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企合作:实践哲学与职业教育的现代意蕴

校企合作:实践哲学与职业教育的现代意蕴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职业教育”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判断,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征程,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职业教育需要范式的转变。在内涵上,认为“职业教育”应是包括一系列教育、培训和发展活动的统称,即①准备工作的人或协助他们目前的工作;②通过正

校企合作:实践哲学与职业教育的现代意蕴

实践并非一个新概念,从中西哲学历史来看,有关实践的讨论绵绵不断。就西方哲学而言,最早对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实践的理解主要与伦理政治领域相关。他将人的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和创制,相应的知识或思想也可划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制作或生产性的知识。在他看来,实践与理论和创制不同,它把握的不是事物普遍的本质,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事物,不是将物变好的技艺活动,而是将人变好的伦理活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对以后的西方实践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此,实践哲学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部门,摆脱了以前同理论哲学相混杂的状态。[5]后来,康德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康德将理性功能和活动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并据此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世界)上进行。前者主要是通过对现象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问题的理解来解释知识和科学的人,后者主要是通过信仰和解决问题来解决本体世界问题的人。康德之后,西方哲学开始了对传统的批判,其矛头主要是针对投机或理论方面的。实践哲学已成为哲学发展的潮流,但仍然具有较强的思辨哲学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走向实践哲学。一般来说,实践哲学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哲学的性质,与思辨哲学、理论哲学相对;二是作为知识学科的名称与第一哲学、本体论知识论相对,在哲学史上主要表现为伦理学政治学宗教哲学等。[6]自此,对事物的认识不再致力于建构大而全的概念范畴体系,转而强调行为、实践的首要性。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职业教育”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在国际上,“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概念明确出现在18世纪之交的欧洲。中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一直以“学徒制”(apprenticeship)形式存在,其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便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发轫于中世纪时期兴起的工匠手工业的培训和行会制度的发展。在行会成立后的几个世纪里,欧洲国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非常相似,其模式主要是基于行会学徒制的形式存在并延续。进入19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以及城市的出现,一些西方国家开始以学校的形式进行“技术教育”。如英国最早设立务实的学校即学园(academy),后来为“实科学校”;美国早期的以传授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文实学校”。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以教育成本低并以培养高级应用性和技术性人才为特点的专科学校,如技术学院、多科技术学院、教育学院也在欧美发展起来。几个世纪以来,对于“职业教育”这个概念,尽管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就内涵而言已经达成共识。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了“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理解其含义如下:[7]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8]为某一职业领域做准备的一种手段;③继续教育的一个方面。[9]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规范使用了“职业或技术教育”的概念,并理解为“主要指导学生从事特定职业或某专业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业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在1999年韩国首尔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教科文组织在其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VET)一词。2001年再次修订了《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职业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10]2012年,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则提出用“职业技术技能发展”(TVSD)来替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开宗明义地阐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判断,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征程,提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

通过对职业教育概念与名称演化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蕴逐渐呈现一种规律:首先,内涵上由“就业准备”扩展为“从业所需”中隐含了创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其次,外延上突破了“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框框而形成初、中、高体系。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字眼和名称的变化,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正开始逐步由最初的思辨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概念需要更加清晰化,特别是要更加强调技能培训。职业教育需要范式的转变。新的范式需要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帮助学习者去开发他们自身的技能,增强他们的发展潜力,满足受训者终身学习和发展方面的需求。自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举办以来,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和其地位提升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尤其在教育培训和在终身学习领域下的职业教育的角色扮演相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可能需要完善和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以便在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关键能力,同时让人们普遍了解职业教育包含在多种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崛起,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中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随着各国教育、培训和就业部门之间合作关系的加强,教育、培训和就业相互隔绝的状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由职前教育、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构成的统一而连续的过程。(www.xing528.com)

就本书而言,所指“职业教育”在概念范畴上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教育、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培训、正规和非正规职业教育、正规和非正规职业培训、职业先修教育和培训、多元化的职业中等教育、政府办和私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技术和职业再培训。在内涵上,认为“职业教育”应是包括一系列教育、培训和发展活动的统称,即①准备工作的人或协助他们目前的工作;②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手段发展和提高能力、态度和知识。[11]职业教育需要采取或制定明确的哲学原则以指导、支持或创造改变工作场所的做法。为了满足当今和未来工作场所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促进职业技术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哲学。为此,实践哲学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观点的认识,即让学生们自信并能在成功的职业生涯中获得好工作,以及他们能过上舒适生活的收入;让一个接受高度训练的人能胜任今天和未来所需技能的行业;接受良好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高薪和福利;给社会的回报是低失业率和高生产率,同时保证政府有良好的税收并为职业教育买单。[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