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新语》:大众传播媒介与传播美学探讨成果

《珠江新语》:大众传播媒介与传播美学探讨成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美学,是从历史与美学的高度来研究传播媒介与传播现象的新兴学科。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替政府部门发布政令、宣传法律、指导舆论与反映社情民意,批评政府失职现象的双重任务。重视大众传播的巨大作用,大众传播的五项职能,坚持双向传播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正确途径。

《珠江新语》:大众传播媒介与传播美学探讨成果

传播美学,是从历史与美学的高度来研究传播媒介与传播现象的新兴学科。从传播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各类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这一综合了视听艺术功能的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发挥其重要作用,实现其具体职能,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应该如何评估传播媒介的作用呢?传播媒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至少可以从3 个方面得到证明。

首先,人类迄今所创造的伟大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都是与各种传播媒介的综合作用分不开的,正是通过传媒千万年来的不停运动,人类才摆脱了愚昧、野蛮和贫苦。各民族、各国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先进技术,才源源不断地传入其他民族、其他国度之中,推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

其次,从美学角度看,传播媒介的发展,又总是与人类的艺术实践和审美活动紧紧相关,从而激发了人类的审美创造灵感和审美创造能力,推动了相应的艺术门类的诞生。这点完全可以从下列的简表中看出来:

艺术媒介表

可以想见,失去了左栏里所列的各种传播媒介,艺术家们即使是巧妇(有创作技巧),有米(指创作素材),也将陷入无锅(指传播媒介)的窘境:审美意图得不到实现,审美感触得不到强化,审美能力得不到磨练,审美眼界得不到开阔,审美成果得不到物化,审美经验得不到交流,又何来当今审美对象多不胜数、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大千世界呢?!

最后,从时代发展趋势和紧迫要求看,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也是日益增强的。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运用电脑的信息时代,一场悄然而至的信息革命已经开始;在决定生产水平的物质资源、劳力资源与信息资源这三大要素中,代表高科技水平的信息资源已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依靠知识信息生产更多的、质量更好的、成本更低的商品的物质生产活动——信息经济已正在建立,信息流通已成为商品流通、物资流通的指挥系统;以储存、贷放“信息”为客户服务的信息银行已在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建成;与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劳务和商业)并列,成为主导性的第四产业的,是“智力工业”——信息工业。而信息(这里特指具有实用价值或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知识)又是依靠电脑及各种现代传播媒介来储存、流通和发挥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

传播媒介(尤指大众传播媒介)由其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所决定,至少有五大职能:

(一)文化传播职能。将各种有益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信息(包括各类广告信息)迅速而有效地传给广大受众,以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全人类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并引导其消费方向。

(二)宣传教育舆论监督职能。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替政府部门发布政令、宣传法律、指导舆论与反映社情民意,批评政府失职现象的双重任务。通过传播媒介宣传、贯彻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褒扬正气,以舆论的力量将一切有碍于社会进步与人民身心健康的腐败现象暴露公众面前,鞭挞之,克服之。

(三)社会教育职能。利用大传播媒介在具有不同需要的广大受众中展开公民义务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保安教育乃至专业教育,是优化民族文化机构,实现终身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的有效途径。

(四)文艺娱乐职能。电视文化被人们称之为填补“闲暇时间”的文化。像“影、视、剧”这些具有多种娱乐功能的传播媒介,正可大显身手,为广大受众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趣味的审美享受,以满足人们正当的娱乐要求和合理的审美需求。(www.xing528.com)

(五)社会交际职能。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都市社会,是一个生活节奏高度紧张的社会,囿于环境,人们见面的机会多,而相互了解的机会少,难免产生隔膜感、寂寞感甚至孤独感,而各种传播媒介正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机会,让人们通过它们来互相增进了解、充实心灵、交流感情,以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必须看到,只有调动广大受传者参与传播过程的积极性,传播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双向传播,即下向传播与上向传播的结合,是增强传播效果的最佳选择。

所谓下向传播,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或组织机构之上,自上而下的下达指令,发布新闻,布置任务,确定规范,提供信息的单项传播过程。它的任务是上情下达,使管理人员的意图为公众所理解并化为实际行动。它的基本原则是:①要顾及受众的特点和需要。②要使意图为受众所理解。③要尽可能得到受众的赞同与支持。而要实现这三项原则,仅有下向传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反馈关于传播效果的信息的过程。这就是上向传播的过程。上向传播是指在一个社会系统或组织机构之内,自下而上的反映民意,提出建议,申述要求的单向传播过程;它的任务是下情上达,使广大人民或下级职员有充分发表意愿和合理化建议的机会,其基本原则是:①全面、深刻地反映下向传播的真实效果。②及时反馈广大受众的各种建议和意愿。③培养民主空气,调动受众参与传播的积极性。下向传播与上向传播的完美结合,就是所谓的双向传播——是最科学、最民主、最有实效的大众传播。

世界上的一切传播媒介,其终极的目标,不外是两个,即促进物质的生产以满足生活消费;推销精神产品以提供审美享受。重视大众传播的巨大作用,大众传播的五项职能,坚持双向传播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正确途径。

从美学的观点看,传播媒介的审美效果的大小,是与其审美功能的多少成正比例的。具有较多审美功能的艺术传播媒介,要比具有单一审美功能的艺术传播媒介的审美表现力要大,这也就是说,前者所可能提供的使艺术家得以充分展现自己艺术才华的审美领域,要比后者广阔得多。这是第一条基本的传播美学原理。

然而,尽管从总体观点看,戏剧电影、电视这类综合性传播媒介的审美功能超过了任何一种单功能的视觉艺术的或听觉艺术的传播媒介,但它们却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后者的作用和地位,这是第二条传播美学原理。

传播美学的第三条原理,即各类传播媒介在审美创造的世界里具有互补互利,相辅相成的无限潜力的原理;它是以第二原理为前提推理出来的,而它的事实基础,则是世界上各类传播媒介在激烈竞争、择优劣汰过程中日益明显的“传播媒介电视化现象”与“电视传播综合化现象”。

所谓“传播媒介电视化现象”,是指各种传播媒介利用现代电视技术的普遍现象。“电子报纸”的出现即为一例。这种报纸由各通讯社提供信息,经过电子计算机系统编码储存,通过电缆传送到订户的家庭小型电脑终端的电视屏幕上;订户坐在家里,只要按一下电钮,就可以选择和看到电视屏幕上所播出的各种新闻了。“电视电话”,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电讯联络对象,变成了闻其声、见其形的对话人,大大增加了电话传播的真实感知亲切感。“电视广告”,这种电视的屏幕之大,可与宽银幕电影媲美;它能不间断地在人流集中的车站、广场播放各种经济信息和广告节目。在现代化体育场上,这种大屏幕电视还可以作精彩比赛场面的特写直播或重播,以及其他场馆比赛实况的转播。“教学电视”,它能把传统的教学传播媒介——讲坛电视化,使一个教师同时“面对”几个、甚至千百个教室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取得了教授最多学生的突出效果。“电视录像”,这种集录像机功能与电视机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电视录像机,可以定时录像,为电视精彩节目的随时储存、重播,为各种视听传播资料的播放提供了极大便利,兼具了电视机与录像机的长处。应该看到,各类传播媒介在不改变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吸取现代化电视技术的优势,是一种自我优化的文化进步现象。

所谓“电视传播综合化现象”,是前一种现象的共生现象。在信息时代日趋增长的文化传播需求的刺激下,电视已由单纯的新闻传播和门类不全的文艺传播工具,变成了多功能、立体化的传播工具。立体电视已获得成功,卫星转播已成为可能;借助专门机构设立的闭路电视线路,使电视机享有了“家庭小影院”美称,成为观众在家庭随时挑选和欣赏精彩电影的传播工具;而电视节目也日见丰富多彩,播放时间也日见延长,举凡棋艺、曲艺、琴艺、画艺、球艺、武艺、舞艺、时装艺术、烹饪艺术、书法艺术、演讲艺术、健美艺术、以及法制宣传、旅游介绍、致富捷径、乐曲点评、摄影小说文学评论美术欣赏……都在电视天地里找到了自我表现的园地。总之,电视在技术上尽可能地吸取各类传播媒介的长处来装备自己,在内容上集纳各类传播媒介的传统内容来丰富自己,已成为电视传播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传播媒介电视化,电视传播综合化这一世界传播媒介发展的潮流总趋势,是人类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进步的表现。电视美学的建立,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它与基础坚实的戏剧美学,勇于探索的电影美学一样,是传播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传播美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包含了以电视文艺美学为主体的,兼有电视广告美学、电视新闻美学、电视教育美学等内容的新型学科。深入研究这一学科,对充分发挥代表了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主导趋势的电视的伟大作用,推进人类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