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社会的现代失落与重建:和合、和解、和谐之道

社区社会的现代失落与重建:和合、和解、和谐之道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社会的一个巨大特征就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工业革命的一个表现是产品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及新的工具优势与几何效应: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流通成本极大降低,产品和市场急剧扩大。简言之,所谓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实质上就是新的工具理性对以往的社会形态与社会秩序的重塑与再造。

社区社会的现代失落与重建:和合、和解、和谐之道

现代社会,就像一片广袤的丘陵,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规划、平整、切割、建造,然后呈现出全新的地貌。原有的自然格局、情调和气质纷纷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速率和效率为基调、以金钱和物质财富为标准的新结构、新秩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远方那高耸入云的大山,仍然不失其巍峨的持重,仍然保有其质朴而庄严的气象,审慎地注视着这些变化,在静谧中发出深沉的呼唤。一旦感受到这些自然而本真的力量,人们就会感到震撼,被深深地感染,并思考和检讨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全然合理。

现代社会的一个巨大特征就是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它从局部——包括技术和产业的局部、区域的局部——开始,犹如一股不羁的洪流,迅速蔓延到其他产业、其他地区。因此,首先需要阐释的是引发这股洪流的初始力量。

所谓工业革命,其初始力量就是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机械动力生产技术以及非传统动能,具体来说就是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的发明和应用。工业革命的一个表现是产品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以及新的工具优势与几何效应: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流通成本极大降低,产品和市场急剧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失去竞争力,传统手工业和手工作坊纷纷破产,被新型的工业化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所取代。于是,原有的手工业从业者纷纷转业,进入新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工厂就业。简言之,所谓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实质上就是新的工具理性对以往的社会形态与社会秩序的重塑与再造。

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社会的另一个重大特征出现了:传统社会整体结构的城市化。一方面,农村社区社会陷入凋敝;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膨胀,为了便于就业、上班,降低生活费用和居住成本,传统城市变得拥挤并持续扩大。换言之,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原来的社区结构变得拥挤,而且新社区也是以实利主义(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为主导而产生的。这样,传统社区社会也就失去了原来的内蕴、结构、格调、气质等。在谋生等压力持续冲击下,原来的生活秩序随之改变。快节奏不仅使生活失去了从容和淡定,还让人们陷入把精力交给工作、把疲惫交给生活的社会发展悖论之中。这时人们难免会问:速率和效率都去哪里了?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在这种疑惑和困顿中,人生的意义性、意义理性以及社会生态的失向、失度,其实在所难免。

现代城市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其缺陷是对人的意义理性和德性完善的需求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这个缺陷,只要比较一下传统城市和社区的功能便会凸显出来。其具体表现是,人口密度与公共空间紧张,城市整体的必要公共生活空间严重匮乏,社区公共生活空间严重缺失;由于缺乏公共生活空间及相应的公共生活,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人们对社会的存在感觉得迷茫,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人也充满了熟悉的陌生,所谓市民更像是房客,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这说明,现代的高楼大厦以及越来越狭小的公共生活空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将人变得日益无机化,使人的生命根性日益萎缩,人的感知理性和本体意识日益贫化。如果哪一天发明了可以像给电器充电那样给人补充能量的装置,人仅靠工具就能够活下来,人也就完全物化了。那时,人类或许可以得到永生,但也将永远消失。现代社区社会的失落有众多复杂的因素,以下思考应当有一定意义的:

其一,人口基数与土地资源相矛盾的问题,现在究竟处于绝对状态还是相对状态?其意义理性是否缺失?意义理性是否已经无法将其优化

其二,人的思想意识问题。亚当·斯密说:人人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更能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假如这种思想具有普遍意义的话,城市和社区的公共生活空间应当是非常充裕的。但事实是,如果没有城市规划约束的话,情况比目前还会糟糕。

其三,任何社会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过程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环境质量会有更高的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祛其弊、和其善,其实就是基本方法。

其四,历史上曾经有些文明因失败而消亡。那么,谁能够保证现代文明必然是一个成功的文明?倘若最终归于失败,人类将如何自处?

其五,人类开展经济活动本来就是为了改善生活,而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既要有物质生活的小康,又要有精神生活的小康。但现代社会,为经济而经济的形形色色的实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却把生活维度以及人的意义性、意义理性尽量压缩。因此,实利主义与意义主义取得合理的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观念与现今人们常说的知识存在区别。观念一般源自常理,有些常理本身就是观念。观念的改变往往意味着常理发生变化,反之亦然。(www.xing528.com)

例如目前人们常说“城中村”现象。村子源于历史上的农耕文明,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些村民的观念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改变,成为以金钱收益最大化为标准的实利主义,致使原有常理的意义性和意义理性日益沉没,公共生活空间的意义性和意义理性日益萎缩。这样一来,“城中村”就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原有的人与居住环境的和合、和解、和谐消失殆尽。而观念上“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社会生态差别之大,“情理一致”和“情理背离”的不同,从中也可见一斑。实可谓“万物得其善而和,因其和而生,失其和则弊”,“和”的综合尺度意义不难明了。一个社会如果过度商业化,正常的感知理性就会被工具理性所取代,最终的结果不难想见。倘若一切以金钱为标准,一切将失去标准。

其六,社会建设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究其根本,应从社区社会的建设开始,以社区的必要公共功能为基点,以改进宜居和社区服务为依归,合理配置社区公共生活空间与后续管理资源等。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资源向社区流动,强根健体、固本培元,方能枝繁叶茂、行稳致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这也可以说是更好地藏富于民的重要抓手。其意义是,如此一来,社区社会建设内涵更丰富,标准和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

在生活中,人的感知理性是很有意义的。它不见得有多大的现实作用,但对于丰富人的日常精神生活维度和意义性来说却必不可少。笔者居住的社区附近,新建了一个明朝状元伦文叙的纪念广场,虽然只有几百平方米,却发挥着独特的人文功能。人们在那里开展许多文化活动,如学习跳舞、免费鉴定藏品,还有人在那里练书法、卖字画,现场帮人写字等。由此可见,人的意义性、生活的意义性的需求与表现,人的德性需求的自我完善,社区社会的和合、和解、和谐,需要必要的公共空间。倘若建设一个有规模、有更高文化格调的社区公共书院,让更多社会智力资源集聚于此,进而发光发热,持续夯实社会基础,使其成为社区社会的精神高地,它的社会意义性应当更加不可估量。

虽然方式不同,但笔者也是这个小广场的受惠者。笔者写成《夏日怀伊》,觉得不错,于是到伦文叙纪念广场去找一个卖字画的老先生,请他写成一幅字。他已经八十多岁,看到这首诗时觉得很好,而且回想起童年时捉萤火虫来玩的美好时光。老先生挥毫时有几个人围观,其中一人觉得老先生的字不错,这首诗也不错,便请老先生也给他写一幅。后来跟朋友交流时,他们都很喜欢这首诗,有一个朋友表示也想拥有这样一幅字。隔几天经过那里,就请老先生再写一幅,送给这个朋友。买字所费无几,比吃一顿普通的饭还便宜。但这幅字会成为以后精神生活的一种资源,由此而来的获得感显然要远高于吃一顿平常的饭食。实际上,这幅字不是其他的一般物品能够代替的,只因为意义是一种更永的在,精神是一种更永的在。

一天傍晚路过那个广场,看见很多刚刚结束高考中学生非常有兴致地在那里照相。他们不见能像伦文叙那样出类拔萃,但是作为中学毕业的一个纪念,在那里照相无疑有着独特的意义,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甚至具有独特的唯一性意义。

伦文叙纪念广场已经发生而且还将继续发生类似的生活场景,这足以说明社区的公共文化生活平台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外部拓展非常重要,而且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精神生活功能。公共文化生活平台有自身的物质形态和表现形式,本质上却是精神的。在广场上卖字画的石老先生,物质生活不见得有多优裕,但精神生活的高度以及对人生意义理性的持守,肯定要超过许多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人。

石先生本名彭树佑,石静雅是他的艺名。聊天时听他说自己家乡的环境与《桃花源记》所写相差不大,笔者不禁油然而生感叹。谈到现今社区社会的功能缺失与重建时,他也颇为感慨,说自己思考过多年,就是表达不出来。旁边几人也有同感。如此看来,确实如孔子所言:“德不孤,必有邻。”[28]笔者意犹未尽,就请旁人帮忙照了这张合影,并跟他说会放进书里。他显得很高兴,连连说好。石老先生是一个勤于思考、很有境界的人,跟他交谈,使笔者大有《周易·中孚》所言“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般的感受。本书的“共和论句”,灵感就源于跟他的谈话。这从侧面说明,和谐并非欲有即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和谐有其生成的路径和范式要求。推而言之,和合、和解、和谐有其内在的机理与逻辑,需要人们用心经营,需要相应的德性修养和人文储备以及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能力等。

其实,在笔者生活的社区周边,还有五六处相当著名的寺庙名胜古迹,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如果能够规划好,将周围区域加以改造和建设,就可以让更多市民甚至外地游客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资源。这样,不仅城市的文化魅力和精神高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人们的精神生活会获得更丰富的内蕴和更广阔的维度,从物质生活小康进入精神生活小康。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层建筑日益普遍,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城市原有的生活空间布局和格调受到了极度压缩。在功能结构上,现代城市的宜居水平被削弱,公共空间和公共平台严重缺失,人们日常精神生活的质量和封闭性可想而知。社区社会的建设更加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总而言之,人类对事物的热爱和感念不是凭空得来的,社区社会建设实可谓一善万有的综合性公共事业、人的精神和意义理性的重要依托。在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社区、家庭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的根,是人们的生活对象、创作对象和经营对象,是亲情爱情、友情、社情乃至家国情怀等人间温情的精神和乐之乡。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和中国道路,值得重视,需要重视。而以社区社会建设作为社会转型升级——从物质生活小康走向精神生活小康——的思路,促进经济社会的实利性和意义性更合理、更均衡、更健康地发展,或许值得做更多的探讨和实践。中国社会在走近乃至超越目前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要为人类文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智慧,做出新的贡献,可谓“东风应律兮暖气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