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失衡深层动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失衡深层动因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帮助高校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与内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失衡深层动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期间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是发展过程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刚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创造了很多机遇,为此高校应该积极抓住这一良机,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逐渐固化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些高校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几乎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教育理念更新缓慢、教学内容陈旧不前、教学方法单一不变、教学评价套路老旧,使得师生的认同度不高,对教育教学效果不满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质量,对这种状况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1.教育理念稍显僵化滞后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核心工作就是教学,再加上长期受以往经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重管理,轻服务;重教育,轻自我教育”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重管理轻服务是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居于权威地位的统治者,整个教育过程忽视了学生的意志,没有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关系之中,拉开了师生之间距离,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种教育理念对今天思想叛逆好奇心强、自我表现欲望强的高校群体来说是非常错误的,很容易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抗拒心理。而重教育轻自我教育是指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道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是却忽视了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自我教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帮助高校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与内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内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不教育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3]这里所说的不教育不是指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而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只有学生能够真正学会自我教育,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一味进行对学生的外在教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只会依赖他人的人,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与个性的发展,更加无法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2.教育内容不完全符合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以及教育评价等,其中教育内容是整个教育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面临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承担的责任息息相关的。而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符合所处时代的要求。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在培养人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方面也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大学生心理素质低下面对压力蔑视生命或高材生道德素质低下危害社会的问题层出不穷,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完全切合实际,忽略了学生的利益需求,又脱离了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等等为主,教育者在进行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授过程中,基本都是面向所有学生照本宣科地统一理论说教,空话大话连篇,缺乏相应地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特别低下,学生没有领悟到什么东西,那这种教育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另外当前21世纪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虽然还是处于象牙塔之中,可是大学却是他们迈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情商培养、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与职业道德等层面的教育指导,这些教育内容还需要结合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可是这一方面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非常匮乏的,这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3.教育方法较为固定单一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说,光靠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完善的教育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不恰当,再好的教育内容也无法完全传授到学生身上,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枯燥无味,只有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让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氛围,才能够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般都是采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从原来的“粉笔与黑板”时期过渡到了现在的“电脑与屏幕”时期,可是这仅仅是使用的教学工具发生了变化,教学的实质没有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仍然习惯于使用具有浓重说教色彩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堂上依然过分地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和思想,完全忽视了双向交流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引发大学生群体对教育内容的排斥和反感,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时期,多媒体互联网已经广泛运营于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将我们的粉笔变成了鼠标,但是互联网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主要是由于当前高校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基本以60-80年代的为主,他们对网络的接触较少,无法熟练掌握最新的网络技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采用的教育方法总是显得过于固定单一,缺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生机与活力。

4.教育评价不够科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评价结果检验出整个教育工作成效如何,在检验过程中既能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也能找到不足之处,优点要继续发扬,发现不足与问题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一定对策去克服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定义上的阐释有两种,一种是狭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它关注被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所取得的进步与收获、问题与不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而另一种是广义上,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不仅要注意到教育结果,还关注到被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对教育者进行整体综合的分析评价[4]。可是当前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所采用的教育评价基本都是按照狭义方面进行的,高校一般会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理论课程测试,再以学生的测试成绩来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这种教育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有的学生记忆力好,只是靠死记硬背方式就可以在考试上可以取得高分,却没有真正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另一方面,测试只能获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对其真实的道德修养,实践能力等方面无法考察,学生把握了理论知识点,思想政治教育未必就有成效。还有的高校会以学生论文成果来考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这也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一方面,论文的真实性越来越差,在论文方面可以弄虚作假,更加不能把它当做唯一的教育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论文也是对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考察,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光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是要让他们去践行这些内容,要将理论转化成实践。而且教师对考试成绩或论文的评判过程中也带着强烈主观性,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不利于实现国家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5.教育队伍专业水准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还要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水平如何。俗话说,没有好师资,哪有好教育。如今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求更高了。但是实际上,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仍然很不完善,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高校在选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过程中将学历看成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应聘者的能力方面,这种唯学历论的人才观对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环境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还有就是高校以教师招聘测试成绩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这常常导致招聘者忽视了应聘者是否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还有很多高校在教师队伍选聘工作结束之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工作,这就造成教育队伍专业水准不足,影响了整体教育队伍工作的效率。还有高校中还是存在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懂得与时俱进,安于现状的现象,他们的思想观念保持一成不变,不懂得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转变自身的工作观念和思路,工作上缺乏创新,这大大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不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足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虽然没有像高考一样的升学压力,可是这个教育阶段比之前任何教育阶段都重要,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二)单纯灌输性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逐渐进入科学、系统的轨道。但是由于人们对“灌输论”的误解及长期单纯不切实际的灌输性教育的实施,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其大打折扣,这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教方式忽略学生特点

本书所指的“灌输论”主体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者,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具有理论灌输功能的组织和个人。从这个观点出发,并联系理论灌输的目的、特点可以发现, “灌输论”的主体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它是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其二,它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活动;其三,它所从事的这种特定的实践活动不是盲目、随意的自发性活动。这些特点表明了灌输主体具有教育、导向、示范、组织等功能。对于“灌输论”所指的客体,不同的视野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客体是被具体指向的东西,它同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有功能关联,在哲学范畴中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教育学领域中的教育客体是指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根据各个视域给的概念,在本文中所指的“灌输论”客体是指接受“灌输论”活动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灌输论”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他们之间存有差别,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统一的关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将“灌输论”视为强制性方法论,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只强调对立,忽视统一。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施教过程中忽视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从现实人、具体人出发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要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彻的“灌输论”形式上很大一部分却是一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这违背了教育活动要尊重学生差异性的理念,违背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需求,违背了“灌输论”的意涵,并且极可能间接导致人们更多的关注社会的发展而不能充分关注对人的发展。通过阅读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著作可以发现,人是社会的人,并具有主观能动性,每个人同时也具有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一位要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作为社会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人才能影响并推动社会发展。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贯彻的“灌输论”在灌输内容上理论灌输的缺失现象或将“灌输论” 强制性方法化的现象不能置之不理。高校也出现一些教育者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特长、而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进而导致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的现象。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模式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灌输论”倡导的教育模式,这也极可能导致当代大学生不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从当代高校运用“灌输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看,因为很大一部分教育者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没有注重灌输过程的互动性,没有解答学生心中的各种疑虑,没有将“灌输论”灵活运用,没能与学生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些造成了学生们对灌输内容的“知而不信”,并造成效果甚微。因此,应用“灌输论”应从内而外进行灌输,注重与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差异化思想特点相结合,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科学贯彻“灌输论”。大学生的特点一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成才意识和成功意识并渴望能够尽快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譬如家庭中的各种压力,师生关系的压力,生活就业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等。加之,大学生们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很大一部分群体对国家问题及社会问题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贯彻“灌输论”时,对于大学生们对理论内容上提出的质疑教育者需要结合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论,不能左右言他、自说自话。从“灌输论”的实际内容来看,出现过分强调社会国家的“大我”而忽视“小我”,这极可能造成学生的好高骛远。“灌输论”教育的主体要引导大学生不做本末倒置的事情,不能伤害到社会国家的“大我”,但同时也要充分兼顾两者,对“小我”不能进行过多压抑。实际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意涵,“大我”与“小我” 并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社会好了才会惠及个人,只有个人的努力才能共同实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大。否则,片面化的教育可能会造成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联系的脱节,打击大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加上理论脱离实践的说教,则更有可能激起学生们对课本、教师、马克思理论的怀疑和逆反。“灌输论”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更加注重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模式,即把灌输理论与学生们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们接受并消化吸收,然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这段话说明自我意识是人的最高意识形式,产生人的自觉力和自控力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存在。但是在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灌输论”时一部分还是以一种“填鸭式”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进行,这违背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要求,甚至造成一些学生的厌恶心理。“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经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也就是说行动一定需要意志来支撑,一件事只有转化为一个人的意志动机,才能更好地行动。意志作为意识的高级活动,起着控制行为的作用,这种活动既包括把思想等主观的东西变为现实行动,也含有对意识等对主观世界本身的改造。但是一些教育者因为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上课念着本本读给学生或者自顾自暇的不管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这种贯彻“灌输论”的方式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意志,这不仅违背了“灌输论”的初衷和实质,更容易造成南辕北辙的效果。此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教育者将学生视为不会思考的受众群体,认为自己就是权威、真理,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贯彻“灌输论”,这更加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另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学生的差异性方面。学生因为年龄、家庭背景、专业、年级的不同等等,形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政治素质,但是一些施教者却忽视学生的这一特点,采取统一的模式和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思想政治素质程度较高的学生的反感和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较低程度的学生的不理解,从而不利于“灌输论”的实施发展。(www.xing528.com)

2.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离

理论与实践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是因为它能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论能否在一个国家内充分运用,总是决定于这个理论能否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同样,“灌输论”提倡的内容被学生所接受的程度关键在于这个内容满足学生需求的程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的不断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发展,也不断涌现出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更新,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在内容上要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贯彻“灌输论”。但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就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离的情况,比如贯彻“灌输论”时出现在内容设定上缺失理性思维、在内容灌输过程中错误理解理论、在理论灌输内容外化为学生行动上有实践偏差等问题。

其一,表现为内容设定上的理性思维不完善。相对于外国人的理性思维,中国人更偏重感性。与西方人的实证性、思辨性、逻辑性的思维方式相比较,我们的思维更加偏向于描述和记录。加之中国传统哲学的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以及原生形态的马克思来自西方等等因素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灌输论”的接受及理解程度。所以,教育组织机构在贯彻“灌输论”教学内容设计时出现不能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特点制定理论灌输内容,或者制定出的内容缺乏逻辑性、系统性。比如“灌输论”教育的理论基础虽然仍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核心虽然仍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但在制定内容时往往违背了“灌输论”强调的科学性、灵活性,只是刻板的对原理和理论的讲解,没有通过将经典著作里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结合来做分析。其二,表现为贯彻“灌输论”时对理论内容的不恰当解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多人贯彻“灌输论”的内容时仍会将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理解为一些规则理论或者只是简单的去阐述去背诵,这些做法都会导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遭到质疑,也使贯彻“灌输论”的有效性降低。例如,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解读成一句话,就是庸俗化的表现。此外,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学院化、工具化、神圣化、泛化等等,这些都对“灌输论”的实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三,表现为理论灌输内容外化为学生活动时设定的内容容易造成实践的偏差。例如书本上的马克思理论很多,但是很多都与学生生活不相对应,不能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工作及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困境。在很多大学生的观念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是国家教育部门所要求的一门必修课,然而并不知道为什么是必修课,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后,教学和实践活动分离的情况表现在“灌输论”内容的笼统性上,不能够体现层次性。由于每个阶段的大学生需求不同,即使是同一年级,不同学生之间的情况也各有差别,但是却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分类分层的因材施教。

3.教学认知存在严重偏差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灌输论”的认知曾出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万能论”和“无用论”。主张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万能论”的教育者对待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采取过于乐观的态度,将其用到各个场景、活动中,并将“灌输论”在内容和方法上强调的不同加以混淆。即将“灌输论”在内容上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强制性运用在其方法上的实施。比如强制性单一性的实施灌输而忽视“灌输论” 强调的其他理论教育手段和方法,尤其是缺乏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而主张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无用论”的教育者则采用悲观的态度对待灌输论,往往回避或否定理论灌输,将理论灌输视为毫无用处的方法。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万能论”和“无用论”两者在哲学方法上都犯了马克思所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的错误。持“万能论”者将“灌输论”视为方式论或强制论,在理论灌输的过程中多采用单一强制理论灌输法,殊不知“灌输论”在内容上具有强制性,在方法上则包含宣传教育、典型教育和疏通引导等各种方法。持“无用论”者往往将“灌输论”视为无效论或过时论,在理论灌输中则采用一系列自认为不是“灌输论”主张的方法,殊不知这些方法就是“灌输论”强调的方法。两者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开展中都有其具体的表现。例如,在日常教育活动施教中,持“万能论”的表现为在贯彻灌输论时进行强制性、单调性灌输,造成学生的反感和机械学习。持“无用论”教育者则是在理论教育过程中对“灌输论”避而不谈。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实施的结果上,前者只看到思想理论灌输的成绩,看不到存在的问题。而后者正好与之相反,只看得到理论灌输的问题,而不能看得到取得成果。两者这样的评价结果,往往将其他方面和环节的失误、不足或优点全都归结在“灌输论” 上,这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三)显性教育规范一定程度上的失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显性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出台了不少规范措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规范,但是各高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在依据这些规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主客体在一些环节和方法上没有严格按规范实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形,导致了显性教育规范的部分失效。

1.运用目标预设不科学

显性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是得到了良好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运用的目标预设是否科学。然而调查发现,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的目标预设并不科学。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太注重目标预设。目标是行为的引路人,因此进行目标预设有利于指导行为实践。第二,对目标预设重点把握不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目标中的重点目标,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实践,而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如果忽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会使得教育对象成为机械被动的知识容器。此外,相比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常更能够管长远。还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点目标,通常能够较好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往往还有利于促进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重知识和能力目标,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有小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还未树立抓重点目标的意识。第三,对目标预设原则的整体性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的目标预设是要讲求原则的,总的说来,有系统性原则、求实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应该说良好的目标预设是这些原则都要做到统筹兼顾。然而,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显性方法运用的目标预设原则的整体性不足。

2.运用主体能力不够

任何方法的运用都需要运用主体具备相应的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需要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具备基础性的知识能力、应用性的教学能力和提高性的科研能力。只有以上三种能力并驾齐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才能呈现良好状态。然而调查发现,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把握还欠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能力不够硬。大部分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系统、不全面、不准确,这势必会影响显性方法运用的效果。第二,教学能力不够扎实。显性方法运用较之于隐性方法运用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的教育主客体要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思想交锋,由此,其对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首先,表现在对教学时机的要求较高。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显性方法运用的教学时机存在滞后现象,是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其次,对教学的度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指向理论的高度、指向内容的广度、指向与大学生身心符合的深度、指向与时代结合的新度四个方面。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显性方法运用在四个基本度上都还有待提升。再次,对运用的艺术要求较高。艺术既是提高显性方法运用效果的手段,也是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显性方法运用在语言、突破口等很多方面的艺术还欠缺。总的说来,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在教学能力方面表现得并不乐观。第三,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对显性方法运用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有助于促进知识、教学能力的提升,以提高教育效果。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对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有待提高。

3.运用方式陈旧单一

方法是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搭建在教育主客体与目标之间的一座桥。但是仅有目标而没有方法,即使目标再科学也只是心中美好的愿景。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完成任务,提高质量,实现目的。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不同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之间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因此,不可能用一种显性方法“包打天下”、“包治百病”,需要进行方法的综合和创新运用。再加上,显性方法本身就不是一种单一的方法,而是多种具备“显性”特质的方法集合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显性方法的运用也要讲究综合性、创新性。然而,调查发现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到位,存在陈旧和单一的不良情形。具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具体显性方法运用的频率不平衡。运用各种具体显性方法的频率不平衡,是显性方法运用方式单一的特殊表现。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运用理论教育法、宣传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明显高于其它显性方法,是典型的不平衡表现。第二,显性方法运用的综合性不足。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同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综合运用显性方法欠缺,这也是运用方式单一的表现。第三,具体显性方法运用的重复现象严重。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运用某种显性方法的重复率高,这势必会引起大学生对显性方法的接受疲劳,使得教育慢慢走向模式化、程序化、机械化,最终变得没有生气,达不到教育效果。第四,显性方法运用存在刻板情况。所谓刻板情况是指教育者没有根据新环境、新条件、新情况及时地调整、变更显性方法运用。部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没能根据新情况适当的进行显性方法运用的调整与变更,是一种刻板的表现。

4.运用客体存在接受逆反

显性方法运用是通过施加外在影响使得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内容,这是一个期望状态。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运用客体存在接受逆反的现象。所谓接受逆反,是指教育对象仅仅根据自己的情绪和理解对于教师所传达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不但不持接纳和承受的态度,而且还往往持抵制、反抗或排斥的态度。可见,这是不利于教育目标达成的消极情形。调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就存在运用客体即大学生有接受逆反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大学生对显性方法运用所传达的教育内容在认识、情感、行动上不能做到趋同,这一点是接受逆反的最鲜明表现。部分大学生对直接了当的显性方法不管是在认识上,还是情感上,又或是行为上都存在逆反情况。第二,部分大学生在显性方法运用时的兴趣不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若没有兴趣,那就说明“好老师”在大学生心中缺位了,那么很容易引起大学生心中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育效果。部分大学生对显性方法运用在兴趣方面不是很理想,这是接受逆反的特殊表现。第三,部分大学生在显性方法运用过程中不与教育者进行互动。互动是大学生与教育者有效进行思想交流的表现之一,而不互动或者互动较少,则是大学生不情愿和拒绝与教育者进行思想碰撞的标志,这也是接受逆反现象的重要标志。

5.运用效果不佳

效果对于显性方法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的目标和过程都没什么问题,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也只能算是失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效果是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部分大学生知识的提升效果不佳。知识的提升和拓展是大学生进行思想行为转化的基础,只有认同了知识层面的科学性才能够最后外化为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的运用对部分大学生知识的拓展还有待加强。第二,对部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佳。显性方法运用不只是要教会大学生在科学知识里遨游,还要教会大学生在生活世界里遨游。换句话说要教会大学生将习得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使得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第三,对部分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效果不佳。显性方法运用对大学生最为有效的教育表现就是引起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为如前所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管长远的,是可以对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运用对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还有待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