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资源论:提升利用效率

职业教育资源论:提升利用效率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克服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现象,可以单项考核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简单地说,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就是职业教育成果与职业教育资源消耗之比。这里为了便于描述资源利用的效果,一律采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法。

职业教育资源论:提升利用效率

资源是由人来利用的,也是由人来开发的。人与工具的合理结合,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合理组合,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 “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是资源配置不当的两种表现形式,也是工作效率低下的两个重要原因。因此,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就必须认真分析资源利用效率问题。

1.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概念

资源利用效率是反映资源创造价值多少的一个指标。占用和消耗资源较多,创造价值较少,资源利用效率就低;反之,资源利用效率就高。职业教育过程尽管不直接地生产物质产品和创造物质财富,但通过学习者职业能力的提高可以间接地增加物质产品数量,可以用培养出合格人才的数量简明地计算教育成果。举例来说,同样都是毕业生2000人的学校,甲校教务处只有5个人,而乙校的教务处却用了10个人,显然甲校教务人员的利用效率要高。

资源利用效率可以用单个因素来考核,也可以用综合因素来考核。为了克服人浮于事,滥竽充数的现象,可以单项考核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用数学关系式表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如下:

类似地,可用生均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考核财力物力利用效率。需要指出的是,资源配置并不是越少越好,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当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佳标准时,资源投放应该增加。

准确地计算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简单地说,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就是职业教育成果与职业教育资源消耗之比。但是,职业教育成果不仅仅是毕业生人数的概念,也不仅仅是用就业率可以代表的。就业质量包含了对口程度、薪金水平、成长速度、社会认可程度、学生满意程度等多种因素,有些因素带有主观成分,因而定量计算非常复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消耗可以简单地折算为货币形式,但教学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无形的消耗,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的相互帮助、亲友对学校和学生的帮助、兄弟院校的经验借鉴等。这些因素很难用货币计量,即便是教师的薪酬水平也并不是完全与教学工作量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只能大致给出职业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核算方法,目的是分析、比较教学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高低,改进资源配置和管理工作。换句话说,只要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对管理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分析方法就是有益的。在现阶段,职业教育成果可以用对口就业人数来考核,职业教育消耗可以用年度教育费用来考核。对于一个专业来说,职业教育成果就是本专业的对口就业人数,职业教育消耗指本专业的各种直接消耗(专兼职教师工资、实验实习材料、专业设备折旧等)和按本专业学生总数分摊的各种消耗(学校管理费、工勤人员工资、公共设施折旧等)。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职业院校改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可以促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需要说明的是,对教育资源使用效果的描述还有许多不同的术语,如“教育投资内部效率”、“教育投资效益”、“智力投资经济效果”、“教育经济效率”等,反映的都是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但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这里为了便于描述资源利用的效果,一律采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法。

2.专业教学成本核算

在计划经济时代,许多工厂存在着“消耗无计量,成本无核算,生产无计划”的现象,经济效率十分低下,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这种弊端。目前,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工厂改革前的状况,每个专业、每个学生耗费的资源没有底数。从客观上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一般不会盈利,需要政府投入相应的资源。目前,职业院校正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但这并不能成为不计成本盲目占用资源的理由。通过必要的核算,职业院校完全可以做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占用培养尽可能多的合格人才。

成本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是指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马克思曾指出:“补偿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1]马克思所说的成本价格也被称为生产成本。商品价格扣除生产成本之后的部分就是利润,是商品生产者的直接生产动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紧密联系的精神生产活动,尽管不是以创造利润为目的,但可以借用成本这一经济学的概念。一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消耗的所有资源的价值总和,就是该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本;在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中所消耗的所有资源的价值总和,就是该院校的社会服务成本。人才培养成本与社会服务成本之和,就是该职业院校的教育成本。教育成本可以按照在校学生的培养周期计算,也可以按照一个学年计算。教育成本中有些项目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如教师工资、实习材料费等,这部分成本称为变动成本;有些项目是固定不变的,与学生人数的多少没有关系,如招生费用、网络费用等,这部分成本称为固定成本。一所学校的总教育成本除以在校学生总数就是生均成本。生均成本是衡量一所职业院校资源消耗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成本有所不同,有些专业之间差异很大。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总费用与该专业学生人数之比,就是该专业生均成本。这一指标更便于实现成本控制。

教育成本的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1)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教育费用进行汇集,计算出教育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2)采用适当的核算方法,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了保证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必须做好一些基础工作:一是对各种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都要制定出定额并严格控制,使成本控制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二是对各专业、各教学项目的消耗进行计量,并及时统计记录;三是加强材料的保管,教育学生不要相互借用、混用实习材料。对于成本核算结果,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增加或降低的原因,并将分析报告报送学校主管领导。

职业教育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成本。通常教育成本控制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各种费用开支进行压缩,不该发生的费用绝不允许发生。(2)对各种材料、能源的消耗加以控制,通过改进技术、利用替代品等方式降低消耗。由于费用发生与消耗是不同步的,控制消耗可能会更有效地降低成本。如用电消耗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但电费支出一般每个月才发生一次,当发现电费过高时,实际上本期费用已无法降低。(3)对活动和项目进行控制,对于华而不实、走形式、走过场的活动,坚决予以取消。在一定意义上说,对活动项目的控制是最根本的控制措施。因为开展活动必然会有消耗,对消耗的控制只不过是不超过标准,而取消无意义的活动可以彻底排除无效的消耗。或者说,只要所有工作计划科学合理,办学成本的控制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办学成本的控制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每个部门、每位教师都是成本控制的主体,都对成本的下降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性非常重要,只有每位成员都有成本意识,才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成本。例如,对于自来水这样的“公共用品”来说,如果措施不当,就会有意或无意地造成浪费,即使加强检查,也只会徒然增加管理成本,很难取得成效,一旦措施得当,每个人都主动节约用水,就会想出许多节约的办法。可见,降低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解决问题。

3.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分析

整合资源、改进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有时成本提高一些,效益会大大提高。譬如,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必然会使成本骤然增加,但可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这种成本增加是值得的。所谓效益,就是指一项活动取得的效果和相关人员获得的利益。职业教育效益是指职业院校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对社会所产生的效果和利益。职业教育投资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对社会来说,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整个社会获得利益。对个人来说,教育投资可以获得就业机会和生活来源,或者增加劳动收入,改善生活状况。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投资才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完全由国家或者完全由个人承担职业教育费用都将难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教育收益除了表现在物质方面还有许多是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难以用货币计量。如教育增加了社会和谐,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

职业教育效果主要体现在质量提高、结构改善以及规模的适度增长等方面。质量是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一件产品经久耐用、性能优良、造型美观,我们就认为这件产品质量好。相反,如果一件产品寿命很短、性能很差、外观粗糙,那么它的质量就次。职业教育质量反映在毕业生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上。职业院校主要是通过培养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毕业生职业道德水平高,职业能力强,能够解决用人单位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就说明这所职业院校毕业生质量高。社会服务包括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内容,是利用职业院校的智力资源直接为企业服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反映出社会服务质量。一般而言,社会服务是为人才培养工作服务的,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衍生品。通过社会服务,职业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技术发展状态和企业需求,从而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毕业生质量。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宏观因素包括教育经费投入、文化环境、社会认可度等,微观因素包括生源质量、师资质量和管理质量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具体结构则包括教师的专业机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来源结构和性别结构,学生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智能结构以及实训基地机构等。当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吻合时,就能较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要,这就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当专业结构不合理时,将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当课程结构与用人单位的工作内容结构相吻合时,毕业生就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用人单位满意。否则,就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影响企业工作的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合理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是由合理的师生结构、实训基地结构来保证的。职业教育质量与结构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结构合理是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没有合理的结构,就谈不上质量。质量改善是结构合理的标志,没有优良的质量,也不能体现合理的结构。

一项投资的效益大小取决于成本与效果的比较情况。一般而言,效益的变化有以下四种情况。

(1)单位成本降低,效果增加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这是管理效果最佳化的状态。在办学规模或专业规模较小时,单位成本往往较高而教育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在起步阶段实训条件尚不完善,教师数量不足,缺乏专业化分工。可以说,规模过小导致了招生与教育效果的恶性循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途径就是适度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同时通过规模聚集实现生源质量和教师质量的提高,这与商品市场中的薄利多销有类似之处。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水平低下也可能造成消耗高、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通过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就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质量,收到一举两得之效。譬如,某个专业教师积极性不高时,不仅不愿意承担足量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对于实习材料不加节制地使用,不能及时按照规定对设备加以维护,这一切都会加大消耗、降低质量。只有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这些现象都会消失。解决这类问题对办学效益提高的价值最大,因而是管理者应该首先关注的问题,我们将之称为第一类效益问题。其实,这类问题表现较为严重,多数人都很关注,发现起来并不太难。但由于问题主要反映在基层,一线人员熟视无睹,高层人员却难以发现。解决此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基层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将部分问题直接在基层解决,对于宏观层面的问题主动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2)单位成本提高,效果增加

以较大的投入为代价,提高教育效果,是一种难度较大的风险性决策。此时遇到的问题是某个专业、某门课程,或是某位教师存在较大潜力,通过适当投入可以使教育效果大大提高。我们将这类问题称为第二类效益问题。这类问题既考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考验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型管理者通常对这类问题会置之不理,因为一旦投入看不到效果,损失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声誉,还包括管理者本人的声誉。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者才敢于大胆尝试,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即使一时受到挫折,也会总结经验和教训,继续进行下一次试验,直到取得成功为止。正因为这类问题的难度较大,成功的价值也就越大。譬如,对于一个具有较大优势的专业,继续引进优秀教师,购置先进的实训设备,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办成一个有特色的示范性专业,这样就可以形成一所院校的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再如,职业院校往往选择优秀教师送到国外培训,尽管学费非常昂贵,但可以学到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从而引领本校的课程改革,对整个教学团队起到带动作用。这类投资的基本特征是,以相对较小的投入,取得非常巨大的成果。当前正在进行的示范院校建设、示范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采用的都是这种策略。简单地说,就是使优秀的更加优秀,让中间的迎头赶上,将落后的无情淘汰。这种做法与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单位成本降低,效果减少

以较大程度的成本节约,而不使教育效果有明显的降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吗?可能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但只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你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如果是以较大的投入,换取很小的效果,你会这样做吗?多数人也不会同意。事实上,这类问题是面临最多的一类问题,基本特征是投入大,效果差,导致效益下降。我们称之为第三类效益问题。譬如,对一个教学能力很差的教师进行培养,或者是对一个基础很差的专业进行扶持,常常会效果甚微,得不偿失。这种事情当然是应该避免的,也容易被人们所理解。但要对某些正在运行的常规性事务减少投入,就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尽管成本的节约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降低,但却可以成为反对减少投入的借口。这种事情在职业院校是屡见不鲜的。

(4)单位成本提高,效果减少

显然,这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情况,应该坚决杜绝。这种问题的特征是投入很大但效果反而降低,可能会给职业院校带来灭顶之灾。我们将这类问题称为第四类效益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措施是科学决策,严格管理。正如解决第一类问题效益明显一样,杜绝第四类问题的发生效益同样也是非常可观的。譬如,盲目开设一个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不仅本专业招生困难、就业困难,还会给其他专业的招生和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损害整个学校的声誉。再如,一些专业购买了不适用的或是不能正常运转的设备,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帮助,还会占用场地,浪费维护管理人员。因此,对于专业设置方案、课程设置方案、设备购置方案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等重大问题,应该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切忌出现简单化的倾向。特别是对于计算机软件、图书这类产品来说,由于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很快,前几年还很流行的品种和类型现在可能价值大幅度降低,如果未经选型就去购买,或是购买后闲置起来,很快就会成为废品,这样的惨痛教训在职业院校并不罕见。如果说解决前几类问题是用“加油”的方法,那么解决第四类问题就要依靠“刹车”措施。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效益需要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对问题的准确判断要靠高超的管理能力。目前,一些职业院校错误地理解“和谐校园”的含义,不惜成本,不讲效益,一味地保持师生员工的“一团和气”,这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精益管理的理念,才可能使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4.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经济

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达到适度时,可以取得最佳效益,即所谓的“规模经济”,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是指在一定规模内,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的经济规模分析。规模经济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固定成本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在校生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但是,当职业院校超过一定规模时,管理层次就会增加,管理职能也会变得越来越细,质量监控和工作协调变得更加复杂,固定成本会有更大的增加,于是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基础教育结构简单,规模的扩大对固定成本的影响较小。职业院校则完全不同,不同专业课程、师资、设备差异很大,如果专业之间可以相互支撑,形成一个专业链条,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那么专业的扩充对固定成本的影响就会较小,否则,每新增一个专业,就会使固定成本增加。不同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专业教学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办学规模,促进在校生数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办学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在校生规模和专业规模的问题。

职业教育规模经济包括区域职教规模经济、院校规模规模经济和专业规模经济。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化分工

从亚当·斯密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专业和院校,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师傅需要承担所有的教学工作,甚至要照顾徒弟的生活。现代职业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形式,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规模化教学实现专业化分工,教师分别承担不同的课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有分工就会有管理,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生活服务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需要协调工作,如果管理效率不高,就会影响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2)学习效应

随着班级数量的增加,教师和管理人员熟练程度逐渐增加,教学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在适度的经济规模内,学生数量增加并不会使得成本增加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日常经验,当重复前一次课的内容时,付出的要少得多,而且教学效果会比前一次更好。一般情况下,30名学生的班级并不会比15个人的班级增加一倍的工作量。这里有一个边际成本的概念,就是增加一名学生所增加的成本。类似地,增加一名学生所增加的收益称为边际收益。在没有达到规模经济时,边际成本很小,或者说边际收益很高;当达到规模经济后,边际成本会逐步加大,可能会超过平均成本,也就是说边际收益很小,甚至变为负数。在职业教育中,某个专业的学生很少时,增加学生数量的边际成本很小,但当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增加就要新建实训基地,组建新的专业教学团队,边际成本就增加了。根据经验,一般工科类专业的实训作业中,每名教师可以指导15~20名学生,过多过少都会降低办学效益。

(3)降低课程开发费用

职业教育课程是与当地行业企业动态联系的,寿命周期较短,需要不断地重复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循环过程。而职业教育课程的编制和实施需要校企合作,有几十名企业人员和职业院校教师参与,花销很大。在学校总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若扩大某些专业的规模,减少专业数量,可以节省课程开发费用。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博士的研究,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可以细分为职业资格研究(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三个大的阶段。“课程设计的重要成果是专业课程方案,其重点是对学习领域的描述(课程标准),另外还有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以及配套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材料。”[2]无论是调研报告还是教学材料,都需要花费很大人力物力,我们当然希望适用范围越大越好,使用周期越长越好,这就是规模带来的效益。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开发费用将会越来越高,扩大单一专业规模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将会逐步实现专业化分工,将资源集中用于自身具有优势的特色专业,而逐步改变目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

(4)降低基础设施和物品采购费用

如果一个餐厅用餐的人很少,那么这个餐厅就很难经营好,原因是固定成本太高了,饭菜的价格一定很高。只有用餐的人多了,饭菜的品种、质量才可以上去,价格才可以下来。类似地,图书馆、教室、实训基地和行政用房都有这种问题,学生多了,分摊的费用就少,反之分摊的费用就多。学生规模大了,物品采购的价格也可以降下来,这是因为,采购量大了,生产这一物品的企业单位成本就会降低,可以适当地将这一收益向购买方转移一部分。此外,采购数量大了,外购人员采购的次数就会减少,采购费用降低,或者说搜寻成本降低,这样总的费用也就降低了。许多高校拼命上规模,经济方面的动因就在这里。

(5)招生方面的优越性

规模的扩大对招生工作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容易引起考生的关注,便于招收优秀生源。在职业院校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下,达到经济规模的学校就具备了改善办学条件的可能性,教学质量一般来说也比较高。所以,规模大的学校一般社会声誉较好,公众接受到的相关信息也较多,这样招收学生的质量自然就会提高,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二是在招生手续上具有一定的优先权,可以减少一定的工作量。招生管理部门往往对规模大、声誉好的院校优先安排录取,并给予精心指导,从而加快整体进度。三是降低生均招生费用,提高招生工作效率。招生宣传费用、招生信息系统购置与维护费用和招生人员经费等项目往往固定的,并不会因招生数量减少而有所降低。因此,招生规模扩大了,生均招生费用也就降低了。但要注意规模扩大并不是所有生均费用项目都会降低,在办学实体规模扩大时,教育效果的增加小于投入要素的增加比例,收益递减,就是规模不经济。追求规模经济、研究取得最佳效益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和各种不同教育规模之间相互联系和配比,揭示教育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寻求建立最佳规模结构的主要原则和对策,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以上分析主要是针对目前职业院校规模较小的情况而言的,而且假定毕业生质量能够达到用人单位要求。如果职业院校缺乏必要的教育质量监控,以降低教学要求为代价来降低成本,则不可取。一些职业院校盲目扩充专业,形成计算机、数控技术、旅游、会计电算化等所谓“热门专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实际上教育效果和总的投资效益是很低的。因此,考察经济规模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仅考虑院校的效益。确定职业院校合理规模对策因素很多,主要的制约因素有:

①产业规模

职业教育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应该与当地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相协调。如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产品结构决定了机电类专业的规模和专业设置,当某一行业规模很大时,还可以建设专门的职业技术院校;油田规模决定了石油类专业的规模结构,在没有油田的地区很难开设石油专业等等。当然,由于职业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确定办学规模和专业结构时应考虑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

②生源情况

职业院校规模通常还受到当地人口资源规模及劳动力资源规模的限制。大城市职业院校规模较大,中小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由于我国有几个人口出生高峰,招生规模会受到适龄人口波动的影响。目前,我国中等职校的生源以初中毕业生为主,高职院校的生源以高中毕业生为主,有少量中等职校毕业生。2005年前后初中毕业生达到高峰,是中等职校生源最充足的时期,2008年前后高中毕业生达到最高峰,是高等职业院校生源最充足的时期。生源高峰过后,由于生源总量的逐步减少,职业院校招生面临较大压力,招生成本将会有所提高。

③专业特点

专业规模和学校规模的大小,与专业群物质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有关。如钢铁企业属于大型联合企业,面向这些企业的职业技术学院相对就较大;汽车修理专业因工作对象品种众多,要求的实训基地规模很大,专业规模太小将难以承担巨大的成本。而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来说,因为实训条件简单,规模可大可小,较为灵活,这也是许多职业院校纷纷举办这些专业的原因。

④内部管理水平

职业院校规模越大,管理就越复杂。当规模扩大以后,如果管理水平不相应地提高,将会导致严重的管理混乱。譬如,在专业规模不确定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建设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室,将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学校规模扩大以后,随着管理人员增加和管理职能的细化,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也会增加,这样就会增加协调的难度,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就大为提高。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职业院校开始设置二级学院,就是为了适应管理升级的要求。一般而言,管理层次的多少与规模正相关,而与管理能力负相关。院校长和中层职能部门管理能力强,管理层次就可以少一层,相反,就要增加管理层次。

⑤国家教育政策影响

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与教育结构有关,在适龄人口一定的情况下,普通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就会减少。在“普高热”的影响下,一些地区高中在校生曾达到高中阶段学生的65%,中职学校招生遇到较大困难。为了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鼓励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使普高生与中职生的比例保持在1∶1,这必然会扩大职业学校的规模。

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高,职业技术院校的规模就大一些,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很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大量使用普通工人,职业教育的规模就会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内部的规模结构也有影响,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规模加大,而落后地区高职院校规模就较小。

5.确定职业院校规模经济的方法

职业院校既要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又要防止规模过大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因此,需要找到一种确定规模经济的方法。当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时所对应的经济规模,就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通过一定的办学规模来实现的,经过教学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学校获得最佳规模经济效益。可见,研究职业院校的规模经济应通过对教育规模的分析,确定它的最佳经济规模,按照这个经济规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使学校获得最佳效益。确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通常的方法。

(1)会计分析计算法

会计法是对同一院校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成本或不同规模院校同一时期的办学成本、教育效果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院校规模经济的方法。会计法包括多种具体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①短期成本法

短期成本法是指在现有院校规模扩大前的短期内,只调整师生规模(而不调整固定资产的投入量),与其各种教育成果相对应的成本。短期成本法实际上是以盈亏平衡分析法为基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短期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将收支平衡时的在校生数量定为起始规模,效果最佳时所对应的在校生数量称为最佳经济规模。

②最小总费用法

最小总费用法是指通过制定各种可行的在校生数量方案,并分析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总费用,然后对各方案总费用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总费用最小的在校生数量方案,就是最佳的经济规模。这种方法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F(Q)=C(Q)+S(Q)+I(Q)*E(d)

式中F(Q)是年在校生数量为Q的总费用,C(Q)是年在校生数量为Q的教育成本,S(Q)是毕业生使用中的费用,I(Q)是新建、改扩建所需的全部投资,E(d)是投资效果系数。

上述公式表明,在一定的教育技术组织条件下,达到在校生数量为Q的经济规模所需支付的年总费用。它包括教育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支付、在标准投资回收期内每年应分摊的基本建设投资和贷款利息。

③最小费用函数法(www.xing528.com)

最小费用函数法是依据院校的经济规模,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关连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客观规律,而建立的数学模型:

F(Q)=V(Q)+D(Q)+G(Q)

式中F(Q)是生均总费用函数,V(Q)是生均内部费用函数,D(Q)是生均外部费用函数,包括家庭费用、实习企业费用、政府费用等,G(Q)是生均内部与外部关连费用函数。

运用规划论方法对上式求解得到变量Q,从而得到优化后的在校生数量Q值,即获得职业院校最佳效益所对应的经济规模。求解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具体方法是,在费用函数方程参数量已知的条件下,求最优解。有两种情况:当费用函数无约束条件时,对费用函数求导,并令F′(Q)=0,即可求出最佳规模Q值;当总费用函数有约束条件时,即在一定条件下求极小值,这时要运用规划论来解,通常情况是建立表达式F(Q)结构关系的三个函数与一组约束不等式,便可运用规划论方法求解出变量Q值。通常情况下,上述函数和不等式具有非线性,需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关于最小费用函数法的具体应用,这里不作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规划论的相关著作。

④成本函数法

成本函数法是指在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对投入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时,将会实现生产成本最小的目标。它的数学表达式是:

minC(Q)=PK×K+PL×L

式中C(Q)是成本函数,K是投入的资金,L是投入的劳动,PK是投入资金K的价格,PL是投入劳动L的价格。

利用数学优化方法,在满足一定生产函数关系的产出水平上可以找到成本函数C(Q)的极小点。把不同产出水平上许多这样的优化点连接起来得到长期成本曲线,利用曲线拟合技术,选用适当的函数对曲线进行拟合,可以得到既描述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又反映产出与成本相互关系的长期成本函数。这种方法能最近似地反映理论成本曲线,由此得出的职业院校经济规模具有适用价值。

(2)工程法

工程法是依据专业及工艺特点,在办学能力平衡的前提条件下,综合考虑成本和投资两项费用来确定职业院校的起始规模和最佳规模。具体操作时需列出若干可行方案,分别计算各个方案的费用,从中选出计算费用最小的方案,即为合理方案,该方案所对应的办学能力则称为最佳经济规模。

上述各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适用价值,由于经济规模受多种因素制约,因此,上述各种方法都有局限性。其中短期成本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法,只能适用于短期经济活动分析,所以适用性较差。最小费用函数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客观上很难找到稳定而准确的数据,所以建立准确费用函数同样是困难的,因此由它确定的规模也不会十分准确,只能提供一种定量方法,作为参考,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经济规模可能更准确。成本函数法也是应用数学模型,描述职业院校中各项经济活动及其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规律,从数学关系式的角度是科学的、有价值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复杂而微妙的过程,数学模型是不可能准确描述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因此成本函数法也是为决策者提供一种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分析方法。工程法是从办学能力平衡的角度出发,以设备和教师负荷率(或设备利用率、师资利用率)为依据来确定学校的经济规模,这种方法是根据学校的教师素质、管理人员素质、学生素质、设备技术素质、管理工作素质状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确定的经济规模,这个规模能真实地反映职业院校的现状,而它不一定是效益最佳规模。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会计法对职业院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规模。

当前,职业院校应着重防止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到,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将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如工厂员工过多将会集体要求增加工资,使劳工成本上升,而且规模大时管理费用也要增加。在一些行业,如高档时装,因为稀缺才贵,规模就不经济了。职业院校也有类似的情况,随着规模的扩大,教师平均工资也在上升。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职业院校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相对降低,无形中加大了教学和管理成本。

6.职业教育社会效益

从总体上来看,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可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无论专业设置还是办学规模的确定,最终都要看社会效益的大小,内部办学效益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社会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办学成本的控制,目的是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赢利。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六国之和的4.6倍,但经济总量仅相当于六国之和的13%。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这种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被确定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所谓创新型国家,就是主要通过创新而不是资源投入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所确定的具体的创新指标是: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本国人发明专利数量和科技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需要各种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正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将我国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推动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将培养目标锁定在具有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业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能力,他们可以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合理地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生产力。通过创业人才的乘数效应,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提出:“21世纪将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在职业院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措施。我国2007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04万人[3],而“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66万人,毕业生44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0万人,毕业生530万人。”[4]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很弱,不具备创造性人格,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培养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依靠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先天不足”,尚未形成占有主导地位的创新文化,教师创新能力普遍很差,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僵化是开展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最大障碍。虽然一些院校也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但常常是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集教学、研发、培训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物质条件。目前的实训基地功能单一、规模较小、效益不高,阻碍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建设综合性的实训基地,不仅要为师生的技术研发和工艺革新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同时还要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资源条件,起到“创业孵化器”的作用。

(2)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将会不断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非农产值所占比重与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很不协调,存在着大量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即所谓的“农民工”。他们处于游动状态,职业已经是工人,但固定居住地在农村。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的数据,三次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2.6%、47.5%和39.9%,第二、三产业比重合计为87.4%,而城镇人口比重仅为42.99%。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在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走新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城市化的关键问题是经济问题,城市化的核心是“变”人,也就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成大量的从事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是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人才保证,没有发达的职业教育,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就会化为泡影。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首先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工人。在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高达7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只有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蓝领与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现代技术的灰领。当前市场对工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反映出工业技能型人才的岗位性需求,这扩展了需求的“量”;二是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反映出工业技能型人才的应用性需求,这提升了需求的“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就业的要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已就业的要经过职业培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需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机构的师资、设备、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再就业率。就业市场的大量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投资创业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足够数量的掌握现代技术和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正在成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必要环境。

(3)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职业教育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职业教育能够促进劳动者文明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劳动者,他们是社会的主体,广大劳动者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了,将会促进各个人群之间关系的和谐,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摩擦,促进精神明建设。

其次,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交流。农民工之所以不能迁移到城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文化上不能融入城市。在城市职业院校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城乡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可以有效地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使农村学生更好地养成城市生活习惯,城市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这也有利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使农林、卫生、建筑等专业的学生到农村服务,农村学生到城市落户。因此,职业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文化融合的过程。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降低就业压力,防止两极分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目前的职业院校中,工农家庭子女占多数,相当一部分来自城乡贫困家庭,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就业,是缩小城乡差距、减少贫困人口的重要措施。此外,通过增加受教育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就业高峰的压力,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配置比例得到适度调整。特别是随着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逐步实施,12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将成为可能,这对于延缓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分工将会进一步细化,家庭护理、家政服务以及社会工作等将会实现专业化。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大批“421”家庭将会出现,这对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重大改变,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将会迅猛增长。这些人才都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的,而且在职业院校毕业生中所占比重将会逐步加大。以服务教育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将成为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职能。

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是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合理结合的结果。或者说,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使社会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化,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4)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就要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在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体系中,“生产发展”是直接的、需要优先实现的关键目标,它是决定新农村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第一要务。要实现“生产发展”,就需要有一大批能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推动作用的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现实恰恰是农村建设人才的奇缺。针对农村生产实际和劳动力素质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农业的根本在科技、在教育”。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 “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是普遍状况,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进程的瓶颈。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提上议程。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是农村主要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主要由村民组成。但是,由于多数农民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组织经济建设、管理乡村事务的能力较弱。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也不再是单纯的种养,不再是简单的从田间到餐桌。农业产业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成熟,需要大批量的创业型人才和专业化管理人员。而传统农民是自产自销的小生产者,由于缺乏现代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很多农民在利用农业科技之后,生产虽获得丰收,但收入并未增加。为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培训,使农民成为自主创业型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农村的乡土管理人才,可以促进农村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改进我国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是农村经济技术人才。现代化的农业应是相对独立的行业,把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作为一种职业。这一职业要求有较高的基础素质和一定的专业能力,农业从业者要大规模地使用现代农业机械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有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要求的生产及经营理念。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一批植保、园艺、动物养殖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还需要懂经营的农业经济人才,来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这就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根本,而农民增收关键是生产和就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4.8亿,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在这些农村劳动力中,有1.5亿左右为富余劳动力,而且以后每年还会新增1000万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人力资源的低效或无效配置,是劳动力的浪费,事实上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而且这些富余劳动力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中大部分从未受过正规职业教育,有一些连基本的文化知识都欠缺,甚至还有大量文盲或半文盲存在。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能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民致富。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农村基本建设包括村庄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乡村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建设等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对基础设施水平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并逐步实现农村与城市等值化,这就也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相应的建设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奇缺,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大量的农村服务人才。农村也是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区域,与城市一样需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项服务,需要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农村社会服务水平,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本土服务人才的重任。

目前,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比较薄弱,在专业开发、课程开发方面还远远不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建立有效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目前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 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4.8亿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这种情形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国家进程,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务之急。

(5)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初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再就业与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在信息化的作用下,现代工业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操作型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越来越小。为了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在产业结构上采取两个方面的调整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种加工工业,如纺织、工艺编织、艺术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软件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出一条新路。服务业自动化程度最低,但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与经济社会演进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以为现代生产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包含一些新型的满足个人更高精神需求的现代消费性服务行业。前者主要有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会展业、中介代理业、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后者主要包括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相关服务,如网络游戏、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生产性服务业,对职业构成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涌现出大批新的职业岗位,如游戏美术设计师、游戏软件工程师、游戏测试员、手机游戏开发工程师、手机增值业务测试员、3D游戏设计师、3D游戏美术师、行业分析员、游戏管理员等。二是产生了许多高端复合岗位。如软件工程师与项目经理,既要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技术与管理并重。三是原有岗位的高移升级,服务岗位的内涵发展。例如传统护理职业采取的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基本要求是重视治疗操作和对病人症状及体征的观察,护理的重点是执行医嘱和完成常规护理工作。而现代护理职业采取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要求对患者做整体护理,重视心理与环境的调解,强调护理关系和谐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加上现代护理使用的仪器、设备、技术水平较高,使得护理职业的教育层次由中专高移到大专直至大学本科。职业教育院校的新专业设置应落实培养目标与教育层次定位。例如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如果面对的是一般社区,则按其管理要求与服务内涵,中等职业教育即可满足其工作要求;如果面对的是现代社区或涉外社区,由于其工作内涵涉及信息管理、智能保安以及多种多样的高端生活服务,因此从业人员必须经过高等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满足工作要求。

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也可表现为经济效益,这就是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提高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与职教投资之差。与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相比,职教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迟效性和多效性等特点。因此,职教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计算非常复杂,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相关系数分析法

相关系数分析法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分析国民经济指标与职业教育水平的相关程度,进而分析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5]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历史上一段时间职教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为依据,计算出相关程度,测定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二是以某段时间职业教育水平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为依据,测算相关系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缺点是只考量了职教投资与人均GDP的相关性,但不能分清是职教带动了GDP增长,还是GDP增长促进了职教投资。

(2)劳动简化法

劳动简化法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将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折合为标准劳动力,从而估算出劳动力的扩大效应。这种方法比较成熟,但劳动力折合系数存在一些不足,单纯地依靠受教育时间不能准确地计算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

(3)生产函数法

生产函数法将资本和劳动作为两种基本的投入要素,得到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αLβ

公式中Y代表一定时期的产量或收入,K代表同期资本投入,L代表同期劳动投入,α、β分别代表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A为常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所影响的产出之外出现了“剩余”,这个剩余就包括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丹尼森都对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揭示了教育对增长的影响规律。我国学者对于教育对国民经济产出的影响也作了大量研究,这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无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特别是职业教育还很不成熟,扩大教育规模仍是一种整体趋势。

7.职业教育投资

职业教育投资是将货币形式的资产投入到职业教育领域,用于提高学习者的职业素养水平,是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是职教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没有职业教育投资,就无法建设职业院校的校舍、实训基地和图书馆等基础设施,也无法引进高水平的职业教师。职业教育投资具有消费性和生产性两种性质,具有非营利性,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职业教育投资既不同于基础教育,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应该由政府、企业和学习者个人三方负担。但是,职业教育投资除了坚持获益原则之外,还要坚持“能力支付原则”,富人多支付一些,穷人少支付一些。由于我国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对于老、少、边、穷地区职业学校和学习者的投资应该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个人承担部分采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温家宝总理将职业教育称为“穷人的教育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1)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职业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对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政府代表着公民的利益,可以利用税收、信贷等手段获得资源配置权,发展各种公益事业。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措施,也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财政拨款。由政府财政部门将经费拨付到职业院校或主管部门,主要有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等形式。二是校办企业税费减免。减免学校税费,等于国家向学校投资。三是专项补助或奖励性支持。包括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精品课程建设、示范专业建设、示范院校建设等项支持。四是学生资助。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对职业学校学生学费的减免等。五是科研拨款。包括对职业院校承担的各种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目前,我国政府职业院校主要由地方政府举办,对职业院校的事业费和基建投资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而专项补助包括中央财政补助和地方财政补助两种形式,通常按照1∶1的方式分担。

(2)企业投资

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职业院校可以设置企业指定的专业和课程,直接为企业发展服务。这种直接面向某一用人单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用人单位是主要受益者,教育活动所耗费的资源也应主要由用人单位补偿。特别是企业投资兴办的职业院校,主要是为企业自身培养人才的。企业为盈利部门,也完全有能力支付职业教育投资。企业的职业教育投资包括拨付到“订单班”或所属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对所属院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合同拨付的合作研究项目经费等。对大型企业和某些特种行业来说,企业投资应逐步成为职业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

(3)学习者投资

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可以提高个人收入水平,应该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用。在高等教育阶段收取学费,也是世界各国较为通行的一种做法。从职业教育获益原则来看,职业教育应分为一般职业教育和特殊职业教育两大类。一般职业教育公益性强,可使整个社会或整个行业获益,应该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投资;特殊职业教育私人性强,主要是提高学习者的收入水平,对于这类职业教育主要由学习者个人投资。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的教育主要是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属于一般职业教育;而珠宝鉴定、装潢设计、模特表演、电器修理等专业,主要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属于特殊职业教育。但是,考虑到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对于贫困农村地区应实行免费职业教育政策。

[1] 恩格斯编.资本论(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30.

[2]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3.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 . 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80521_ 402481634.Htm.

[4]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http://news.hexun.com/2008~02~28/104103826.html.

[5] 厉以宁.教育经济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29~2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