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中的专科学校训练课程结构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中的专科学校训练课程结构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在工程师训练中,从探讨工作过程的角度,设教材复合体“工程师工作方法论”;从探讨研究对象的角度设教材复合体“技术体系”。这一教材复合体的目的是为过渡到第三阶段作好准备,即为一年的实践训练作好准备。以前特殊基础训练部分的教材复合体重新分解为单个的教学领域。在该教学领域中,俄语的进一步训练是在所有专科学校都是强制规定的。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中的专科学校训练课程结构

前面曾经提到,1967年以后,专科学校课程组织采用与高等学校相似的结构,把修业划分为基本修业方向和专业方向两个层次。专业方向按性质分属一定的基本修业方向。一个基本修业方向包括若干性质上相近的、有亲缘关系的专业方向。

每个基本修业方向有三部分组成:(1)一般基础训练(allgemeine Grundlagenausbildung),这就是所有基本修业方向统一的基础训练,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先行教育阶段上训练的继续;(2)专业训练(Fachausbildung),或称特殊基础训练(Spezielle Grundla-genausbildung),这是结合在一个基本修业方向里的性质上有亲缘关系的若干专业方向共同的基础训练;(3)专门化训练(Spezialisierung)或称特殊训练(Spezialausbildung),这是一个专业方向的训练面上进一步专门化的训练。一般基础训练是特殊基础训练的基础,特殊基础训练又是特殊训练的基础。

就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训练来说,根据1969年实行的教学计划,第一阶段统一的一般基础训练为一学年,然后是第二阶段一年的特殊基础训练。在这第二阶段,设几个跨学科的教学单元,所谓“教材复合体”(Lehrstoffkomplexe)。例如,在工程师训练中,从探讨工作过程的角度,设教材复合体“工程师工作方法论”;从探讨研究对象的角度设教材复合体“技术体系”。为学会应用上述两个教材复合体的知识,设教材复合体“造型设计、测量、对技术处理的评价、技术手段、技术过程”。这一教材复合体的目的是为过渡到第三阶段作好准备,即为一年的实践训练作好准备。实践训练阶段即特殊训练阶段,通过这一阶段训练达到职业上的专门化。工程师毕业论文写作的打算,必须经与实习企业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论文答辩必须有企业成员参加。

由于这次教学计划修订所遵循的面向高等教育和面向科学的目标遭到批评和抵制,所以1972年的一次教学计划修订和1978年工程师学校教学计划再次修订强调与生产实践的联系。1972年开始修订的教学计划,保留了基本修业方向和专业方向的组织结构,同时增加了专业方向的数目,确认了训练按三部分划分的原则,并确定这三部分训练使用如下名称:第一部分为一般基础训练或一般基础教学领域(allgemeine Grundlagenlehrgebiete);第二部分为特殊基础训练或特殊基础教学领域(Spezielle Grundlagen lehrgebiete);第三部分为专业方向特有的训练或专业方向特有的教学领域(Fachrichtungsspezifische Lehrgebiete)。三部分训练之间在内容划分上作了调整,原来跨若干专业方向的属一般基础训练部分的数学自然科学教学领域和技术、工艺学教学领域被调到了特殊基础训练部分。调整后,这两个教学领域部分地仍然跨专业方向,但增加了专业方向特有的内容。在特殊训练部分加进了实际操练(Praktische Übungen)作为专业方向特有的新的要素。以前特殊基础训练部分的教材复合体重新分解为单个的教学领域。

1978年工程师学校教学计划修订后的主要变化是:(1)增加了学校中实际操练的项目。(2)在第六学期例行的一次工程师大实习之前,增加了一次短时间的企业实习。(3)在教学中保留一部分时间用来解决企业的实际任务。(4)60年代的改革曾要求在理论方面达到教材的一体化结合,而这次则要求在实践方面实现一体化结合。为此,把一部分实际操练组织起来,作为一次所谓“综合实习”(Komplexpraktika)加以贯彻。在综合实习中,要求学生从设计角度、工艺学和经济学角度直接解决企业的现实任务,以致把设计、制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等问题融合在一起,从而有目的地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企业的合理化过程中去。(5)在第五学期设教学领域“全面的工程师工作(Komplexe Ingeneurtätigkeit)”。设置这一教学领域的目的是为解决工程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为最后的工程师实习作好准备。

就课程结构来说,1972年教学计划修订后已基本上稳定下来,大多数专业方向设一般基础教学领域、特殊基础教学领域和专业方向特有的教学领域这样三个教学领域。整个修业期以几个月的职业实习告终。

1.一般基础教学领域。

一般基础教学领域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科学和语言的训练,是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所必修的。它包括的教学领域有: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教程。该教学领域在整个社会科学训练中占有特殊地位。在面授课程中通常安排的教学时间为200至300课时。2.德语。该教学领域的训练,一方面把母语的普通教育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培养职业活动中正确运用语言手段的能力。3.外语。在该教学领域中,俄语的进一步训练是在所有专科学校都是强制规定的。在某些专业方向里还需学一门第二外语,比如学外贸的学生必须学习一门法语西班牙语英语,学舞蹈的学生需学一门法语。4.文化理论/美学。设置这一领域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一般基础教学领域的教学时数占整个理论训练的20%—24%。

2.特殊基础教学领域。

特殊基础教学领域包含的教学内容大多也还是对整个专业方向组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与一般基础教学领域的内容一起为后继的各专业方向里的专门化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各专业方向或整个专业方向组的要求突出地反映在数学—自然科学诸教学领域中,因为这些教学领域除了很大一部分统一的内容之外,已经包含着更多结合各专业方向需要的特殊教学内容。这些教学领域同时也有助于巩固和扩大普通教育。数学、物理化学三个教学领域在工程师和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的训练中是基础训练的重点。在农业工程师训练中除此之外还增加生物学教学领域,在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的一定特殊领域还有与之相应的其他特殊基础教学领域的教材。这些内容,在对一系列专业领域具有相对统一性的同时,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是多样分化的。这一组教学领域占理论训练比重为35%—45%。

3.专业方向特有的教学领域。

这方面的教学领域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唯独对各自有关的专业方向具有典型性。它们直接被用来实现职业专门化,并为毕业阶段安排的职业实习作好准备。在教学课时上占理论训练比重30%—45%。

专科学校训练的所有专业方向在学业终了时都要求完成一次实习,尽管实习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期限各不同相,名称也各式各样,如工程师实习、经济学家实习、农业工程师的指导实习、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等。除了在修业终了时的综合实习外,还有修业过程中为期较短的和特定的实习、实际操练,以及主要在第二类专科学校训练设施中举办的实践教学活动等。

专科学校学生通常在修业结束时还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比如在工程师训练中的工程师论文。对于护士学校的学生,则在第六学期终了时必须在实习单位举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践考试。在要求写学术性毕业论文的专业方向里,完成论文是实习的中心任务。毕业论文的内容通常是关于企业里的某一个问题。(www.xing528.com)

50、60年代,专科学校校外远距离课程和夜课程分支机构的网络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充。这些分支机构大多设在企业里,与企业技术学校(die Technischen Betriebschulen)或企业学院(Betriebsakademien)结合在一起,能充分地和相对独立地贯彻远距离课程和夜课程两种课程形式的教学工作。60年代末,高等学校与专科学校教育部及有关的专门部把专科学校直接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并进行了专科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专科学校课程内容的改革又引起专科学校的远距离课程和夜课程的改革。这次改革尤其影响到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训练。

60年代末,工程师和经济学家训练的课程,就毕业生人数来衡量,大约有半数是在远距离课程和夜课程这两种修业形式中实现的。这两种修业形式的教学,曾经主要是在专科学校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里实现的,许多专科学校都拥有一个设在其他城市的分支机构网。60年代末以后,训练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远距离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被从企业影响范围中解脱出来而置于专科学校领导之下。这时,一方面校外分部网缩小了。由于远距离课程和夜课程中也开始实施基础训练,校外分支机构主要用来实施这方面的基础训练。而只有那些有条件开设基础训练课程的分部才保留了下来,其余的都被撤销了。另一方面为便于开展远距离教学,除保持了少数校外分部,还设立了一批辅导中心,其地点大多在专科学校的近旁。

分部和辅导中心的教学只集中在基础训练上,它们所承担的这部分训练被称为集中化的远距离基础课程(das zentralisierte Grundlagenfernstudium )。它由一般基础训练和特殊基础训练的跨专业方向部分构成,前者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在时间上约占一般基础训练的一半)和俄语、体育、德语、文化理论/美学。一般基础课程中的诸局部教学领域的课时范围,不同的基本修业方向之间是有差别的。在远距离课程中往往不设体育。俄语是必修外语。除俄语外,设选修第二外语,大多是英语。特殊基础训练领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工艺学或经济学的教学领域,大多是跨专业方向的,另一方面是职业基础教学领域,在教学时数上明显多于前者。集中化的基础课程共两年,差不多占整个修业期的一半,然后,所有远距离课程的学生必须在其被录取的那所专科学校或该校的某一分部度过修业期的另一半。这就是说,许多远距离课程的学生大致在修业期的中间需从某一辅导中心,从某一所别的专科学校,从某一所别的专科学校的分部,或者,也可能从录取他的那所专科学校的分部转到该专科学校本部或其分部之一,以完成特殊基础训练的与专业领域有关的那部分教学领域或专业领域特有的或职业特有的教学领域的学习。

远距离课程的修业期通常为4年半,紧接着还有3个月完成论文的时间。在学生写论文期间,企业不安排他们工作。通常,远距离课程的学生在修业3年后,企业就要让他们承担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工作。1969年,远距离课程由5年缩减为4年,因为这时学生被免除了实习。但实践证明免除实习并没有好处,所以后来又恢复了实习,并相应地于1975年将修业期重新延长到4年半。

远距离课程的学生要完成像面授课程学生同样的实习和操练,乃是由专科学校学生在职业经验方面的变化决定的。直到70年代,许多训练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远距离课程的学生,本来就担负着具有专科学校学历的干部所担负的工作,这就是说,他们已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训练是追加的。相对来说,实习和实际操练对他们来说并不显得十分迫切。70年代以后的远距离课程学生比以前的要年轻些,并且大多还不具备工程师或经济学家的职业经验。大多数80年代的远距离课程的学生与面授课程学生所共有的那种缺乏职业经验的事实,促使专科学校去增加远距离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加强实践训练。

远距离课程的教学时间通常是面授课程教学时间的40 %。学生每周有一天大约8课时的辅导课。学生上辅导课时,企业必须给假一天。有的专科学校把辅导课改为学程制研讨班的学习形式,每周安排一个研讨学程(Seminarkurs)。学程之间前后连贯,组成一个完整的学程体系,因为这些专科学校认为相互关联的材料介绍是必要的,这样可避免对自学的学生要求过高。

由于专科学校的校外分部往往有更好的机会获得兼职教师,所以它们比本部更容易扩大远距离教学的部分,以致能把远距离课程的学生一直保持到完成全部修业而毋需改换学习场所的分部的数目得以重新增长起来。有的分部还通过为录取的远距离课程学生开设预备课程来首先把他们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提高到起点水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远距离教学的效率

夜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当于面授课程的80%。这对专科学校来说,在教学时间上的耗费远远超过远距离课程,对学生来说,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比远距离课程学生困难得多。企业给他们的学习假不是每星期一天,而是4课时。而且每周有好几天必须到校或去校外分部上课。每周16课时的课或分配在4个工作日里,或分配在两个工作日和星期六。由于如此沉重的时间负担,夜课程在70年代和80年代几乎完全取消。

专科学校的研究生课程也有几种组织形式,部分作为面授课程,部分作为若干个为期一星期的、以一定的时间间隔相互连接的学习班的系列,部分作为远距离课程加以实施。因此,不同形式的学习期限也是各不相同的,少至几月,多至两年不等。研究生课程通常是修毕某一门专业课程以达到提高职称的目的。这些研究生课程本是为从事职业实践的干部开设的,但往往被专科学校毕业生在课程结束后直接占用,他们的目的是想扩大被录用的机会。

[1] Das Bildungswesen der DDR,1983,S. 121.

[2] Diet mar Waterkamp:Handbuch zum Bildungswesen der DDR,1987,S. 258.

[3] Dietmar Waterkamp:Handbuch zum Bildungswesen der DDR,1987,S.2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