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课堂文化建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研究:课堂文化建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比如操场里、树荫下,只要进行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作课堂。再次,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空间”,因为情感的实质是精神的反应,而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和对人的言行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既然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空间”,那么在课堂中,学生、老师、课程三个要素的互动和“精神的相遇”,就会对人的发展、人的精神成长起到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真正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

研究:课堂文化建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什么是课堂?课堂即教室,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地方。课堂是教师知识传授的场所;课堂是思想交流碰撞,学生能力形成、精神成长、智慧增长的地方;是生命发展、丰富、丰盈的地方。它复杂、多元、多变;它质朴、华美、探索、生成;它思辨、分析、批判、创造、激荡、激昂;它在有限中达至无限,无限中而有分界。课堂是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课堂小只见方,但它连接着宇宙洪荒,连接着世间万物,连接着世界风云,连接着科技人伦,它是世界一切事物展示的场所,是世界一切生命力量、生命成果的集结场。

课堂是交流、倾听的场所,我们将倾听,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圣者、智者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的深切关注、深邃的思考;对理想美好的想象、热情的呼唤;对生存困境的痛苦的逼视、勇敢地揭露。于是这里有高歌,有欢笑;也有哀叹和呻吟。课堂,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课堂,一个充满了喜怒哀乐的地方;课堂,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地方;课堂,一个既可远观欣赏又可以近观理解,但就是不可亵玩的地方。课堂万古常新,万古永新。

作为老师尽管每天都要上课,都要去辅导自习,班主任还要组织班会,所去的地方就是课堂。关于课堂只是每天要去,但很少关心它的来历、它的发展,它到底是什么,正如人们所说太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班级形成课堂,说到课堂只要厘清班级授课的历史,便清楚了课堂形成的历史。

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由于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要求急剧加大,教育普及,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它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制度。

关于课堂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是这样解释的: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潘文光认为,课堂是围绕特定的课程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研究专家周彬的说法是课堂是课程的具体化和过程化,课程是课堂结构的结构化和目标化,有了课堂支撑的课程会更好地实施下去,有了课程引领的课堂会更有效地得到展开。

综合以上界定,可以看出课堂有以下特征:首先,课堂是一种教学的场所或者场景,或者说课堂是用来进行教学的空间。也可以这样说,任何空间场所,凡是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都可以称作课堂。比如操场里、树荫下,只要进行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作课堂。现在一般所指的课堂,不仅仅是指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它是有一定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如果说场所只是指的空间物质的层面,我们现在所说的课堂这一物理空间,不是随机的,而是专门安排的,不是纯粹的物理空间,而是渗透着制度、精神等因素的空间。因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课堂是学校中,在一定环境下有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但不管如何说,教学活动是课堂存在的核心,没有教学活动的场所,绝对成不了课堂。其次,课堂和课程有着必然的联系,课堂活动是在课程的牵引下进行的,课堂是课程的结构化和具体化,课堂不是目标,在课堂中实施对课程的学习才是目标,课程即是学科的知识体系,是课堂完成学习程序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只有完成课程体系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场所,课堂和课程是相互依存的,课堂总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教学活动。再次,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空间”,因为情感的实质是精神的反应,而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和对人的言行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既然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空间”,那么在课堂中,学生、老师、课程三个要素的互动和“精神的相遇”,就会对人的发展、人的精神成长起到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有欢乐,有忧伤;有激情洋溢,有情绪低落;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有“落花流水春去也”的冷落,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婉;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坚定;等等。它能使生命在无着落中达到安稳,使灵魂在无根基中达到安顿,使情感在迷茫中达到亮敞。课堂真正的主角是教师和学生。真正幸福的课堂是学生坐在里面没有担心、没有害怕,感受到心灵的自由、舒放和安全以及对问题理解、体验、顿悟、联想的喜悦。教师能把美好的课程资源源源不断地带到学生面前,或者说把学生引向美好的课程资源那里。课堂是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起的地方,它让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穿越在伟大事物之中,唤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课堂是完整教育的母体。在这里,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爱的守护者,是孩子闪光点的发现者,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者。(www.xing528.com)

自由与合作是学生在教室里遵循的基本心理状态,对于学生而言,教室应该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仅可以学得快乐,还要玩得高兴,只是在高兴的背后还要有更高的教育意义。在这里,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美和真爱,发现善良,发现一切美好的东西,从而共同创建课堂这个充满自由精神的王国,课堂的重要意义也就在这里。

课堂是社会文化流动的场所。任何时候课堂都不是封闭的,也不是静态的,而是时时刻刻和时代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和社会、时代相连的大系统。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新课程设置,就是为适应当今和未来知识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等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世界各地的种种文化信息、各种观念不可能不在课堂中传播,不可能不在师生的交流中呈现。它汪洋恣肆,纵横决荡,通天贯地,漫无际涯。这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社会之间形成的互动的大场景。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信息传播的场所,它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具有连接世界各种文化的功能。

课堂是经典文化凝缩交流的场域。当然我们所说的课堂是学习的课堂,是经过精心布置和营造的一个单独用来进行文化传播和能力训练的地方。课堂能够融古今于一隅,纳万汇于一室。古今中外,三皇五帝、北冰南极、勾股质子、微积数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知识的洪流都可以在这里流淌。但是浩如烟海、波涛汹涌的知识又是不可能全部纳入课堂的,不仅每个年级段的知识点需要认真地构思和计划,就是每个年级课程的每一个章节同样需要认真地筛选和认定。它的标准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三是知识的序列化要求等。也就是说进入课堂的课程知识,它是经过认真筛选,在实践中证明有用的知识,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因此它是经典的、是系统的和高度凝缩的。

课堂是动静结合的场域,是生命激荡的场域,是活力充溢的场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合人性、通人本的课堂,才是合于道、利于德的课堂。

总之,如果以大视野看课堂,就会感到课堂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这里不仅具有和世界多极连接的功能,不仅能聚合世界一切先进的经典文化,不仅能展现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并且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演绎、理解变成学生的积累,从而使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更宏伟的创造,在建构世界新秩序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0世纪的发展证明,世界上的创造都来自“课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都是在“课堂”中塑造或者初步塑造的。对于老师,课堂是其展示才学的舞台,是心灵的安放地,是贡献聪明才智、表达自己思想的场所。课堂对教师的价值体现重要,对学生的发展重要,对世界、人类的发展同样重要。它是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枢纽”。作为老师,踏上课堂,是一种神圣;热爱课堂,是一种品德;敬畏课堂,是一种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