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景观分析基本内容与城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

城市景观分析基本内容与城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制镇、农村、生产建设用地景观价值一般,景观敏感度不高,一般列为较适宜建设用地。视觉在感受城市景观的综合分析中占有主导优势,城市景观空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视觉效果决定的。在这一范围内,人体尺度在判断空间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城市景观分析基本内容与城市规划设计分析方法

1.基于生态保护的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自然是最好的园林设计师。”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山体、水体、地形、植物动物)在景观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尊重和保护自然景观要素及其运行规律是创造和谐景观环境的基础。

1)土地利用类型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拥有不同的生态价值,对区域开发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自然特性很强的土地,如森林、水域等,一般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景观敏感度较高,一般列为不适宜建设用地。建制镇、农村、生产建设用地景观价值一般,景观敏感度不高,一般列为较适宜建设用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分级可参考(表10-1)。

表10-1 土地利用类型敏感性分级表

根据因子权重图10-1给出各土地类型因素叠加影响下的不同适宜性区域分布。

图10-1 各土地类型因素叠加影响下适宜性区域分布

2)山体

山地具有地势高、地形构造丰富以及良好的观景视域等优势。对于山体景观的分析,不仅要充分利用和凸显山体原有的自然景观形态和山地风貌,尽力保留和恢复自然痕迹,彰显生态和野趣等本底的自然生态特性,还要找到最佳视点、视线廊道控制山体景观空间层次。

控制山体景观空间层次主要有三个决定要素:山体制高点、山体景观视线和山体轮廓线。山体的制高点一般位于凸地形的顶部,由于山顶面积以及生态敏感性的限制,无法满足大量的观光客,也不能建设大规模的建筑,因此需因地制宜布置观光建筑或构筑物,一般常见的有观光塔、观光亭、观光台等。与空间组织紧密相关的是视线限制,在垂直面中,山地地形影响可视目标和可视程度,可构成引人注目的透视线,同时创造出景观序列和“景观层次”,可以屏蔽不悦的因素。山体轮廓线构成了景观的背景层次,对人观景时候的心理影响很大,以其为背景构建城市天际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水体

水是自然景观要素中最为灵动和为人类所喜闻乐见的景观形式。设计类型上,水体可分为四大类型:自然生态型(河南境内的沙颍河)、防洪技术型(黄浦江)、城市空间型(苏州护城河)、旅游服务型(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以及复合类型。根据滨水区域生态敏感性的不同形成不同开发强度的滨水活动分区:水体蓝线区,即江河、湖、水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应严格控制,不能进行任何城市建设活动;绿线区,即水体周边控制一定的区域作为城市建设区与水体之间的缓冲带,绿线区内侧重于动植物(包括陆地和水上的动植物)生境的保护与保育以及低冲击影响的人类活动;灰线区,是在绿线以外控制一定范围的城市建设区,此区域内城市建设活动类型和强度受到限制。

4)植被

植被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是在公园、校园、广场、道路、农田等地表形成的森林、花坛草坪树木绿篱的总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光能效应、碳氧平衡效应和净化环境等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对于植被的分析,需从不同尺度去考虑。宏观尺度上,应了解植被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包括主要植被的景观构成、斑块密度、边缘密度、聚集度、蔓延度、多样性、景观连接性及其时空变化;中观和微观尺度上,需了解场地内的植被种类、竖向构成、植被覆盖率和四季变化,以及不同距离和高度的植被对人的视角影响,不同季节植被所产生的树影变化,进而结合场地特征提出植被优化策略和方案。

5)野生动物

保育野生动物的生境是维持风景区生物多样性和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了解野生动物的物种种类、栖息地及核心活动范围、活动廊道或迁徙路径,以及不同动物栖息地之间的联系通道,进而构建有利于恢复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的生境网络和风景游赏网络。

2.基于美学视觉的分析

1)视觉与景观感知

人认识外部世界的信息中有80%是通过视觉提供的。视觉在感受城市景观的综合分析中占有主导优势,城市景观空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视觉效果决定的。可见,视觉的特性对景观空间尺度的衡量、空间界面和特征方向的感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人眼的视角范围与景观感知

人单眼的水平视角最大可达156°,双眼的视觉范围是208°。在两眼中间有124°的中心区域,这个角度内物体能呈现立体感(图10-2中的∠cyg范围),形成有深度感觉的视景。单眼舒适视域为60°,在这个视域范围内人眼才能聚焦,看清事物(图10-2中的∠bxe和∠azf范围)。人眼的垂直视线约120°,以视平线为准,向上60°,向下70°,一般视线位于向下10°的位置,在视平线至30°的范围内为常规比较舒适的视线(图10-3)。

图10-2 人的水平视线范围

图10-3 人的垂直视线范围

(2)视距与景观感知

视距可作为创造空间尺度感的依据,不同的视距对外界事物的辨知和心理感受不同。对多个学者关于视距研究的总结(图10-4),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20~25m 见方的空间,人们感觉比较亲切,超出这个范围,人们便很难辨出对方脸部的表情和声音。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

②距离超过110m 肉眼就认不出是谁,只能辨出大略的人形和大致的动作。这个尺寸就是广场的尺寸,即超过110m 之后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

图10-4 视距研究

(资料来源:日本土木学会著,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24)

③超过390m,就是视力1.5的眼睛也看不清东西,如果要创造深远、宏伟的感觉,要用这一尺度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3)视觉敏锐度

视觉敏锐度是人眼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视觉角度是标识视觉敏锐度的主要指标。物体的大小与视觉距离常用视觉角度B来代表[tan(B/2)=S/2d,d 为视距,S 为物体高度。在眼睛适应的情况下,人眼到景观物距离的2/3处是前景景观的范围,后1/3是中景景观的范围(图10-5)。

前景是指可以清楚的辨识物体表面质感与颜色。在这一范围内,人体尺度在判断空间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中景是指可以辨识物体表面特征,例如树林、建筑群、小地貌等。背景是由地平线控制,由于大气的影响效果,天空转成灰蓝色,使得景观特征不易分辨,这时候人的视觉注意力会落在视觉对比较强的轮廓线上。

不同的地理区域对于前景、中景与背景的距离区分是不同的。由于光线与环境条件不同,人眼的分辨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应视具体条件而定前、中、背景的距离。

(4)错视觉

错视觉包括有物体或图形大小和形状的错视、角度和方向的错视、色彩的错视、运动的错视、反转图形的错视等。如图10-6上图景观元素正常地位于矩形框架内;图10-6中图景观元素向前收缩,主要显示拉近;图10-6下图景观元素向后收缩,主要显示变远。新西兰惠灵顿有一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壁画作品。一块闲置的地皮因墙体上部空间和漂浮的海贝引起幻觉呈现一派海洋景观,图10-7。

2)视点组织与视觉景观

(1)俯瞰视景分析

俯瞰视景是能反映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和城市风貌的视觉观景方式。现进行的区域性或规模较大的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成果中多进行俯瞰视景分析或效果展示,对它的分析可以借助于飞机俯瞰、E都市地图、谷歌(google)地球、航片和卫星遥感图像以及草图大师等绘图软件等。主要分析城市或基地的整体空间结构、绿地景观系统和空间形态。

图10-5 有效视觉锥

(资料来源:Hornberk,p.Okerlund,G.A,.Visual Values for Highway User,Washington,DC,U.S.Governmet Printing Office,1973:115)

图10-6 透视错觉图

图10-7 新西兰惠灵顿的印象壁画

①整体空间结构。不同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要素的城市所呈现出来的路网结构和建筑群落组织不同,因此,平原城市、山地城市、丘陵城市和水城所呈现出来的景观空间组织逻辑和空间结构的特征迥异。

平原城市,地面视景层次少,俯瞰视景的视觉变化主要依靠城市中绿地系统与建筑街区的有机结合为画面交替出现在视觉序列中;或者通过公共建筑或其他重点地段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或形式的变化丰富建筑群的景观层次。其路网结构多采用方格网、方格网—环形—放射式、方格网与扇形或星座组合式。(www.xing528.com)

山地城市,拥有变化起伏的地形、茂密的植被和层峦叠嶂的造型,具有丰富的景观层次和内容,山体本身就是参照物、主体景观,依托其所产生的路网多曲折多变,布局自由。

丘陵城市,略有起伏的地形增加了景观层次和景观内容,形成了多个有特征的对景,而且在城市中形成了鲜明的参照物。路网布置结合地形设置,形成了规整和不规整的有机结合,由此形成的街道景观也各有特征。处于城市中的山丘成为城市中的绿心公园和核心景观,有机融合,而位于城区边缘的山丘自然地成为城市有序增长的边界。

水城,城水特征明显的城市在俯瞰视景中多能被明确辨识。根据城与水的关系,可分为滨海城市,如波士顿深圳;滨湖城市,如无锡合肥;滨河城市,如上海黄浦江、巴黎塞纳河等;河网城市,如威尼斯、苏州。

(2)绿地景观系统

对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主要分析其分布形式、服务覆盖面以及其系统性。城市绿地分布的模式有点状、环状、网状和楔状及几种模式的综合,如上海2020年总体规划中的绿地系统(图10-8),以大量基本农田为基础,与分布在郊区的森林公园体育公园以及市内的公园,通过楔形加放射的绿带将各级绿地串联起来,构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网络系统,实现300m 见园,500m 见绿,更大范围可满足近距离的郊野游憩的需求。

图10-8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3)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的分析包括形体和色彩。城市形体主要分析城市的平面形状、边界轮廓和高度分布等。现阶段,大多数的中国城市处于无序蔓延的空间增长过程中,高层建筑无规律地拔地而起,增长边界因缺视觉要素限定,轮廓模糊。对城市总体色彩的分析首先要进行色彩取样,对于过于复杂的色彩进行简化,概况出整体色彩模型,通过图表色谱的方式分析城市的主色调、点缀色、环境色以及各色彩之间的数量关系。

2)地面视景分析

地面视景是分析人在局部的空间环境中对产生视觉影响的空间元素及外部条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空间、建筑、植被、活动等方面。

(1)空间,地面视景的空间主要包括线性空间(道路空间)和面状空间(广场空间),一般受视线所及距离和视域范围的限制。

道路空间的分析多从道路的性质和类型、道路的平面形式、道路的断面空间构成和空间层次、道路空间的方向性等方面入手。其中,从道路空间的方向性来讲,道路的对景及其特征对方向的确认和对地区标识性的形成作用明显。

广场空间多从在城市中的位置、使用性质、空间尺度、周边建筑的围合界面等方面分析。

(2)建筑,是地景景观中的主要构成。主要分析建筑群落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等。其中,建筑群落布局包括平面和立体两个方向的视觉特征。平面特征与视点的路径有关,视点路径是连续、断续、平直还是凹凸变化,所呈现的建筑平面特征不同;立体特征指建筑的立面构成,主要分析其立面构成的层次性以及细部构成、色彩、肌理构图

(3)植被,主要分析植被的树种、高度、分布、树冠大小以及其在不同季节、不同组合方式下表现出来的季相变化和搭配效果以及对空间环境的塑造和表现出的景观特征。

(4)活动,城市空间中各项活动内容是视觉的焦点。对其主要分析活动的性质、人群的构成、密度和分布以及活动状态等。如老人晒太阳和儿童嬉戏所营造和呈现出来的空间特征是不同的。

3)固定视点的视景变化分析

固定视点的视景变化是关于时间因素的函数。以天为周期形成的视景变化主要是各种活动和光线的变化,节日里人工环境的装饰变化成为主要的变化要素;以季节为周期形成的视景变化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植被的色彩经历了明媚的春天,墨绿的仲夏,金黄的秋天,白雪皑皑的严冬的系列变化。从变化过程和速度看,视景中人的活动和人工环境装饰变化程度大、速度快,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变化程度小、速度慢。

4)运动速度与移动视点的视景变化分析

视点的运动速度是描述视点的重要参数。现代城市中视点运动速度包括,步行速度(5km/h)、自行车速度(8~15km/h)、公交车速度(10~25km/h)、小汽车轻轨速度(30~100km/h)等,不同出行方式速度各不相同,也即视点运动速度,从步行到乘机动车速度级差在急速拉大。视觉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视点移动速度成反比,与事物的规模和尺寸成正比。要使快速移动的人看清景物,一种是把景物尺度放大,一种是使景物能有一定的重复量。以道路景观感知为例,外界刺激留下整体印象的视觉阈限一般不少于10~15秒,则道路两侧绿化种植单元的尺度控制应为速度与视觉阈限相乘的结果。如汽车速度控制在60km/h,则相似肌理的景观要素的尺度应控制为160~240m 之间,如为20km/h,则相似肌理的景观要素的尺度控制在50~75m 之间,这样可以保持车行景观的连续性和序列性,形成丰富有趣的整体视觉印象(图10-9)。

3.基于人的行为心理和活动需求的景观分析

1)景观空间中的基本行为及心理需求

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归根结底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及符合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求。因此,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应从分析人类的户外行为的需求规律开始。在人类的行为中,动机是个中心角色,动机有许多而且各异,不仅依赖于个性和文化,还会随着时间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A.H.马斯洛关于人类动机的层级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6个层级:生理的需要、安全保证需要、爱的归属需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与美学的需要。其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一套心理需求层次构成,但总体上来讲,可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要求:安全、刺激、认同,这三类要求是融合在一起的(表10-2)。

图10-9 不同车速下视觉单元尺度的控制

表10-2 不同学者研究的人的基本需求总结

资料来源: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景观空间中的活动类型

人类在开放空间中的诸类活动根据它被需要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1)必要性活动。指人类因为生存需要而必须的活动,这类活动的特点是外界环境对它的影响不大,如上学、上班、等待、候车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事物活动。

(2)选择性活动。这类活动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包括饭后散步、溜冰、室外聊天、公园游憩等。这一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非常大,对于景观规划设计来讲,这种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大部分的户外休闲活动属于这一范畴

(3)社交性活动。指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如花车游行、路人间的擦肩而过、相识人之间的招呼或寒暄等。这些活动又被称为“连锁性”活动,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徜徉、流连,就自然引发各种社交性活动。这就意味着只要改善公共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就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动。

从表10-3中可以看出,选择性活动受环境品质影响最大,社交性活动也受一些影响,必要性活动基本不受影响。随着游憩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环境品质的不再停留在满足必要性活动的阶段,而是不断创造优良的环境品质以促进选择性和社交性活动的产生。

3)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要素

(1)景观行为的交往强度

景观规划设计更关心的是社交性活动,而对社交性活动的分析中交往强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交往可以分为高强度交往和低强度交往两类。与家人、亲密的朋友之间的交往属于高强度交往;徜徉于回家小道上路人间的不经意一瞥和擦肩而过,以及与熟识人之间的寒暄与招呼属于低强度交往。将这两种方式落实到空间场地,比较狭小的空间适合高强度的交往,相对开敞的空间适合低强度的交往。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更加强调对低强度交往需求的满足。

(2)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要素

除了交往强度(容量),景观行为的意向(需求)、人群行为背景(组群的人员构成)、行为的动静状态(性质)、行为环境(规模)、景观行为视觉欣赏(感受)共同构成了景观行为的基本元素和格局(表10-3)。

表10-3 各类景观行为与场所空间环境质量相关关系表

需求是这块场地被确立的主题、景观行为意向以及由此所产生的需求;容量是场地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这与行为的性质有关,同样的人数,站立和跳舞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所产生的容量不同;对组群的分析主要是满足不同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的人对景观空间的需求;性质是行为的性质,是静态还是动态,是内向聚集还是外向离散,规模涉及关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内容,苏州园林的“以小见大”、俞孔坚提出的“大脚革命”是对两种不同景观规模表达;最终由不同景观元素的构成组合决定了社交活动、选择性活动以及必要性活动的空间分布。

(3)景观行为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的异同

景观行为构成侧重于考察、分析、理解人们日常活动的现象、行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侧重于人们行为的构成(表10-4)。首先是人类行为分析,其次是人类行为的组织策划,最后才是赋予人类行为以一定空间范围的布局。而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是极为必要的。广义的景观由于尺度扩大和材料的自然化,空间性往往趋于淡化而难以明确规定。与景观行为对应的不是“空间”、而是“场所”、“领域”。正是因为从“空间”到“场所”再到“领域”,有一个明确实体的有形限定到非实体无形化的转换,所以,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不再是“空间构成”,而是“行为策划”(表10-5)。

表10-4 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要素

表10-5 建筑空间行为和景观环境行为区别

(4)五官与景观感受

感官构成了设计的尺度,人类感官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味觉。视觉心理原理有以下两个结论:①人处于直立状况下,他的器官感觉基本上是以向前以及水平方向为主导。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就需要对地面的处理格外仔细。因为景观空间中上面往往是空的,四周是树木,因而对铺地的感受量就比较大,这也是铺地在景观设计中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原因。②人在直立状况下,可同时瞥见左右各90°范围内的事物,而人向上或向下看时,所见范围要比左右看得范围狭小。当人被引导步行时,为了要看清行走的路线和视轴,其向上看的视野会减少,因此希望被察觉的事物会发生在观看的前方偏下,并且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反映在景观设计上,例如剧场和礼堂,楼上的票价之所以比较低廉是因为坐在这些观众席上的观众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去欣赏表演,同样也没有人愿意坐在比舞台低的座位上。

人类的嗅觉通常在2~3m 的距离内发生作用。而人的耳朵在7m 以内是相当灵敏的,超出这一范围人们就较难进行正确对话,人在35m 的距离内仍可听取演讲或建立一种问答式的谈话关系。因此,7m 是开派对聊天的合适距离,35m 是演讲的层次。一般大阶梯教室的长度不会超过35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