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瑶族文化与东西交融:三十年的影响

瑶族文化与东西交融:三十年的影响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歌娱文化方面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瑶族人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更为迫切。三是争取政府在文化上的支持。各州、市瑶协组织在全美瑶协的领导和组织下,致力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瑶族文化与东西交融:三十年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族群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安格鲁—撒克逊’主义,即不管什么地方的移民都必须‘归化’和被同化。二是文化‘熔炉’政策,即是美国如同一座大熔炉,任何族群都会熔化在美利坚民族之中。三是文化多元性,即让各族群保持其自身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认同美利坚民族。”[2]

虽然美国对各族群没有实施强行同化政策,但长期生活在西方文化的包围圈中,瑶族传统的民族文化特征难免有所消失,这是“勉”瑶上层人士所担忧的事情。比如在美国瑶族中95%的青壮年不会说汉语,不少在美国出生的儿童连瑶语也不会说,即使父母与其说瑶语能听懂,也只是用英语对话交流,而不懂英语的老人与青少年相处则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婚姻习俗虽然仍盛行传统的族内婚,但与美国白人联姻的现象已有出现,瑶女嫁外族(白人、老挝人)的事例已不少,受西方都市文化的影响,有的青年人还崇尚独身主义或同居不婚。

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传统的农业耕作知识无用武之地,一些传统的宗教活动和节日庆典仪式过去在农闲时进行,现在也因居住分散、工作时间的不统一等因素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节日及盛大集会上,传统长鼓舞已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融有老挝、泰国地方特色的歌舞,年青一代开始学会了西方的劲舞和迪斯科。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唱几首传统的“坐堂歌”,年青的一代喜欢用瑶语编入老挝、泰国民间曲调形成自己的瑶歌,在美国出生的一代已能非常流利地演唱美国歌曲。歌娱文化方面明显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然而,美国“勉”瑶的民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各州市瑶族协会对社区内部强调在外交往用英语,在家里或与同族人交谈一律讲瑶话;每逢传统节日集会一律穿着民族服饰,制定了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美国瑶人还十分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推广,各州市的瑶协组织开办瑶文培训班,编印瑶文课本,甚至教堂用的圣经赞美诗也用瑶文印册。美国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使瑶族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美国政府允许瑶人创办自己的学校并施行双语教学,还规定少年儿童免费入学。1984年,美国政府分别在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广播电台为瑶人创办了瑶语节目,每周安排15分钟。[3]即使如此,瑶协领袖们还认为不足以保障瑶文化的传播,为了使青年一代保持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瑶协组织还创办华文学校,不仅用“勉语”上课,还授中文课程。瑶协组织为美国瑶族的整个民族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做出了种种可贵的努力,波特兰瑶协负责人之一的赵有财夫妇是“勉”瑶民间歌手,为了使“勉”瑶歌舞在美国社会广泛传播,他们联络自己民族的歌手们,共同灌制民间歌曲和音乐录像带,深得同胞和各界人士喜爱。另一瑶协负责人李进清先生为使美国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帮助“勉”瑶,他不畏艰苦,多次往返东南亚地区,摄录东南亚地区“勉”瑶的生活和文化习俗,制作历史、文化教学录像带,被列为大学教材,由此加深了美国人民对“勉”瑶族群的了解,扩大了“勉”瑶族群在美国的影响;瑶协组织每年还为努力学习的大中学生举办毕业典礼和颁奖活动,由此提高了学子们的上进心,新一代年轻人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有了高的要求。波特兰市的赵龙清已取得教育硕士学位,现在攻读博士学位,边从教边读书。加州大学还有20~30名瑶人学子在那里就读,在俄勒冈州,每75个瑶人中就有一名大学生。(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从语言、文字、婚姻、服饰、仪式、信仰等方面看,美国“勉”瑶族群仍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在西方文化的大氛围中,“勉”瑶族群的文化将受到更深的影响和交融,“勉”瑶文化面临着在西方社会的自我定位,以及与美利坚其他族群文化的相互调适和调适中文化的再生问题,这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研究的问题。但美国“勉”瑶强烈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愿望,使他们的组织与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要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西方社会站稳脚跟,美国瑶协组织除继续进行各种文化保护的工作外,还必须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瑶族群体保持密切联系,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勉”瑶民族在西方社会的地位,使瑶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美国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它对各种族族群没有施行强硬的同化政策,而是允许他们在保持各民族的文化特性的前提下,认同美利坚民族。即使如此,瑶族人生活在西方文化氛围中,在主流文化的直接和长期熏陶下,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正在悄然变化,这正是美国瑶族领袖们所担忧的事情。在美出世的瑶族后代基本不会说汉语,大部分年轻人说自己民族语言“勉语”时也不见得流利。虽然在家父母兄弟也用瑶语对话,但后辈们多用英语对而答之,不懂英语的老人与青年人相处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在婚姻方面,虽然瑶族领袖们极力推崇族内婚或与亚裔人群通婚,但通婚的范围有限,而且不少人家因移民原因多少带点亲戚血缘关系,阻隔了联姻通道,族内婚出现了择偶困难,因而出现了与美国白人结婚的现象。受西方婚姻观念的影响,有的年轻人崇尚独身或同居不婚,离异的现象也常见。

美国瑶族现在的生活已远离传统的农耕社会,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械耕作和休闲的假期生活。生活满足、家庭平安,人们不再为一日三餐所担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瑶族人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更为迫切。瑶族领袖们认识到:要使民族文化得以在美国长期生存,就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为此,全美瑶协会的领导们从三方面入手,争取美国政府的支持。一是争取加入美国政府机构,如在移民局、民政局、慈善机构工作,政府工作意味着争得政治上的席位。二是争取政府经济上的支持。各地瑶协组织为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竭力争取美国政府对组织的认可并拨出适当的经费予以支持。有了钱可购买土地建设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培训瑶民的生存技能,使新来乍到的瑶民尽早立足美国。三是争取政府在文化上的支持。允许瑶人创办自己的杂志,发行自己民族语言的歌谣光碟。在美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下,瑶族人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各州、市瑶协组织在全美瑶协的领导和组织下,致力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