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的效果与共和国教育55年

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的效果与共和国教育55年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存在着少数民族没有参与政权的情况。以上三例,虽然只描述了部分国家中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存在的不平等,但它决非特例,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普遍问题。2经济发展落后,经济权利不平等在国外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与不平等的问题。

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的效果与共和国教育55年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世界共有2000多个民族,它们在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上千差万别。在这些民族中,既有数十人的部落,又有数亿人的民族。这种民族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权利不平等

二战以后,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标志着在国际范围内恢复了民族间的政治平等。但是,在许多国家内部,依然严重存在着民族剥削与民族压迫,存在着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在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

例如,南非三百多年来通过了大量的种族主义法律,对有色人、特别是黑色人强制实行种族隔离。南非是一个黑人和其他有色人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而黑人在议会里没有代表,在政府里没有丝毫权利,从议会到政府都由白人控制,一道道歧视、隔离黑人的法令束缚并剥夺了黑人的一切政治权利。据南非新闻合作社报导:“一位黑人妇女被警犬咬伤,但她的伤口要等警犬的伤口得到治疗后才能治疗。”可见,在南非,黑人和其他有色人地位低下得还不如一条狗。

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存在着少数民族没有参与政权的情况。马来西亚法律明文规定:国家元首由九个州的马来人素丹轮流担任,他有权在政府部门中为马来人保留他认为合理数额的职位;凡非土著居民入籍为公民或登记为公民者,亦即非马来人,不得担任总理。根据宪法而制定的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在马来族和非马来族之间,第一级官员的比例是:内政部、外交部警察部门、武装部队均为4∶1,司法部门关税部门均为3∶1。

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也反映了这一事实。从表面上看,北爱尔兰问题似乎是宗教冲突,但实质上却是典型的民族问题。自1920年北爱尔兰成立政府起,人口占少数的天主教徒爱尔兰人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就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情况至今也没得到根本的改进。北爱尔兰政府的权利历来掌握在新教徒英格兰人移民后裔的手中,由于他们在人口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在选举中天主教徒不可能得到使他们能够掌权的票数,所以竞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政府中的职位和其他福利也常常按民族人口进行分配,致使天主教徒根本享受不到与新教徒平等的政治权利。

以上三例,虽然只描述了部分国家中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存在的不平等,但它决非特例,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普遍问题。

2经济发展落后,经济权利不平等

在国外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与不平等的问题。例如,印度和孟加拉等南非国家中的低等级种姓民族以及南非的黑人民族等少数民族,都是其所在国穷人比例最高的民族。美国的情况也如此,据8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表明,全部黑人儿童中有45%是穷人,而全部白人儿童中穷人的比例只有17%。据1992年美国《时代》周刊报导,在洛杉矶的两个地区中,主要由黑人和讲西班牙语的后裔居住的中南部是其最贫困的街区,这里人口共26万,却有1/4的家庭生活贫困线以下;而最富裕的锡米谷地,白人占80%,此地一幢住宅的平均价格就为23万美元,可见黑人与白人生活水平差距之大。

国外少数民族不仅经济发展落后,而且也不能享受到与主体民族平等的经济权利。在这些国家里,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主体民族为中心,少数民族根本没有发展本民族经济的权利和机会。主要表现在:主体民族通过投资、财政、税收银行贷款等手段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那里永远处于不发达和贫困落后的境地,在进行国土开发的过程中肆意侵占少数民族的土地而对蒙受损失者不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安置,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使少数民族不能分享经济效益,对少数民族地区拒绝分给或低额分给发展基金,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掠夺性的税收政策,银行在贷款条件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歧视等等。例如,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华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印度尼西亚政府对华人的经营权利作了很多限制:1950年规定某些物品的进口业务须由“原住民进口商”垄断经营;1959年规定华人商贩不得在县级以下村镇经商;1974年规定合资企业中印尼非原住民伙伴必须由原住民替代,非原住民企业必须将50%的股份转卖给的原住民企业,并由原住民担任企业负责人,或者使企业中原住民与非原住民占有股份的比例变为3∶1;1984年,对华人资本活动范围又作出新的限制,以扩大原住民的营业机会。

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经济贫困与不平等问题,使一些少数民族几乎陷入灭绝的厄运。如今天生活在巴西最北部罗赖马州和委内瑞拉南部的一个有2.2万人口的印第安游牧部族骓诺马米人,在80年代白人对此地的经济开发中就面临着灭绝的命运。因此,经济落后是国外少数民族发展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www.xing528.com)

3传统文化的逐渐丧失

在国外许多多民族国家里,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开始逐渐向主体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即该民族的文化传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

美国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语言学家肯·黑尔90年代初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全世界6000种语言中有3000种将会消亡,因为孩子们都不再讲这些语言了。只有300种语言的前途是比较可靠的。语言是反映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消失了,那么该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必然会随之丧失。

传统文化逐渐丧失这一问题在美洲和大洋洲表现明显。例如,在巴西,随着印第安人大批流入城市并融合到主流文化中去,20世纪开始时存在的部落,到80年代后半期已有2/5不复存在。在加拿大,英语已成为印第安人的主要交际工具,现在印第安人有35种报刊,但全是用英语或法语出版的,各保留地管理机构编印的文件、材料也都使用英文或法文。原来操印第安诸语言(有58种之多)的人口有30万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只剩下15.4万人。爱斯基摩人原使用因纽特语进行教学和出版报刊,但现在已有1/3的爱斯基摩人丧失了母语而改操英语。在新西兰、毛利人40多个部落中,也有2/3以上的人移居城市,他们大多使用英语,而且采纳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不难看出,随着国际性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少数民族向主流社会的逐渐融入,今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正面临着丧失文化传统的危险。

4教育机会不均等。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以它们在课程设置以及实施教学计划时,不可能真正做到平等地对待各少数民族学生。

事实上,在美、英等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一直受主流文化的统治,学校很少开设研究少数民族的课程。入大学的比率白人明显高于黑人。一些国家的学校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问题。例如,美国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个事实,即他们在学校度过的十几年的学习生活并没能使他们了解、认识到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即使有,也是书本中以白人中产阶级观点所作的歪曲性的描述。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学校课程十分重视白人社会文化,采有盎格鲁中心课程(Anglo—Centric Curricuium)进行教学。这些学校只是白人儿童家庭和文化的延伸,在学校中不给学生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

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同种族、民族和社集团的学生不可能真正享有与主体民族一样平等的教育权利。只有保证主体民族特权利益、满足他们对异文化需要的前提下,他们才能给少数民族有限的文化权利和教育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