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与评论:建筑研究的一种途径-支文军论文发表列表

体验与评论:建筑研究的一种途径-支文军论文发表列表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蓬皮杜中心中国当代艺术展记[J].时代建筑,2004: 120-123.[40] 罗小未,支文军.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与地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 时代建筑杂志20年的思考[J].时代建筑,2004: 28-33.[41] 宇轩,之君.“核心期刊”在中国的异化: 以建筑学科期刊为例[J].时代建筑,2004: 48-49.[42] Wenjun ZHI.Tiantai Museum.Lu Wang creates a modern museum in tune with the local vernacular[J].Architectural Record ,2004.[43] 支文军,

体验与评论:建筑研究的一种途径-支文军论文发表列表

1989年

[1] 支文军.建筑评论的歧义现象[J].时代建筑,1989(1): 12-14.

[2] 支文军.巴黎新姿: 法国革命200周年“大型工程”简介[J].时代建筑,1989(2): 45-49.

[3] 文夫.乡土现代主义的结合: 世界建筑新秀M.波塔及其作品[J].时代建筑,1989(3): 21-29.

[4] 支文军.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趋势[J].建筑与都市(香港),1989(8): 76-80.

1990年

[5] 支文军.国际主义与地域文化的契合: 八十年代新加坡建筑评析[J].时代建筑,1990(3): 40-47.

1991年

[6] 支文军.建筑评论的感性体验[J].南方建筑,1991(1): 63-64.

1992年

[7] Zhi Wenjun.Housing in Shanghai(1949-1991)[J].COUNTRASPACE(Italy).1992(3).

1993年

[8] 支文军.葛如亮的新乡土建筑[J].时代建筑,1993(1): 42-47.

1994年

[9] 支文军.精心与精品: 同济大学逸夫楼及其建筑师吴庐生教授访谈[J].时代建筑,1994(6): 18-24.

1997年

[10] 支文军.香港历史建筑概述(1945年以前)[J].时代建筑,1997(2): 24-29.

1998年

[11] 支文军.比较与反思[J].台湾建筑(台湾),1998(7).

[12] 支文军.交流·思考·展望: 沪、台建筑·室内设计创作研讨会纪要[J].时代建筑,1998(4): 71-74.

1999年

[13] 支文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建设: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规划与建筑设计评述[J].时代建筑,1999(2): 56-59.

[14] 徐千里,支文军.同济校园建筑评析[J].建筑学报,1999(4): 65-67.

[15] 支文军,华霞虹,刘秉琨,李翔宁,王方戟.城市更新与城市文化: 98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国际研究班述评[J].时代建筑,1999(2): 63-67.

[16] 支文军.世纪的回眸与展望: 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1999)综述[J].时代建筑,1999(3): 92-98.

2000年

[17] 蔡晓丰,支文军.“城市客厅”的感悟: 上海人民广场评析[J].时代建筑,2000(1): 34-37.

[18] 支文军,章迎庆.追求理性: 瑞士建筑师马里奥· 堪培教授专访[J].时代建筑,2000(2): :61-65.

[19] 支文军,朱广宇.永恒的追求: 马里奥·博塔建筑思想评析[J].新建筑,2000(3): 60-63.

[20] 支文军,张晓春.上海新建筑(2): 浦西市中心区[J].世界建筑,2000(10): 77-80.

[21] 支文军,张晓春.上海新建筑(3): 浦东新区[J].世界建筑,2000(11): 75-82.

2001年

[22] 支文军,朱广宇.诗意的建筑: 马里奥·博塔的设计元素与手法述评[J].建筑师,2001(92): 89-94

[23] 李武英,支文军.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事务所评析[J].时代建筑,2001(1): 25-28.

[24] 支文军,徐洁.当代法国建筑新观察[J].时代建筑,2001(2): 90-97.

[25] 支文军,刘江,胡蓉.开放,互动,人文的校园建筑: 绍兴柯桥实验小学设计有感[J].新建筑,2001(4): 50-53.

[26] 支文军,刘凌.感觉的建筑: 日本建筑师六角鬼丈教授设计作品析[J].时代建筑,2001(3): 70-75.

[27] 支文军,郭丹丹.重塑场所: 马里奥·博塔的宗教建筑评析[J].世界建筑,2001(9): 28-31.

[28] 徐洁,支文军.法国弗雷斯诺国家当代艺术中心的新与旧[J].时代建筑,2001(6): 48-53.

[29] 支文军,胡蓉,刘江.诗意的栖居: 上海高品位城市的建设[J].建筑学报,2001(12): 35-38.

2002年

[30] 支文军,张晓晖.石头建筑的史诗[J].世界建筑,2002(03): 23-25.

[31] 支文军,秦蕾.隐喻的表现: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双重话语[J].时代建筑,2002(3): 58-65.

[32] 彭怒,支文军.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的拼图: 从理论话语到实践策略[J].时代建筑,2002(5): 20-25.

[33] 支文军.资源与建筑: 来自柏林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报告[J].时代建筑,2002(5): 116-117.

[34] 支文军,胡招展.重塑居住场所: 马里奥·博塔的独户住宅设计[J].时代建筑,2002(6): 70-73.

2003年

[35] 支文军,赵力.历史对话中的空间塑造: 解读墨尔本博物馆[J].建筑学报,2003(01): 68-71.

[36] 刘江,支文军.简约之美: 瑞士布克哈特建筑设计公司及其作品[J].时代建筑,2003(2): 118-123.

[37] 支文军,秦蕾.竹化建筑[J].建筑学报,2003(08): 26-28.

[38] 支文军,王路.新乡土建筑的一次诠释: 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谈[J].时代建筑,2003(5): 56-64.

2004年

[39] 支文军,卓健."那么,中国呢?": 蓬皮杜中心中国当代艺术展记[J].时代建筑,2004(1): 120-123.

[40] 罗小未,支文军.国际思维中的地域特征与地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 时代建筑杂志20年的思考[J].时代建筑,2004(2): 28-33.

[41] 宇轩,之君.“核心期刊”在中国的异化: 以建筑学科期刊为例[J].时代建筑,2004(2): 48-49.

[42] Wenjun ZHI.Tiantai Museum.Lu Wang creates a modern museum in tune with the local vernacular[J].Architectural Record (New York),2004(3).

[43] 支文军,蔡瑜.求证创新: 加拿大谭秉荣建筑师事务所及其作品[J].时代建筑,2004(4): 130-139.

[44] 支文军.现代主义建筑的本土化策略: 上海闵行生态园接待中心解读[J].时代建筑,2004(5): 126-132.

[45] 支文军,宋丹峰.A楼·B楼·C楼: 同济校园新建筑评述[J].时代建筑,2004(6): 44-51.

2005年

[46] 支文军,徐洁,王涛.从北京到伊斯坦布尔: 第22届世界建筑大会报道[J].时代建筑,2005(5): 154-159.

[47] 刘凌,支文军.上海新城市空间[J].现代城市研究,2005(5): 58-63.

2006年

[48] 蔡瑜,支文军.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J].时代建筑,2006(1): 20-29.

[49] 支文军,朱金良.奇妙的“容器”: 解读波尔图音乐厅[J].建筑学报,2006(3): 82-84.

[50] 支文军,董艺,李书音.全球化视野中的上海当代建筑图景[J].建筑学报,2006(6): 72-75.

[51] Zhi Wenjun.Publish or Perish[J].Amsterdam,2006(2): 128-131.

[52] 支文军,段巍.形与景的交融: 上海新江湾城文化中心解读[J].时代建筑,2006(5): 104-111.

[53] 支文军,朱金良.中国新乡土建筑的当代策略[J].新建筑,2006(6): 82-86.

[54] 支文军,郭红霞.境外建筑师大举进入上海的文化冲击[J].建筑师(台湾),2006(2).

2007年

[55] 支文军,胡沂佳,宋丹峰.芬兰新建筑的当代实践[J].时代建筑,2007(2): 90-97.(www.xing528.com)

[56] 支文军,潘佳力.西方视野中发现中国建筑: 评《中国新建筑》[J].时代建筑,2007(2): 163.

[57] 支文军,潘佳力.新加坡2006亚洲论坛“亚洲认识亚洲”综述[J].时代建筑,2007(3): 126-127.

[58] 支文军,王佳.消融于丛林中的艺术殿堂: 记巴黎盖·布郎利博物馆[J].时代建筑,2007(6): 118-124.

2008年

[59] 支文军,宋正正.新现代主义在上海的实验[J].南方建筑,2008(1): 40-45.

[60] 支文军.创造性+探索性: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2007评析[J].建筑与文化,2008(02): 28-29.

[61] Zhi Wenjun.La quatrieme generation/Dix bureaux d’architectes de Shanghai (Young Generation/Ten architects from Shanghai) [J].A+(Brussels,Belgium),2008: 82-92.

[62] Zhi Wenjun.Si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Chinese Response[J].New York: Guest Editorial of Architectural Record,2008(7).

[63] 支文军,徐洁,周泽屋.传播建筑、人人建筑: 来自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报道[J].时代建筑,2008(5): 148-151.

[64] Zhi Wenjun,Liu Yuyang.Post-Event Cities[J].Architectural Design,2008: 60-63.

[65] 支文军,徐洁.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的认知与思考[J].中国当代建筑2004-2008,2008(11): 12-17.

[66] 支文军.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M]//支文军.北欧建筑散记.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0): 118-123.

[67] 支文军,王斌.历史街区旧建筑的时尚复兴: 西班牙马德里凯撒广场文化中心[J].时代建筑,2008(6): 84-93.

2009年

[68] 赵晓芳,支文军.探索政府主导与社区参与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J].时代建筑,2009(2): 10-15.

[69] 支文军,戴春.走向可持续的人居环境: 对话吴志强教授[J].时代建筑,2009(3): 58-65.

[70] 支文军,吴小康.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特色: 德国法兰克福“M8 in China: 中国当代建筑师”展的思考[J].时代建筑,2009(5): 146-157.

[71] 支文军,邓小骅.从实验性到职业化: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转向[J].建筑师(台湾),2009(12): 110-115.

2010年

[72] 朱荣丽,支文军.剖面建筑现象及其价值[J].时代建筑,2010(2): 20-25.

[73] 支文军,董晓霞.世博会对上海的意义[J].建筑师(台湾),2010(6): 122-125.

[74] 支文军,吴小康.中国建筑杂志的当代图景(2000-2010)[J].城市建筑,2010(12): 18-22.

2011年

[75] 支文军.综述: 中国城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J].时代建筑,2011(2): 10-11.

[76] 支文军.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 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主题演绎[J].时代建筑, 2011(5): 9-11.

[77] 支文军,薛君.设计2050: 第2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报道[J].时代建筑,2011(6): 134-137.

2012年

[78] 支文军,李凌燕.大转型时代的中国城市与建筑[J].时代建筑,2012(2): 8-10.

[79] 支文军,王斌.时间与空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空间60年[J].时代建筑,2012(3): 58-63.

[80] 戴春,支文军.建筑师群体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以5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为例[J].时代建筑,2012(4): 10-15.

[81]支文军.大学出版的责任与意义[N].同济报,2012-12-30.

2013年

[82] 支文军.面向多元的复杂性: 读《悉地建筑.与复杂语境的交织》[J].时代建筑,2013(6): 148.

[83] 支文军.时代建筑vs建筑时代: 《时代建筑》杂志与当代中国建筑的互动发展[M]//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编委会.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9): 24-27.

[84]支文军,陈淳.序:小建筑·大建筑·非建筑[M]// 朱剑飞,聂建鑫.筑作.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2014年

[85] 支文军,李迅.文脉中的建筑艺术: 澳大利亚DCM建筑事务所介绍[J].时代建筑,2014(1): 175-181.

[86] 李凌燕,支文军.大众传媒中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图景(1980年至今)[J].时代建筑,2014(6): 40-43.

[87] 支文军.固本拓新: 《时代建筑》30年的思考[J].时代建筑,2014(6): 64-69.

[88]支文军,周泽渥.“类型重塑”: 北京宋庄画家工作室设计解读[J].Germen Architecture 2014(Frankfurt),2014.

[89] 戴春,支文军.50、60、70年代生中国建筑师观察[M] //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课题研究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77-288.

2015年

[90] 支文军,徐蜀辰,邓小骅.承前启后,开拓进取: 同济大学建筑系"新三届"[J].时代建筑,2015(1): 32-39.

[91] 支文军,邓小骅.WA建筑奖与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J].世界建筑,2015(3): 40-44.

[92] 李凌燕,支文军.新闻周刊的“建筑”叙述: 一种跨学科批评视角的传媒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9): 55-58.

2016年

[93] 李凌燕,支文军.纸质媒体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批评场域分析[J].世界建筑,2016(1): 45-50.

[94] 邓小骅,支文军.文化点亮城市: 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活动述评[J].时代建筑,2016(4): 168-177.

[95] 支文军,施梦婷,李凌燕.来自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前线报道" [J].时代建筑,2016(5): 148-156.

[96] 支文军,蒲昊旻."归属之后":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J].时代建筑,2016(6): 168-173.

[97] 支文军.特色专业出版之路: 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品牌与核心竞争力[M]//上海市出版协会.上海高校出版攻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93-113.

2017年

[98] 支文军,潘佳力.城市 · 建筑 · 符号: 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设计解析[J].时代建筑,2017(1): 116-129.

[99] 支文军,徐蜀辰.包容与多元: 国际语境演进中的2016阿卡汗建筑奖[J].世界建筑,2017(2): 16-24.

[100] 支文军,费甲辰."充满幸福感的建筑": 第19届亚洲建筑师协会论坛综述[J].时代建筑,2017(5): 150-153.

[101] 支文军,何润."城市之魂": UIA2017首尔世界建筑师大会综述[J].时代建筑,2017(6): 158-163.

2018年

[102] 支文军.产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当代产业空间设计[M]// 曼哈德·冯格康,尼古劳斯格茨.都市语境下的工业建筑.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26-43.

[103] 支文军,何润,戴春.“解码张轲”: 记标准营造17年[J].时代建筑,2018(1): 94-101.

[104] 支文军,何润,费甲辰.伊朗当代建筑的地域性与国际性: 2017年Memar建筑奖评析[J].时代建筑,2018(2): 153-159.

[105] 支文军,戴春,郭小溪.调和现代性与历史的记忆: 马里奥·博塔的建筑理想之境[J].建筑学报.2018(3): 80-86.

[106] 支文军,何润.乡村变迁: 徐甜甜的松阳实践[J].时代建筑,2018(4): 156-163.

[107] 支文军,杨晅冰."自由空间": 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观察[J].时代建筑,2018(5): 60-67.

2019年

[108] 支文军,王斌,王轶群.建筑师陪伴式介入乡村建设: 傅山村30年乡村实践的思考[J].时代建筑,2019(1): 34-45.

[109] Wenjun Zhi, Guanghui Ding.Cultivating a Critical Culture: The Interplay of Time + Architecture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 Nasrine Seraji,Sony Devabhaktuni,Xiaoxuan Lu.From Crisis to Crisis:Debates on why architecture criticism matters today.Hongko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19: 122-137.

[110] 支文军,郭小溪.世界经验的输入与中国经验的分享: 国际建筑设计公司Aedas 设计理念及作品解析[J].时代建筑,2019(3): 170-177.

[111] 李迅,支文军.从《东京制造》到《一点儿北京》: 当代城市记录对建筑学的批判与探索[J].建筑师,2019(6): 93-99.

[112] 支文军,王欣蕊.流动·无限·未来: 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设计解析与评价[J].时代建筑,2019(4): 103-111.

[113] 支文军,凌琳.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 杭州良渚文化村解读[J].时代建筑.2019(5): 103-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