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岑溪市: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岑溪市: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后,岑溪市委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集中财力推进社会建设,使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岑溪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岑溪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根本任务,以创建教育强市为契机,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岑溪市:革命老区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七大后,岑溪市委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集中财力推进社会建设,使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岑溪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坚持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长期战略

加强对科研发展和科技资金投入。2007年至2009年,岑溪市加大科技信息服务力度,特别是增加农村实用技术、农产品购销、企业技术信息等,实施科技项目,以科技项目促进经济发展。2011年,获上级立项的科技项目共8项,资金支持200多万元。2012年,向上级申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上级财政补助经费201万元。

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2010年,开展服务三农科普知识进城区和青少年科技等科普活动。2011年至2012年,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十月大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举办科普知识培训班。2007年至2009年,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2010年,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及科技政策培训等培训班,共培训人员850人。2011年,举行科技一条街活动共4次,科技下乡5次,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000多份;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开展科技培训16期,免费培训3000多人次。2012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多期,培训6000多人次,发放资料8000多份。

组织调研,编写、上报科技项目。2007年至2009年,深入乡镇、厂矿企业调研科技发展情况,组织编写、上报科技项目,获国家立项1项、自治区科技厅立项10项。2012年,实施企业专利“扫零”工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33项。

鼓励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至2009年,鼓励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0年,强化专利项目实施,协助企业做好申请专利、“3C”认证等工作。2011年,派出科技特派员4人下乡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8期,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000多份,办实事7件,实施科技项目2个,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基地6处,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项。

(二)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落实和实施,基础在于教育。岑溪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为根本任务,以创建教育强市为契机,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7年至2009年,建立、巩固和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通过自治区“普实”工作评估验收,“两基”工作通过复查。继续抓好成人教育培训,积极为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活动;3年来共培训农民工约3万人次;组织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共有76人获得大学文凭,68人获得大专文凭。自2006年成立市奖学助学协会以来,到2009年底,通过各种渠道共筹集到助学资金约400多万元,扶助贫困大学新生1060人。

2010年,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促进学校管理和质量上新台阶,顺利通过自治区和梧州市的验收评估。多间初中学校申请立项自治区级课题和市区多间小学申报字理识字等课题,全市基本做到镇镇有课题,营造良好的课改气氛。继续加大职业教育建设,适度开展教育实践工作,特别是做好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配送工作,积极探索双元制、行业合作办学模式。全市参加成人高考共762人。积极开展奖学助学捐资活动,全年发放奖学助学基金56.6万元;做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工作,发放中小学贫困寄宿生补助,落实中职生资助政策。

2011年,岑溪市九年义务教育通过自治区和梧州市评估验收。职业教育顺利通过全区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并被列为全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综合试点县;不断完善、完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教综合楼投入使用;职教招收学生4115人,在校学生11563人;继续推进“专业+公司”、“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确保学生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举办奖学助学爱心文艺晚会,启动奖学助学基金71.8万元,受理5154名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3043.12万元;发放中职特定学生助学金和生活补助158万元,免除中职生学费156万元,发放普通高中的库区移民子女和普通高中贫困生补助354.5万元。

2012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以准确把握高中课改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促进新课程改革。办理7195人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4289.05万元。发放自治区2012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补助经费19.1万元,资助大学贫困新生433人,发放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资金15.3万元,资助大学贫困新生203人,市人民政府及社会集资27.1万元,资助大学贫困新生148人。

历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千方百计地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两基”攻坚计划成效明显;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历年高考均取得优异的成绩;职业教育成效显著,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用的技术人才。

(三)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

岑溪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增强了人民的体质,也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岑溪市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关大荣 彭洪泉 摄)

2007年至2009年,市文化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文化下乡、文艺辅导、展览等群众文化活动。3年中,全市文艺演出共110场,观众达80多万人次;市粤剧团累计演出376场次,观众约37万人次。2007年4月,市文化馆组织4个作品参加梧州市文化局举办的活动,获1个一等奖、3个三等奖,小品《约会》获自治区三等奖。2008年1月,小品《换位》获自治区田园欢歌群众文艺会演三等奖。2009年4月,牛娘戏《喜满农家》参加自治区剧展。市文化部门精心策划各种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比赛,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绿云牛娘队在村边演出(《今日岑溪》编辑部供图)

2010年,岑溪市开展春节文化系列活动30多场次,演出165场;积极开展送书、送科技下乡等文化活动,全年举办科技书展3次,发放资料3000多份,发放书籍2000册。在春节等重大节日里,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13次;8月,举办“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组织老年人参加全国门球交流活动;等等。(www.xing528.com)

2011年,完成2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工作,建成114个农家书屋。同年,被中国观赏协会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开展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展出图书3000多册,现场发放科技资料3500多份。积极开展“两广”文化交流活动,演出117场,观众人数达150万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活跃,春节、“五一”等节庆举办各种比赛活动。举办“2011年全民健身日”暨第三届“广西体育节”活动。

2012年,举办各种免费文化讲座96次,各种免费培训班134期,展览75次,协助建设文化室223个。积极举办岑溪市第七届龙舟赛等大型比赛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2007年,岑溪市重点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共监测发热病人11052例,其中5525人属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例,无肺炎发热病人;未发现可疑“非典”、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2008年,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主动监测,并实施零报告制度;全市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无学校及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

2009年,针对市内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疾控中心及时积极应对,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在市内蔓延,并全面完成疫苗接种任务。

2010年,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在全市开展儿童“421”免费体检孕妇免费保健服务,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6.81万人次,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7.4万人次;重点加强高发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

2011年,第一批乡村一体化试点村已初步建立药物制度,实行新农合补偿直报及“一元钱看病”。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和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常规运转以定点接种模式为主,全市共设立47个接种单位,225个接种点每月均开展运转接种工作。在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控的基础上,切实开展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2012年,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积极开展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加强学校日常卫生监督。大力开展以艾滋病等病种及以免疫接种为主题的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岑溪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医技水平显著提高,预防保健向纵深发展,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

(五)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岑溪市广播电视事业坚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握舆论宣传导向,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07年,建设市区与镇区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完成投资96万元;各镇通过购买利用国防光缆线路接通信号,使全市所有镇区有线电视用户都能收看到包括岑溪台、梧州台在内的26套电视节目。

2008年,市电视台综合频道等11套公益性无线发射频道全面开通。9月,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自治区的检查验收,有效解决边远山区群众收看(听)广播电视的难题。

2009年,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村”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在继续巩固扩大50户以上自然村以有线联网为主的“村村通”成果的同时,启动20户以上“村村通”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

2010年,“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全面完成282个村点的7411套直播卫星设备发放任务,并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争取国家支持配送12套数字电影放映机,组建12支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队,负责14个镇256个村的放映工作,全面完成每月一村一场共3072场的放映任务。至2010年,该领导小组已连续7年被自治区广电局评为全区维护县级播出机构播出秩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岑溪市贯彻落实《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违规处理办法(试行)》,开展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和低俗之风的治理工作。投资59.36万元建设城域网,为全市2万多户数字电视用户传输170套数字电视节目和44套数字广播节目;完成投资28万元建设农网,实现与各镇光纤联网,垂直覆盖全市各镇、村,电视信号稳定、安全。

2012年,制定公益电影放映管理办法,全年共播放电影3072场,观众约有35万人次。对全市小片有线电视网络及境外接收设施进行专项排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