》,也就是从那时开启了我对一位革命者“诗生活”的解读历程。在此之前,我对该书的作者杨丽天一无所知。事实上,不仅我如此“无知”,很多本地人对杨丽天也知之甚少。多少年来,杨丽天像一位“隐者”,悄然隐身在抚仙湖畔的一个小渔村里,走完了他的诗性人生

现在看来,杨丽天一生创作的近三百首诗词就是他的“履历”,就是他的人生故事。我们现在阅读他留给世人的这份文学遗产,就可以看到关于他一生的精彩片段,如同纪录片一般,连续、清晰而生动地呈现出来。

实事求是地说,杨丽天的一生其实并不平凡,他曾经是旧时期军队的一个军人、一个革命者,数次参加过血与火的战斗,在中国革命史上,即使只是一个可以忽略的个体生命,没有强烈的光亮,至少也应该是一粒微暗的星火

杨志方和杨志超两人撰写的《杨丽天传略》记述,杨丽天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出生在路居西海边村。他自小勤学善思,家境还算富裕,所以得到了较好的教育。更因为抚仙湖的缘故,他的人生自然而然地染上了几分“水性”,灵动、清亮、纯洁、宽广、深度、善良、大爱……

曾经有人认为,若要认识一个地方的人的德行、个性、气质和才华,必先认识那里的山水。路居的山水格局决定了这里的人文走向,在这里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杨丽天,血液里已注入山的敦厚和水的灵性。当水给他以抚慰,山给他以定力时,山与水的影响力达到了一种平衡时,就会表现出一种路居人所特有的敦厚贤良、刚柔兼具的特性,也就意味着杨丽天是一个蕴含着“水性”的血性男儿,执着地追求着他的梦想。

事实上,他正是带着这样一份“水性”,从家乡走上昆明,进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在那里快乐的成长—读书、写诗、唱歌、锻炼身体。他曾写了一首题为《向学》的五言绝句:“少慕先进志,研学惜驹光,适良师友导,津津兴趣长。”可见那时的他对学习的兴致之高,每一天都充满了动人的理想之光。

青少年时代的杨丽天,正值列强入侵我国,清朝政府腐败,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年幼的他经历了昆明的重九起义,看到了辛亥革命后,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共和制来到了昆明这座边陲古城。他年轻的心为此欢呼激荡,日夜兴奋。但历史是变幻莫测的,他很快看到,袁世凯不仅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继而称帝,之后又是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一连串不安的“声音”传来,让他再也不能潜心读书,他竭力用耳听辨着外面的声音。最终,他听到了从北京传来的五四运动的声音,让他的内心世界与外面的世界同频共振。那时,他也轻轻发出了自己稚嫩的声音:

晶晶的月儿清朗,

一线光儿,

透进了舍房,

逐开满室的岑寂幽暗。

忽的又被乌云遮挡,

把天空都盖得黑雾漫漫,

我只好在这黑暗里恓惶,

等待着曙光

于是,他决定从军报国,要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另一种更强大的“声音”。他敬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及行动,他听到了孙先生从广州发出的声音。他知道,那种声音更有挑战性和感召力,在声声召唤着他们。他也深深明白,自己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因此,他与另外一个同学穿上用江川土布缝制的衣服、操着富有特色的路居方言,奔赴广州,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军。他在《从军》一首中写道:

破旧山河触目哀,十年离乱治无才。

忍看国家瓜同剖,宁使头颅剑下裁。

屈贾文章原自误,班马事业好追陪。

羊城莫笑书生弱,也向黄龙醉酒杯。

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盘踞北京,革命的《临时约法》横遭破坏。为此,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重整旗鼓,决定出师北伐。他积极组织并指挥驻广东的滇、桂、粤联军,北征广西,先肃清桂系军阀的残余势力。

这时的杨丽天随滇军从广州出发,逆珠江而上,进入广西桂江,经昭平等地,最终到达桂林。一路上,虽然风景幽美,“淡云凯雨过滩头,夹岸青山润浴流”,但“两岸悬崖与陡坎,江底暗礁鹅卵丸”,“江滩三百六十处,费尽几许推移量”,而且常常遭遇敌人,战斗不断,“浑疑弹雨枪林里,敌骑冲破万马奔”。滇军最终实现了与桂军和粤军在桂林的胜利会师。孙中山先生为此很高兴,前来桂林检阅三军会师部队,并宣布成立北伐军大本营。接着,三军挥师挺进,继续北伐。

可是,正当北伐军转道粤北,进入赣江时,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接受北洋军阀的贿赂,在广州公开背叛革命。因此,北伐军被迫停止前进,转为讨伐陈炯明。

在这次征战中,杨丽天与战友同甘共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真切地感受到“北伐事业已转蓬,征航向梧旋粤东。昔日费尽推移力,今似轻舟荡水中”。这时的陈炯明,在北伐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佯装屈服,骗取了孙中山的信任,让他继续主持粤政。

1922年6月,“征云荡荡,岑竹苍苍”,北伐军已攻入江西,并准备从赣州北上时,陈炯明却接受北洋军阀两百万元的贿赂,再次公开叛乱,炮轰总统府,围攻孙中山居住的粤秀楼。一时之间,“黄浦江滩,炮声隆隆”,广州被陈炯明叛军占据。孙中山先生幸运脱险后,登上永丰舰,下令北伐军改为东路讨贼军,回师平叛。(www.xing528.com)

在出征途中,杨丽天因为表现出众,英俊潇洒,文武双全,被选调到桂韶军校学习。在军校里,他与同学们“演拳执攫博,舞剑光旋蟠。切磋几旦夕,论势武艺传”,怀着从军报国的青春理想,学习军事理论,苦练杀敌本领。但是,当东路讨贼军在兴梅地区遭到陈炯明叛军的狙击时,桂韶军校也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杨丽天在突围时,与大部队失散。在逃亡中,他又与战友相遇,“弃籍装”,一同“深山行踪寂,道险步蹉跎”,艰难逃出广东梅岭,经仁化,赶上军校卫队,转至江西大庾,到达东路讨贼军大本营,被编入新编第七路军。之后,杨丽天随军转战赣边,经广东和平县,顺龙川东下,沿途历尽艰辛,遇到多次险阻,“筠门不久居,闽军出击弹”“临退桥挤折,多人丧急湍”“窟穴盗匪据,麓村民悍强”“江山脚下移,飞渡千重嶂”,最终,他们抵达了广州。

在广州,杨丽天“朝辞珠江浦,暮饮蒙江曲”,终于归入了滇军远征队。那个时候,陈炯明叛军依然据守广州,负隅顽抗。杨丽天与滇军远征队参加了一系列征讨叛军的战斗,当时只见“江风云荡漾,旗飘军旅壮”,将士们“倒挽西江东流水,揭开百粤千嶂云”“一渡伏晓三水捷,天兵下临遍处闻”,并取得了“东下三战轰轰捷”的胜利。最终,陈炯明叛军在滇桂粤联军的夹击下,仓皇退出了广州。

1923年4月,盘踞在广东韶关等地的桂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沈鸿英部队,也受北洋军阀的重金收买,公开叛乱,从广州白云山向广州进窥。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先生又号令滇桂粤联军发动了讨沈战役。这时的杨丽天,在滇军任连长,他“督得百人掩敌袭,曙光返旌势从容”,率领全连战士在“暮色苍溟竞渡中”,参与围歼行动,最终击退了叛军。

在滇桂军攻克了英德之后,孙中山先生亲临此地,犒劳两军将士。杨丽天有机会目睹了孙中山元首的风采,内心感到万分激动,写下了“元首欢宴饮群英,褒扬喻以天上军”的诗句,以此记述了此事,颂扬了孙中山先生的崇高革命精神。

这年11月,被逐出广州的陈炯明叛军不甘心失败,向滇桂粤联军发动了全线进犯,联军因此失利,广州形势告急。杨丽天所在的部队于博罗县赤足坑与叛军相遇,短兵相接,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面对“狂敌汹汹进无阻”,杨丽天临危不惧,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最后只得集中尚存的数十人,冲出重围,“路旁偃卧一伤兵,呼喊军中救命声”,他焦急地对着那个伤病员大喊了一声,竟然没有应答,他发现伤兵好像已经死了,“忙不及话别”就匆匆往前逃亡。“吾经一田边,踏陷埂下深。敌弹溅开处,拖泥带水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持枪抵抗,边打边退,但“妄敌继续追未已”,难以脱身。不久之后,他们幸运地“赶上数人行,罕得打几枪”,然后巧施一计,“队旗列山畔”,吓得“顽敌才返窜”。

▲杨丽天书法

摆脱追兵之后,杨丽天与战友们奔走了20余里,进入博罗县城。当时,夕阳西下,但“霎时大雨倾盆降,连霄哗哗泄天河”“黎明起视江洪泛,城郊汩没化泽国”。他们与城内的守军一起,据守着坚固的城池和壶岭,“敌依乳山隔水击,我据壶岭起壕捍”,与叛军抗衡了半月之久。孙中山先生获知这个消息之后,亲自率军,前来解围。叛军闻讯后,吓得连夜逃遁。此次激战,杨丽天写下了《菩萨蛮·博罗县赤足坑战役》和《博罗突围被虏》》等8首诗词,对这次战斗作了生动记述。毫无疑问,这些作品成了杨丽天战斗历程的“史诗”。

在这些战斗中,杨丽天的战友牺牲了很多,他为此悲痛叹惋,咏诗悼念。“一朝不相见,君竟何所之”“险阻君备尝,疆场谁怜悲”“堪怜三江道旁骨,许多南土梦里人”。他一方面赞美他们是四海之俊雄,一方面又忧虑“忠魂恐失所”,谁来“为君立芳碑”?因此,他深深感叹“山水虽佳丽,独悲不寂寥”。

1924年初,正当孙中山在广东处于最艰难困惑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帮助他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生机。杨丽天积极拥护“三大攻策”及孙中生先生的“新三民主义”,在广东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北上,在北京不幸逝世。消息传来,杨丽天极为悲痛,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因多年征战在外,思乡心切,遂告假省亲。“四载身飘絮,一朝意归还。”当他回到故乡路居之时,“三弟远相接,祖亲话沧桑”“回首粤中况,荏苒驶流光”。他在家里闲住了一段时间,虽有诗书陪伴,但心中仍是不安,写下了《复征》一诗,其中说“居家日久意茕茕,万卷何如万里行?”因此,他不顾家人的劝阻,决心再次出征,重返前线。

1926年初,北伐战争捷报频传,杨丽天听到这些消息之后,随即与同乡张浩然奔赴江西,他写道:“离乡入伍心泱泱,自古男儿志四方。回瞻云岭遥端倪,放眼赣水达南昌。”此后,他参加了讨伐孙传芳所部的战斗,剿灭了其主力。接着,杨丽天被选派到江西将校团深造,继而又到洪都军校学习一年。正当他学有所成、踌躇满志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杨丽天的一个个美好幻想,面对血腥的大地,面对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他如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噩梦。他常常追问自己的灵魂,这难道就是我们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吗?难道是我们为之热血沸腾的救国使命?由于绝望,杨丽天一腔热血化为困惑和失望,像久久不散的阴云盘绕在他头顶上空。他想起了路居老家,想起了含辛茹苦的乡亲父老,想起了抚仙湖,想起了孤山……终于有一天,杨丽天被眼前混乱的局势和美好的理想缠绕得大脑发热发痛,他恨自己太清醒、太敏锐了。他依然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他依然想知道照亮人类前程的阳光究竟在哪里。就在这时,从家乡传来了不幸的消息,他的三弟被歹人所害。他悲痛万分,心中更加绝望。于是,他感叹道“盛世途纷纭,因作归里计”。于是,他与友人于第二年农历正月起身还滇。他们从江西南昌至九江,沿长江东下,经江苏南京、镇江等地,到达上海,继而南下,取道香港,然后乘船到越南海防市,再沿滇越铁路乘火车到昆明。这次返乡见闻,使他眼界开阔,心情激荡。在香港,他见到“车织舟潮声轰轰,市廛缀毗达山胸。白日烟雾凭空锁,彻夜灯霓光融融”;在南海舟中,他又见到“鲸波碧涛海天连,临风冲驶孤舟行。遥睹螺屿起伏处,澎湃声中碎玉涎”。当他航行在东京湾(北部湾的旧称)的时候,他体验到了“海天色苍横,一望无涯际”“怒涛如虎啸,鸦雀声不闻”的超验境界。他在越南海防登陆之后,坐上了开往中国昆明的小火车,他立即感受到了一种浓郁的异国情景,“车驰倾斜入盘地,回首山峰渐隐伏。平畴沃衍方千里,旋见插秧并刈谷”。

小火车出奇的慢,晃晃悠悠,似乎每天都要经过二三十个小站,而且每个小站都要停靠好长时间。车箱也出奇的小,因为是米轨铁路上的小火车,车厢自然要小得多、窄得多。人就像装在里面的物品,被摇来晃去,一刻也不停息。小火车终于到了中越边境,他办理了过境手续之后,就进入了中国河口,再度坐上小火车。云南这一段路程更艰险,同时风景也更迷人。小火车在群山中穿行,依山势盘桓而上,沿着南溪河两岸,穿过千仞峭壁,闯过激流险滩,让人一步三叹。他只感到过了一座小桥,又上了一座大桥,出了一个大洞,又进了一个小洞。这种感觉对于经历过战争的他来说,简直太美妙,似乎是一种梦游。

杨丽天在战乱中,并没有“分裂”自我,而是保持着前后一致的信仰。他回到家乡之后,依然密切注视着社会的变化,关注着那场战争。1930年夏,他应好友张镜波(时任滇军某部营长)之约,再次加入行伍,随云南将领卢汉率领的滇军,征伐广西。他们从昆明出发,经文山,入广西百色,攻打南宁。一路上,“夏盛云幕幕,时行雨漭漭”“队走泥潦中,人马跌翻仰”“鞭扬马疾窜,呼喊士卒忙”。战斗开始了,“围邕宁鏖战,枪炮声震江”。后来,征战失利,“相持未三旬,即令撤围军”。当时,“军哀容不整,天暗眼昏昏”,滇军的一些将领只顾逃命,丢下了许多士兵,让他们在饥病交加中,“重重匍匐爬,叠叠伛偻扳”“精壮多殂丧,衰残岩穴窀”,简直惨不忍睹。杨丽天逃亡到广南时,也因染瘴(一种恶性疠病)而生命垂危,幸而遇到一位老人出手相救,施予中药,才得以死里逃生,返回家乡。至此,他目睹军阀混战,军队腐败,深恶痛绝,愤然解甲归田。他在《离队》一首诗中写道:“已视功名等浮云,偏来弄巧佞奸人,病苏漠然离之去,林泉常蕴四时春。”

这时,杨丽天似乎从“风暴”中走了出来,进入了另一个新天地,身心得以暂时放松。但他继续关注着祖国大地上的苦难者,关注着故乡的一切。他是个革命者,又是个诗人。故乡的山山水水在这个时候开始发挥出应有的力量,他用自己的爱心和洞察力去感受它们、消化它们,使他获得了汹涌澎湃的创作激情,获得了深厚和神奇的创作力量。他写下了《抚仙湖观景》:“浪排澄江城,丹风列翠屏,人事换新旧,湖山常明秀”;写下了《路居十景咏》:“黑山之阿天姥偶,金钟崖上狮子仆。兰潭东照石月亮,碧玉西射晶光珠。燃灯金线挂葫芦,象鼻岭前拱钵盂。鸡坡老妪背块石,回龙岭岸观鱼跃。鱼湾三峰列笔架,抚仙五老映镜湖”;写下了《中阱听泉》:“夜凉景寂静,只听水沧琅。时似人马驰,喊杀在战场。又若歌舞地,八音齐奏扬。忽疑梵呗响,幽思兴未央”;还写下了《孤山咏》《游孤山》《回龙探梅》等赞美家乡并充满人间真情的绚烂诗篇。

在中国最不幸的时候,日本侵华战争像洪水一样从中国北方席卷而来,大片国土沦陷。此时,杨丽天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曾有两年出任县教育委员。他借机向广大师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写了《国难平靖作》一诗:

▲杨丽天书画

海寇蜂狂起海墩,飞渡水陆势嚣喧。

华民志在保领土,倭夷执欲全球吞。

朝众愤慨联盟约,三岛云黯天地昏。

灭人适足自取灭,残余屈服苟延存。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发动了反革命内战,把人民再次推入战乱之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百姓贫困,盗匪横行。杨丽天自感报国无门,世事维艰。因此,他的思想也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紊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为了获得某种“静”界,他奔赴昆明西山,归隐山林,在那里“鸟瞰田畴衍,远眺峰峦旷”“乍听黄鹂啭,频惊沙鸥翔”“俯以步云窟,突入凌空岩”“分明大槐境,浮在水天上”,过隐居一样的生活,以求身心的平衡安定。他在《归隐》一诗中写道:“出世犹如上陆滩,上也难来下也难。牢牢撑定篙和舵,自然别有天地宽。”

其实,他的心并没有“死”去,只要一个星火出现,照样可以点燃他的理想和激情。果然,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12月,云南宣布和平解放。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让他夜不能寐,挥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迅雷烈风大地震,荡开九霄万重云。

唤起民众群策力,建新中国庆欢欣。

从此,杨丽天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看到了家乡人民的解放与新生,毅然离开西山,返回路居,以耕作为生,业余兼医,赋诗作画,安度余生。1980年9月25日,杨丽天不幸辞世,走完了一个革命者的诗旅人生。可以说,他正是因为有了与祖国大地和家乡山水的血肉关系,才有了别样的精神气质,有了水一样的精神动力,他的诗词作品不仅遵循着中国传统诗词的表现形式和韵律之美,而且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精神意志,弥散着一种温热真挚的生命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