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深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深度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本文以大学生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着重说明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诸种问题,阐明加强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尽早确立,有助于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早日成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深度研究

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刍议

梁津安(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710071)

开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点。它主要体现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过程中。适龄青年能够最大限度地跨入大学校门,不仅极大地满足了社会教育的需求,也一定程度地提升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但是,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也凸现出不堪之痛,如教学设施无法随之齐备,师资严重匮乏,后勤保障更是相形见绌……最为严重的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管理严重缺位,毕业生就业出现危机。这些都已成为大学扩招的悖论效应,呈现在社会与教育部门面前。青年大学生的年龄在18至22岁前后,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他们步入大学后出现了一系列落差,所面临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已成为大学生思想发展最为强烈的表现。当今校园中频率颇高的流行语“郁闷”,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因此,在这个时候,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否已经形成、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甚至毕业后若干年内的行为模式,不可忽视。当前高校教育理论界与学校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已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等。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围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这一主线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纲,从源头上防止心理危机的产生。本文以大学生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着重说明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方面存在的诸种问题,阐明加强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自我意识理论架构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它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的性格中。性格指的是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这其中包含了对现实的“自我”的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自我行为,如满怀信心、自暴自弃等等。有学者将自我意识专门在个性心理中单列一条,突出地表现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性。(2)这也实属正常,因为这样更能体现自我意识在个性中的作用。

“自我”是心理学中一直研究的课题。古希腊哲人早已提出过“认识你自己”的劝诫;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与米德,都将自我分为主体的我(I)和客体的我(me),两者相互影响,共同面对现实的世界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身体内部变化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的人际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反映,就是“主体我”(I)对“客体我”(me)的反映,包括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与社会的自我。

自我意识的心理结构是对自我意识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其中包括:“自我认识”,它解决了对自己的评价问题,即“我是怎样一个人?”;“自我体验”,它解决了对自己的好恶问题,即“我这个人怎么样?”;“自我控制”,它解决了自己的完善问题,即“我应该怎么样?”。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衔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过程。

自我意识的结果,通过“理想我”(自己所希望的客体我)与“现实我”(自己目前所表现的主体我)是否达到某种统一来衡量。两者能达到积极、健康的统一,为“自我肯定型”,其中“理想我”比较现实、积极,“现实我”比较清晰、客观、深刻;两者只是消极、防御性的统一,为“自我否定型”,其中“理想我”比较模糊、缥缈,“现实我”比较低估、自轻;两者如果演化成虚妄的统一,为“自我扩张型”,其中不管是“理想我”,还是“现实我”都忘乎所以,大大超出了现实情况,只能在某种虚假统一中寻找自我,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精神失常,甚至违法犯罪;而与此相反的是,两种“我”在消沉中统一,为“自我萎缩型”,其中“理想我”极度缺失,“现实我”极度虚弱,表现为自卑感日益加剧,或者消极、放任、破罐子破摔。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可忽略,那就是“理想我”与“现实我”总处于矛盾之中,既没有积极统一的迹象,也不见消极统一的行为,而是整日处于焦灼状态之中,新的自我久久不能确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关注的心理问题。

二、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意义

青年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突出表现为充满了对自我认识的兴趣,自我体验强烈,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愿望十分迫切。加之大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在同类群体中的比较,社会与家长对大学生的期待,更加重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程度和要求。美国自我心理学研究的杰出代表艾里克·艾里克森(1902—1994)认为,在青年期存在着“同一性对角色的混乱”这一自我表现状态。这里艾里克森也借用“潜意识”这个概念,指出这一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个体性(Individuality),是指一种意识到的独特性,以不同的、独立的实在而存在;整体性和整合性(W holeness and Synthesis),是指一种内在的整体感,产生于自我的潜意识整合作用,成长中的儿童形成许多零碎的表象,健康的自我就把这些零碎的表象整合成一种有意义的整体;一致性和连续性(Sameness and Continuity),是指潜意识追求一种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内在一致和连续感,感受到一个人生命的连贯性并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前进;社会团结性(Social Solidarity),是指具有团体的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内在团结感,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3)归结起来,就是个体对自身独特性的了解以及个体在未来社会中将承担何种角色的感觉。其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可以说是自我同一性的核心。所谓角色的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或者与社会要求相背离。可见,自我意识问题,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消除角色混乱的过程。那么,不管是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还是艾里克森建立的自我同一性,都说明了大学生应该建立一种既符合自身,又符合社会的较为明确的自我意识。它已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尽早确立,有助于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早日成才。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的重要过渡期,是否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角色,排除内心的杂念、无谓的幻想,在新的环境中开始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自我意识是关键所在。很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是佼佼者,来到大学之后发现“天外有天”,顿感失落,进而鼓不起勇气,甘当落伍者。在笔者讲授的《青年心理学》课程所布置的作业中,曾提出“学习焦虑”问题,许多同学将其原因归为这种性质的失落感,就很能说明问题。自我意识往往是在同别人的比较中进行的,在相信自己的心理状况(如能力)的同时,承认与别人的差异,乃是自我意识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样的道理也可用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大学生在高手云集、人才济济的校园里、班级中,地位不像在中学里那么突出了,不被老师同学关注了,也属很正常的情况,应该接受这一切。只有把握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才会脱颖而出,取得大学生活的成功。

其次,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本身是一种精神的反作用,它可以克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始终存在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思维活跃,对现实的期望值比较高,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往往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疑惑感。不是去怀疑现实,就是怀疑自己,造成了退缩行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将自

己的现实与客观的现实分别进行考量,相信自我,努力用自我去适应、改变客观现实,就会造成上述的情况。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3日报道:湖北有个学生叫周剑,四入名校,三次退学,堪称中国大学校园之奇观。主要原因是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其中第一次从武汉大学退学的原因,竟然是嫌武汉大学的校舍太陈旧了,与自己想象的大学不一样,多么令人惊叹!在笔者讲授的《青年心理学》的课程作业中,有些学生也说学校“不如宣传上说得好”,进而怀疑起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心理动向,也说明学校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再次,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确定,可以早日找到自身的职业志向,有利于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愈发严重,这固然同诸如大学扩招、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影响等问题有关。但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观因素。国内权威招聘人才网——中华人才网(ChinaHR.Com)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发出2300份问卷,发现有六成以上大学毕业生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其中12%很不满意。据了解,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对工作认识不清,不知应该做什么,但薪酬要求还不低。这就是自我意识不够明确造成的。又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0月18日报道:2003年毕业于某名牌大学药业专业的刘强,因为失业欠房租,竟劫持儿童作为人质敲诈钱财,走上犯罪道路,实属可惜可悲。刘强曾做过药厂研发人员,由于嫌报酬低,辞职去做医药代表,又由于自己性格不适合,也归于失败;自主创业,政府给予小额贷款,他却认为这是给低收入、低学历人员的,不是给他这样的大学生的,觉得丢人。这种失败的大学毕业生,凸显出大学自我意识教育的严重缺位。(www.xing528.com)

最后,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是个体社会化教育的必要环节,是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应有保证。

所谓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4)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相互作用的内化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人才能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很多,其核心是在充分把握自我的基础上,形成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其中自我意识是基础,是起点。因为只有在自我意识明确的前提下,才能了解到自身与社会要求的差距,从而主动调节自我,适应社会。或者说,人的社会化,就是自我意识与社会要求的辩证统一。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身进行的过程。但大学时期的社会化进程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生活历程。所以,应抓紧这一段时期的自我意识教育。

三、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基本模式

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属于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较为固定与规范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涉及的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应该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平时的沟通,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从教育内容来看,应按照自我意识的内涵,强调三方面的教育:

生理教育。应在中学生理卫生学习的基础上,加大生理健康、性健康方面的教育,包括对身体的结构、生理活动及一般疾病的预防等等。尤其是大学生异性之间的交往所带来的性问题,近年来也频繁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个别男女大学生同居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开现象,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对此心理准备不足,性道德的缺乏现象也时现报端。如果性道德出现了缺失,也应该不能再违背性的亚道德,这是底线。

个体心理教育。这是自我意识教育的核心环节,它包括对个体心理现象的了解,特别是个性心理,应成为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的重点。学生如果不懂得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就没有人格发展的起点;如果不能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明确清晰的认定,就没有自身生活历程的精神支撑;如果没有对自己气质、性格、能力的深刻了解,就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质量,也把握不了将来的职业志向。

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应了解人际关系的一般规律以及青年人际关系的一般特征,掌握一些人际关系的技巧,懂得在人际关系中了解他人与自我,保持自己个性与群体要求的辩证统一,增强团队意识。

教育形式应是多样的、生动的、灵活的。包括课堂教学心理咨询服务,个别辅导与心理教育宣传等等。课堂教学应纳入到心理学教学体系之中,从传统德育课中独立出来,采取对全体学生做报告和对个别学生作为选修课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定时开放,接受学生咨询,也可同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相结合。个别辅导应由专任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共同进行,由于专任教师还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与其他科研活动,时间有限,这项工作应主要由专职辅导员来完成。此外,还要重视心理教育的宣传工作,应充分利用广播站、学生社团、校报、校刊以及邀请心理学家讲课等,使学生及时获取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与事件评价信息,自觉发展自我意识。比如前述的周剑事例,就应在大学生中间引发讨论,教师予以点评。

通过自我意识教育,要达到以下目的:使学生有明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有某种较深刻的评价;有“悦纳”自我的心理体验,学会爱自己;有清醒的自我控制能力,懂得自己哪些方面是要保持的,哪些方面是要修正的,哪些方面是要改造的,从而达到自我完善。

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教育要在全面正确了解自我意识内涵和自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基本形式进行。自我意识教育,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搞好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会极大地促进青年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并积极能动地服务于社会,抓住这个核心,必将开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淑兰,杨承明.青年心理学概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王淑兰,徐浩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注释】

(1)梁津安,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学基础理论与人力资源心理学。

(2)丁秀峰,李新旺.心理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71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